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呂后殺死前,冷冷地說出4個字,如今成很多年輕人的口頭禪

2020-12-20 無風卻起念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出現了很多的優秀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能力,給當時的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並因此而為後世的我們所熟知,比如漢初名將韓信便是這樣的一個人。

韓信,淮陰人,是西漢開國三傑之一,又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蕭何譽為「國士無雙」、蒯徹譽為「功高無二,略不世出」。韓信是謀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謀戰」派的軍事理論家,在中國歷史上以卓絕用兵才能著稱,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後世何去非評價為「言兵莫過孫武,用兵莫過韓信」。

韓信為西漢立下汗馬功勞,「王侯將相」一人全任,可謂是秦末漢初的重要人物。韓信原本投入項羽陣營之下,但是卻不受重用,後來在蕭何的幫助下,加入了劉邦的陣營,並開始獲得展現的機會。在後面的日子裡,韓信南徵北戰,幾乎沒有敗績,並打下了很多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因此為人們所稱讚。

後來,這個「戰神」般的人物,將項羽打得落花流水,甚至不得已自刎於烏江。可以說,倘若沒有韓信的存在的話,劉邦想要建立大漢王朝是很難的事情。

但是,人總是會變得,韓信因為勝利而變得驕傲和狂妄,而劉邦則因為權力而變得自私自利。如此一來的話,他們二人的矛盾也就凸顯了出來,並且到達了你死亦或者是我亡的境地。

顯然的,劉邦對於這樣的結局比較清楚,於是他選擇了先出手,讓自己的夫人呂后暗中殺害韓信。而韓信在被呂后殺死之前,冷冷地說出了四個字:「豈非天哉!」這句話也很好理解,倘若換成通俗易懂的言語的話,可以理解為:「這不是天意嗎?」顯然的,在臨死之前,韓信回首了自己的人生,並感嘆當時自己的無知,竟然沒有選擇造反,最終成為他人案板上的魚肉,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在整句話中,充滿了韓信的後悔之意。

時至今日,韓信早已離我們太過於遙遠,而他的故事,也經過了千百年的演變,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的真實性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韓信在臨終之前所說的這句話,卻流傳了下來,並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口頭禪。

遊戲是當前世界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因此而衍生出了電競行業。對於如今的我們而言,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會接觸到優秀,而人們每一次打遊戲遇到隊友太坑的時候,可能就會說道:「遇到這樣的隊友,豈非天哉!

由此不難看出,歷史在不斷前進,而人的一輩子也很短暫,但是很多人雖然去世了,他的故事依舊流傳了下來,並給後世帶來一定的影響。而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所推崇。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韓信死亡之謎已解開?樊噲對韓信的跪拜,就是呂后殺死他的原因
    當時,韓信出徵陳豨,而陳豨早在反叛前,就與韓信一起約定謀反,即陳豨背叛於河北,而韓信則響應於長安。雖然史學家言之鑿鑿,但在筆者看來,卻有頗多疑點。就讓我們結合《資治通鑑》,進入2000多年前的那場迷案。眾所周知,在所有漢初功臣中,韓信功勞最大。韓信在蕭何的舉薦下,成為漢軍大將。他首先定計,以「暗度陳倉」之計,平定三秦,為劉邦穩固了後方。
  • 韓信被殺死在長樂宮,蕭何看著他的遺體說了4個字,被人詬病至今
    韓信初遇蕭何那會兒,他剛從項羽的陣營裡出來,正是鬱郁不得志的時候,經過幾次促膝詳談,蕭何認定眼前這個不起眼的小小倉管員是個百年難遇的大將之才。 可是越是有才之人越是心高氣傲,韓信覺得自己受到了冷遇,就悄悄逃跑了。蕭何知道了氣得直跺腳,躍上馬背連夜把他追了回來。
  • 蕭何幫呂后殺死了韓信,為何卻要冒死救出韓信之子?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先前幫助韓信從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大將軍,後又幫助呂后殺死韓信,最後卻又冒死救出韓信之子,看上去非常矛盾,那麼,蕭何會反覆做出這些前後矛盾的事情呢?而呂后殺害韓信的幫兇,便是蕭何。
  • 張良對韓信一生的評價,只有四個字,準確道出為何韓信必須死!
    韓信被後世稱為兵仙、戰神,更是應驗了陳勝吳廣起義的那句話,「王侯將相」全都做過,往後兩千的年封建歷史裡,再也難找出第二個人來。那麼,如此厲害的一個人,為何會被呂后殺於鍾室呢?其實,張良對韓信一生的評價中的四個字,就已經透露出韓信必須死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就由小編為您細細道來。
  • 韓信用兵如神,可呂后為何還要殺死他?
    其一,韓信功高蓋主。大漢朝的天下十有八九都是韓信打下的,不說旁人,就是劉邦對他心有餘悸。韓信消滅楚霸王之後,當時天下的大將誰不對韓信唯命是從。這樣的人一旦心有不臣之意,一定是個禍害。劉邦雖然不殺韓信,但是一定派人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必要的時候,肯定要給太子或呂后等人囑託,可以自為之。
  • 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卻成了現代酒桌上的常用語
    說起當時的韓信,看過《楚漢傳》這部電視劇後,大家一定對傳說中的武仙戰士有了一些了解,韓信命令的兵越多越好,然而,對於劉邦來說,韓欣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所以韓信的最終並沒有一個好的結局。一開始,韓信其實只是個跑龍套的,雖然充滿智慧和智慧,但他會帶兵作戰,但他總是鬱鬱寡歡,不滿足,在楚漢傳說中,韓信曾在項羽的帳下做過一個戟醫,果然如此,戟醫生是什麼?其實,在古代,他只是一個守衛宮殿大門的官員,韓信雖然保住了項羽的大帳,卻為一個胸懷天下的人做了一個小官,怎麼能滿足呢?
  • 大功臣韓信被呂后處死,死前說了一句話,劉邦聽後竟害怕不已!
    韓信被呂后殺死在公元前196年,韓信被自己好友蕭何騙進宮中,誰知呂后早就已經安排好壯士在此等候。壯士逮住韓信之後把他五花大綁在旁邊的柱子上面。蕭何劇照但是劉邦曾經與韓信有過約定,「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於是呂后便命人用布袋子套住韓信的頭,隨後讓宮女用竹籤一針一針戳死了韓信,據說當時韓信的死相極其悽慘。
  • 魏延被馬岱斬殺,臨死前喊出一句狂話,如今成年輕人的口頭禪
    魏延被馬岱斬殺,臨死前喊出一句狂話,如今成年輕人的口頭禪導語:魏延一直是三國一位爭議人物,他活得憋屈,死得也憋屈,而且他萬萬沒想到
  • 呂后冤殺韓信?真實歷史是韓信死的一點都不冤,而且他的死是必然
    你韓信不是個好東西。韓信與鍾離昧是好友,楚漢相爭各為其主。鍾離昧走投無路,投靠韓信,落得這個下場,正表明韓信沒有謀反之意,心理上、道義上都蒙受了最大的壓力以表示效忠皇上。而劉邦居然不擇手段地加以擒拿,韓信憤怒極了,當著劉邦的面大叫冤枉。韓信高聲喊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韓信喊冤,已顧不得君臣之禮。
  • 呂后殺韓信的實質是一場宮鬥戲(新年大餐)
    為什麼劉邦要為韓信做如此另類的事,可能劉邦與韓信見面拉家常的內容也不少。看韓信長的英俊挺拔,與自己年輕時相仿佛,一談家事,依稀似曾相識,我靠。你媽媽是不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啊。韓信說是啊。劉邦明白了。怎麼安置韓信,還用說嗎。至於拜將臺上的對話純屬編造,因為韓信在那裡說了很多他根本不可能掌握的資訊。講那些無聊話之前,韓信還無聊地被逃跑了。
  • 呂后誅殺韓信,為何非要說,殺你個不見天不見地不見鐵
    劉邦決定御駕親徵陳豨,拜樊噲為左丞相,周勃為太尉,自己親率一軍,又帶上戰無不勝的謀士張良,兵分三路急赴前敵。劉邦也讓韓信隨同徵討,韓信稱病不從。劉邦一走,朝廷的政務自然又交給了呂后和蕭何。他哥哥也在韓信府中當差,因犯了錯,被韓信關押,並稱要殺了他,他的弟弟為了營救他,才去親見呂后,揭發韓信謀反之事。呂后一時亂了方寸。韓信不同於別人,他是個戰勝攻取的用兵天才,雖然他被貶淮陰侯之後並未允許就封,而羈留在京都,手上已沒有一兵一卒,但他如果真的造起反來,憑他的本事,很快就能形成燎原之勢,到那時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 韓信被呂后殺害前或許醒悟:當年樊噲向他下跪,真應快點將他扶起
    公元前196年,漢大將韓信因為謀反,被呂后捕獲於長樂宮的鐘室,最終慘遭殺害。很多人認為韓信死於劉邦之手。但實際上,韓信的死和劉邦並無直接關係。因為在當時,劉邦正忙於鎮壓河北的叛亂。在被殺前,韓信終於領悟到什麼,他恨恨地說:「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 韓信不被呂后所殺會發展成什麼樣子?著書立說或是最好的選擇
    韓信劇照公元前196年是韓信幽居長安的第六個年頭,也是他生命走向終點的一年。這年冬天,呂后先給韓信訂了一個「謀反」的罪名,然後召來蕭何議事。蕭何戰戰兢兢地表示對劉邦忠心不二,然後親自出馬將韓信誘至長樂宮。
  • 聽到關羽被殺,諸葛亮冷冷說出7個字,劉備聽後果斷殺死劉封!
    關羽之死對於劉備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諸葛亮聽到關羽被殺後,冷冷說出7個字,劉備聽後果斷殺死劉封!這劉封是何許人也,難道是劉封造成了關羽的死,其實筆者認為,劉封真的很冤枉,只是諸葛亮與劉備藉此機會將劉封除掉罷了!
  • 蕭何曾經月下追韓信,為什麼又會向呂后獻計殺韓信!
    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一、在君臣遊戲中,韓信之死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楚漢之爭,劉邦為了調動各方勢力的積極性,大封異姓王。等到天下平定,這些擁兵自重的王爺反倒成了朝廷的威脅,最大的威脅就來自韓信。韓信不僅不低調,反而處處露鋒芒。
  • 劉邦必殺韓信,10字鐵證
    此時已經被軟禁在長安的淮陰侯韓信推脫稱自己生病,拒絕跟隨漢高祖劉邦出徵。韓信得的是心病,早在數月以前,韓信就已經與老部下陳豨相約起兵,按照計劃韓信會在長安召集舊部起事襲擊呂后和太子。然而韓信手下的一名家臣早已提前密報呂后,呂后急忙與相國蕭何商議對策。相國蕭何登門通知韓信:「皇帝已經平定陳豨,群臣正在一起進宮慶賀。你也趕快跟我一起去吧!」
  • 呂后除了殺韓信、彭越和戚夫人之外,她還殺了哪些人呢?
    呂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后,她當了皇后之後,殺了對大漢有功的韓信和彭越。劉邦駕崩之後,她還殺了戚夫人,把戚夫人給製成了人彘。 劉邦的八個兒子,有五個人的死亡和呂后有直接和間接的關係。正是因為如此, 所以,她才堪稱歷史上最毒的女人。 我們看看呂后都是通過怎樣的手段,對這些人進行殺戮的。
  • 狠毒至極的呂后,真的把彭越剁成肉醬了嗎?
    陳豨之前是韓信的部將,韓信對他說這話的時候是漢高祖七年,被封代相的陳豨進京覲見劉邦,韓信把他叫去,在密室裡對他說了那番話。韓信如此「評價」劉邦是有根據的,那時候他已被解除兵權,並從楚王貶為淮陰侯,原因也是被懷疑謀反。因為這個,他還悲憤地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 蕭何為什麼要獻計殺韓信?
    其實這句話我們並不難理解,相信讀者一定都對「蕭何月夜追韓信」記憶猶新。換句話說,韓信之所以能被劉邦重用,完全是蕭何的功勞。當時他不斷地向劉邦推薦,並且不惜追出千裡去追這個人才,才使得這個當年默默無聞的人才得到了劉邦的重用。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後,韓信終於走上了歷史的舞臺,特別是東歸時他對漢中三王初試牛刀後,其天才般的軍事才華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功成名就後的韓信感謝了很多人。
  • 他跪在門口,韓信冷笑道:難怪呂后要殺他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2258字,閱讀約5分鐘阪神,漢的大將公元前196年,韓信借蕭何之便進入長樂宮,被在長安的呂后逮捕結果,就這樣左右這位大將的慘死,是出自這位婦人之手所謂「一個知己,生死存亡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