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校園約拍平臺的可行性研究:基於對廣州學生群體的調查

2020-12-2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年輕消費市場正在出現越來越多新鮮事物,校園約拍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有約拍需求的學生找不到攝影師,攝影師也找不到客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本文作者基於對廣州學生群體的調查,對校園約拍平臺進行了一個可行性分析。

大學生為主的群體對拍攝服務的需求急速增長,但同時該部分群體又極具個性,面對專業影樓拍攝價格高、缺乏創新,個人攝影師推廣難度大等現象導致這些需求被抑制。

而與此同時,還有一批新生攝影師,他們希望通過約拍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或是賺取外快,卻苦於沒有渠道而打消念頭。

為此,文章對廣州高校學生群體進行了市場調查,藉此研究約拍平臺的可行性。

本文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 高校約拍與「網際網路+攝影」發展現狀
  2. 高校約拍調查問卷設計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4. 結語

一、高校約拍「網際網路+攝影」發展現狀

1. 高校約拍活動現狀

當代大學生普遍追求個性時尚,每年迎新季和畢業季他們都會拍照留念。近幾年各大高校出現了以學生攝影師為主導的校園約拍活動,技術較好的學生攝影師們以個人或團體的形式在校內接單。

攝影作品呈現小清新、古風、港風等多種風格,空間、朋友圈皆被刷屏。這樣的約拍形式深受學生喜愛,並廣泛存在於各大高校。

但由於學生攝影師在高校較為分散,他們和學生模特或者是顧客之間的聯繫局限於個人交際圈,不利於其他有約拍需求的顧客進行約拍,導致部分校內約拍需求向外流失。

此外,校內學生攝影師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收費標準模糊、相差較大,約拍市場隨意化、不透明化,顧客無法清晰了解學生攝影師的水平,導致校園約拍容易存在「欺騙行為」。

2. 「網際網路+攝影」現狀分析

在自媒體的時代下,「網際網路+」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形態,能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

「網際網路+攝影」的商業模式將分散的攝影資源整合,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完善的服務平臺,將顧客從線上引流到線下。這樣的商業模式近年來在我國急劇興盛,「網際網路+攝影」的產業模式日漸成熟。

大學生攝影聯盟為很多高校大學生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面向大學生的約拍平臺有校園約拍等。但由於面向群體單一、操作不便等因素而發展緩慢,因此目前服務於高校學生之間的約拍平臺仍是一個市場空缺。

二、高校約拍調查問卷設計

1.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主題為「約拍平臺的用戶市場調查」,旨在了解學生群體對攝影約拍的認知狀況,調查對象主要為廣州各高校的在校生和畢業生。

2.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主要有三:

  1. 學生群體對約拍的基本認知情況
  2. 學生群體對約拍的主要偏好、對約拍的需求側重點
  3. 用戶對約拍平臺的期望

3. 問卷誤差的修正

抽樣誤差指抽取樣本的隨機性造成的樣本值與總體值之間的差異,在抽調查中,抽樣誤差不可避免,但可以以改變樣本量的方法對其加以控制。

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樣本量越大,抽樣誤差越小。但隨著樣本量的不斷增大誤差趨於穩定,說明樣本量過於增大並不會帶來誤差的大幅下降,所以定量增加樣本量既節省經費,還可以減少誤差。

根據以上原理,經過協商,我們最後確定樣本容量為300份。在篩選過程 中剔除15份無效問卷,最終有效問卷數為285份,最終問卷有效率為95%。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 對約拍的認知與興趣:感興趣人群依然佔大多數

對約拍的興趣和意願直接影響平臺的吸引力。

調查結果顯示,過半數的人表示只聽說過約拍沒有參與過,但其中絕大多數人依然表現出了對約拍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我們剔除了對約拍不感興趣的問卷,在對約拍感興趣的人群中,大家表明有嘗試約拍的意願。

這表明了當代大學生對約拍抱有濃厚的興趣,其原因可能是自媒體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對更精緻個人照片的需求,基於此我們認為約拍平臺在校園中開拓市場的可能性很高。

2. 攝影師與模特的不同角度

在本文中,我們將有拍攝需求的人群統稱為模特。

與攝影師絕大多數可以接受免費約拍不同,模特群體大部分願意為約拍支付一定的費用。這將極大地提高攝影師的積極性,也意味著會對攝影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在成功約拍的因素上,模特對約拍的方方面面都有較高要求,所以提高攝影師的質量將是促進約拍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約拍平臺需要完善自身,增加攝影技巧科普,攝影師服務教程等文章的分享功能,滿足用戶方方面面的需求,提高自身競爭力。

根據問卷,大多數模特在約拍過程中的煩惱主要如下:一是大多數影樓的攝影風格千篇一律,無法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二是想找但找不到一個可信任的攝影師為自己拍照,怕被騷擾。平臺必須著手解決這兩個最尖銳的問題,否則平臺將不可能獲得持久性的發展。

大部分攝影師都存在我有技術但是沒有人找我約拍的問題,甚至免費都無人問津。但需要指出的是,攝影師免費約拍一般都會對模特在身材相貌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並不代表他們對任何需求者都提供免費服務。我們認為攝影師對約拍的需求是切實並迫切存在的,線上約拍平臺從攝影師方面具備龐大的市場前景。

我們同時也調查了攝影師不會入駐平臺的可能原因,原因歸納有三:一是擔心平臺上的模特信用問題;二是個人信息的洩漏問題;三是覺得平臺基數不大的話自己就算加入平臺也匹配不到合適的模特。

3. 用戶加入平臺的意願:普遍願意

無論是攝影師,修圖師,化妝師,攝影助手還是模特,如果有一個好的中介平臺用於匹配更好的約拍服務,他們大多數都是意願加入的。

而對於小部分不願意加入平臺的用戶,我們也做了調查,他們的顧慮無非是出於信用和信息安全性的考量。只要平臺前期發展向好,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相信這部分人也會選擇加入。

4. 平臺的進入途徑:以APP為主

隨著手機的快速普及和電腦使用率的降低。出於便利性的考量,我們認為APP的形式更有利於平臺的推廣和業務的展開,開發APP就需要有更豐富的內容,帶給用戶更沉浸的體驗,不拘泥於約拍而是致力於構建線上綜合攝影服務平臺,這會讓平臺的生命周期更長。

5. 對平臺的期望:多樣化服務成主流

用戶對平臺提出的要求呈現多樣化趨勢,主要需求功能如下:個人頁面展示功能,個人推廣功能,攝影場地信息分享功能,攝影教程瀏覽學習功能,平臺代收約拍費用降低信用風險功能等。

以上的建議對我方平臺的建設提出了更高水準,更具體的要求,圍繞以上幾點,平臺必須進一步完善,迎合用戶的多樣化需求。這些多樣化的需求同時也反映了用戶已不滿足於單一的線上約拍平臺,而是希望有一個線上綜合攝影服務平臺出現,使他們可以在平臺上獲得攝影相關的一切服務,因此線上綜合攝影服務平臺將是線上約拍平臺長遠的發展方向。

四、結語

1. 約拍的潛在市場規模較大

無論是攝影愛好者,還是攝影無關者,大多數都對約拍表現出了興趣,並表示如果有一個成熟的約拍中介平臺,願意加入嘗試約拍。從上可見約拍的潛在市場規模還是很大的,只是到目前為止,雖然有做約拍中介的先例,但大多數都是不成熟的,制度不完善的平臺。因此,機會和風險並存,如何在這片藍海佔有一席之地,需要創業者好好思考。

2. 保護個人隱私是首要目標

是攝影師還是模特,對平臺最大的擔憂還是個人安全問題。隱私的存在是安全感需求的一種表現方式,處理好隱私問題也有利於用戶對平臺的信任,作為中介平臺,平臺有義務保護好每個用戶的個人隱私,帶給每個用戶良好的使用體驗。

3. 服務多樣化,提高用戶粘性

大多數人對約拍的教程,約拍的地點,約拍的設備,化妝等和約拍相關的方方面面都表示很感興趣,那麼如果在單純的中介平臺的基礎上增加完善以上功能,增加平臺的吸引力,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增加上述功能也有利平臺擴展業務,增加營業的收入途徑,提高用戶的黏性,延長平臺的生命周期。

4. 中介代管資金,防範信用風險

對於一個約拍的中介平臺來說,不僅要考慮個人隱私的洩漏問題,更要考慮信用風險的防範。作為攝影師和模特的中介,是無論如何都是繞不開信用風險的。為了保證約拍的有效進行,在約拍契約訂立時收取保證金,採取中介代管資金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5. 多渠道推廣,提高知名度

對於一個草創的平臺來說,知名度非常的重要。基於大學生的視角,我們發現,各大高校的攝影協會在本校的攝影圈內也具有較高的影響力,並且對合作夥伴實力要求很低。只要對其進行一筆數額不大的贊助,就可以大幅提昇平臺在高校中的知名度。

 

本文由 @Elise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第三方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商業計劃書公司排名情況
    根據企業經營規模、業務範圍、編制技術水平、企業形象等指標,列出中國十大可行性研究報告(可研報告)及商業計劃書公司排名情況信息:1、中為諮詢中為諮詢集團是中國領先的產業與市場調查研究服務供應商。網站立足於諮詢行業,成為最具品牌影響力的行業研究投資諮詢在線服務平臺,為各方需求人士及單位提供行業研究報告、調查報告、調研報告、投資諮詢報告、市場情報、行業數據、深度研究報告、市場調查、統計數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商業計劃書編寫、收購與兼併、投資銀行服務等。中研普華涵蓋領域有十八個大行業及各小細分行業,為各行業企業提供權威性、及時性的行業研究報告及企業競爭情報。
  • 重磅丨西浦第三屆學生研究導向型學習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學習大賽為了通過研究導向型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其批判性思維,提升其自主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西交利物浦大學領導與教育前沿院(簡稱「西浦ILEAD」)舉辦研究導向型學習大賽,發掘和分享西浦優秀的研究導向型學習實踐案例。
  • 校園同性戀群體多遭攻擊 中國人為何「恐同」
    今年4月,一項由民間組織發起的調查結果顯示,77%的受訪者因為性取向不同曾在校園裡遭遇過身體攻擊;而社會上關於「同性戀」的話題總是引發爭議。校園裡的同性戀群體,正處於青春期,他們的生活環境究竟如何?學校、家庭、社會對他們是怎樣的態度?他們又有著怎樣的感受?
  • 廈門校園暴力調查:超兩成受訪學生「被欺負」過
    校園裡也有江湖 ——校園暴力調查報告   10月22日晚,廈門一名年僅17歲的中學生,為了給12歲的朋友出頭,竟然持刀將另一名15歲少年小俊(化名)的手筋砍斷。  11月20日晚,廈門某校的一女生從社會上找來七八個男青年,將同學小美和小清(兩人為化名)脅迫到中山路名匯廣場,然後扇耳光、拳打腳踢,還迫使她們脫光衣服,拍下裸照。  很黃很暴力!這兩起事件引起了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對校園暴力的擔憂。  近日本報聯合福建省決策資源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對校園暴力問題進行調查。
  •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揭露真實的大學校園性侵故事
    33所大學或學院的181,752位學生中,13%的學生曾經受非自願性接觸,其中女性和跨性別者、無性別者等群體比例遠高於男性。Hirsch與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Shamus Khan及他們的團隊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園內圍繞本科生的生活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採取了超過600小時的參與式觀察、1500份問卷調查、60天日記研究和150餘名學生的個人訪談等方法,最終將研究成果出版成書。
  • 被高仿校園號帶入坑,廣州近300名學生遭遇「連環學車騙局」
    而維權群裡的學生們一經交流,就發現了大家的一個共同點——他們大多都是通過一些「校園微信公眾號」,加到了「學車小助手」客服,又被客服引導前去與廣州叮噹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噹噹駕培)籤訂學車協議的。華南師範大學2016級本科生何斯就是其中一員。2018年8月,何斯是通過「華師微生活」的微信公眾號,添加了「學車小助手」客服。
  • 邵陽可行性研究報告低價寫-究
    金蘭8564ertyu邵陽可行性研究報告低價寫-究編寫出來的報告絕對超乎您想像的可行,這才是我們大的優勢!邵陽可行性研究報告低價寫-究餐廳,洗衣房,健身中心等,綠化面積95000平方米。建設起止年限:2017年01月至2021年03月總投資:68000萬元,其中:企業自籌48000萬元,國內20000萬元。其中,用房1000平方米,倉庫1200平方米,辦公用房600平方米,完善場區灌溉,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購置拖拉機,旋耕機,成壟機,運輸車輛等設備50臺套。
  • 重大疫情下跨境高等教育中的學生管理研究
    未來跨境高等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發展的四大趨勢是:在線學習與虛擬校園中的創新型學生管理、高校學生管理應急機制的完善、院校多邊教育合作學生管理模式和基於跨境學習新價值的思想教育。後疫情時代的跨境高等教育學生管理工作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打破地緣限制,提高共同抵禦風險的能力。
  • 校園欺凌問卷調查 結果讓你意想不到
    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校園欺凌」研究團隊(以下簡稱「團隊」)用半年的時間對某省4100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753份,並以此作為數據分析的基礎,從個人、家庭和學校3個角度走近校園欺凌,試圖尋找影響中學生捲入校園欺凌的因素。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群體共性特徵在生活中,欺凌者與被欺凌者一樣,個人特徵類型都是各種各樣的。
  • 如何用AI遏制校園暴力?
    也就是說,利用AI來評估學生的暴力傾向是有可行性的。與此同時,為了能將校園暴力扼殺在萌芽之中,美國一家叫Securly的公司研發了一款叫做Auditor的產品,利用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慧技術在數以千計的電子郵件中識別抑鬱和網絡暴力蹤跡,預防孩子傷害別人或者自己。如今公司已為2000多所付費的學校用戶提供服務,保護學校孩子們的安全。
  • 「群體免疫」策略的可行性有多高?美知名專家:這是豪賭,有些一廂情願
    「群體免疫」在現實中的可行性有多高?如果英國推動實施該策略,這對中國等採取嚴防嚴控舉措的國家來說是否意味著巨大風險?16日,美國最知名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專家之一、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黃嚴忠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對「群體免疫」這一概念做了系統性解讀。
  • 性別與教育研究學者崔樂:恐同影響性少數學生學業及心理健康
    澎湃新聞注意到,2016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與北京同志中心協作發布了《中國性少數群體生存狀況:基於性傾向、性別認同及性別表達的社會態度調查報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文靄潔(Agi Veres)在該報告前言寫道,在亞太地區(包含中國在內),性少數人群往往是社會中最為邊緣、最為弱勢的群體之一。
  • ——家庭教養方式對學生發展的異質性影響研究
    已有研究較為一致地證實了不同社會經濟文化地位的家庭,家庭教養方式存在顯著的差異[9][10][11],且研究大多發現不同教養方式對學生發展存在顯著影響[12][13][14][15],但關於教養方式對學生學業、心理健康、問題行為等的影響效應研究,尤其是對不同階層、城鄉學生群體的異質性影響效應分析較少。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每年約有10億兒童遭受不同形式的傷害。這一數據背後恰恰反映出校園霸凌問題已經十分嚴峻,不容忽視。 報告顯示,每3個11-15歲的學生中就有1個遭遇霸凌,而在所有遭遇霸凌的11-15歲的孩子中,有13%的學生無法正常畢業。
  • 校園欺凌調查:哪些孩子容易被欺凌?如何防治?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不禁想問,在最是朝氣蓬勃、熱情洋溢的青春時光,在本該寧靜純美的校園裡,為何欺凌的「惡」總相伴相隨?欺凌與被欺凌,是什麼讓它一次次上演?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如何防如何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組織實施的大型社會調查項目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一直把校園欺凌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之一。
  • RONG聚法大 定格深秋 | 專業的校園約拍,正等待專屬於秋天的你!
    RONG聚法大 定格深秋 | 專業的校園約拍,正等待專屬於秋天的你!11月下旬,由學校黨委宣傳部主辦、新聞通訊社攝影工作室承辦的「定格深秋」約拍活動,將面向全校同學招募8組模特,為RONG聚法大校園周邊拍攝美美的「買家秀」。其中5組為單人照,3組為團體照。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校園體驗周啟動
    中國教育在線訊 7月26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校園體驗周活動正式啟動。從即日起到本月30日,所有高中生及家長均可通過關注「華南理工廣州國際校區」微信公眾號進行參觀預約,來到廣州國際校區體驗智慧課室,參觀學生宿舍,來校區餐廳用餐,到新落成的實驗室中感受「黑科技」在教學科研中的應用,在現代化的校園環境中體驗自然與人文融合之美。
  • 嶺大校長反對校園播獨,引導學生行正路學校責無旁貸!
    嶺大校長鄭國漢在儀式上指出,嶺大於1967年剛剛復校時約有100名學生,需要借用嶺南中學的課室上課,到現在全校共有約3100名學生,擁有佔地約11公頃校園,約2600個宿位;九成本科生有機會到海外交流,亦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學生在校學習,提供高度國際化的博雅教育。
  • 廣州科教城月底開工
    據了解,廣州科教城一期約10.79平方公裡,安排13所市屬職業院校入駐,並建設交通及市政配套設施、三大組團共享帶、安置區、公園等項目,可容納學生約12.9萬人。至今,科教城13所院校均已取得用地預審報告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廣州建築工程職業學校等9所院校通過廣州市政府方案聯審決策會議;科教城道路交通和市政配套設施項目通過廣州市政府方案聯審決策會議,並取得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
  • 校園粉絲群體是什麼?如何去利用好校園粉絲經濟
    大學校園的粉絲群體是什麼?當考慮大學生的時候,他們的名人奉承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支柱,也許是對一種能力,一種品質,或者一個夢想的認可。在自己喜愛的明星上,一定影響程度能彌補企業自身的短板和遺憾,從而能夠滿足內心的期待,甚至我們可以通過獲得一種激勵,作為一種教學目標鼓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