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冒牌上尉》,二戰一個騙子的華麗轉身中給我們的人性詮釋

2020-08-29 平淡清幽


很多人相信喜歡歷史,尤其是軍事歷史,這對軍迷們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本人也是一個軍迷,一直比較喜歡那些戰爭史,尤其有關二戰的歷史,而在這場人類規模最宏大的戰爭中又特別喜歡有關反應歐洲戰場的史實,尤其是那些戰後戰敗國展現出來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最喜歡的還是德國人戰後有關的那些作品。


為什麼特別喜歡看德國人對二戰的回憶與描寫?因為在許多情況下,歷史幾乎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或多或少都被勝利者進行渲染過。而失敗者的聲音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或者某一個特定的時期內是不配被勝利者所重視的,也是不允許發出聲音的。


然而,歷史就是歷史,無論人們喜歡與否,它都是真實地發生過的。它都是已經刻進人類記憶中了的。回看它們可以讓我們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解讀這場戰爭。


其次就是德國人的嚴謹和深刻的反省能力,德國這個民族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有哲人說過:它們不是在拷問這個世界,就是在拷打這個世界。這個民族有著深刻的思想和嚴謹的務實態度,他們的作品更能真實和客觀的還原當年的那些歷史背景。


在戰爭時期,人類的很多善良的天性都是被強行壓抑住的。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大不列顛空戰,那是一個發生在1940年-1941年之間,由納粹德國對英國本土發動的大規模空戰。雖然空戰的結果是以納粹失敗而告終,但是在這次空襲中英國被炸毀的房屋超過100萬幢,死傷平民達14.7萬人。


無疑,納粹德國的飛行員們在此次空戰中對英國人民欠下了無法償還的血債。我們所看到的資料中都是英國人民對納粹空軍的仇恨。當時所有的盟軍宣傳都需要證明的是納粹空軍非常冷酷、非常殘忍。

然而,人性是最複雜的,真的全是這樣嗎?在這樣的宣傳形勢下,直到今天,恐怕都沒有幾個人聽說過&34;?


這是一個二戰真實發生過的故事,當一個完成了轟炸德國任務的美國飛行員布朗駕駛著他的嚴重損壞的轟炸機在回航途中,被一個追擊的納粹德國的飛行員弗朗茲駕駛戰鬥機緊緊耵住,布朗的機組想盡一切辦法也無法擺脫,布朗已經對還能活著回到英國基地絕望了。然而奇蹟發生了。那個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就把他和他的飛機徹底毀滅的德軍飛行員卻一直護送著他和他的飛機,直到他們脫離了險境。

布朗和弗朗茲


而弗朗茲並不是盟軍的朋友,他沒有攻擊的理由只是因為他的騎士精神:他無法向一個沒有還擊能力的對手攻擊。


當回到基地的布朗向他的上司毫不隱瞞的說出德國飛行員是如何幫助他們逃出死亡的真相後,他卻被警告不能再對任何人提起此事,以免讓士兵對敵人產生正面的情緒。長官當時的原話是:&34;。


布朗在戰爭期間一直沒敢說出這件事,因為他知道,如果違抗了命令的話會被送上軍事法庭,甚至還可能被處決。直到二戰結束多年後,他才敢說出真相。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戰爭對人性的壓抑有多麼的大,即便是正義的一方也是如此。好在,西方人還是比較寬容和理性的。也好在德國人戰後從此洗心革面、深刻反省。就這樣,那些真實的歷史才得以被我們更多的人所了解。



讓我們回到主題,二戰後,德國人拍攝的二戰電影基本都很優秀。從《從海底出擊》、《史達林格勒戰役》、《希特勒男孩》、《帝國的毀滅》、《希望與反抗》、《歐洲,歐洲》、《地雷區》、《鐵十字勳章》、《極地重生》還有很多很多,本人對這些德國拍攝的二戰題材的電影幾乎一部也沒有落下。


看完你會有一個印象,感覺德國人確實是非常尊重歷史和正視歷史的,沒有塗抹,沒有修改,血淋淋的戰爭場面極具震撼力,同時也真實反映出人性,帶給人們無數的反思。因此這些電影建議大家有機會的話得一看。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部德國電影,名字叫做《The Captain》,中文名字叫《冒牌上尉》。2017年上映的,這部電影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看這場戰爭,它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從二戰中一個厭惡戰爭的逃兵在權力的薰陶下蛻化到一個殺人惡魔的過程,深刻詮釋了人性的黑暗面,深刻地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和人性的貪婪和權力欲無限擴張的可怕。


讓我們開始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背景是二戰末期,盟軍已經打進德國本土,納粹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一個逃離部隊的德軍年輕傘兵,在躲過軍事警察追殺以後在繼續逃亡的路上,意外地在一輛被遺棄於鄉村路邊的汽車裡發現了一套帶有隊長軍銜的空軍制服,於是,他趁四下裡無人之際,搖身一變,從一個最低級的列兵成功轉型為了&34;。



&34;極具騙子的天賦,在接下去的一路上,&34;陸續遇見了和他一樣逃離前線的散兵遊勇,並把他們收歸帳下,面對一路上被關卡檢查證件的險境,他也屢次利用自己的聰明機智化險為夷。然而這還不算,騙子總是對自己的充滿自信的,他甚至還編出自己是替元首執行特殊使命的謊言,把周圍的這些小兵們唬得一愣一愣的,最後身後竟然跟隨了一幫忠實的追隨者。



之後的&34;利用這些士兵和元首特使身份竟然還成功地欺騙了一個專門關押德軍中各種不服從命令者和逃兵的集中營的最高長官,把這些人耍得團團轉,就連那個曾經追殺過他的蓋世太保警察也被他順利拉攏過去。其智商之高、腦袋之靈活、心理素質之好令人瞠目結舌。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騙子。


到了這個時候,影片的真正引人深思的轉折點來了。


如果這個年輕人的目的只是為了逃避追殺,躲過這場殘酷的戰爭,那麼他到此時就應該是大功告成。我們對他的行為也無可指責。然而人性是最複雜的,謊言說著說著就變成了&34;。權力在握的自我價值膨脹感卻在不知不覺中把他潛意識裡的那個潘多拉魔盒打開了。


他曾因為是逃兵被追殺,這些追殺記憶在他心中是一個噩夢,也是他抹不去的一個心理陰影。在這些記憶的不停折磨下,當他權利在握的時候,他沒有去同情這些逃兵,反倒是更兇殘的變本加厲的報復。他開始了一場殘殺集中營裡關押的逃兵的遊戲,而且越殺越上癮,不僅自己親手殺,還要手下的開始階段收攏的那些逃兵們殺,一個一個地殺還覺得不過癮,還要囚犯們自己挖完坑後再一堆一堆地掃射......

最後手下的這些逃兵也和他一樣,在殺戮中開始忘記了自己也曾是逃兵,也曾珍視生命的寶貴。他們用殺戮別的逃兵來試圖抹去自己內心軍人的那種恥辱,他們在殺戮中獲得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樂......


此時的&34;心理已經完全扭曲,在心理創傷和權力的影響下內心已經墮落成為一個惡魔。要不是他最終被英國人抓住,這位已經殺紅了眼的&34;不知道會不會最後甚至把身邊的追隨者也一併殺了,來證實自己存在的真實和絕對的領導權。


事實上,這是二戰中一個真實的故事,這裡面的故事是二戰接近尾聲時發生在德國臨近荷蘭邊境的一個名叫艾姆斯蘭小鎮上的有原型的真人故事。

威利·赫羅德


故事主角也叫赫羅德,影片真實地反映了一切,這個全名叫威利·赫羅德列兵當時年僅20歲,在戲劇性的變成赫羅德隊長以後,一路上收攏逃兵或打散了的士兵,最後身後竟然跟隨了80多個士兵,其中有12人在以後不多的日子裡變成了他的親信。


不過他們開始對他的絕對服從,不如說是因為德國軍人的傳統而對他身上的那身長官制服的絕對服從。但後來赫羅德用他的大膽、自信、專橫和智商讓他們相信了他就是真正的隊長。


就像電影裡表述的那樣,這位20歲的&34;夥同他的手下,在僅僅八天的時間裡就殺害了170個囚犯,他們殺人的理由是:&34;。所以最後,&34;---- 威力·赫羅德列兵,在1946年11月14日以戰爭罪的罪行被處以絞刑,21歲就結束了他荒唐但惡貫滿盈的短短一生。

軍人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但是怎樣能夠做到既服從命令,又不盲目執行,這絕對是一個考驗人們智慧的難題。畢竟,在很多時候,人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如何避免不成為沒有大腦的機器?那就需要看一個人是不是具有人性。


那場著名的東德一個青年因翻越柏林圍牆而被士兵射殺的案子就很有代表性,法官最後判決該名士兵有罪,監禁三年半。該名士兵不服,認為自己只是在執行命令,但法官最後說:&34;。我想,這就是對這個問題最有代表性的解釋。


固然,在人性中,人人都具有善與惡兩面性,但相信大多數人的人性還是多以正面、積極的為主的。不然,人類社會也可能根本發展不到今天。人性就是以人為本。任何組織都不應該把主觀的意志與權力凌駕於人性之上。因為人性包含的是善良與關懷。當一個人失去了善良與同情心這些人性的基本點之後,邪惡就會乘虛而入,而邪惡往往都是從欲望開始的。


「赫羅德隊長」的故事就是人性被欲望所挾持的最生動的例子。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僅只是視覺上的娛樂,它更應該帶給你的是看完後深刻的反省和沉思。人性的可怕和醜惡一面在此片中表露無遺,我們應該如何抑制內心中的這種邪惡而不讓它被各種欲望誘發,相信這是人類一個應該永恆思考的話題。


《冒牌上尉》,真的值得你一看!!!

相關焦點

  • 《冒牌上尉》:對於人性和權力的深度挖掘
    相信很多小夥伴在看完這部電影或者了解了它背後的真實事件之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感到震驚,一個不到20歲的年輕男孩怎麼會變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呢?其實我始終相信人性是有著自私的一面的,作為一個在大環境下謀求生存的個體,每個人都會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幸好文明的提升促使人們建立了自己的社會和約束行為的制度,從而維繫著家庭、種族和國家更好地發展。
  • 心頭好| 《冒牌上尉》:沒有一個恐怖鏡頭,卻有勝過所有恐怖片的可怕
    ——弗洛姆血腥的一戰已然過去一個世紀,二戰的硝煙也在七十餘年的時光裡慢慢消弭。以二戰反思為主題的電影,是西方電影界經久不衰的話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塵埃落定的百年紀念當天,德國UFA電影公司出品的二戰題材電影《冒牌上尉》上映。不同於好萊塢的炸裂、熱血與時不時的輕俏皮,德國電影總是迴環著深沉的文藝格調。
  • 冒牌上尉 最可怕的在於人性 知道真相卻沉默不語
    影片《冒牌上尉》,想拿影片就點讚關注➕私信博主吧~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兩個邪惡的源頭,日本和德國。今年,又一部二戰題材的德國電影《冒牌上尉》上映,雖然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歷史劇情片,但當看完之後,卻讓我全身汗毛倒豎,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應該是本年度最恐怖的一部電影了。
  • 電影預告 | 冒牌上尉
    片名:冒牌上尉導演: 羅伯特·斯文克編劇: 羅伯特·斯文克主演: 麥克斯·胡巴赫 / 米蘭·佩舍爾 / 弗雷德裡克·勞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 波蘭 / 葡萄牙 / 法國語言: 德語上映日期: 2017-09-07(多倫多電影節) / 2018-03-
  • 《冒牌上尉》:19歲少年逃兵的劊子手生涯,極權主義下的人性拷問
    說起德國,人們馬上就會想到寶馬、奔馳等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再有就是日耳曼人嚴謹和一絲不苟的作風,同時又是一個盛產哲學先賢的國度。當然,二戰與納粹也是無法繞過的話題。德國人對那一段歷史的反思及其深刻程度,與他們的奔馳車一樣馳名世界,前有《浪潮》對法西斯主義的集體異化,後有《我們的父輩》寫實手法下戰爭中小人物漸漸被放大的惡。
  • 《冒牌上尉》:這可能是今年最恐怖的電影了
    今年,又一部二戰題材的德國電影《冒牌上尉》上映,雖然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歷史劇情片,但當看完之後,卻讓我全身汗毛倒豎,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應該是本年度最恐怖的一部電影了。《冒牌上尉》講述了德國歷史上被稱為「埃姆斯蘭德劊子手」的列兵威利赫羅德的故事。
  • 《冒牌上尉》:系統性作惡與個人作惡
    最近看了德國拍的關於二戰題材《冒牌上尉》,本是一個在戰爭中有點機緣巧合的小故事,一個逃兵,假冒上尉,假裝任命來自最高領袖,在一個收押德國逃兵的營地
  • 【老徐隨筆】德國影片《冒牌上尉》
    今天介紹一部很特別的德國影片——《冒牌上尉》,顧名思義,一個假上尉的故事
  • 以希魔的名義 | 評電影《冒牌上尉》
    血腥的一戰已然過去一個世紀,二戰的硝煙也在73年的時光裡慢慢消弭。而在難民危機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下,如今的歐洲卻氤氳著右翼暗流湧動的氣息。在這樣的2017年,德國UFA電影公司出品了二戰題材電影《冒牌上尉》,港譯《以希魔的名義》,如同《我們的父輩》、《元首的精英》一樣,德國電影工作者對戰爭的反思一以貫之地承襲下來。
  • 《冒牌上尉》
    [2018] [歐美] [戰爭] [BT下載][冒牌上尉][BD-MP4/1.64G][德語中字][720P][多國合拍歷史戰爭電影]
  • 杜君立:正確的惡——從電影《冒牌上尉》說起
    中為《冒牌上尉》中主角威利·赫羅德(Willi Herold)。影片根據二戰真實事件改編普羅米修斯和亞當、夏娃一樣,因不服從而受到懲罰。——弗洛姆一那天,在南瓜電影上看了一部德國電影——《冒牌上尉》。這部電影很像《竊聽風暴》和《帝國末日》,全片採用黑白風格,一下子將人帶回到一個古老蠻荒的「史前時代」。電影有兩種,一種是虛構的,一種是非虛構的。
  • 電影資源推薦:冒牌上尉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冒牌上尉導演: 羅伯特·斯文克編劇: 羅伯特·
  • 《冒牌上尉》:你離惡魔的距離,只有一件制服而已
    德國人自己充滿了勇氣,敢於面對自己曾經不堪的往事,拍攝了這部在全世界好評如潮的《冒牌上尉》,就把這麼一個故事完整的展現在大家面前,讓人們看看,到底在人性和惡魔之間《冒牌上尉》可以說是一場現實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 馬小鹽:從《基督聖體》到《冒牌上尉》——符號身份與平庸的惡
    這讓我們不由追問,身份變化,真的可以使一個人的行為發生重大改變嗎?當然,我們可以說《基督聖體》是一部虛構片,它所有的情節皆出自人為的虛構,但與這部影片相映成趣的是2017年的德國影片《冒牌上尉》。《冒牌上尉》改編自二戰中的真實事件,事件中的主人公被德國史學家稱為「埃姆斯蘭德劊子手」。二戰結束的前兩個月,一位德國逃兵在納粹憲兵的追捕之下,倉皇逃命。
  • 冷門高分電影《冒牌上尉》:19歲的屠夫是如何煉成的?
    ,我們開篇提到的行為藝術:正片中的主角帶著他的黨徒們,對現代德國人行使「權力」。我們的人性中在主從關係中,從權者並不無辜。就像《冒牌上尉》片尾彩蛋表述的那樣,沒有人質疑也沒有人反抗。我們很容易就因為權力的至高無上,而陷入到集體無意識。哪怕這個所謂權力的建立十分荒唐。
  • 冷門高分電影《冒牌上尉》:19歲的屠夫是如何煉成的?
    第一個遇到威利的士兵大A,雖然質疑他的身份,然而,為了能找一個證明自己不是逃兵的人,大A選擇「相信」威利就是上尉。第二個遇到威利的是三個逃兵,同樣的理由,雖然三個男人完全打得過威利和大A,也選擇屈從威利的上尉身份。第三組遇到威利的是和威利平級的另一個上尉。
  • F015《冒牌上尉》——《劇變》下的《烏合之眾》
    《劇變》是他根據自己生平經歷,以幾個國家特定年代的事件作為案例進行分析,表達了自己對於危機中人類社會如何應對的思考觀點。(雖不夠嚴謹,但他的觀點還是有意思且值得參考) 《劇變》這本書始終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大作文章:面對危機時,我們該如何應對?我們?嗯,既是個人,也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
  • 【冒牌上尉】百度雲1080p資源,高清中字.
    人和制服的關係真是魔幻,別說上尉,其實扒掉元首的軍服和勳章,不就是個癟三嗎。所以說喜歡的衣服就不要嫌貴,那不算購物,是人格的自我塑造。這個不滿20歲的逃兵在二戰結束前兩周,穿著撿到的上尉軍官服就此「上位」,一路招搖撞騙收編一眾逃兵,從死裡逃生的驚弓之鳥修煉成被權力掌控不能自拔的惡魔。人性最禁不起考驗,最終被日益膨脹的欲望吞噬。結局字幕的彩蛋絕對讓人有汗毛直立的恐懼感,戲謔也罷,但確實警醒。堪比《浪潮》帶來的震撼,德國人對戰爭的反思態度,真是令人欽佩。
  • 聲音影志 | 極權主義下的人性拷問
    劇本講述了一位紈絝子弟路過一個小鎮,被誤認為是「欽差大臣」,在當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鬧出許多笑話的諷刺故事。作家巧妙運用了「身份錯位」的戲劇性人物設置,投射出了當時俄國社會官僚體系的黑暗與腐敗。《欽差大臣》雖然是一幕看似荒謬滑稽的虛構喜劇,但其背後所諷刺的人性墮落與官場腐敗等現象,仍然會讓任何年代的讀者感同身受。
  • 豆瓣8.4分的德國二戰電影,縱觀最後瘋狂中荒謬的人性
    這部德國戰爭電影《冒牌上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看完《冒牌上尉》,一身冷汗。仿佛《浪潮》中那些絕望的年輕人,賣力揮動手臂、大聲喊著口號,就在我的眼前。豆瓣8.4的高分,果然誠不我欺。IMDB7.5分的評價,印證了本片的高質量。根據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改編而來的《冒牌上尉》,其實,講了一個簡單又恐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