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skr人的二伏天,這9碗面廣州人一定要吃!

2021-02-17 廣州覓食記

   小覓說:

「雙double plus」加長版

頭伏一眨眼就過去了

潮妹印象裡只留下了

時不時的雷雨和連續不斷的「燜蒸」天氣

今年「加強版」二伏

一共20天

7月27日到8月15日

「上蒸下煮」 「溼熱交加」 「火鍋烤肉大拼盤」

這樣的日子正笑咪咪地等著各位呢

面對著溼熱的氣候

飲食更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有句老話講

「頭伏餃子二伏面」

二伏了,不吃麵怎麼對得起自己!

但是你知道二伏為啥要吃麵嗎?

1、伏天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能量的需求增多。而入伏後,正是麥子豐收的季節,用新小麥做成的麵食富含糖類、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可以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熱量。

2、伏天天熱,出汗是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吃熱湯麵可以促進身體發汗,將體內的溼熱排出,避免中暑。

3、伏天暑熱難耐,人們常沒什麼胃口,而麵食相對好消化吸收,湯麵、炒麵、撈麵、燜面等各種不同吃法的麵食還可增進人的食慾。

所以今天你想吃哪碗面?

以下潮妹為你推薦超好吃的9碗面

用傳統的方法搓面、和面

用竹升(大茅竹竿)壓打出來的麵條

面質幼細爽口彈牙

配合雲吞、牛腩、炸醬都是一絕

廣州吃竹升面的麵館很多

生力強麵店算是比較正宗

開了十幾年的老店,做傳統竹升面

雖然環境一般,但每天光顧的食客卻非常多

隨豬油撈麵上桌的

是一勺豬油豉油和一碗清湯

加了豬油的竹升面,撈勻後香氣撲鼻

面質爽彈加上豬油的潤澤

一人幹掉一盤不是問題

地址:海珠區江南西路青柳大街23號之103

人均:18元

「細蓉」其實是之前所叫喊的是「小用」

「小用」指的是給富貴子弟當小吃的

而「大用」是給幹體力活的粗人吃的

後來叫著叫著,便演變成了「細蓉」和「大蓉」

麗的細蓉湯底是用大地魚、龍骨、老雞

等多種材料經過20多小時熬製

面是真正的竹升鹼水面

吃下去彈牙爽口,有面味

雲吞裡的蝦肉很鮮甜,肉餡飽滿

潮妹特別鍾情

地址:荔灣區多寶路296-298號

人均:40元

炸醬麵

加了郫縣豆瓣醬炒出來的炸醬

澆在面上油亮亮的

拌一拌吃下肚,炸醬的鮮香就不提了

加上那筋道的麵條和爽脆的豆芽黃瓜絲

永遠也吃不膩

從小時候吃到大的堅記炸醬麵

可以說是老廣的情懷,至今已經有70多年歷史

炸醬伊面,蛋味極重的伊面配上炸醬

簡直無得頂~

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

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

麵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

吃起來一級棒

地址:荔灣區長壽東路299-301號(近長壽路)

人均:14元

身在千裡之外的廣州

最讓重慶崽兒和么妹兒魂牽夢縈的

不是川菜,也不是火鍋

而是一碗路邊攤上的重慶小面……

小面可以說是重慶地區最經典的麵食

但在廣州有重慶味道的小麵館不多

不過,潮妹我知道在天河城南門附近

有一家江上城重慶小面

現煮的鹼水面斷生即撈,口感偏硬

浸在底料的湯汁裡,且不餬口

高溫辣油的衝擊下

原本樸素的麵條,增添了醇厚濃鬱的氣息

地址:天河區天河南一路22號之13號檔口

人均:16元

廣東特色的豉油王炒麵

相信沒小夥伴沒吃過吧?!

將韭菜、洋蔥、綠豆芽等輔料炒熟調味

倒入麵條拌炒的同時,加入生抽和老抽給其上色

讓豉油皇炒麵醬香四溢,色澤黝黑明亮

麵條爽滑彈牙

點都德的炒麵很有鑊氣,料足味香,十分吸引

地址:越秀區惠福東路470號(富臨食府對面)

人均:69元

說起日式拉麵

那種濃厚的豚骨湯拉麵

已經成了一般人對日式拉麵的固有印象

二伏來一碗被湯底加持的日式拉麵

也是不錯的選擇

喜歡吃日式拉麵的小夥伴肯定對一龍不陌生

在六運小區裡,位置還算挺好找的

招牌一龍拉麵,豬骨湯底很濃

麵條軟硬度可自己選擇,叉燒還挺大一塊的

重點是能免費加面,吃到你飽!

地址:天河區天河南一路104號(正佳廣場西門,7-11便利店後面)    

人均:51元

除了日式拉麵外

別具異域風情的還有泰式拉麵

冬陰功湯底讓人一秒飛到泰國

充滿泰國風情的四面王

最近得到不少吃貨的鐘情

酸酸辣辣的味道十分過癮

地址:越秀區建設大馬路16號首層109B單元

人均:58元

車仔面就不用多說了吧

平凡而簡單的美味


加班餓了,來碗車仔面

中午不知道吃什麼來碗車仔面

而且車仔面加魚蛋和火腿腸

真的是絕配呀!

地址:各大便利店(總有一間在你附近吧?!)

人均:10元

雖然前面的每一碗麵都有其特色

但潮妹最喜歡的還是

家人、愛人為自己煮的那碗面

就算只是一碗蠔油撈麵,我也覺得是最好吃的

看著那煮麵的鍋

霧蒙蒙的蒸汽從鍋裡騰起來的樣子

看著親人嫻熟煮麵的身影

嘗一口帶著濃濃愛意的麵條

那滋味難以言喻!

你是否也特別想念家人為你做的那一碗麵呢?

地址:家

今天你想要寵幸哪碗面

快來和潮妹分享一下

素材來源:最愛大北京、網絡;

廣州潮生活V編輯婷婷燕整理

勾搭主編微信:jayhe928

業務合作聯繫:touchstone-you

快加潮寶微信一起玩耍:chaobao0200

往期精彩回顧

美味 廣州最誘人的3家深夜食堂,今晚就去報「腹」社會!

購物 沒有一個廣州女孩,能夠抵禦這種誘惑!

城事 在廣州只需100元,讓你從早吃到晚不重樣!

高校 廣州各高校是什麼綜藝咖?

美食 廣州美食地圖之人均20元吃遍全廣州!

相關焦點

  • 二伏一定要吃這碗面!涼麵,蕎麥麵,炸醬麵……怎麼吃更營養?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而「中伏」又是「三伏」裡的最熱天。中伏,也稱作「二伏」,最大特點是「溼熱」。桑拿天氣讓人難以喘息,仿佛置身於一個大蒸籠,胃口也變差了.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在二伏這段日子,不少家庭都會製作、烹煮簡單又順口的麵條為主食。
  • 今兒「二伏」要吃麵,吃什麼澆頭才過癮!河北人最愛吃的面都在這
    圖源  圖蟲二伏天酷暑難耐,還是個加長版,吃什麼都會索然寡味,所謂「頭伏餃子二伏面」,咱就是靠這一碗碗舒心爽口的麵條,過活了!早在4000多年前,麵條便起源於中國,所以二伏天吃麵條的習俗,蘊含著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
  • 這碗兒面咱北京人是一定要吃的!
    這碗兒面咱北京人是一定要吃的!大雨剛走沒幾天,北京這天兒說話就熱起來,不少北京人這天都吃麵條兒。您還別小瞧這一碗麵,看似省事兒,其實從吃法、調料、菜碼、和面上無一不講究,樣樣都有學問。咱就單說這澆頭,就種類繁多。過去,老北京人吃麵條最講究兩樣:一是講究麵碼兒要樣多併合時令;二是講究麵條的澆頭要好。今兒個小編就跟大家聊聊老北京的18種澆頭。
  • 日本這碗面,普通人都要吃上十幾碗,飯量大的人吃幾十碗太正常
    日本這碗面,普通人都要吃上十幾碗,飯量大的人吃幾十碗太正常!說到日本作為中國人內心當中都是心情很複雜的,一方面我們忘不了之前的國讎家恨,但是一方面日本確實發展得很好,有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的地方,而且現在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的很多東西都出現在中國的市面上。
  • 三伏天就饞這碗面,不用擀麵、不用切面,一把小刀就能做,特省事
    三伏天就饞這碗面,不用擀麵、不用切面,一把小刀就能做,特省事今年的二伏足足有20天左右,進入二伏天以後,可以明顯感覺到天氣的燥熱,因為天氣的原因,導致食慾也變得比較差,作為「一家之煮」,每到飯點也經常會為吃什麼而發愁
  • 對不起,天熱我也要吃麵!這就是天津人
    要說這天津好吃的餃子和麵條,那可是太多了,咱一樣樣兒的聊,今兒個單說麵條,這餃子咱改天再說~天津人愛吃麵,這大伙兒都知道。而且在種類上也是各式各樣,這麼說吧,連吃一禮拜,準沒重樣兒的!而這四個碟的配菜經過不斷地變遷與發展,最後沉澱為清炒蝦仁、攤黃菜(韭黃雞蛋)、糖醋麵筋和韭菜香乾四個配菜。半碗面,半碗菜碼,這也就是咱天津的四碟撈麵那麼「甩派」!除了四碟撈麵,炸醬麵也是天津人喜歡的面,而且每家的媽媽們肯定都做過。圖片來源:豆果美食
  • 中國最值得吃的6碗面,你吃過幾種?吃過一半的都是有口福
    中國最值得吃的6碗面,你吃過幾種?吃過一半的都是有口福說到麵食,相信很多人喜歡吃麵,麵條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從宋代開始,人們在每一種面裡放入了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非常好吃又有特色。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被網友評為中國最值得吃的6碗面,你吃過幾種?吃過一半的都是有口福。炸醬麵是老北京人夏天的最愛,炸好的幹黃醬,配上菜碼,拌在過了水的面裡,味道好極了。而且炸醬麵家家都會做,每家都有不同的味道,其歷史由來也很有趣,傳說八國聯軍進北京,西太后逃跑西安時比較喜歡吃的一種面就是炸醬麵。
  • 人生必吃的三碗面(一定要知道!)
    來源:儒風大家情面、臉面、場面,是人生必須吃的三碗面。吃好這三碗面,如魚得水;吃不好這三碗面,寸步難行。徐志摩的父親大發雷霆,聲稱除非請到梁啓超證婚,否則堅決不能同意這門婚事。礙於師生情誼,梁啓超只得硬著頭皮做這個證婚人。在結婚典禮上,他發表了史上最不留情面的證婚詞:「我來是為了講幾句不中聽的話,好讓社會上知道這樣的惡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勵。你們兩人都離過婚又重新結婚,都是用情不專。以後痛自悔悟,重新做人!
  • 在金華熱心群眾的推薦下,我們又吃了一周的面.
    本次我們走了9家網友推薦的麵館,一飽面福~溫馨提示:排序並非排名,僅為到店先後順序。NO1:財富面地址:萬達金街推薦人:呂婕端上這碗面的時候,小編和同行的小夥伴忍不住為這家店的料skr。上面一層牛肉,用微量的蔥花點綴著,油炒出來的熱味還存在於碗底。
  • 北京最值得吃的9碗面 不吃麵會死星人探店報告
    當然不止中國北方,每片土地上幾乎都有面的蹤影,它們在舌尖跳躍、或細軟或勁道,順溜熨帖著人們的腸胃和心情。 今天這一篇,少說是從1000碗中吃出的好味優勝者,是一篇「不吃麵會死星人」的探店報告。推薦 9 碗FunFun以為是京城裡最讓人念念不忘的順溜與熨帖——好面是一首歌。
  • 來我這吃碗海鮮面!
    剛捕撈上來的海魚、蟶子、貝殼、蝦蟹,將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各大店鋪,經師傅們三下五除二地擺弄便能下鍋上碗。一碗海鮮面上桌,天了嚕!這澆頭可謂佔據半壁江山,滿噹噹地呈現在食客眼中。海鮮面,哪裡吃?
  • 這十碗面你吃過幾碗?
    今天就來整合下編輯部目前為止吃過的所有牛肉麵!看完這篇合集,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一家想吃的店。用這十碗面,來拯救寒冷的冬天。青蔥和香菜堆得高出了碗,麵條實打實的筋道,牛肉燒得紅透,夾起面和牛肉香菜一起吃,整個人都會被這一碗鮮香淹沒,有點微鹹的重口味,適合被冷風吹到打寒戰的人。人均: 20元左右營業時間: 6:00-14:00;17:30-21:00
  • 魔都50碗必吃好面,見面不如一起吃麵!
    」,就想嗦碗面熱呼呼的湯底,冒著熱氣的面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上海灘好吃的麵館,足足有15000+家(數據來自大眾點評,僅是純麵館)濃油赤醬的本幫面、正當季的蟹粉面、湯頭濃鬱的拉麵、只能在上海吃到的限定面但這麼多碗面想要一下就打卡是不太可能的(畢竟阿拉一天也只吃三頓飯
  • 不是所有穿拖鞋、收租的才是廣州人!教你10個特徵分辨真正的廣州人!
    在廣州只有兩種人:「靚仔」和「靚女」如果不認識的人,這樣叫你,請不要胡思亂想這只是廣州人對年輕人的一種尊稱另外平時對自己外貌不是太有自信的小夥伴吃雞對於非廣州人來說,可能就真的是玩王者但廣州人的吃雞是真的吃雞白切雞、醬油雞、姜蔥雞鹽焗雞手撕雞.
  • 這碗面溫暖了很多徐州人,年底了,我陪你去吃好嗎?
    我一個朋友,有一個保持了多年的習慣,不管多忙,每個月一定要抽天時間陪爸媽去麵館吃碗麵。這碗面帶給她的意義不同。「天冷了,進來吃碗麵吧」,可以溫暖這座城市多少人的心。那些不能被傾訴的心事、淡忘不掉的回憶和無處可去的複雜心情,似乎都可以在一碗熱騰騰的面中消解,最後悄悄藏匿於那個隱於鬧市的趙家臘汁肉麵館中。
  • 頭伏吃餃子,這三種餃子老好吃了!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餃子形似元寶,「伏」與「福」同音,因此「頭伏」餃子又有「元寶藏福」的說法。更重要的是,「頭伏」吃餃子,再喝上熱乎乎的原湯,發一身汗,有驅散盛夏「毒火」,彌補悶熱天氣體力消耗的作用。而且,今天的伏天還很特別,據說要比往年要多10天呢!
  • 探店|謝霆鋒、陳奕迅都做過的這碗面,在增城也有...
    看過謝霆鋒《十二道鋒味》的人一定記得在香港拍過一道傳統小吃「竹升面 」連霆鋒、陳奕迅都小試身手
  • 廣州開了50+年的老牌麵店,人均20元也能吃到米其林味道!
    /廣州僅存不多的伊面專賣店/伊面在廣州人的地位就像就好像紅雞蛋一樣,生日的時候一定要吃上一碗生日才算過得完整。開放式的廚房,總在冬天的早上氤氳出一股白色的熱汽,一碗碗爽口的麵條,就從這股白汽後面變魔法般誕生了/50年味道不變,人均20吃飽肚!
  • 這兩款霓虹藕料理,當前菜、下小酒味道都很贊哦 -【熱熱的伏天吃蓮藕】②
    (圖片來自網絡) 不管是1961年《大鬧天宮》中那個驕傲傻胖官二代的哪吒,還是1979年《哪吒鬧海》中那個偉光正+顏值巔峰的哪吒,加上這次初為巨醜的渣娃蛻變成超帥的英雄哪吒,都要經過這樣的過程,那,就,是, 割肉還母,剔骨還父。
  • 嚇skr人了!熱skr人了!笑skr人了!
    版面中,原本的「亮了」也改成skr了。這一連串的操作真是騷氣,不得不說直男們皮起來真的是666啊。當然njj也不是吃素的。瘋狂反擊。經過一天的發酵,虎撲官博帶領著JRS還在不停的吐槽,njj這邊也在頑強抵抗。事情大概就是這樣了,誰對誰錯想站哪邊大家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