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15年「昆明味道」 ,且看老餘與金福樓的那些年

2021-02-17 我來推薦

我來推薦:一雙和二姐  2位資深媒體人的原創自媒體,也是她們和好友們的分享平臺,推薦 值得推薦的美好生活。

假如,你也有值得推薦的美食、電影、讀書、時尚、旅遊……咱們就交個朋友吧

公眾號:we-recommend

金福樓昆明味道菜館


品牌所在地    昆明白雲路555號

           0871 —  65731081


夕陽尚未收盡最後一道餘暉,老餘踱步走進自家餐館——「金福樓昆明味道菜館」,在大堂一隅,泡一壺古樹茶,開始招待許久未見的朋友。

茶桌雅致,老餘泡茶,與朋友侃大山。

餐館內,點菜、招呼的店員,正在各個餐桌中穿梭,哪桌招手點菜,哪桌筷落油灑,哪桌風捲殘雲,面對各般情況,全都遊刃有餘。

老餘穩坐「軍中帳」,看著餐館內的眾生吃相,說:「人生在世,吃喝二字,這一桌肯定要來盤昆明小炒肉,那一桌少不了金邊八寶飯、鮮花椒炒洋芋、豆腐圓子老三樣……回頭客嘛,吃的就是餐桌上的情誼與煙火味。」

15年昆明老店

把地域美食具象化

金福樓昆明味道菜館

是老餘15年的心血

整座院落

青瓦灰牆 雕梁畫棟

有古滇小院的韻味

也有江南小館的風情

在車水馬龍的鬧市

這樣一座古樸小樓

不突兀  不張揚

與繁囂喧譁似乎互不相干

15年前

老餘提出「昆明味道」餐飲理念

把滇菜斑駁的菜系分類濃縮

取「昆明」這處區域美食具象化呈現

就這樣

金福樓在老餘手中孕育而生

店中講究的「根性美食文化」

成了這家老店的立店之本

老餘說  何為「根性」

其實就是人們從小吃慣的東西

年歲久了

就成了你獨特的味覺記憶

悠悠數載

這些菜餚的味道

洗去歲月的包漿

滿覆時光的履痕

改變不了

也不會改變

從一而終

傳統菜成味覺記憶

老餘做菜20多年

5年學藝 15年開店

是大廚  也是掌柜

在他看來

一個廚師

只有守得住傳承

才有資格談創新

從昭通特色酥紅豆

改良而來的 綠茶酥紅豆

普洱茶香與豆香交相撲鼻

有厚重

也有香脆

加入清甜小蔥

只選用豬後腿肉的昆明小炒肉

一筷下去

蒜苗 小蔥 幹辣椒 肉片

各自參半 

伴著點點油光送入嘴中

香氣馥鬱 唇齒留香

用鮮花椒、鮮花椒葉炒的洋芋片

花椒的麻 與洋芋的軟糯

摻雜出別樣味道

微麻口感縈繞舌尖

最是撩人

手工捶打,捏揉起筋的豆腐圓子

老餘專門訂製的豆腐,只供金福樓

都是兒時的味道

烤豬蹄

糯香  焦香  肉香  混合一體

滿嘴都是膠原蛋白

老餘親自自製乾料

淋上用桂皮、山楂皮熬成醬料的涼米線

油亮亮的,鹹鮮微甜,味道好極了

紅燒獅子頭

這是一道功夫菜

筷子夾開丸子,肉質緊實有彈性,渾厚的香氣在舌尖縈繞

米湯摻米熬製,成就了 稀軟綿綢的 米湯苦菜

新鮮毛豆磨粉成汁,就是 遇鹽則香的「農家歡」

自製乾料,淋上用桂皮、山楂皮熬成醬料的 涼米線

傳統金邊八寶飯、小鍋米線、烤豬蹄..

正所謂

慢工出細活  做菜如做人

越是簡單的菜餚

越能彰顯 一個餐館的 烹飪底蘊

諸般菜餚

有來源於生活  符合昆明口味的創新

也有對傳統烹飪手法、味道的堅守

老餘做了15年

食客就吃了15年

一來一往

成了獨屬於金福樓的味覺記憶

也成了老饕聚集之地的人間煙火

自成一方美食文化

做美食

不將就

老餘雖然是個隨意的人

但在烹飪美食上

老餘從不將就  也不想將就

在他看來

要詮釋符合昆明人口味的「昆明味道」

所用食材、調料必須採用昆明當地

團結鄉的鮮花椒

三家村的醬料

拓東醬油 和 醋

自製水醃菜  幹辣椒

老昆明沿用至今的雞骨架、筒子骨老湯..

酸甜苦辣鹹

為金福樓的菜餚

賦予了獨特的靈魂

貼合昆明人的飲食規律

三尺廚房

廚師們彼此忙碌

有人在熬米湯

有人在切肉丁揉獅子頭

有人在手錘豆腐打圓子

看似簡單的操作

卻蘊藏烹飪至理

了解食材特性  用不同手法激發食材本味

與食材對話 慢工細活

成就了金福樓  十多年不變的味道

餐桌情誼

人生百態

夜幕西垂

小巷 涼風漸起

金福樓中一片火熱 

前來吃飯的人越聚越多

這時

人間最篤厚的情感

往往會出現在餐桌上

容納400多人的餐館中

年輕人相互推杯換盞 談笑風生

婦人正追著孩童 向其餵飯....

老人茶足飯飽  抽著水煙筒

佳餚可口 語言沸騰 感情熾熱

餐桌上的情誼

如一壺烈酒

醉時貪飲  宿醉難醒

而這杯烈酒

往往讓人慾罷不能 甘之若飴

讓聚在一起吃飯的人們

打開話匣子 說著天南地北

成為最可愛的「酒肉朋友」

窗頭

木質百葉窗半開

飄出了醇厚軟糯的油脂香

一陣陣撥弄著來往行人

與古色古香的金福樓相比

門外鬧市喧囂

又是另一番塵世

金福樓的回頭客多了

認識老餘的人自然也多了起來

許多客人來店吃飯時

看見老餘在店裡

總會去閒聊一番 蹭一壺茶喝

對此

老餘高興 卻透著些小任性

相比食客們的寒暄

他更願意當一個「小透明」

在一旁角落靜看眾生吃相

看他們吃飯時的滿足之情

如看一場人間煙火

絢爛卻不缺柔情

【餘廷洋印象】

我本粗人

樂得自在

剛認識老餘的晚上

「粗人」「自在」「文化」「根性」「地域」這幾詞

成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他是一個豪爽的烏蒙漢子

卻對烹飪一事事無巨細

一步步沉澱出美食底蘊

他是一個熱愛繪畫、書法的文化人

卻在作品中天馬行空

風格豪邁  肆意灑脫

正應了老餘常說的那句話

「我本粗人 樂得自在」

他與金福樓的那些年

如一壺暗藏在歲月中的溫酒

與象徵餐桌情誼的烈酒不同

醒悟時

恰好已至微醺

【餘廷洋繪畫作品】





從做菜到書法

從書法到繪畫

總能看出老餘的「根性」理念

和暗藏其中的地域文化

老餘的餐館 

恪守傳承  只做昆明味道

老餘的藝術

大開大合  只圖心中所想

- END -

本版文字 圖片 丨夷陵老祖

視頻丨飛豬

 

往期精彩閱讀

美食、旅遊、電影、讀書…雖然千篇一律

一雙&二姐 有不同視角

做有品質的推薦

喜歡請關注、點讚、

轉發朋友圈

原創不易,合作事宜、

轉載請聯繫

相關焦點

  • 主播帶你吃轉昆明地道美食「金福樓」
    這一次吃貨天團來到了位於昆明市白雲路的「金福樓」,一起品嘗昆明最地道經典美食~想要拿福利?速來圍觀圍觀!首先要感謝「金福樓」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金福樓」昆明味道菜館由烹飪大師餘廷洋創建於2003年,主營昆明地方菜系,傳統中不乏創新,體現昆明當代餐飲風尚,健康環保,古色古香。
  • 「卑微老餘」上線:中年「社畜」餘歡水的苦與樂
    在我最近看的兩部新舊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中,同時面對郭京飛那張不怎麼討喜的中年男人臉,算得上是一次「精分」體驗。前一秒郭京飛還是《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一心復仇的神棍濮陽纓,厚重的粉底徒勞地遮蓋著他臉上坑坑窪窪的痘印。
  • 靈魂舞者陳凱怡:15年舞蹈夢的追求與堅守
    宜賓就有這麼一位從專業舞蹈生到舞蹈培訓創業者,她堅守自己的舞者夢想近15年。她讓流行舞在宜賓擁有了極高的人氣和廣泛的愛好者,她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了流行舞帶來的快樂。
  • 火了32年的味道!隱藏菜單全昆明獨一份!你吃過算我輸!
    雖然用滇憶這個名字開店才兩年多,但從1986年楊老闆一家人在關上、正義路、金馬寺等地都開過店。那時候一家人還沒有品牌意識,在每個地方開的店名字都不一樣,但都會積累很多的熟客,店都能火。開小吃店功臣是楊老闆的媽媽攸女士。小吃店大多數味道是由攸媽媽做出來。
  • 城味|汪曾祺筆下的昆明,老有味道了
    《昆明年俗》文人多饕餮,身為美食家的汪曾祺自然也不例外:我離開昆明整四十年了,對昆明菜一直不能忘。《昆明菜》關於昆明的種種佳餚美饌,汪曾祺在《七載雲煙》裡以打油詩的風格寫下這樣的句子:重升肆裡陶杯綠(玫瑰重升酒),餌塊攤來炭火紅。
  • 在上海還能吃到的老味道,且吃且珍惜...
    話說,儂有沒有發現那些陪阿拉長大曾經出門右拐就能找的老味道似乎好久沒出現了它們成了魔都界的
  • 記憶中的老昆明,被味道糾纏的懵懂成年人
    我記得《舌尖上的中國》說過一句話:「中國人對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鄉,是懷舊,是留戀童年的味道。」這些年城市在飛速發展,那些記憶中童年的味道是不是已經消失了。作為昆明土生土長的我來說,有些味道真的消失以後就再也沒有辦法找回來了。
  • 6年,遭遇29次轟炸的昆明,那些無法磨滅的回憶
    據統計,從1938年到1944年,昆明城上空共響起了232次空襲警報。可是,即使人們往郊外跑去,依然避免不了日軍飛機的欺凌。這份「1940年7月-1941年6月昆明紅十字分會年度報告」有著這樣的記載:「收住病患四百餘人、空襲炸傷軍民六百餘人全免費診療,救護隊救護空襲被炸傷軍民一千餘人,施棺五百八十七具,散發冬賑糧食四百五十公石」等等統計。
  • 昆明白癜風專科名醫篇_鄭克宏_用堅守鑄就醫者仁心
    昆明白癜風專科名醫篇_鄭克宏_用堅守鑄就醫者仁心 時間:2020-11-18 10:15 昆明復美白癜風專科醫院 妙手仁心祛頑疾昆明白癜風醫院-鄭克宏他,用飽滿的熱情,守護每一位患者;他,以精湛的技術,免除患者痛苦;
  • 烤了15年的小桂魚,透著兩代人的堅守
    ▲凌晨5點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2016年年底,欽哥決定開一家燒烤店,這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他比誰都清楚,做餐飲的不易。欽哥的父母,早在2002就經營著一家餐廳,到現在已有15個年頭。從開業第一年的整年虧損,到後來小有名氣,就連當地政府官員都慕名而去,鬼知道這家店經歷了什麼。
  • 昆明雲南風味餐廳地圖(2017年1月版)
    在全國100家最好吃的餐廳投票中,福照樓以2401987票位列全國第15名。福照樓每日都是顧客盈門,為了保證汽鍋雞的原汁原味,他們在原材料的選擇十分嚴格,精選雲南武定、昭通雞源。在烹飪手法上特別講究,嚴格遵循古法單鍋蒸製,體現原汁原味,其湯色清亮、油而不膩、味道自然純樸。
  • 15年堅守初心 匠心引領品質醫美
    15年的櫛風沐雨,美麗焦點軟、硬體設施得到不斷提升,分院布及柳州、桂林等城市,並在當地成為標誌性醫美機構,引領廣西醫學美容行業朝品質醫美方向邁進。  15年塑美 步履不止蓬勃發展   美麗焦點在廣西區內開創了「醫生創辦」醫美機構的先河,其創始人焦俊光是美麗焦點醫療美容機構總院長,其1985年畢業於廣西醫科大學,副主任醫師,廣西首批獲得美容外科主診資格。他從事整形美容外科專業30餘年,完成各種美容外科手術5萬多例,發表學術論文10篇,編著中專《美容外科》教材1部。
  • 昆明人愛了18年的好倫哥,現在怎麼樣了?
    2002年,昆明的街頭「悄然」出現了一家名為「好倫哥」的自助餐廳,開業短短一周時間內,便點燃了昆明人對於「比薩自助模式」  那些與好倫哥有關的故事,讓我們一同續寫下去吧~    水果比薩  好倫哥的水果比薩,18年來一直是昆明人最愛的人氣王。
  • 老九門裡二爺最愛吃的面,昆明有15碗!
    老字號的回族餐廳,有十幾年的歷史,大酥牛肉麵有老昆明的味道。牛肉燉得很酥、麵條粗細正好,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去吃哦~只是由於生意太好了,店員不太忙得過來,所以無法保證每碗的口感,有點可惜。吃貨地址:西山區環城西路170號(環西橋)五華區滇緬大道2743號人均消費:15元
  • 風靡全球43年,如今終於等到她到昆明...
    因為抖音,昆明成了新網紅城市伴隨著開滿藍花楹的教場中路圓通街的雨落櫻花富有樂趣的昆明方言
  • 《老餘周記》— 乘風破浪的2020下半場
    乘風破浪的姐姐最近內地有個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邀請了當代30位1990年之前出生的姐姐級女藝人,通過一連串的密集訓練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奮鬥的自己 本人原創文章、敬請點擊關注《澳門老餘
  • 探店視頻丨堅守15年,川石軒憑什麼讓顧客讚不絕口?
    皆知,初心易得,始終難守,15年的堅守,15年的砥礪前行讓我們看到了今天的「川石軒」~~~——麻美梅子網紅店的衝擊,餐飲業生死大洗牌川石軒,15年徵服一座城一起來感受川石軒De初心與遠方,     坐標上海,  踏上「徵途」  尋味桐鄉
  • 2020年「創意昆明」來啦!
    2020年「創意昆明」系列主題活動將於11月至12月舉辦線上雲展館線下共體驗數字賦能的創意未來就在此處06昆明金茶花文創設計大賽作品展昆明金茶花文創設計大賽是一個立足昆明、輻射全國的文創設計比賽,歷經三年發展,已經在國內文創設計領域擁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今年,昆明金茶花文創設計大賽共徵集了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27個省(市)區,1945件(組)文創設計作品。
  • 匆匆那些年——記憶中的味道
    工作節奏的加快,時間也跟著加快了旋轉的速度,讓那個我們這一群生活在鋼筋混凝土的「森林」裡,吃著現代工業時代講究效率和各類快餐的同時,我們也漸漸失去了一種記憶中那熟悉而又遙遠的味道! 您還記得兒時那豬油拌飯、落菜圓子、鍋巴飯、醬肉、醬魚等等,雖不是山珍海味,那也能吃出個津津有味! 這一次嘉庭帶給大家一起來回憶和分享幾款記憶中的那些失去的老味道!1.棗香扎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