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大文豪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自從人類發明了計時工具鐘錶,人們的生活就離不開它了。什麼時間起床,什麼時間吃飯,什麼時間上學…………全部都靠鐘錶,如果沒有它,那我們的生活就亂套了。小學奧數課程中的時鐘問題就是研究鐘面上時鐘和分鐘關係的問題。大家也都知道,鐘面的一周分為60格,分針每走60格,時針正好走5格,所以時針的速度是分針速度的1/12。而時鐘問題是經常圍繞著(時針和分針)兩針重合、垂直、兩針成直線、兩針成多少度角提出問題。因為時針與分針的速度不同,並且都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所以我們經常將時鐘問題轉化為追及問題,這樣才能輕鬆解答。
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時鐘問題可以看做是一個特殊的圓形軌道上的2人追及或相遇問題,不過這裡的兩個人分別是時鐘的分針和時針。對於正常的時鐘:整個鐘面為360度,上面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為30度;60個小格,每個小格為6度。分針速度每分鐘走1格,每分鐘走6度,時針速度每分鐘走1/1小格,每分鐘走0.5度。對於不正常的時鐘每分鐘走的讀數和正常的時鐘不同,這就要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對不同的問題進行獨立的分析並做相應的處理。
典型問題1、現在是2點,什麼時候時針與分針第一次重合?
經典思路分析:2點分鐘指向12,時針指向2,分針在時針後面5×2=10格,因為時針速度是分針的1/12,所以分針走1格,時針走1/12格,分針比時針多走1-1/12=11/12(格)。分針要比時針多走10格,需走10÷11/12=10又10/11分鐘。
典型問題2、時鐘現在顯示10時整,那麼經過多少分鐘,分針與時針第一次重合;再經過多少分鐘,分針與時針第二次重合?
經典思路分析:在10點時,時針所在位置刻度為10,分針所在位置為刻度12;當兩針重合時,分針必須追上50個小刻度,設分針速度為「1」,時針速度為「1/12」,於是需要時間50÷(1-1/12)=54又6/11,所以再過54又6/11分鐘,時針與分針第一次重合。第二次重合時顯示是12點整,所以再經過(12-10)×60-54又6/11=65又5/11,時針與分針第二次重合。
典型問題3、現在是10時,再經過多長時間,時針與分針第一次在一條直線上?
經典思路分析:時針的速度是360÷12÷60=0.5度/分,分針的速度是360÷60=6度/分,即分針與時針的速度差是5.5度/分,10點時,分針與時針的夾角是60度,第一次在一條直線時,分針與時針的夾角是180度,即分針與時針從60度到180度經過的時間為所求,所以(180-60)÷5.5=21又9/11(分)。
以上是卓越麥斯數學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小學奧數課程時鐘問題。通過卓越麥斯數學小編給大家分享4道典型問題,希望孩子們可以學會快速解答時針問題的方法!能夠為未來的數學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卓越麥斯數學會在孩子們數學學習的道路上一路陪伴,一路相隨,一路呵護。喜歡的朋友點讚加關注:卓越麥斯數學,歡迎轉發分享並收藏。卓越麥斯數學小編會持續給大家分享更多的原創數學教育領域乾貨,分享更多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