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紅區」!看看重症隔離區的醫護人員們都在幹什麼?

2020-12-25 陝西法制網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

武漢重症隔離區的醫護人員

正在按倒計時的方式

在最危險的地方

做最關鍵的戰鬥

正是有了他們

疫情「紅區」

才沒有變成生命的「紅區」

戰「紅區」

是責無旁貸

廣東省首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隊長郭亞兵(中間白色防護服)

57歲的郭亞兵

從業35年

「這種時刻,

我們'老兵'責無旁貸!

一些年輕人害怕,

我先做一遍,別人就不怕了。」

戰「紅區」

是信任守護

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專家組組長趙建平在研究病例

他負責的同濟醫院呼吸內科

無一例醫務人員感染……

「一定要請趙主任看看片子,

一定要請趙主任看看診療方案」

這時候

趙建平是大家心目中的守護神

戰「紅區」

是無條件執行

46歲的金銀潭醫院南四病區護士長吳靜,給科室護士腰間藍色袋子畫的笑臉

「當時就是一個電話,

騰退病房,準備接收病人,

就進入了這場戰鬥。」

戰「紅區」

也有來自父親的鼓勵

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馬丹所在科室在疫情中相互鼓勵

「一點都不害怕那是假話,

但也容不得我們害怕。」

欣慰的是每天都有父親的鼓勵

「遇到這個事情,

國家需要我,

他以我為傲。」

戰「紅區」

也有來自兒子的祈願

廣東省支援武漢醫療隊段孟岐的朋友圈

「媽媽,媽媽。

我對著月亮許願了,

保佑你早點平安回來。」

5歲的兒子

通過微信語音給她留言

「媽媽,你把那些人治好了嗎?」

溫暖人心的對白

此時

是最有力量的宣言

他們也為人兒女

為人妻母,為人夫父

也有幸福的小家

然而在推開家門

轉身離去的時候

那份對生命的敬畏

早已戰勝了內心的恐懼

當然

戰「紅區」

更離不開全國的祝福和支援

眾人拾柴

火焰才高

戰「紅區」

我們終會與勝利會師

武漢必勝!

中國必勝!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廣東援鄂醫療隊 | 醫護人員自述:在湖北重症病房裡的戰鬥
    在武漢和荊州,一大批廣東醫護人員工作在重症病房裡,他們離危險最近,卻義無反顧衝在最前面。一篇篇從重症病房裡發出的「醫線日誌」,記錄著對患者的關愛、對親人的思念、對勝利的信心,傳遞出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溫暖力量。
  • 重症醫學人周華:守住生命的最後一道門
    在協和醫院西院支援的一個多月時間裡,這位具有豐富危重症患者搶救經驗的重症醫學人,一直在死亡線上搶人。您不出院,我不撤!大學畢業後,周華就進入了重症醫學科工作。「ICU裡的患者,身體最難受,活動受限制,和家人分離,少有患者會對這裡留下好印象。」對絕大多數患者而言,這裡是最後一道生死之門,在這樣一個「費力不討好」的科室裡,她一幹就是25年。
  • 「爸爸打怪獸去了」——龍山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故事
    「兒子今天早上問爸爸幹什麼去了,我說爸爸打怪獸去了!媽可能曉得你去了醫院隔離區,我昨天提箱子時被她看到了。」王小瓊說。 「家裡辛苦你了。病人病情穩定,情緒也穩定。」隔離區的曾慶平平靜地說。 王小瓊所說的兒子,是她與丈夫的二孩,僅2歲,淘氣可愛。她的婆婆,已經70多歲了。
  • 關在隔離區的八天,我都經歷了什麼
    乘客們紛紛主動給我讓開一條道。我在海關和醫護人員的陪同下離開機艙。他們仔細地對我做了體溫監測和情況問詢,一切無恙。並解釋說,根據公安提供的大數據,已明確我先前乘坐的航班有確診患者。依照目前疫情的特殊情況和相關規定,我將被扣留在無錫,就地隔離。
  • 轉運陪檢送餐 走近醫護最強戰友「藍精靈」
    龍頭新聞訊(徐旭 記者 霍營)在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的護理支持中心,有一群藍衣戰士,他們雖然不是醫護人員,但卻是醫護的好幫手、好助理。他們每天負責患者的陪檢、標本以及各檢查結果的運送等工作,努力為醫護人員節省時間,日夜與醫護人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並肩戰鬥。
  • 醫護人員手寫日記鼓勵重症患者:你們遠比自己想像中的堅強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白恬提到重症醫學科ICU你會想到什麼?生命救治的最後一站?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大多數人對ICU的認知都是可怕的,在ICU接受過治療的患者也比較容易產生焦慮與恐懼情緒,醫學上稱為ICU症候群。為降低ICU的發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下稱「廣醫三院」)重症醫學科想到了一個「有愛」的辦法:為患者撰寫ICU日記,記錄患者的診療過程和康復情況。
  • DIY尿壺、吊牌, 醫護人員化身「發明家」,提高重症患者救治率
    跟隨床旁查房的重症醫學科護師劉蔥立即反饋:「由於患者間斷需要上廁所,每次起床後都要脫氧,小便後患者耗氧太大,氧合會持續較長時間上不來。」 原來,李先生有嚴重的低氧血症,需要接受持續心電監護和高流量治療給氧。雖然醫生囑咐要用尿壺在床旁解決小便,不允許下床活動,但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的尿壺一直缺貨,而李先生又強烈反對插尿管,要求自己解小便。
  • 點亮希望 驅魔救人——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的故事
    這是遼寧省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主任醫師侯思遠講述的一個值班片段。每一分、每一秒,醫護人員在人們看不見的戰場上,與病魔搏鬥,拼盡全力搶回同胞的生命。1月31日,武漢市武鋼二醫院的「紅區」病房。天津市腫瘤醫院重症監護科護士張濤,負責責任區內10名感染患者。
  • 戰重症|兩支援鄂醫療隊在重症病區經歷的「生與死」
    休整兩天,醫療隊員們又轉身前往另一個「重症病區」戰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ICU。得知轉換戰場,福建省立醫院的援鄂隊員們在工作群裡表態,「疫情不散,我們不退」。護理組長魏平珠說,「調休就像『燙手山芋』,隊員們扔來扔去,都想著為患者多做點事。」據國家衛健委通報,至3月23日24時,武漢現有確診病例4268例,其中重症病例1527例。
  • 醫護人員:出院患者翻拍手機照片 願記住每個人
    原標題:醫護人員:出院患者翻拍手機照片 願記住每個人中新網蘭州3月11日電 (高康迪 高瑩)「這段經歷是無可複製的,甘肅醫療隊隊員都主動要求再去支援其它病區。」楊國明還清晰記得2月5號凌晨3時到達武漢機場,醫療隊隊員們都很精神,搬運行李、辦理入住等,兩天專業培訓,按要求布置好公寓消毒防護和個人防護標準。楊國明帶領12名隊員進入方艙醫院武漢客廳工作,「雖然提前熟悉了環境和工作流程,接到通知後心情還是慢慢緊張了起來」。「穿防護服,整個流程近1個小時。」
  • 英國6個月大嬰兒戰勝新冠病毒,醫護們淚流滿面列隊鼓掌
    據雅虎新聞2020年4月25日報導,當地時間4月25日,一名來自英國的6個月大嬰兒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離開了隔離室。醫護人員組成了儀仗隊為她鼓掌,場面感人。自從4月10日被確診以來,半歲大的艾琳·貝茨一直在英國利物浦阿爾德海兒童醫院接受治療,在那裡她與新冠病毒抗爭了兩周。入院後,艾琳還得用上呼吸機。
  • 「天使」一直在人間|醫護人員|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徐小光|新冠...
    (隔離區醫護人員用「冰水瓶」降溫)(午夜 席地而坐「降溫」)這是6月9日記者在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隔離病區拍下的一幕。32度的高溫下,醫護人員不得不坐在地上,用冰袋給自己降溫。下午4點,徐小光走出新冠肺炎隔離病區。
  • 「首戰用我 用我必勝」!順德醫護人員「請戰」上前線,這些「請戰書...
    「鍾南山院士八十多歲高齡,無論是當年的非典還是目前的冠狀病毒性肺炎肆虐的時候,都衝在最前線,我自己作為晚輩又有什麼畏懼的呢?」鄧曉龍說。目前,鄧曉龍已經取消回家的行程安排,留下待命:「我擁有經驗和體力,可以隨時聽從組織召喚,貢獻自己的力量。」肖強是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的醫生,去年5月份開始脫產做博士後課題研究。
  • 武漢·重症區六層(1):凌晨一點 病房外傳來了砸門聲
    與此同時,本刊編輯陳瑋曦帶著攝影機走進重症病房,記錄下了醫生和病患並肩作戰的日日夜夜。從今天(3 月 9 日)開始,時尚先生將聯合騰訊新聞,連續發布系列紀錄短片《武漢·重症區六層》,敬請關注。本視頻為系列第一集。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
    3月27日下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通過線上直播形式舉行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該院中層幹部、全體黨員共700餘人參加會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閉思成對安全歸來的隊員和目前仍堅守在援鄂一線的隊員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戰"疫"實錄:筆下千鈞 "鏗鏘玫瑰"別樣紅
    作為一名新媒體記者,就要勇做那個「端槍的人」,走進新聞現場,走進「紅區」,把真實的一線防疫故事講好,把中國故事講好   當武漢戰「疫」吹響媒體集結號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必須奔赴武漢,用鏡頭記錄下武漢最真實的戰「疫」故事。   重症隔離區收治的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感染風險最高、最危險的區域,更是生與死角鬥的火線,因而被稱為「紅區」,這裡堪稱是這場戰役的中心地帶。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點亮希望 驅魔救人——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在與疫病的早期交鋒中,14名醫務人員以自身的感染佐證了新型冠狀病毒「人傳人」的判斷;在與疫情的阻擊戰中,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徐輝猝然病逝,湖南衡山縣28歲藥師宋英傑因過度勞累再也沒有醒來,李文亮醫生去世前還想著回到戰鬥崗位……  用生命赴使命,用生命守護生命——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白衣天使們用生命詮釋了何為「醫者仁心」。
  • 這兩張照片竟然是同一個人,看完我瞬間哭了,謝謝白衣天使們
    2003年非典時,鍾南山院士大義凜然:「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醫院是戰場,我們是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衝上去!」新型冠狀病毒來了,成百上千的白衣天使們衝了上去,正譜寫著一首首史詩般的英雄戰歌。看一下這張圖片,這不是兩個人,而是同一個人,她的名字叫黃燕,黃石市中醫院的一名普通護士。
  • 弘揚抗疫精神,臺兒莊區澗頭集鎮舉行援助湖北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
    9月1日,棗莊市臺兒莊區澗頭集鎮舉行援助湖北醫護人員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臺兒莊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醫師薛志剛、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侯妍2位援助湖北醫護人員,以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講述她們在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再現了她們從臨危受命到艱苦鏖戰再到載譽而歸的感人經歷和心路歷程,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到援助湖北英雄的時代風採和精神風貌。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