隨著延遲退休的臨近,一些人萌生了退保的念頭。可是退保之後,對未來的影響,你想過嗎?退保,退的不是「錢」,退的是「命」。為什麼這麼說,看完再反駁。
退保意味著什麼?
退保也就意味著退出參加的社會保險,不需要承擔社保的任何繳納費用,同時也不享受社會保險的相關待遇。簡單的說,從你選擇退保的那天,你和社會保險已經劃清了界限,已經不存在任何關係。
退保,退的不是「錢」?
可能有人會說,自己退保,社保會返回一部分繳納的費用,為什麼不是「錢」?這裡要注意兩點。
1.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只能退還40%的繳納費用。這相對你繳納的費用來說,基本上少了一大半。對於職工參保人員來說,只能返還個人帳戶中的錢,簡單的說也是很少一部分。
2.既然退還的保金只有很少一部分,本身返還到退保人手中的錢就有一定的削減。而且非特殊原因退保,退還的保金是達到退休年齡時才能到帳。經過這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通貨膨脹,到手的錢已經過度貶值。
社會不斷的發展,也許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期,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是常態化。本身就只能返還很少一部分錢,購買力還不斷下降,等到退保的費用到帳時,也許只能買點生活用品了。
10年前10000元的購買力很強,現在的購買力已經大幅度縮水,10年後的購買力很難想像縮減到什麼樣的程度,退保返還的錢,也許僅僅只能維持段時間的生活。既然無法解決生活、經濟問題,那麼這筆錢怎麼能叫「錢」呢?
退保,退的是「命」
想退保的人,一般都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人,主要原因也是承擔不起社保繳納的費用,退保後基本上沒有條件參加商業保險。如果有參加商業保險的經濟能力,相信更多人會選擇社保,畢竟社保的穩定性遠比商業保險高。
退保後看病就醫就成了一個難題,沒有醫保的報銷,很容易讓本不富裕的家庭在經濟方面雪上加霜。甚至在一些可以醫治的重大疾病面前,只能等待死亡的降臨。
可能有人又會說,可以借錢看病。這一點無疑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但是借錢看病的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償還能力啊,退保也就意味著沒有了養老金,而且上了年紀還患過一場大病,用什麼償還。
當今社會也十分現實,往往借錢的同時,都要看授予方的償還能力。如果沒有償還能力,相信借錢也是一件難事。社保報銷的比例也不是很低,有時在疾病面前可能會挽回你的生命。所以,退保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退「命」。
總結以上,希望不要輕信網絡上算出各種各樣領不回本金的經濟帳。要有一個理念,越是貧民百姓,越是工薪階層,社保越是你最後的救命稻草。其實仔細想想,哪種理財能讓你豐衣足食,哪種保險能幫你抵禦通貨膨脹,唯獨社會保險做到了這兩點。
所以大家不要輕易退保,即便是經濟條件不好,也要參保滿15年以上,畢竟關係到太多生活中的因素,如果盲目的選擇退保,利益受損最大的還是你自己。
對此你有哪些看法,歡迎交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