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權糾紛應以「最佳利益原則」為優先

2020-12-24 法制現場

【案情】

2008年春,王某與彭某在彭某家鄉貴州某縣舉行結婚儀式並共同生活,一直未領結婚證。2009年春,雙方生一子王甲,王甲在貴州當地落戶。2012年前後,彭某、王甲隨王某到本地生活,王甲在本地學校就學至今,平日王甲由王某、彭某及王某的母親共同照顧。後王某與彭某關係惡化,2020年3月份王某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將王甲判決隨其生活。審理中,彭某則要求將王甲判決隨其回戶籍地貴州生活。經法院徵詢意見,王某、彭某均不同意領取結婚證繼續共同生活。法院徵詢王甲意見,其表示不同意隨王某生活,要求隨彭某共同生活。

【評析】

本案在審理中形成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根據最高院相關司法解釋,父母雙方對年滿十周歲(根據《民法總則》第十九條規定,現調整為年滿八周歲)的未成年子女隨父還是隨母生活發生爭執,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據此,應當考慮王甲的意見,將其判決隨彭某生活。

另一種觀點認為,婚姻家事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糾紛的,應當堅持「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則」,不能無原則地採納王甲的意見,而應更多地考慮王甲的成長利益。

筆者同意上述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首先,最高院的相關司法解釋僅是要求人民法院在處理婚姻家事類案件時,就子女撫養問題發生爭執的,「考慮該子女的意見」,該規定並未要求人民法院無原則地採納未成年子女的意見。筆者認為,該規定本質的法律精神是「適當吸納未成年子女的意見,便於人民法院作出最合理裁判」。其次,在當前司法實務中,「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則」已作為該類案件處理的優先原則。該原則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確立和遵循的首要原則,我國亦是該公約締約國。在該原則的指引下,法院在處理該類案件時應當優先考慮未成年人未來的生活、學習、成長利益。再次,受教育環境的繼續性和適應性也是該類案件處理時必須予以考慮的因素。於本案而言,王甲作為學齡兒童,其在本地生活、學習、成長近十年,尤其在本地連續就學多年。無論從其後續的發展利益,還是教育環境的繼續性和適應性角度考慮,將其判決隨彭某生活,對王甲都極為不利。

筆者以為,未成年人作為心智發展尚不健全的一類人群,對家庭、社會以及自己未來的發展認識極不全面,在處理涉及未成年人重大利益調整的案件時,人民法院應當以「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則」作為優先原則,給予未成年人更多的理性保護。未成年人對自身利益作出的重大選擇於己明顯不利時,人民法院可依法調整。

【來源:江蘇法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劉文燕 沈璐:從撫養權糾紛看未成年子女的權益保護
    未成年子女作為該類案件中的重要角色,其權益也應得到相應的保障。法院應當以未成年子女利益最大化以及子女的真實意願為原則,綜合考量包括未成年子女的年齡、性別、生活狀態、二孩之間的緊密聯繫、未成年子女的獨立表達權等多種因素,分析利弊,審慎確定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權歸屬。
  • 律師建議牢固樹立「子女最佳利益原則」
    本文以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為視角,建議家事審判中離婚訴訟真正確立「子女最佳利益原則」;設立「調查官」或引入「第三方機構」調查走訪,全面、準確了解離婚家庭子女撫養情況,做出調查報告;適當進行「離婚父母教育」,轉變理念,提高撫養能力;保障不直接撫養孩子一方的探望權。確保離婚案件撫養權的歸屬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使受困的未成年子女在父母離婚後依然享受父母關愛,心靈充滿陽光。
  • 法官:遵循孩子最佳利益原則
    夫妻離異爭奪孩子撫養權,如果孩子是雙胞胎,法院是否會一邊判一個?不一定。記者昨日梳理廣州兩級法院近年來審理的多宗雙胞胎撫養權糾紛案件發現,離異夫妻鬧上法院打官司,提起訴訟的一方往往都要求雙胞胎孩子能各撫養一個,有的態度則非常堅決,歷經一審二審還申請再審,誓要獨佔兩個孩子的撫養權。
  • 論保護兒童最大利益原則作為婚姻家庭法之基本原則
    二、 兒童最大利益原則在中國最大利益原則最早是由《兒童權利宣言》確認為保護兒童權利的國際性指導性原則的,後來這一原則在國際社會中普遍接受,並被作為解決兒童問題時的重要依據。在1989年國際社會制訂《兒童權利宣言》時,最大利益原則成為與會各國討論的重點,並最終成為該公約的一個原則性規定。
  • 第114期丨最佳利益保護原則在成年人監護人確定中的適用
    盧甲、盧丁系盧乙的兄弟,在監護順位上優先於崔某和韓某,但二人在監護權來源方面存有爭議。盧甲認為其應依據原監護人遺囑取得監護權,而盧丁稱其系依據家庭會議協商取得監護權。法院認為,盧丙作為盧乙父親及原監護人,生前為充分考慮盧乙的生活保障,提前對其監護事宜做出安排,與常理相符,且《關於財產分割的協議書》等書面材料中關於監護內容前後基本一致,該意思表示的真實性可予確認。
  • 譚芳 桂芳芳:從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入法談兒童權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關鍵詞:兒童利益最大化 民法典 未成年子女「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確立的兒童權利保護的基本原則之一,其核心含義是:「關於兒童的一切行動,不論是由公私社會福利機構、法院、行政當局或立法機構執行,均應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一種首要考慮。」各締約國普遍將此原則明確寫入本國家事法作為基本原則之一。
  • 離婚時,如何爭取孩子撫養權?
    父母離婚後子女撫養權的歸屬是離婚糾紛中的一大爭議,夫妻訴訟離婚時,如果能自行對孩子撫養權協商一致,不管歸哪一方撫養,或者由雙方輪流撫養、共同撫養,法院一般不會幹涉。但如果雙方對撫養權問題協商不成時,法院將會以兒童最大利益原則解決撫養糾紛問題。
  • 為爭奪撫養權「搶」孩子,合情合理合法嗎
    10月15日晚,張莫涵回應稱,發此長文只為爭取孩子的撫養權。雙方對此各執一詞,引起公眾的關注。我們無法對真實情況作出判斷,但是諸如此類為爭奪撫養權「搶」孩子的事件,在現實生活中並不鮮見。     二、在離婚訴訟中,「搶」孩子現象發生的根源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會根據子女利益最大化的核心原則判定撫養權歸屬。
  • 父母都想放棄女兒撫養權,這個案子怎麼判?
    「葛小娟和張斌均放棄女兒小雨的撫養權,要求小雨跟隨對方生活。」對於這起特殊的變更撫養權糾紛案件,承辦法官介紹,法院對子女撫養權的認定從子女利益角度出發,基於小雨目前的生活狀態、實際需要,並在徵求其本人意見的基礎上,認定其跟隨父親生活更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是孩子最信賴的人,夫妻離婚後,雙方在追求自身幸福的同時,請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 撫養糾紛類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類案系列)
    通常而言,子女撫養費由直接撫養人代管,因此在確定撫養費時還要考慮父母雙方的利益平衡問題。三、撫養類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撫養糾紛類案件的審理應查明案件的基本事實,並以未成年人最大利益與衡平各方利益為主要原則。
  • 「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⑥」遺產繼承糾紛的調解處理應遵循的原則↓
    襄州區婦聯提醒您善於觀察和掌握矛盾糾紛當事人心理特徵,是調解工作的一項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務。觀察和掌握當事人的心理特徵,便於制定調解策略,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化解矛盾糾紛。這裡強調的,一是在調解中要注意修復情感,把情感修復了,矛盾糾紛就消除了一大半。二是在調解中發現當事人因心理健康問題影響認知,情緒異常,處於非正常狀態時,應當先調整好當事人心理狀態,再進行調解。
  • 離婚協議中約定再婚即喪失撫養權,法院會支持嗎?
    訴訟中雙方就撫養糾紛達成書面調解協議。本案撫養糾紛已經解決,但原告張某不願意撤回起訴,請求法院對上述協議予以確認。【判決】法院認為,關於原告張某與被告蘭某離婚後對小孩的撫養問題發生的爭執,仍屬於撫養子女糾紛,故本案案由應確定為撫養糾紛。
  • 從案例中看親子關係認定——以子女最佳利益出發
    子女最佳利益說在認定親子關係相關糾紛中,以子女最佳利益為出發點作為認定親子關係的標準,將子女利益優先於父母利益考慮。該學說從1959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發展而來,並在各國立法中不斷發展。在我國離婚案件子女撫養問題中,法院也是根據以有利於未成年子女成長發展作為最為重要的考慮因素。
  • 離婚,撫養權大戰,致勝的5大條件!
    法院作判決總的原則就是一個,即「有利於子女成長原則」。當然,這個原則在法院判決時要通過很多具體情況來衡量。下面就介紹一下可能影響撫養權歸屬的一些因素。最高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列明了以下規則: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
  • 【以案釋法】父母雙方都想放棄女兒撫養權,法院怎麼判
    為此女孩的母親一紙訴狀把前夫告上法庭……對於這起父母雙方均欲放棄未成年女兒撫養權的特殊糾紛案件承辦法官介紹,法院對子女撫養權的認定從子女利益角度出發,基於小雨目前的生活狀態、實際需要,並在徵求其本人意見的基礎上,認定其跟隨父親生活更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是孩子最信賴的人,夫妻離婚後,雙方在追求自身幸福的同時,請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法官表示,把對孩子的撫養、教育和保護作為優先考慮的事項,是每一位父母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和倫理責任。
  • 離婚糾紛類案件五大審查要點詳解!
    關於探望權行使,遵循不影響子女健康成長原則,在確保可操作性的同時,儘量避免矛盾衝突激化。處理財產分割問題時,遵循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有利於生產和生活原則、照顧無過錯方原則、尊重當事人意願原則、公平原則。涉外離婚案件,符合法定條件時,可由我國法院處理。 關鍵詞:立案審查 婚姻效力 子女撫養 財產分割
  • 離婚糾紛類案件5大審查要點詳解
    關於探望權行使,遵循不影響子女健康成長原則,在確保可操作性的同時,儘量避免矛盾衝突激化。處理財產分割問題時,遵循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有利於生產和生活原則、照顧無過錯方原則、尊重當事人意願原則、公平原則。涉外離婚案件,符合法定條件時,可由我國法院處理。
  • 那離婚孩子撫養權歸誰?
    但周美毅在4月10日的時候,再發律師聲明,要求鄭剛停止侵害其對孩子的撫養權和探視權的行為,並稱希望對方能秉持理性,依照法律規定妥善處理雙方之間的離婚糾紛。周美毅還對鄭剛喊話說:「孩子還在哺乳期,如果你真愛這兩個兒子,你不該這樣來對待你的妻子,你不應該剝奪一個母親去愛他孩子的權利,希望能儘快把孩子好好地送回到我身邊。」
  • 俞硒:離婚糾紛類案件審判若干重點難點問題研究
    撫養費一般按收入比例給付,但對於無經濟收入的,不應簡單以無收入狀態確定撫養費標準。關於探望權行使,遵循不影響子女健康成長原則,在確保可操作性的同時,儘量避免矛盾衝突激化。處理財產分割問題時,遵循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有利於生產和生活原則、照顧無過錯方原則、尊重當事人意願原則、公平原則。涉外離婚案件,符合法定條件時,可由我國法院處理。
  • 以韓劇HYENA(朱智勳)為例,看如何爭奪孩子撫養權
    所以孩子往往成為離婚的雙方要爭取的對象,很多離婚糾紛實際上也是撫養權的爭奪大戰。大數據分析,百分之六十的離婚訴訟都涉及孩子的撫養權,雙方協議離婚後,為了撫養權對簿公堂的事情也與日俱增。影響撫養權歸屬的因素有哪些那在訴訟離婚中,有哪些因素決定了撫養權的歸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