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嫁迦納男十年在重慶大廈賣非洲菜:嫁任何人也有風浪

2021-01-08 我也是菜喳

「你知道迦納在哪裡嗎?」Selina興奮地介紹這個陽光明媚、路人穿著鮮豔花紋衣服的地方。這個在香港人心目中陌生得只會在《國家地理雜誌》出現的名字,位於西非,是個沿海國家。香港與迦納,兩者相距一萬兩千多公裡。偏偏香港人Selina及迦納人Paul突破距離,經歷分手、異地戀、籤證問題,最終結了婚,約4年前在重慶大廈安頓下來,開了一間迦納菜餐廳。

這兒的感覺與附近店鋪截然不同。具少女心的粉紅色系裝潢、印著店名的餐檯紙排列整齊。「裝修是我的主意,是希望給女性客人一個舒適的環境吃迦納菜,改變她們對重慶大廈的印象。」Selina 指。

那到底迦納菜有什麼特色?迦納人平日吃什麼?與不少非洲國家一樣,迦納人的主食是Fufu。Paul將木薯粉及薯蓉粉加水後,邊翻熱、邊攪拌,直至變得黏稠,質感有點像日本年糕。隨Fufu附上的羊肉湯亦是心機之作。羊肉熬約兩小時,加入非洲運來的三種香料、番茄、辣椒及在當地十分受歡迎的美極濃湯塊,熬製出惹味又帶點辛辣的味道。Banku 亦是當地人另一主食,要先將木薯麵團及粟粉發酵三日,才可烹煮。Banku 有點酸味,Selina 笑著說,她自己也不太能接受Banku 的味道。「我想只有約1%香港客人能接受Banku,大部份香港客人會嘗試Banku 、也會試試FuFu。他們多數接受FuFu,但Banku 因為經過發酵,所以帶點酸味,他們則未必能接受。」Paul 仔細地講解。

初次見Selina與Paul,總是十分親密,以為二人是新婚夫婦。原來他們已認識彼此接近二十年,2020年更是他們結婚十周年。「第一次見面, Paul 在廣州經營貿易公司,經常來香港參展。有一日他向我問路,然後他就『抄我牌』。」Selina 笑著回憶。二人打得火熱,幾次見面後就正式拍拖。但當時從事貿易生意的Paul需陸港兩地走,異地戀令感情出現危機,步向分手。「分手那一年,我很掛念他,決定獨自上廣州。抵埗後打電話給他,問他在哪裡,一剎那就在轉角街口看見他。就是如此巧合!」這次重遇更令Selina 相信Paul,二人終打算步入教堂。

但此時,竟因Paul的籤證問題,令婚禮差點告吹。「我們找了律師、擇了日子,但最後Paul的籤證竟申請失敗,最終無法在香港結婚。當時氣憤又失望,所有東西也準備好了,但為何不批准我老公來港!」幾次交涉後,最終Paul還是無法來港結婚。他們最後在迦納籤紙,東莞設宴。即使已成夫婦,Paul仍因籤證問題,婚後還要分隔陸港兩地。Selina 三番四次上不同部門處理Paul的籤證,心力交瘁。年半後,Paul 才可來港團聚。

經歷多番風雨後的二人,決心不要再被距離分開,併合力建立自己的小店。「很多人問我,又long D(異地戀)、種族又不同,要經歷那麼多問題,為什麼也不曾放棄?我反而覺得,不會因為你先生的種族,而令婚姻更困難。我常常跟朋友說,嫁任何人也會有風浪、困難。如果你夠愛這個人,就可面對這些風浪。」Selina 感動落淚,Paul遞上紙巾,笑說「That's why I love Selina!」

相關焦點

  • 港女北嫁成潮流,港男拼不過內地高富帥?
    本帥注意到越來越多的港女選擇北嫁內地,也想知道內地男生眼中港女的形象究竟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港女北嫁那些事!數據顯示,1986年有15,776名港男與內地女登記結婚,僅有675名港女嫁內地男。到2014年,娶內地女的港男為15,200人,而港女北嫁達到了5,345人,在28年間增長了近8倍。
  • 港女「北嫁」成風:嫌港男不成熟
    香港與內地的跨境婚姻出現了新的變化趨勢……據香港一家研究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過去20年來,兩地跨境婚姻數量佔香港婚姻總數的41%,港女嫁內地男增加
  • 「老夫少妻」日漸減少 港女「北嫁」成為潮流
    「老夫少妻」日漸減少 港女「北嫁」成為潮流 原標題: 男方在香港是典型的草根階層,到內地相親時卻穿西裝打領帶,在女家看來,這看上去就很富豪了。」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內地服務發展總監梁秋莎,從1998年起便開始到廣州做穗港婚姻家庭輔導,她表示,即便男方在香港做最底層的泥水工,一個月8000港元的收入在當時內地人的眼中已是「天文數字」。  「當年的香港男士,選擇餘地大了,往往還有一些苛刻要求。」
  • 嫁男變嫁女-民間故事
    聽老人們說過,在很古很古的時候,我們水族的婚姻實行嫁男而不嫁女,沿襲了多少輩人。後來,有一位名叫阿慕的頭領家,先生得一個男崽叫阿莞,後生得一個女娃叫阿緣。這阿緣體弱多病,支撐不了家庭。這阿莞體格強壯,勤快能幹,父母老了,總覺得離不開他。
  • 最愛嫁內地優質男 港女子「尋夫」一路向北(圖)
    最愛嫁內地優質男 港女子「尋夫」一路向北(圖) 2013年08月08日 08:4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最近統計顯示,過去30年,港女嫁內地男的人數大幅增加,「北上尋夫」成新趨勢。  港女多晚婚  統計顯示,1981年至2012年間,香港總人口增38%達715.4萬人。性別比例(相對每千名女性的男性人數)從1981年的1087,持續降至869。性別比例失衡,男少女多的現象日益明顯。
  • 香港人:欣賞內地男生「港女北嫁」變成日常
    2017年「港女北嫁」數量比2007年多了一倍。「港女北嫁」也從「罕見」變成了「日常」。資料圖:香港銅鑼灣街頭情侶歡度情人節。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30年增11倍 「港女北嫁」趨勢未來或持續以往一提起香港與內地的跨境婚姻,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港男」娶「內地女」,但近年來,「港女」嫁「內地男」的數量卻在持續攀升。
  • 探秘香港重慶大廈,詭異的「聯合國大樓」
    重慶大廈這種地方,對於我這樣好奇的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全家旅行,顯然又不太適合住在重慶大廈的,所以趁著這次單獨赴港的機會,決定一個人去住重慶大廈。重慶大廈太好找了,你順著彌敦道往維多利亞港走,突然看見很多黑乎乎的人扎堆的地方,那就是重慶大廈到了,重慶大廈是香港南亞人的聚集地,尤以印度人最多,他們在門口拉客住宿,但內地遊客基本不拉,西方遊客則必拉。
  • 女兒當家的婚俗——「女娶男嫁」
    但在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南部地區,女娶男嫁卻是這裡盛行的婚俗。康縣毗鄰四川、陝西兩省,其南部陽壩是隴南有名的風景區,這裡山清水秀。因為這裡海拔較低、植被茂密、氣候適宜,被稱作「天然氧吧」。日前,記者專門來到陽壩鎮一帶了解這裡與眾不同的婚俗。村民李幫楊的婚姻就屬於女娶男嫁這樣的情況。
  • 6本女強文 | 「別嚎了!嫁就嫁!」
    十年後,湄公河的渡船上,他們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男人和女人,相遇在失落園。故事源起於一本《新約聖經》。想要制止戰爭,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黑化男二掰回來。男二凌清宵是全書美強慘,他本來是嫡子,卻被人和私生子男主調換,以庶子身份長大,受盡虐待。後來身份暴露,生母養母都護著男主,連女主也為了男主,捅了凌清宵致命一刀。凌清宵墜落深淵,百死一生,後來硬是從地獄爬回來,從此黑化,吊打全場。洛晗穿過去時已經太晚了,凌清宵已然掉入深淵。
  • 許驥:香港有個重慶大廈
    重慶大廈位於香港鬧市區尖沙咀,交通便利,只要在尖沙咀地鐵站下車,5分鐘內就能步行到那裡。怎麼看,它都是香港的一部份,而且是重要的一部份。但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我不會無緣無故去那裡。最近一次和重慶大廈的「親密接觸」,是早前一位德國朋友來港,他本來需要回自己的祖國辦理中國籤證,唯一不用長途跋涉的方法,就是來重慶大廈找那些深居簡出的「經理人」。沒錯,重慶大廈就是有這樣「神奇」的能力。
  • 那些想嫁豪門的女明星,錯了嗎?
    其中有一條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位男粉絲真誠發問:為什么女明星非要嫁豪門呢?正是那個年代,標準的港女精神。02劉鑾雄有那麼多女人,寶詠琴唯獨對李嘉欣恨得牙痒痒,恐怕不只是因為李嘉欣和她分享老公,還在於李嘉欣的強勢性格。
  • 男娶女嫁,給女性帶來的摧殘有哪些?可憐很多人被賣了還幫數錢
    相比於今日興起的兩頭婚,男娶女嫁仿佛真的對女孩子來說不那麼公平。  當然,很多男生反駁說,男娶女嫁的確不那麼公平,可是我們男方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去娶女孩子。    我認為這種平等只是加深了男娶女嫁的不平等,畢竟婚姻關係來說,女孩子已經讓出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讓步。
  • 重慶大廈裡的真實香港:看懂了重慶大廈,就看懂了今日之香港
    1994年7月14日,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重慶森林》上映。轉眼25年過去了,片名至今讓很多人不解:一部在香港拍攝的電影,為什麼叫重慶森林?原來,《重慶森林》的片名取自王家衛成長地附近的重慶大廈。這座被稱為香港「黑暗之心」的大廈,仿佛是一座外星來的孤島,將香港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在大廈裡,一個在大廈外。歡迎來到重慶大廈。
  • 真奇特,甘肅這個地方流行「女娶男嫁」
    原創:馬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中國自古以來,這種婚姻風俗一直延續至今,可在隴南的康縣南部山區一直保持著男嫁女娶的婚姻習俗,與傳統意義上的「倒插門」不同,康縣地區的男嫁女娶,不是少數民族風俗,而是極為罕見的漢族特殊婚俗。
  • 金牛男,你想嫁又不敢嫁的男人
    曾看過一張榜單,說金牛是12星座男裡最值得嫁的——專情,靠譜,英俊,還會理財。。。偷偷環顧辦公室所有金牛男同事,真的都是好好先生啊,辦事靠譜,待人友善,還都非常英俊!然而,金牛男是你想嫁就能嫁的嗎?金牛座男屬重度外貌協會想嫁金牛需有自知之明,長相先得入他們法眼金牛男非常有原則,那就是「只要你長得好看,我就可以無限度降低底線。」
  • 在農村,俗語「男靠生時莫娶五,女靠嫁日別嫁六」,有道理嗎?
    如今的農村,「娶妻難」的現象不再少數,村裡大齡剩男也成了不少村民討論的焦點,關於結婚以及生活,村裡老人總會說這句俗語「男靠生時莫娶五,女靠嫁日別嫁六」,這有啥道理呢?今天我們著重了解一下。俗語「男靠生時莫娶五,女靠嫁日別嫁六」,可以進行分解解讀,其一是「男靠生時,女靠嫁日」,這句俗語的理解很簡單,但是,要放在特定的時代中,這句俗語指的是在舊社會中,子承父業下,在父輩的蔭庇下,很多勳爵以及財富,生而就有!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即便十年寒窗苦,可是一舉成名的又有幾人呢?
  • 【上海掌故】巨商「宋半界」嫁女
    經常看到,朋友圈有錢人家嫁女兒的陪嫁,真是太霸氣了!那你知道晚清時期的舊上海名門望族,是怎麼嫁女兒的嗎?今天,我們推送的是原載於《上海灘》叢書《年味鄉愁》中由許洪新先生撰寫的《「宋半界」嫁女》一文(我們推送時題目作了修改),通過他的文章,我們可以了解,早在一百多年前,滬上巨商宋書蓀的第五個女兒宋玉出嫁時的盛況。
  • 嫁來重慶潼南十年 回娘家不再是出遠門 川渝省際公交開行
    那麼,這些合作會對重慶、四川人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或許「身處其中」的人們有著最深刻的體會。對此,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走訪了重慶的警察、醫生、政府工作人員以及普通的旅遊愛好者或是被合作惠及的人們,聽聽他們的切身感受,看看他們如何在川渝合作的大背景下,生活一路向西。】
  • 重慶大廈:世界中心的貧民窟
    重慶大廈是一棟十七層高的破舊大樓,內有大大小小的廉價旅店和商鋪,與周邊的旅遊旺區形成鮮明對比。假如你是白人,也許會下意識地捂緊錢包,不安之中還帶有第一世界國家的愧疚。假如你是女人,可能還有點不自在,因為你周圍有一百多雙虎視眈眈的男性的眼睛。
  • 古人講「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啥意思?男孩女孩需多加注意
    老祖宗對子孫後代的婚姻嫁娶頗為重視,娶一個好妻子,後代子孫都會受益,嫁一個好男人,就會過得幸福。所以古語云:「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意思就是男人絕對不能夠娶寡婦,而有六種男人,女人一定不要嫁。但是人們在婚姻生活方面,古代人也有「女不嫁六郎」之說。這裡的「六郎」,就是比較差勁的男人。第一種就是不孝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