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的日期說法為什麼如此複雜?

2021-01-12 夏槿日語教室

初學日語的人,在學到「年月日的說法」時,一定會被日期的複雜說法而搞得頭痛。為什麼1-10日是用和語讀法,11日以後是漢語讀法?為什麼14日要讀作「じゅうよっか」而不是「じゅうよんにち」?20日的讀音「はつか」又是怎麼來的?今天小編就來詳細講一下日語中日期說法的來源。

一日~十日的說法

要想知道日本古代日期的說法,平安時代的日記文學作品《土佐日記》是極好的參考資料,裡面詳細記載了古代日期的說法。先來一起看一下一號到十號的說法吧:

古代表示天數的「日」讀作「か」,日本固有的數字說法(ひふみよ、いつ、む、なな、や、この、とお)+「か」就構成了日期的說法。其中只有一個是特殊的,那就是「ついたち」,它是來自於「月立ち」(つきたち),即月初之意。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古文與現代語中1~10日的說法基本一致,只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某些讀音發生了改變。如出現了促音、ぬ變為の,を變為お等。

這些讀音除了日期之外,還保存在一切其他的單詞裡,比如「新月」說成「三日月」(みかづき),也就是每個月初三的如鉤的彎月。

十日以後的說法

那麼大家可能會好奇,為什麼現代日語中只保留了1~10日的說法,日本古代十日以後的日期又該怎麼說呢?告訴大家,它們是用加法來表示的。比如十一日,古代說成「とをかあまりひとひ」也就是「十日餘一日」,那麼以此類推,十二日、十三日就要分別說成「とをかあまりふつか」「とをかあまりみか」……

而二十日說成「はつか」,那麼二十一日自然就說成「はつかあまりひとひ」(二十日餘一日)了!

怎麼樣,這樣說起來是不是很囉嗦,很不方便呢?所以在漢語數字傳入日本之後,人們就放棄了原有的計數方式,十日以後的說法就改用漢語的「じゅういちにち」「じゅうににち」了。

二十日、三十日

古代的二十日和三十日分別讀作「はつか」和「みそか」。

這是因為在古代的數字裡,二十讀作「はた」,比如二十歲,讀作「はたち」,而「はつか」是「はた+か」的變音。而在古代數字中,「そ」是「十」的意思,比如三十、四十、五十,古文中分別讀作「みそ」「よそ」「いそ」,那麼「みそ+か」,就是三十日的讀音了。

現代日語中還保留了二十日(はつか)的說法。雖然三十日(みそか)的說法已經基本不用了,但除夕夜叫做「おおみそか」(大晦日)也是古文的殘餘。

十四日、二十四日

還有兩個特殊的日期讀法,就是十四日和二十四日,分別讀作「じゅうよっか」「にじゅうよっか」。「よっか」的說法顯然是來自於傳統的日期說法。那麼既然十日以後都採用漢語讀法,為什麼十四日不說成「じゅうよんにち」呢?

通常的解釋如下:按照漢語讀音,十四日應該讀作「じゅうしにち」,但由於「四」的漢語讀音「し」諧音「死」,被日本人所忌諱,所以他們更常用傳統的讀音「よ」,那麼後面的「日」自然也要用傳統的讀音「か」,這樣就讀成了「よっか」。而「よんにち」是「漢語+和語」的讀法,又彆扭又不好念,所以人們便習慣了「よっか」的說法啦!

沒想到日語的日期讀法中有這麼多玄機吧?怎麼樣,是不是學到了很多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語星期一叫「月曜日」?3個看了必懂的日期豆知識!
    大家知道日語中星期一為什麼叫「月曜日」嗎?其實,學過日語的小夥伴估計都經歷過這樣痛苦的過程,就是星期、日期等等感覺好難背,特別是1號到10號全都是特殊的,想起來就頭疼,對吧。那小夥伴都知道為什麼日語的星期以及日期的說法與中文不同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豆知識吧。▋日本的星期一叫做「月曜日」:其實跟英文的Monday有關係!
  • 為什麼日語星期一叫「月曜日」?3個看了必懂的日文日期豆知識
    你知道為什麼日本的星期一叫做「月曜日」嗎?日本不只星期的說法跟中文不同,傳統月份的十二月名稱也不同,而是「師走」,你知道來由嗎?這次小編要告訴你原因,還有解析日文日期讀音差異。學日文想過但搞不懂的3件事,就看這一篇!
  • 為什麼日語星期一叫「月曜日」? 3個看了必懂的日文日期豆知識
    你知道為什麼日本的星期一叫做「月曜日」嗎?日本不只星期的說法跟中文不同,傳統月份的十二月名稱也不同,而是「師走」,你知道來由嗎?這次「樂吃購!
  • 日語中十二生肖的說法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日語中十二生肖的說法和相關的文化吧。日語中天幹地支和十二生肖的說法根據日本的史書《日本書紀》的記載,十二生肖是公元553年左右隨著曆法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我們先來看看幹支的說法吧,「幹支」在日語中讀作「えと」。
  • 盤點日語中感謝與道歉的說法
    因此日語中表示問候、寒暄的說法也是不勝枚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日語中表示感謝和道歉的常用句子。感謝的說法日語中表示感謝的說法比較簡單,一般人只需記住「ありがとう」(a ri ga tou)就可以啦,它就是「謝謝」的意思!
  • 日語中9種「再見」的說法
    日語和中文一樣,對於同一個意思,有多種表達,今天,就跟大家講一下在日語中「再見」的9種說法。——那我回去了8、そろそろ時間(じかん)ですので、これで失禮(しつれい)します譯為中文即——時間差不多了,我先告辭了9、もうかなり遅いので、そろそろ失禮いたします譯為中文即——很晚了,我該告辭了你看,日語中用於告辭
  • 日語中「我」的10種說法,千萬不要說錯了哦!
    在學習日語的時候,我們會見到日本人對於自己的稱呼會有所不同,咱們中國人,現在對於第一人稱,都是叫做「我」但是日本的第一人稱可是多了去了。據統計,關於日本「我」的說法大概有20多種左右,但是經常使用的也就是以下這10種而已。
  • 日語中的「再見」竟有這麼多種說法!
    大家好,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聊一下如何用日語表達「再見」的意思。可能有的同學會說:我會說再見呀,不就是「撒由那拉」嗎?其實日語中「再見」的說法非常多,我們就先從這個「撒由那拉」看起吧。「さようなら」的說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一是因為它是一個非常正式的用語,二是由於它含有一種「長期離別,再不相見」的意思,就相當於英語的goodbye。所以平時家人、朋友分手時如果說「さようなら」豈不是顯得太奇怪了?バイバイ(ba i ba i)「バイバイ」就是英語的bye-bye,它比較口語化,有些年輕人會使用。
  • 為什麼瓷器在日語中寫作「磁器」?
    眾所周知,瓷器的概念和工藝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但在日語中卻寫作「磁器(じ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磁器」與瓷器一樣,都曾經是中國通用的寫法。只不過中國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統一為瓷器一詞,而日本也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統一為「磁器」一詞。
  • 日語裡「謝謝」的四種說法
    在日語中,用何種表達方式說謝謝要取決於你想要表達的禮貌程度,有的表達方式比較隨意,有的則較正式,還有的只能在特定情境下使用。
  • 日語「對不起」之多種說法
    大家也已經學了一段時間的日語,那麼大家會表達日語的「對不起」 嗎?來扳扳手指頭來數一下自己會幾種表達?小編覺得大家會3種就很棒了。
  • 日語中「敲鬥」的全部涵義及「等一下」的正確說法
    有許多中國人都從小就有接觸日本文化,會說像是「卡哇伊(かわいい、可愛)」之類的簡單日語,不過有中國人到了日本搭巴士想請司機稍等一下的時候,腦中下意識說出「敲鬥(ちょっと)」這個字,這時只看見司機滿臉疑惑的回望著他。因為其實想表達「等一下」時,只用「ちょっと」這個詞是不完整的呀!
  • 抖音35億是什麼梗 35億男人日語說法分享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還不清楚,別急,下面迷你下載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抖音 35 億男人日語說法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還不清楚的小夥伴們趕緊一起來看看吧!抖音 35 億男人日語相關說法分享:抖音 35 億是什麼梗最近抖音有很多小姐姐拍攝分手後難過的視頻的時候有提到一個 35 億的詞,背景聲音是日語。
  • 你知道嗎,日語中這些單詞其實都是省略說法
    大家好,今天老師想談的是日語中的省略說法(略語·りゃくご)。日語中有許多長單詞,為了發音、記憶、書寫方便,日本人便創造出了相應的省略說法,比如「國連=國際連合」、「自販機=自動販売機」、「パソコン=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ー」,這些我們都很熟悉。但大家可能想不到,有一些特別日常的單詞,比如「浴衣」「食パン」「教科書」竟然也是省略語,大家知道它們原本的詞是哪些嗎?
  • 【日語電臺】日本文化-日語中「襪子」為什麼要叫「靴下」?
    說明:當月的文章可以通過菜單【留學日語-日更・日語電臺】中查看。想看之前月份原文的小夥伴,在微信消息框中回復「日語電臺」即可查看。那麼為什麼襪子要叫做「くつした」而不叫「くつなか」或者「くつうち」呢?一般いっぱんに衣類いるいは素肌すはだに近ちかい方ほうが「中なか」あるいは「內うち」で、その反対はんたいは「外そと」という感覚かんかくがあります。たとえば、コートのことを日本語にほんごで「外套がいとう」といいます。これは身體からだのもっとも外そと側がわに羽織はおるからでしょう。
  • 貓控必備:常見貓咪品種的日語說法
    上次我們介紹了部分狗狗品種的日語說法,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不同種類貓咪的日語說法~
  • 日語在小語種中算好學的嗎?
    初級階段大家可能都聽過一個比較老的說法,就是:學日語的人是笑著進來,哭著出去的。嗯也就是說日語的入門非常簡單,後面會越學越難。這個說法是不是準確呢?跟老師一起看看吧。首先,日語在初級階段確實很簡單。中級階段從動詞變形(日語叫做「活用」)開始,日語的難度就漸漸顯現了出來。日語中形容詞和動詞都有活用。日語動詞有六種活用形式,要根據後續的助動詞選擇合適的形式,這對學習者來說是個挑戰。
  • 讀音如此相似,日語真的來自麗水古越語?
    很多學日語的人發現,雖然日本使用漢字,但是日語的發音跟漢語普通話中的發音相去甚遠。如果沒有學過日語,根本就聽不懂他們說話,即使漢字的讀音也是如此。不過日語中的漢字分為訓讀和音讀。音讀是模仿中國古代不同時代或不同地方的讀音。
  • 日語小課堂|使用日語感謝時,為什麼有兩種時態的表達?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使用日語感謝時,為什麼有兩種時態的表達?提問:為什麼使用感謝時,有時候使用ます,有時候使用ました。為什麼會用不同的時態?說謝謝的時候,在什麼情況下用現在時,什麼情況下用過去時?總的來說一般情況下這兩種說法是通用的,所以不必太在意。「森さんは本をもっています。」中的「を」能替換成「が」嗎? 提問:「森さんは本をもっています。」中的「を」能替換成「が」嗎? 回答:不可以,「持つ」是他動詞,持有的物品是動詞的賓語,賓語要用を提示才對哦。比如:「ご飯を食べます。」
  • 都說日語比英語難學,果真如此嗎?
    英語學習是哭著進去,笑著出來;日語學習則是笑著進去,哭著出來。」簡簡單單的一句玩笑道出了學習語言的難易度,不難看出比起英語的先難後易,日語是先易後難。可是明明日語中有很多我們熟知的漢字,而且意思也都八九不離十,怎麼會難呢?其實這種說法小慄雨並不認可,我反倒是認為日語才是越學越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