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的誤區

2021-02-19 淨土一方人

由於戒律的弘揚不到位,大多數人不了解戒律,對戒律的理解出現了偏差,致使很多人談戒色變,這麼殊勝的  戒律怎麼會讓人害怕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持戒誤區:

  一.戒律是自律,不是律他

  學戒持戒的首要目標是自律自修自我約束,然後再通過持戒的功德,慢慢影響大眾一起持戒。

  如果動不動就呵斥別人犯戒破戒,並且不知道是誰給的權力,宣判別人下地獄作餓鬼畜生,這樣只會讓大家對戒律討厭和害怕。

  戒律是約束自己三業,規範自己身心的,讓自己能夠快速與道相應;不是尺子,去量人長短,不是鏡子,去照人美醜的;若明白了這一點,持戒就持得歡喜自在了。

  二.戒律是開明的,不是呆板的

  佛陀制戒非常開明靈活,慈悲並且人性化。

  佛陀制戒時,首先考慮的是最下根器的佛弟子能否持守,不斷的去詢問,有無異議,讓大家都認同並且能夠做得到,這樣才能體現戒律的作用和意義。如果佛陀制的戒大家做不到,等於沒制戒。

  佛教從傳入中國開始,就是戒律、僧制、王法與俗禮互相融合的過程,如果一定執著純粹的原始的佛教戒律,那麼,佛教難以在中國生根發展。所以祖師們根據中國的國情,為了佛法的長久住世,而破了一些遮戒。

  祖師說,對於持不了的一些戒,要有慚愧心和懺悔心,要發菩提心去利益更多眾生。

  三.戒律是解脫,不是束縛

  修行是逆生死流,戒律就是要斷除我們的累劫習氣,切斷對世俗生活的貪染執著。

  很多初學者,一進入佛門,發現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乾脆棄而不學,以為不學習戒律犯了沒有過錯。這樣的認知是非常錯誤的,犯了戒不旦照樣有罪,還多一條不學無知罪。

  實際上,戒律是幫助我們解脫的,持一條戒有一條戒的功德。有了戒律的規範,我們的欲望會少一點,煩惱會輕一些,離解脫就更近了。

  四.戒律是保障,不是妨礙

  佛弟子如果沒有戒律的保護,跟俗人無異。

  會在紅塵五欲裡迷失自己,身口造罪無量,一旦業緣成熟,難脫果報。按戒律要求的去做,就不會造惡因,我們就不會遭受惡報。每一條戒律,都是讓我們清淨自在的。

  五.戒律是基礎,不是終極目標

  持戒有無邊利益,是入道修行的根本,佛法三學的基礎,沒有戒律不生定慧。但一味強調持戒就能解脫,就落入戒禁取見。

  如果不修禪定、念佛等法門,持戒充其量只是人天果報,還在輪迴中。所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才是學戒持戒最重要的目標。

  知道了這些持戒的誤區,以後我們就可以繞開這些誤區了,讓我們快速得到解脫,往生極樂。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普賢十大願王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生態部落商城二維碼

生態商城

 敬請關注:「 淨土一方人 」公眾平臺 法雨甘露 分享轉載 福慧增上

♥ 敬請加入【法界精進佛子YY語音房間75769420】,殊勝大共修每日相續中...

♥ 欲了解「南瞻部洲萬臺轉經輪大共修」、「第二大文殊菩薩道場千萬盞供燈大共

♥ 淘寶店鋪:慈心悲願菩提精舍

與您分享殊勝法寶、天然香品、精美佛珠、禪衣茶服、純天然手工茶,共享禪茶一味。


相關焦點

  • 【持戒】
    活佛師尊慈語【持戒】◎ 咱們要把自律的心帶回家庭生活裡,真正做到應盡的責任,不管在聖事、凡事都要自我要求,才能夠合乎中道。◎ 在培德的過程中,一定要戒除自滿和傲惰的心,要以謙和的風度和慎行的態度來要求自己、歷練自己,因為要進步,就要不斷反求諸己,持戒,守恆,才能邁向康莊大道。◎ 生命,要有一種自我要求的堅毅精神,不讓自己有一絲的橫越不軌,這就是斷除惡業的刀斧。如此奉行不渝,必能圓滿人生。
  • 我的持戒體驗
    一路走來,我對持戒有一點粗淺的體會。能在寺院受戒持戒是非常殊勝的,因為有三寶的加持力、師父的引領以及戒和同修的大環境,這些都可以促進我們精進修道。我們只要隨順寺院的生活規律就好,沒有外緣幹擾,一心放在修行上,持戒與念佛融為一體,更加清淨如法。作為一名居士,我剛開始在家持戒時,戒律知識還不全面,又障深慧淺,常會有一些認識不到位的問題,比如:午時以什麼為標準?
  • 持戒,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 持戒的根本在於不損惱眾生 持戒的根本在於不損惱眾生,是你心裏面任何時候都沒有任何損惱眾生的意樂,包括念頭都沒有。我們貪心起來的時候,經常不管別人的感受而損惱眾生。有些人持戒是持給別人看的,表面看上去持戒,但是心裏面並沒有遠離惡業的意樂,心裡很陰狠,或者是貪心很重。 一個善根好的人從小就沒有損惱眾生的意樂。他對其他眾生都很自然地去愛護,他的起心動念及所作所為都不願意讓任何眾生動念頭、起煩惱。
  • 持戒,不要為自己持
    真正用功夫是要通過持戒使我們遠離非緣,不好的事,能夠禁惡生善,從心裡頭產生智慧,所以持戒離不開智慧。如果你真持戒就會有智慧,這也是佛說的:「有戒則有慧。」有智慧自然能持好戒,「有慧則有戒。」「戒能淨慧,慧能淨戒,如人洗手,左右相須。」洗手是兩隻手互相洗,彼此離不開的。
  • 持戒,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持戒的根本在於不損惱眾生,是你心裏面任何時候都沒有任何損惱眾生的意樂,包括念頭都沒有。我們貪心起來的時候,經常不管別人的感受而損惱眾生。打比方犯盜戒,因為貪愛,看到想要的東西就強行佔有,也不管東西的主人生不生氣。殺戒是最嚴重的,直接剝奪別人的生命,嚴重損惱眾生。有些人持戒是持給別人看的,表面看上去持戒,但是心裏面並沒有遠離惡業的意樂,心裡很陰狠,或者是貪心很重。
  • 持戒的功德!
    世俗所說:「受戒容易持戒難!」確是有理。但亦在我們的善根有淺深,信心有無的關係,如果佛弟子戒律嚴淨,誰不敬仰?諸佛菩薩,尚為護念,何況天龍鬼神及人?《長阿含經》云:持戒有五種功德:一者所求如願。二者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住之處人愛敬。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 如何理解六祖惠能大師的心平何勞持戒 ?
    選自良因法師導讀《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宗體篇》第三課 略明戒德 甲二 戒有大用  以前佛學院的上達下理老和尚,曾經講過一個例子,他說佛學院以前曾經一方面開講《六祖壇經》,談「心平何勞持戒這時有比丘同學很疑惑,就問參禪的上達下理老法師說:「那到底要不要持戒?」達公長老就問他說:「你心平了沒有?」同學說:「我心沒有平!」達公喝道:「那你還不好好持戒!」  我們初學者,未證到空性,心沒有平,所以要努力地持戒。而賢勝們的心平了之後,是不是就不需要持戒呢?
  • 持戒
    今天略略談談持戒。 持 戒 佛法包括戒、定、慧三學。戒律乃定慧基礎,是佛門弟子防非止惡的行為規範。戒有出家戒、在家戒,但五戒是一切世出世間諸善法的根本。 弘一律師開示說:「『持戒』二字的意義,我想諸位總是明白的吧!我們不說修到菩薩或佛的地位,就是想來生再做人,最低的限度,也要能持五戒。」  一、不殺生。「不殺群生,悉養物命,令眾得安。」成就慈心美德,獲得長壽之果。
  • 布施持戒修福的重要性
    布施持戒修福的重要性布施持戒修福的重要性淨界法師但是大乘佛法為了要廣度眾生,他修智慧、要修福德,叫二足尊,你一定要二隻腳才站得平穩。
  • 佛教常識丨「持戒」跟「修善」的差別
    「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
  • 心平何勞持戒?虛雲老和尚:月裡嫦娥赤身抱你,動心嗎
    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發慧,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告訴我們: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持戒的人,龍天擁護,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賊,掃其足跡。
  • 持戒能得到十種利益,你要是持戒持好了,就能圓滿你一切的智慧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378第二度「持戒波羅蜜」。戒,是止惡防非。止惡,就是諸惡不作;防非,就是眾善奉行。你能諸惡不作,眾善奉行,這就是真正的持戒。你要是不能諸惡不作,說是小小的毛病不要緊,這小小的過錯,大約對我修行沒有什麼害處吧?你要知道,頭髮雖然細,要是集聚多了,也就變成粗了。
  • 不住相才是真正的持戒修福
    他說: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你看他提到,一部分人是信的,哪一部分?持戒,真正的持戒不是說簡單從外在,那點持戒什麼所謂的五戒十善,那是戒,但真正的最高境界叫菩提心戒。
  •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祖師們都這麼修!
    善導大師你看他的持戒。比如有幾個細節,他的眼睛從來不看女人的;他走路是單獨走的,不跟人在一起共走,在一起共走就說閒話;他單獨走,還可以自己念佛啊!看到祖師的行為,我們自己都會慚愧的無地自容啊!我們走路可能還恰好相反,要幾個伴啊!要不很寂寞啊!念念都在道上的人,他有與眾不同的、特立獨行的風範,這樣才能成就他一代祖師的德業。善導大師不睡眠,這也不是我們能夠學得到的;夜不倒單啊!
  • 淺談「正念修習」的六駕「馬車」——持戒與布施
    在正念修習中,有六駕「馬車」載我們,由煩惱的此處到達幸福的終點,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般若),今天和大家略談持戒與布施。什麼是持戒呢?我認為可以理解為對自己生活的一些要求。
  • 大力毒龍捨身持戒 忍受剝皮以肉施蟲
    不過我如今已正式持戒,不必計較這具肉身,我應遵循佛陀教誨。」於是毒龍自己忍受一切苦痛,因為自己已經持戒,為了憐憫這個無知小人,合上雙眼不再去看,閉住呼吸不再出氣(擔心將人毒死)。這樣,毒龍忍受痛苦,全身皮膚被剝,也不生起嗔恨懊悔之心。毒龍全身皮膚被剝,鮮紅的肉身就躺在地上。
  • 持戒修行 ‖ 咬緊牙根守好一世戒 能得千萬世解脫
    不過我們念佛人,要以念佛持戒的功德回向西方,天上千萬去不得,在人間富貴學道都難了,何況天上,天上那個五欲最令人昏迷!而且天福一享盡,五衰相現,還是要墮落,那個樂不究竟。不過我們念佛人,要以念佛持戒的功德回向西方,天上千萬去不得,在人間富貴學道都難了,何況天上,天上那個五欲最令人昏迷!而且天福一享盡,五衰相現,還是要墮落,那個樂不究竟。你看這個天人因為前世勤苦修行,感到升天這種福報。所以在人間行道利益人雖然勞苦,但這個苦有代價,不是白費的。像大家來山上守戒、打佛七也好辛苦,可是辛苦是辛苦,此身報盡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多麼快樂!
  • 佛教故事:大力毒龍捨身持戒 忍受剝皮以肉施蟲
    獵人就用木棍壓住毒龍頭部,又用獵刀剝皮。毒龍皮膚被割,當即醒來,心想:「我有威猛大力,自在運用,消滅一個國家,易如反掌;你這個小東西,怎能困得住我?不過我如今已正式持戒,不必計較這具肉身,我應遵循佛陀教誨。」於是毒龍自己忍受一切苦痛,因為自己已經持戒,為了憐憫這個無知小人,合上雙眼不再去看,閉住呼吸不在出氣(擔心將人毒死)。
  • 身著紅黃兩色的人;不僅能持戒,而且還能起到避邪的作用
    身飾紅黃之色不僅是持戒,還能起到避邪的作用。往昔一位即將開始執政的皇帝委託一個魔鬼幫助他執政,魔鬼說如果天天能讓他吃一個人,就可以幫助國王一起執政,國王同意了。從某種角度而言,現前也有很多人信奉鬼神,希望在鬼神的幫助下財源滾滾、全家平安等等。有些世間鬼神確實具有神通,有時候可能會提供一些幫助,但鬼神沒有從輪迴之中超越,必然有喜怒哀樂等情緒。
  • 許介川書禪宗六祖《無相頌》《心平何勞持戒》書法作品欣賞
    禪宗六祖《無相頌》《心平何勞持戒》是一篇佛教修身文章圖文:許介川許介川,筆名許彥。1961年生於福建詔安。畢業於北京大學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慧能大師《無相頌》全文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