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為什麼被尊為群經之首?它是永恆、變化而又簡明的真理

2020-12-28 眼觀歷史書

《周易》永恆的、改變的真理也是十分簡明的真理。這在於六合之道儘管遮蓋本身,但又鮮明本身,似乎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如此的天道並不雜亂,而是簡明。作為如此,易理容易被人所認知,也容易為人所實踐。

我國儒家的經典一貫有六經之說,亦即《詩》、《書》、《禮》、《易》、《春秋》和《樂》等六本書。它們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表達和闡釋了儒家之道。但《周易》 在我國歷史上被尊為群經之首,具有至高無上的位置。這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事實上,它言說了我國才智最基本的天道觀和人道觀。由此,它刻畫了我國人的語言、思維和存在。不了解《周易》,也就無法了解我國的才智和我國人的民族文化特性。

《周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奇書?

《周易》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它們面世的時代前後相繼。《易經》是一部卜筮之書。它依據以陰陽為基本元素的卦象來猜測人和事的命運。它是神秘的,乃至是荒謬的。與此不同,《易傳》則是對於《易經》的解釋和說明。

儘管《易傳》是建立在《易經》根底之上的,但從《易經》到《易傳》發生了一個底子的轉變,也便是從卜筮之書到才智之書的改變。《易傳》並非是《易經》簡略的附庸,而是一個在《易經》根底之上的創造性的闡釋。

《易傳》將《易經》中的迷信改變成思維,將其遮蓋的真理變成了顯露的真理,將其關於人事的猜測升華為六合變易之道。正是依據這樣的情況,咱們不是從《易經》去了解《易傳》,而是從《易傳》去了解《易經》。

惟有如此,咱們才幹找到一條通往《周易》的正確通道。千年來,研究《周易》的解釋性文獻汗牛充棟,但真實洞曉易理的著作卻如滄海一粟。這在於人們沉迷於《周易》佔卜猜測之術,而遺忘了其陰陽改變大路。但善易者不佔,而僅僅思道。

《周易》說出了天人之道,也便是我國才智的核心問題。這在《周易》中表述為易理。何謂易理?它是《周易》提醒的天人之理。

易理的本性有三:不易、變易、簡易。

首先是不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改變見矣。」 《周易》言說了六合不變和永久的真理。六合相分就形成了國際。國際是現已被給與的,一起也是被確認的。在六合之間,卑高、動靜、萬物、象形都定位、斷分、生成和閃現。六合保持了本身的同一性。這便是說,天是天,地是地,並且天永遠是天,地永遠是地。因而,《周易》所說的六合之道是不變的和永久的。

其次是變易。「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轉,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周易》永久的真理卻是關於六合萬物改變的真理。這是由於六合之道是陰陽之道,而陰陽之道便是改變之道。陰轉化為陽,陽轉化為陰,並形成新的陰陽。改變既是空間的位移,也是時刻的流逝。在改變之中,萬物生成本身。

最終是簡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全國之理得矣。全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間矣。」

《周易》永久的、改變的真理也是十分簡明的真理。這在於六合之道儘管遮蓋本身,但又鮮明本身,似乎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如此的天道並不雜亂,而是簡明。作為如此,易理容易被人所認知,也容易為人所實踐。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更是一本排憂解難的書,當你遇到生活裡裡面的苦難、挫折時,根據《易經》所說,書中的卦辭就是解決你問題的最好方法。

《易經》一書,是一本可以學終生、用終生的書籍,書中的知識對我們的一生都是有幫助的。

但是很多人覺得《易經》都是全篇文言文,讀起來晦澀難懂,根本看不進去。

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易經》,這套是白話文圖解版本的,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對應的注釋和插圖,書中蘊含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無一不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多次公開推薦《易經》,感嘆越早讀越能比別人更進一步。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易經》是太陽經,與月亮沒有半毛錢關係!
    原標題:《易經》是太陽經,與月亮沒有半毛錢關係!《易經》被認為是中華文化之源,關於「易」的說法,比較權威的是東漢鄭玄的意見: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要非六書之本。然下體亦非月也。一曰從勿。又一說從旗勿之勿。」 勿,就是坤卦「厚德載物」的「物」。最初的陰陽絕對不是指太陽和月亮,月亮根本不夠格,「易」就是太陽,即日在天空運轉在大地的投影,是天地周天的陰陽變化,與月亮沒有半毛錢關係!
  • 它不是《易經》,卻被稱為上古第一奇書,是中華文化之源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內有大道之源。《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
  • 群經之首《易經》,到底在講什麼?看懂這24個字,絕路逢生
    群經之首《易經》,到底在講什麼?看懂這24個字,絕路逢生《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文明史,簡而言之就是一部《易經》發展應用史。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幾位「多智近妖」的智謀大亨:周公旦、姜子牙、孔子、張良、諸葛亮、劉伯溫、周敦頤等,他們或為肱股之臣,或為萬世師表,在歷史上,留下了不滅的功績。
  • 如何擁有易經思維?曾仕強: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戳中國人特性
    《易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被稱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可謂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在我看來,《易經》就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曾仕強曾說:如何才能擁有想我一樣的易經思維?只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也是含括易經精髓的三句話。到底是哪三句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句話,吉無不利,自天佑之。
  • 易經智慧:水主財?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有沒有道理?
    酒水第一股貴州茅臺股價站上了2100元/股,總市值2.6萬億元,「A股之王」屢創歷史新高;「水中茅臺」農夫山泉總市值超6600億港元,創始人鍾睒睒以840億美元身家躋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8位,超越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緊跟股神沃倫·巴菲特之後;做醬油的海天味業股價也過了200,而水產養殖的大湖股份,最近也是好幾個漲停板……這幾支跟水沾邊的股票一路長虹,讓某些做證券的大佬們直呼《周易》神奇
  • 群經之首《易經》,是什麼意思?看懂這24個字,絕路逢生逆風翻盤
    《易經》被稱作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文明史,簡單點來說便是一部《易經》發展應用史。在中國歷史上,曾產生過幾位「多智近妖」的智謀大亨:周公旦、姜子牙、孔子、張良、諸葛亮、劉伯溫、周敦頤等,這些人或為肱股之臣,或為萬世師表,在古代歷史上,留下了不滅的功績。
  • 批評易經是要被罵的,迷信土壤深厚
    看了易經才能知道,為什麼醫院要起這個名字。絲路花雨:易字最早的甲骨文就是日月組合,易經在中華民族繁衍五千年而生生不息,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前赴後繼的研究它,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和道理。如同中華民族的孝親祭祖一樣,不管他是否有人鬼感應一說,但就他祭祖感恩,銘記先祖養育之恩就夠了!你亂七八糟的說了些什麼?你敢說研究易學的人都是傻子嗎?
  • 群經之首的《易經》告訴你,如何取氣質優雅的好名字!
    天人之際就是一個陰陽的問題,《周易》講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一個天人之際的問題。後來,漢武帝、董仲舒慢慢接受了這個觀點。到漢宣帝時候,當朝宰相認為《周易》是聖帝明王治太平之書,帝王應該用《周易》原理,創造一個太平盛世。這樣,《周易》的地位就被提得更高了。東漢時期,班固寫《漢書》,整理國故,編寫了《藝文志》,正式視《易》為群經之首。
  • 初學《鐵板神數》了解易經高層預測學
    在學習了《易經》、《皇極經世》、《梅花易數》、《邵子神數》等相關易經預測學之後,總感覺還有一個東西隱藏著,始終無法進行精確預測。邵雍所著《皇極經世》、《梅花易數》、《魚樵問對》等都隱藏著智慧的光芒。邵雍對於「先天圖」留下了謎一般的詩句:「天根月窟常來往,三十六宮者是春」,這幅外圓內方的神秘圖畫為後人留下了智慧財富。邵雍的先天圖是一個獨創的宇宙發生論的理論模型。它的理論意義在於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圖像表述了最複雜的宇宙變化的原理。
  • 《易經》是儒家六經之首,真相是什麼,明白這3點很重要
    唐代大學問家韓愈,在《師說》中曾經這樣評價李氏子蟠,說他「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六藝"之經一般指儒家的六部經典之作:《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之傳是指對這六部儒家經典所作的註解。在「六藝"中,《易》的地位又最高,專家認為《易》為六經之首。《易》原本有三———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並稱為三易。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
  • 易經:上古奇書,它所預測的未來和蘊含宇宙奧秘震驚學界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代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經典文物,其中比較突出的是當屬《易》,它是「世三古,人三聖」的典籍,是百經之首,也是大道之源,它闡明了天地萬物變化的規律,歷年來被尊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
  • 《易經》,是僅僅用來算命的嗎?
    《序卦傳》下經 《易經》六十四卦亦有天文曆法方向的研究: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外圓內方,它用圓表示時間的周而復始,用方表示空間的平坦靜穆。作者邵雍,與司馬遷是同窗好友,其書以元經會,以會經運,以運經世。起於帝堯甲辰,至後周顯德六年己未,凡興亡治亂之跡,皆以卦象推之,可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 為何一個人就能突破定數,改變命運,悟透了《易經》的變化之理!
    為什麼有人說讀易經是為自己好呢?其實答案就一句話:我命由我造。易經告訴我們的真諦就是我的命由我做主,我的命是我自己造出來的。很多人都認為我們的命是老天給的,命是被動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們都知道,《周易》的核心思想就是天地之道,而天地之道,就在於生生不息。為什麼有的人,能越長越美?那是因為她們能從大自然中汲取了美的營養。《屯》所說:"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人生逆風翻盤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在《易經》的智慧中,有這樣5個道理,如果能領悟,最容易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會最好命。
  • 《易經》來告訴你,人為什麼會不順?只需要三招即可輕易化解!
    《易經》這本書在現在大家對他的看法褒貶不一,有的人覺得這本書中蘊含著古人的智慧,也有人認為這本書只是封建迷信而已。但是我覺得《易經》當中包含著無數古人智慧的結晶,它向我們闡述了宇宙之間的規律和真理,是每個人都值得一看的一本書。
  • 法天象地,開物成務,易經入門之如何認識易經
    二、易經內容的易經產生之初可能承擔著計數(數學)、紀時(天文曆法以至陰陽五行)、記事(文字)、佔卜等多重功能,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其他功能逐漸弱化分離,易經便逐漸成為一部關於社會、歷史、人事經驗總經的百科全書。
  • 出自《易經》的20個成語,有些成語很熟悉,但你未必知道它的出處
    《易經》是中華歷史上的一部奇書,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相傳是伏羲發明了八卦,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羑裡,推演出了《周易》,後來孔子又寫了十翼,組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易經》。他的思想影響中國數千年。其中有200餘條成語出自於《易經》,常見的成語也有幾十個,這裡選取20個常見的成語來分析。
  • 宗教面向科學,科學追求真理。當下科學應對自然發展的瓶頸
    耶和華指心凝和華的成長;其次是理實華,指在實踐探索中理實心之華促進心升華覺悟。上帝契約是心靈契約,心是約櫃。契約內容是真理,打開心門才能領悟真理。《黃帝內經——祝由術》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由」也指心,猶太實則是由太,以色指物質,以太是能量。文藝復興、英倫契約(制度)精神、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法典》為由太民族崛起歐洲創造條件。
  • 讀懂《易經》,這10句話的解析基本搞定,值得收藏品鑑
    《易經》是中國第一經,它是群經之首、也是群經之始。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裡發源出來,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是諸子百家的開始。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是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時也對中國的道教·儒家·中醫·文字·數術·哲學·民俗文化等產生了重要影響。第一句話:易經是什麼?
  • 為什麼有人抱怨生活不順?從易經的角度看「運勢」,讀懂受益一生
    易經道理:你為何過的不順?看易經的角度來解釋,用3招將其化解很多人認為《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或推崇它,或詆毀它。《易經》最早的起源,現有的記錄中已經無法追溯了。如果結合河圖,洛書,《易經》,其實這三者都是人類種族起源和潛在發展的宇宙全息圖。這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所以不能在這裡陳述。命中注定的人自然會明白。從《易經》的角度告訴你,人為什麼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