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戲前先做個大綱,它的作用就像寫文章前先打個草稿一樣。儘量將認為最重要的要素先列出來,評估一下想像中的做法的可行性,等調整到最理想的時候,再寫時就不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
什麼是戲劇創作的要素呢?一般而言包括人物表、空間與時間、地點及情節或開場情境的簡要說明等。如果才開始構思就有重要的人物對白從腦海裡「跑」出來,能將這些重要對白放到的相對的場次下,也是非常可取的。其它如人物關係的糾葛或是角色外觀的描述能加上去也是很好的。
大綱也並不是越詳細越好。簡略的大綱也有它的好處,它可以預留一些彈性發展的空間。因為許多重要因素有時是在寫戲時才臨時決定下來的,只要沿著基本的框架走,其實也不容易浪費筆墨。
但詳細的大綱也有它的好處,對於初學者而言,它可以增加創作者的信心。同時在強調人物心理的寫實劇中,事先將人物性格及彼此愛恨關係的糾葛描述出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人物的動機在此種戲劇中十分被強調而且不能出錯。
大綱所列出來的創意,並不是全部都要用上,相反的有時為了整體的考量,許多創意都必須捨棄。取捨的標準是要讓每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而且都恰如其分。若是嘗試拿掉一部份而對整體並不造成什麼影響,便可以大膽捨棄這部份不用。事先計畫好讓一齣戲的每一部份,都為一個主旨或作品的完整性服務,並且讓整部戲成為一個結構嚴謹的有機體,這是對大綱工作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具體而言,舞臺劇的大綱必須包括人物說明、演出劇場的屬性、每場戲布景的安排說明,以及提示每場戲有關時空背景、開場情境或具體事件的額要說明文字。如果這齣戲是按照時間順序即正敘手法敘事的結構,幾句簡單界定整齣戲情節故事發展方向的文字,不僅必要,而且可以在真正寫戲時始終維持一定的方向感。
如果是開場時已瀕臨事態爆發的邊緣的情形,將開場前已發生過的事先做個草稿式的詳細描述,等正式寫戲時遇有對話內容涉及前情時,便可不留痕跡地逐漸加以揭露,此時寫來覺得胸有成竹,不會有掛一漏萬、前情交代不清的憂心。
舞臺劇的分場過去有分為五幕式及「法國景」的,後者也就是按照人物每上下場,臺上出現新的人物組合時,就算新的一場。五幕制盛行於文藝復興時期,是將一齣戲依啟程轉合等一般原則分成五幕,即五個大段落,再在每幕下區分為若干場﹙現在所看到的經後人整理過後的莎士比亞劇作,即是此種分場形式﹚。五幕制的分場方式現在已經很使少用了,目前實踐的情形,多半是加以變化的方式居多。如一個獨立事件做一場,或是一個新的情境及其演繹告終做為一場,都是常見的分法。
分場的方式其實直接反應了一齣戲的構思方式,在最後劇本的文字呈現上,它的作用就好比文章斷落的功能那樣。
電影劇本大綱方面,包括人物說明,以及交代每場戲的時間、地點及場景環境。電影劇本有拍攝的考量,在構思大綱時交代每場戲的時間與地點,對於決定拍攝時的光線,及結合同一地點的幾場戲集中作業,都有許多的好處。
大綱寫下來後,還必須做許多的調整。用計算機Word軟體或是其它文字處理軟體來擬大綱,日後調整起來要比寫在白紙上的方便得多,可以任意搬動調整個別一場戲的標題及其說明到最適當的位置;也可以將每一場戲的文字說明部份縮起來,只看各場戲的標題,感受一下從頭到尾逐場排列順序的邏輯關係,考慮看看有沒有問題。
關於一齣戲結構的完整性方面,可參考亞里斯多德著,姚一葦譯註之《詩學箋注》第七章及第八章有關完整的「動作」的討論。
(來源:百度文庫網址: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qH3-4e6dgRSmYfL_PuaTuDj8lx1JEOhv9R1OabMK-6mhxaorsv5Bgki2iFZ-NB9OAhW4UCyxXNfhn_WIxM8wI5PrTOz7pHFQ2c5D-gKVM3)
附例:電影《霸王別姬》故事大綱
1924年,北京。一個端莊的窯姐帶著9歲的兒子小豆子來到關家科班,懇求關師傅收留他學京戲。小豆子眉清目秀,卻長了六指。六指是不能當京劇演員的。母親狠下心來用刀切掉他們那畸形的指頭。因疼痛和驚懼而慘叫的小豆子,被強行地按倒在祖師爺的香案前完成了入梨園行的儀式。
同科班的孩子雖然都出身貧寒,卻歧視這個窯姐的兒子。唯有大師兄小石頭對他憐憫關照。科班裡練功異常艱苦,小石頭悄悄幫小豆子打馬虎眼;為此遭到關師傅用刀胚子痛打,還被罰在雪夜裡舉著水盆長跪在院子裡。豪情仗義的小石頭,是小豆子的偶像和保護神。
獲得自由的小豆子和小癩子在街頭東走西逛,到戲院門口,目睹京劇名角被戲迷們狂熱追蹤的顯赫聲威,又為他們在舞臺上的藝術魅力所傾倒。他倆決心返回關有科班。這時科班裡正為他倆的跑受到"打通堂"的體罰,小石頭作為罪魁禍首,首當其衝。小豆子突然出現,宣稱逃跑是自己的主意,與師哥無關。於是他代替小石頭成為關師傅刀胚子下的洩憤對象,被打得氣息奄奄,可就是不討饒。小石頭一旁忍無可忍正待發作,被嚇得失支魂落魄的小癩子投環上吊了。
在棍棒的威逼之下小石頭、小豆子的技藝有了長足進步。第一次在太監家唱堂會合演《霸王別姬》獲得滿堂彩。不久他們都成了紅極一時的名角,《霸王別姬》譽滿京城。小石頭藝名段小樓,小豆子藝名程蝶衣。他們的演出也獲得了熱衷於"捧角"的權勢人物袁四爺的青睞。
段小樓邂逅落風塵的菊仙。一幫惡少對她胡作非為之際,段小樓挺身而出。鑑於小樓的深情厚義,菊仙為自己贖身託以終生。此事引起程蝶衣的極度反感。蝶衣與小樓相約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他將歷史上英雄美人兩情繾綣的悲劇性情景,視為自己的人生理想。菊仙的插足,使他的理想被踐踏。菊仙的妓女出身,更觸動了他依戀而又為之感到屈辱的母親在心靈上留下的創傷。
蝶衣在袁四爺家見到一把小樓嚮往已久的名貴寶劍。袁四爺贈給了他,他又轉給小樓。同時卻又聲稱師兄從此分道揚鑣。
日本侵略軍佔領了北平。一次演出中,段小樓與日本憲兵發生衝突被捕,程蝶衣的演出卻受到日軍軍官青木的高度讚賞。翌日,蝶接到日軍軍方的邀請。是否接受這次邀請,有關個人名節又系段小樓之安危。菊仙出面與蝶衣交易,為救出小樓,她願重返妓院再操舊業。蝶衣赴日本軍營演出了,獲得者釋的段小樓卻唾了他一口。菊仙也自食其言,她並未離開小樓,而且不讓小樓再去唱戲。程蝶衣名聲更加顯赫,卻感到異常孤獨。他用鴉片煙來麻醉自己。
關師傅召來了這對失和的師兄弟,喝令他們跪下,並進行體罰,痛斥他們行為不端,有違師訓。師兄弟再合作演出。
抗日戰爭勝利了,藝人處境依舊。國家傷兵戲弄舞臺上的程蝶衣,段小樓打抱不平遭到傷兵毆打。為救小樓,菊仙在騷亂中流產。蝶衣因曾到日軍軍營演出,以漢奸罪被捕。小樓夫妻傾家蕩產,懇求袁四爺疏通。約定蝶衣口供:因日本人施以刑罰,才被迫演出。孰料在法庭上蝶衣招供說並未受刑罰,於是全庭譁然袁四爺拂袖而去,小樓夫婦回天乏術。法庭宣判時,卻意外地判程蝶衣自由了;其內因是某國民黨大員指名要看他的戲。菊仙認定蝶衣自己早有安排,卻讓別人蒙在鼓裡,勞神折財。師兄弟再次破裂。程蝶衣舊享有盛名,卻無法圓霸王虞姬之舊夢,精神上更加苦悶沉淪。
1949年安北平解放。師兄弟同臺演出慰問解放軍。過量抽鴉片和長期的勞累積鬱,程蝶衣在舞臺上突然失聲。小樓連連向觀眾致歉,解放軍卻報以熱烈掌聲。世道真是大變了,像袁四父這樣歷朝歷代的不倒翁,現在以"反革命戲霸"的罪名被槍斃。程蝶衣下定決心戒除鴉片,痛苦得近乎瘋狂。菊仙聽到他的譫語,像孩子似地呼喚母親和師哥,突然意識到他是個將舞臺臺與人生混雜一氣的戲痴。她像母親一樣抱住昏迷中的蝶衣,流下憐憫之淚。
戒除了吸毒嗜好的蝶衣,對新生活充滿嚮往,卻又面對新的坎坷。京劇現代戲乃戲曲改革之核心,對京劇痴迷的程蝶衣,真誠地從藝術角度提出了一些京劇現代戲的毛病。這種不合時宜的由衷之言,被當成是一種政治上的落後表現。段小樓則不然,審時度勢,隨彎就圓。
他們在少年時代收留過一棄嬰小四。小四也學旦角,師承蝶衣。年輕的小四更敏銳地總識到時代的變化,背離了蝶衣,受到領導的信任和培養。一次當蝶衣扮好虞姬之後,發現小四也同樣上了妝,組織上決定以小四代替蝶衣。段小樓面對嚴峻的抉擇,霸王與哪一個虞姬同臺?緊鑼密鼓在催促,段小樓終於拋棄了蝶衣。程蝶衣的藝術理想也是他的生活理想徹底幻滅了,他點燃了一排掛著的戲衣。
他不能原諒段小樓,卻又不能忘情於他。文化大革命山雨欲來之際,蝶衣雨夜來到段小樓的院裡。小樓夫婦正在自行清除"四舊",為政治風暴的來臨作準備。菊仙最耽憂的是這種夫妻之情能否經得住這否經得住風暴的摧折。段小樓猛地將她抱起,二人在激情中相接。目睹此情景的蝶衣默默離去像個幽靈。
在群眾鬥爭大會上,師兄弟和其他挨鬥者一律戲妝示眾。小樓忐忑不安,蝶衣卻宛如當年那樣精心為霸王色臉。在以小四為首的造反派審訊下,段小樓被迫揭發蝶衣,將他歷史上的醜行和美麗的幻想都作為"罪行"抖露出來。震驚而惶惑的蝶衣,以牙還牙。他認為小樓背叛的根源在於菊仙,大罵菊仙是"臭婊子"。段小樓又被迫表白:"她是妓女,我不愛她。"
菊仙上吊了,穿著結婚的大紅禮服。
11年後,空曠的體育館裡,霸王與虞姬攜手走過來。在舞臺上分離多年後,段小樓與程蝶衣最後一次合作《霸王別姬》的絕唱。虞姬:"大王,快將寶劍賜與妾身。"霸王:"妃子,不,不,不可導此短見。"虞姬轉過頭來,拔出霸王的寶劍--那不是舞臺上的道具,而是師兄弟之間感情曲折見證的那柄寶劍自刎了。程蝶衣最終實踐了他的人生和藝術理想,雖然那理想是已經破碎了的。(來源:網絡)
----
圖書在線訂購:
書名:《編劇課堂:著名編劇、導演、製片人傾囊相授編劇的秘密》
作者:高滿堂 劉和平 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微店下單: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微店下單訂購,聯繫電話:010-5870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