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坎坷浪漫的多角戀故事,嚴歌苓經典小說《小姨多鶴》

2020-12-25 小說周邊

越是讀嚴歌苓越是暗暗地佩服這個才華橫溢毅力超人見識廣博的魅力女人啊。閱讀不跟風,甚至雞蛋裡挑骨頭對嚴歌苓我還是給予高度的評價,難得的大才女。她寫作跳出了民族的偏見性、局限性,她寫作做到了文採與思想的共同升華。

《小姨多鶴》看著這個書名我都覺得喜歡,我也確實覺得嚴歌苓的多數作品起的名字都非常迷人有韻味。這個故事發生在50年代,描寫的地理位置是過去戰爭時期被日本侵佔過的東北滿洲地區。故事開頭就很客觀的講述了一些受了日本政府欺騙的日本普通村民即將面臨逃亡的悲壯場面。嚴歌苓絕沒有帶任何民族偏見和有色眼鏡,我認為真正的偉大作者就應該做到這一點。愛國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一味「溺愛自己的國家」從實際情況出發,客觀公正公平看待一切平凡的人民不分國界。

日本民族的崇尚自殺、愛國精神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一個個村長在得知蘇聯軍人中國兵團要把日本人從滿洲國趕走的時候全都做好了集體自殺殉國的計劃。多鶴是一個經歷了大屠殺,經歷了艱險逃離而倖存下來的孤兒,她邊逃亡邊哭喪哀悼全家。她在逃亡途中親眼目睹了大量的母親無法忍受看著自己的幼小孩子忍飢挨餓、時刻受著生命危險的煎熬而下狠心親手結束掉幼小的生命。在她成功逃亡之後的幾天內,腦海中時刻都浮現著塔塔塔塔的機槍掃射聲。

在逃亡到中國後多鶴被裝到了麻袋裡,有一批和她一樣成功逃亡的人都和她一樣被裝在麻袋以7塊錢的價格出售。張站長家本來花七塊錢只打算買回去一個生孩子的工具。因為他的兒媳婦小環在懷孕後期一次意外被小日本鬼子追趕禍害導致了早產難產,小環的丈夫二孩大名張儉在醫院關鍵時刻選擇保大人。因為他們猜測小環懷的準是兒子,她的公婆肯定更傾向於保大孫子。所以從丈夫張儉不顧一切決定保小環的時候,小環就發誓此生一定忠愛於丈夫。

多鶴被買回來要和張儉圓房小環作為明媒正娶的老婆心理多少還是有點吃醋傷感的,不過想想她自己已經無法生育了,也只能通過多鶴為張家續上香火了。

多鶴幾乎不會說中國話,張儉和她偶爾同房一次基本完全是為了續香火。多鶴的身體倒是非常健康「土地肥沃」很快,懷孕了。最後生了一個女兒,兩個兒子。

張儉覺得多鶴已經完成了任務,他哥哥之前差點死於小日本鬼子手裡,命大逃過一劫。他哥哥最後做到了軍官,可逃出家這幾年從來沒有和家裡有過任何聯繫。等他犧牲之後他老婆才通知了老人們,作父母的得多悲痛。當她母親接到烈士獎章時,根本沒有反應過來。等完全從現實中醒悟過神來,她母親悲痛欲絕。好消息是他們本來多年失去了兒子的消息,那時候兒子才15歲,現在他不僅在外偷偷的結了婚還生育了一兒一女。張儉恨日本人,況且小環就是因為日本人才導致死了兒子身體部件也徹底壞了不能再生育。

張儉趁一次帶孩子們和多鶴一起去野外玩耍,按計劃把多鶴一個人丟在了野外。張儉其實在丟多鶴的時候已經對多鶴產生了一些感情了,他怕他內心矛盾極了。大環境不允許中國人家裡窩藏一個小日本鬼子,那要是被查到就事大了。小環雖然不想要丈夫和多鶴在一起,可她心底非常善良。她在發現了張儉把多鶴扔野外後非常氣憤,她擔心多鶴。一個不會說中國話的日本女人,在外如何生存她能活下去嗎?萬一被人舉報被警察抓住命都沒了。她想念多鶴的勤勞,想念多鶴和她的陪伴。小環多麼一個善良大度的女人,小環嘴巴特別能說能罵。她遇事不怕事,生活能湊合樂觀主義。雖然她有那麼一點點小市儈的缺點,但她整體上是非常討人喜歡的女人。

多鶴經過了坎坷艱險的又一次逃亡,最後還是逃回了家。在多鶴離開的這一段時間裡,張儉自責過後悔過。小環那麼一個善良的人更是盼望多鶴能活著回來,多鶴在家特別愛乾淨特別能吃苦耐勞。就因為我看到多鶴的這日本女人特有的乖巧,愛乾淨,簡直喜歡我男人也找一位這種能吃苦耐勞又會伺候男人的情人來了。哈哈……在這種女人面前,女人最好還是大度一點吧。多鶴確實太優秀了,而且多鶴多命苦小小年紀就經歷了戰爭時期的各種艱險困苦,她依然堅強的活了下來而且活得精精緻致毫不馬虎。在男人面前日本女人又能把男人照顧的面面俱到,是個男人都會喜歡這麼一位乖巧聽話吃苦耐勞又愛乾淨的女人的。

期間張儉的兩個工友哥們一個是小彭,一個是小石都想追求多鶴。小石人品不夠好,竟然逮住機會欺負多鶴想佔多鶴便宜。小石最後在一次事故中被張儉砸死了,完全是意外。但是多鶴以為張儉可以為她而勇敢到殺他的情敵,她更死心塌地的愛張儉了。張儉徹底愛上多鶴是在多鶴被扔出家門流浪一段時間回來後開始的,多鶴給他們講了她從滿洲國如何歷經萬險逃命活命的坎坷經歷。張儉小環因此也都更加疼愛憐憫多鶴了。張儉一改過去的深沉,開始了和多鶴的偷偷約會。瞞著小環,小環得多傷心啊?在我看來小環對於多鶴和張儉的愛情相當的寬容了,她基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時候甚至還主動讓張儉接近多鶴。愛情啊本應該是純潔自私的,他們三個這樣在一個屋簷下甚至好長一段時間在同一張床上過真不是一般女人能夠忍受的。男人倒是賺大發了,估計想想都美。不過男人面對兩個女人在同一個屋子裡也不是太好應付的呢,各種矛盾。特殊時期特殊情況只能特殊看待了。

在小石意外死於張儉的吊車下後,小彭最終還是舉報了張儉。有一段時間,小彭和多鶴差點真正產生了愛情。小彭開始多多鶴著迷只是單純的好奇,可在他聽了多鶴的坎坷歷險記後多多鶴也產生了憐憫之心。可多鶴是日本人,小彭內心也到底無法釋懷。而且多鶴依然死心塌地的愛張儉。她覺得張儉是為了她才殺死了小石的,他們覺得男人為愛血腥偉大很自然的事。

張儉入獄後家裡更加困難了,大女兒因為說日語夢話還被學校開除了。中日戰爭時期,一替日本相關的大家都非常痛恨和敏感。女兒小美只好被送回了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最後嫁給了一個離婚的男人緊巴巴的過日子。本來小美考上了滑翔大學非常有前途的,可她從小和小姨多鶴經常說一點漢語夾雜一點日語難免做夢都說一些日語啊。日語害苦了她,她其實小小年紀早就知道了多鶴是她母親。小環是養母。

大兒子開始還特別憎恨日本人也憎恨他自己的一半日本血緣身體更憎恨多鶴,可等後來戰爭結束後中日建立友好關係,他立馬叛變。不認養母認多鶴是媽媽而且擠破頭皮也要驕傲的到日本去,日本發展那時候比較強。人啊都是誰有奶誰就是媽,小環雖然早預料到孩子們長大會知道她不是親生母親可萬萬沒想到,孩子們會變的這麼快變得這麼徹底。養母的痛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二兒子要稍微好點女兒也稍微好點,他們開始會時不時給養母寫信,可慢慢都成家了慢慢養母只有悽涼的又滿懷期待的等著孩子們的好消息。這不僅僅是描寫單個人物的命運這是在描寫那個年代特殊時期的典型的一部分人的生活與命運。我覺得作者其實還隱隱暗示著中日關係的一種隱喻。

多鶴在困難險阻面前多次想到了自殺,而每次都是在小環的湊合積極過活的影響下又放棄了那種可悲的想法。小環能享福能吃苦,面對困難挫折有了驚人的機智與勇敢,不屈不撓。

相關焦點

  • 嚴歌苓:《陸犯焉識》必須寫,《小姨多鶴》最難寫
    4月15日,「原型與虛構:嚴歌苓的小說創作」主題講座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作家嚴歌苓與《讀庫》主編、人大校友張立憲就嚴歌苓小說創作中的「原型與虛構」問題展開對談。「我想講一講我的哪些作品怎樣從原型變成了虛構文學作品,有哪些作品由於它在虛構的時候產生一些意象,使它變成影像的作品。」嚴歌苓說。
  • 都是嚴歌苓原著,電視劇《小姨多鶴》好評滿滿,為何它卻慘遭詬病
    提起嚴歌苓,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她的許多優秀作品都曾被搬上銀幕,比如《少女小漁》、《天浴》、《一個女人的史詩》、《金陵十三釵》、《陸犯焉識》、《小姨多鶴》等等。電視劇《小姨多鶴》原著黨總是對改編的影視劇喜憂參半,喜的是優秀作品即將被更多人知曉,憂心的是同名影視劇如果把握不好,往往會毀了原著。同樣是改編自嚴歌苓的經典原著,由孫儷、姜武、閆學晶主演的電視劇《小姨多鶴》頗受好評,而葉璇、李東學、劉佩琦主演的《第九個寡婦》卻飽受詬病,豆瓣上也只有6.4的評分。
  • 小姨多鶴:同一屋簷共侍一夫,嚴歌苓筆下這段荒誕又真實的姐妹情
    嚴歌苓的長篇小說《小姨多鶴》,向我們講述在特殊年代,一個帶有荒誕色彩的傳奇故事,在日本潰敗撤離的 1945 年,作為日本代浪村移民的後代,16歲的日本少女竹內多鶴因為求生的本能沒有隨著其族人的集體式自殺死去。在失去了所有親人之後,多鶴被賣進一個東北普通家庭,男主公張儉的媳婦無法生育,所以他們家買來多鶴就是為了給張家傳宗接代。
  • 出身文工團的嚴歌苓,真實經歷比電影更精彩,推薦你讀她這些小說
    電影《芳華》正在上映,今天我們不說導演馮小剛,也不說主演黃軒,我們來談談這部電影的編劇,原著小說作者嚴歌苓。嚴歌苓是當代著名的作家,曾經有雜誌這樣評價嚴歌苓:「如果沒有她,中國電影將失色三分」。電影《金陵十三釵》《少女小漁》《天浴》《歸來》,電視劇《幸福來敲門》《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一個女人的史詩》都是出自嚴歌苓之手。
  • 嚴歌苓 | 她用自己寫的故事顛覆了女性小說千百年來的套路
    戰亂時期的她們,性格堅韌創造人生傳奇    《第九個寡婦》與《小姨多鶴》   嚴歌苓早期作品多以少女為視角來折射一個時代▲由孫儷主演的電影《小姨多鶴》《小姨多鶴》講述了日本戰敗後留在東北的日本少女多鶴艱難曲折的人生經歷:日本戰敗投降後,16歲的少女多鶴被裝進麻袋,論斤賣給了東北某小火車站站長的二兒子張儉。
  • 《小姨多鶴》:孫儷專門學日文,出品公司只聽作者一個構思便籤約
    如果您是一位經常關注孫儷的朋友,一定會聽說過《小姨多鶴》這部作品。在孫儷的眾多作品中,《小姨多鶴》並不算太冷門的作品,但和《甄嬛傳》、《玉觀音》、《羋月傳》等作品比起來,這部劇顯然也算不上熱門。但就質量而言,《小姨多鶴》卻是孫儷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當年可能誰也沒想到,一個成長在中國的普通日本女人,竟然承載了無數觀眾的淚點。《小姨多鶴》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由安建擔任導演,該劇以細膩的方式,講述了抗戰結束後滯留在中國東北的日本女子竹內多鶴與一個中國普通家庭之間長達三四十年的情感糾葛。
  • 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嚴歌苓
    她的小說以剛柔並濟、極度的凝練語言,高度精密、不乏詼諧幽默的風格為內在依託,與其犀利多變的寫作視角和敘事的藝術性成為文學評論家及學者的研究課題。搖身一變,嚴歌苓是好萊塢專業編劇、奧斯卡最佳編劇獎評委。她的編劇工作方式靈活,幾乎覆蓋作家參與影視編劇創作的所有模式。曾獲得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等多項獎項。
  • 嚴歌苓談《四十九日祭》:電視劇改編更接近小說
    由於有電影在前,無論是倪妮和宋佳出演不同感覺的玉墨,還是嚴歌苓對電影和電視劇的不同改編,都被觀眾們反覆對比。嚴歌苓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電視劇的改編更接近小說。  編劇嚴歌苓 電視劇的改編更接近小說  本劇的編劇嚴歌苓同時也是電影版《金陵十三釵》的編劇,同一個題材反覆執筆,嚴歌苓是這樣認為的,「電影的長度和篇幅受到很多限制,不能完全把南京大屠殺6個星期前前後後的故事全部反映出來。我想儘量表達一個完整的前史與後史,希望能將手頭上掌握的歷史資料全部寫進去。
  • 義薄雲天的女人:嚴歌苓及其電影改編
    、或耐人尋味、或精彩刺激的故事,而且要在講故事的背後,去不斷挑戰和超越自己——要麼把自己之前的主題向深挖掘、要麼開拓新的主題。而嚴歌苓,也許是在美國接受過寫作訓練,她在講故事層面做得非常不錯,遣詞造句、情節布局等等,都非常講究和精細,但在後一方面,即對主題的超越上,她始終停留在原地,無論是之前的《金陵十三釵》、《小姨多鶴》還是如今的《媽閣是座城》,在主題上,她都在一遍一遍地重複著自己,而這一點則阻礙了她成為一流小說家,只能算在一點二流左右徘徊。
  • 做堅韌不屈的《小姨多鶴》,還是妥協遵從的《82年生的金智英》?
    導語:命運給每個人發了牌,可最終是打成一地雞毛還是王炸,決定因素是每個人在生命中是屈服遵從還是不斷努力抗爭,看完韓國熱銷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想起很喜歡一位女作家嚴歌苓,又翻一遍她的《小姨多鶴》。雖然任何時代和現實都有很多無法改變的,但作為當中的女性,依然要過好這一生。
  • 李笑來的寫作課——嚴歌苓講座
    張艾嘉執導影片《少女小漁》原作者,張藝謀新執導影片《金陵十三釵》原作者, 馮小剛執導《芳華》原作者,《天浴》、《梅蘭芳》 原作者及編劇,《小姨多鶴》等多部小說改編為熱播電視劇。曾獲華裔美國圖書館協會「小說金獎」、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 專訪嚴歌苓:捍衛文學寫作自由 注重寫作質感
    作家嚴歌苓一到現場受到大家歡迎,回答問題有板有眼,儀態大方,從容淡定的回答記者提問,每個字都特別清晰,席間穿插一兩句地道英語,涉及政治問題也毫不避諱。張藝謀說:「《陸犯焉識》這部小說我很喜歡,嚴歌苓真的很有才華,很有歷史感。但是我當時買版權的時候就知道,我是衝著後20頁買的。」對於近期剛上映的電影《歸來》嚴歌苓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嚴歌苓:翻手蒼涼,覆手繁華
    小說起筆於1994 年,嚴歌苓的父親建議她以兩個人的主觀視角來寫:一是女護士的視角,一是被傳統醫學判決為植物人的張連長的視角,兩個視角都是第一人稱。寫作這部作品時,嚴歌苓偶然與導演張藝謀談起這個故事,張藝謀與嚴歌苓的觀點一致:「不應該把植物人作為其中敘事視角之一,關鍵不在於他是不是真的正常地活著,關鍵在於萬紅以信念去證實他活著。」
  • 嚴歌苓:《芳華》是我最誠實的一本書
    《芳華》根據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上世紀70年代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嚴歌苓曾說,《芳華》是她最誠實的一本書。因為在軍隊文工團裡的那段生活,對她太重要了,左右了她一生的走向。環環曾在2012年,對嚴歌苓進行過越洋電話採訪。
  • 《小姨多鶴》:荒誕的背後,是特殊時代的自我救贖
    《小姨多鶴》是嚴歌苓於2008年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和她筆下諸多嵌套在宏大歷史背景的故事一樣,這也是一個以戰爭為背景的故事。《小姨多鶴》,嚴歌苓著1945年,蘇聯展開八月風暴行動,在中國東北與日軍作戰,日本戰敗投降,大批偽滿洲國日本「墾荒開拓團」的女性成員被拋棄。
  • 嚴歌苓獲「人民文學獎」 作品直面賭徒群像
    嚴歌苓(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許心怡)2014年度人民文學獎近日頒發。劉醒龍的《蟠虺》和嚴歌苓的《媽閣是座城》獲得優秀長篇小說獎。《媽閣是座城》為文學貢獻了一組嶄新的當代賭徒群像,嚴歌苓勇於去書寫自己陌生的領域,以此完成了一次超越。她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其實每次寫當代題材都不自信,因為沒有生活在當代中國的語境中。
  • 對話嚴歌苓:執迷不悟的賭徒,沒一個是好下場
    她的三段感情,也與「賭」有關:  初戀情人盧晉桐淪為賭徒後,兩次剁指起誓仍無法戒賭,最終身患絕症;  地產商段凱文在賭場豪擲千金,後來鋃鐺入獄;  史奇瀾是個有才氣又頗有資產的雕刻家,卻因為賭博變成了「億萬負翁」,妻離子散……  這些看上去血淋淋的故事,均出自華人女作家嚴歌苓的小說
  • 同一屋簷下,共侍一夫,嚴歌苓筆下這段荒誕又真實的姐妹情
    嚴歌苓的長篇小說《小姨多鶴》,向我們講述在特殊年代,一個帶有荒誕色彩的傳奇故事,在日本潰敗撤離的 1945 年,作為日本代浪村移民的後代,16歲的日本少女竹內多鶴因為求生的本能沒有隨著其族人的集體式自殺死去。在失去了所有親人之後,多鶴被賣進一個東北普通家庭,男主公張儉的媳婦無法生育,所以他們家買來多鶴就是為了給張家傳宗接代。
  • 華裔女作家嚴歌苓新劇《幸福來敲門》登陸央視
    該劇改編自著名華裔女作家嚴歌苓的小說《繼母》。該劇同她的另外兩部近年熱播劇趙薇主演的《一個女人的史詩》和孫儷主演的《小姨多鶴》一起,從不同視角細膩描繪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上世紀80年代不同時代女性的情感史,堪稱上個世紀中國女性心路歷程的「三部曲」。  該片是蔣雯麗和孫淳繼《好想好想談戀愛》之後的二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