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老和尚講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唱滅有益 不滅有損 676

2021-02-13 德林長老講經之法華經

第三,譬唱滅有益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舍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這是呢,講這個唱滅有益

『是時諸子』

父遠喪他國,遣使來告,說是諸子呢,哎呀我的父親死了,死在其他的國家, 『遠喪他國』。

『心大憂惱。而作是念。』

他說父親在都慈愍諸子啊。父親不在了,我們這個諸子誰來救護呢?

『今者舍我。遠喪他國。』

就像佛,釋迦牟尼佛,現在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現在來講就是『遠喪他國』。這個他國地方多了,方便有餘土,十方世界國土都稱為他國。此娑婆世界的機隱了。

『自惟孤露。無復恃怙。』 

恃怙兩個字,無父曰恃,無母曰怙。就像小孩一樣沒得父母可憐不可憐呢?

『常懷悲感』

到這個時候呢『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佛在世的時候可以親眼見到佛的色身。如果說你斷了煩惱的話可以見到佛的法身。親耳可以聽到佛的金口宣揚的聖教,那就是藥。能夠吃這個藥病就好了。

那麼佛滅度了,佛滅度了現在佛法還在啊。佛法還在,若現在你這個如果是覺悟了,醒悟了還來得及,還來得及啊!『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你一但能夠依教修行,肯吃這個藥,你這個病肯定能夠治好。

眾生的覺悟,有的人佛在世的時候覺悟了,聞法就能悟道。有的人呢佛在世的時候沒有能夠覺悟。佛滅度後了,喔這個佛法難聞啊,人身難得啊,覺悟了。覺悟了就服藥修行。

服藥修行這叫做因緣,以這個因緣能夠感未來的應化。如遺教雲。其未度者。亦皆已作得度因緣也。亦有精進苦到。即於道場感見諸佛者。

『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鹹使見之。』

此中幾個道理,也有精進苦到,就是佛在滅度以後,——佛滅度後有五個五百年,這五個五百年,第一個五百年,就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第一個五百年解脫堅固,第二個五百年是禪定堅固,第三個五百年是解說堅固,第四個五百年是塔寺堅固,第五個五百年是鬥諍堅固。如果說佛法要是說三千年的話,我們現在就是鬥諍堅固,到這個時候。——也有精進苦到。

這個佛法講正法、像法、末法。正法的時候,佛的正法的時間,正法也有像法、也有末法。佛法到了末法的時候,末法的時候也有像法、也有正法。

就智者大師,那唐朝,這個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了,那個屬於什麼時候呢?如果按五個五百年來說那屬於禪定堅固的年代。佛雖然滅度了,佛滅度了能不能夠見佛呢?

能啊。有很多人都能夠見到佛了。那人家善根因緣深厚,精進苦到。

你像智者大師修法華三昧,在大蘇山誦《法華經》。誦到這個「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誦這個《藥王菩薩本事品》。一個頭磕下去就入定了,進入法華三昧,得一旋陀羅尼,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呢!這個叫做呢,『尋便來歸。鹹使見之。』

如果我們也能夠有智者大師那麼個本事,我們也能夠見到。明天我回去磕頭,一磕頭靈山就現在面前了,就見佛了。是吧?所以說即於道場感見諸佛者。如天台大師。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那個佛說法,佛的法身的境界,說是說《法華經》還在那兒說呢,說《華嚴經》也在那兒說,說《般若經》也在那兒說,並沒有間斷。

所以五時,所以天台家判這個五時八教呢,五時有通有別呀。約別,那就都有期限。約通,都通前通後。就看你眾生的根機。

這叫做呢,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就是服藥病除了這個驗證。所以說呢佛三世益物雖然數數唱生,數數唱滅,實際上佛的法身、報身它是不生不滅的。法身無始無終,報身有始無終,應身是有始有終。

把那個兩句話記著: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

這個應身沒有法報二身,哪來的應身啊?天上沒有月亮,你地下水裡廂會有月亮嗎?沒有的。所以曉得滅,實在是不滅。生,也實在是不生的。

那麼為什麼是要一下生、一下滅呢?

一下唱生,一下唱滅呢?

都是為了度眾生的啊!所以這個佛的大慈大悲,三世益物,過去的眾生、現在的眾生、未來的眾生都在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的護覆護念之下。

我們將來要想了生死,要成佛道,也不能夠離開諸佛的慈悲護覆啊。所以我常說的修淨土的都在仗佛力,我參禪的人就不仗佛力嗎?修,隨便修哪一法門,你都要仗佛力。

所以說,魚母憶而魚子長,蜂王起而蜂眾隨。這是必然的。

————— —————

回向偈

講經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與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人各習禮讓

一切助印者 展轉流通者

現眷鹹安樂 先亡獲超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

- 加入打卡 常隨佛學 功不唐捐 -

累計打卡超過49次 即可獲贈

118集德林長老講經視頻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等書

▼ 掃碼關注 ▼

其中包括德林長老禪七開示/講經視頻

來果老和尚語錄/開示錄/四寮規約

相關焦點

  • 289.什麼叫「如來」?什麼是「二佛、三佛」?【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現在講到〈如來壽量品〉。就單講「如」字和「來」字,若往詳細了講,也夠講幾年。這個「如」字,和「妙」字,意思是相同的,你不如就不妙,不妙就不如;你如了才能妙,你妙才能如。所以這「如來」也就是「妙來」;妙來,就不是像我們人這麼來的。我們人呢?生,也不知怎麼生的;死,也不知怎麼死法。如來呢?生,他也知道怎麼生;入涅槃,他也預先就知道怎麼樣入涅槃。
  • 法華經二百二十二處未曾有法
    【法華經二百二十二處未曾有法之八十一】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法師品 第十》 【法華經二百二十二處未曾有法之八十五】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 法華三昧寶懺簡介
    智者大師在靈山會上親受佛記,參預法華大會,為救眾生之苦,隱藥王之真身,現同人形在天台教化,號稱東土釋迦。末法眾生根器漸劣,不能頓悟菩提,於是大師發大悲心依經中安樂行品,與普賢勸發品所示實踐法,以有相行進入無相行,特以儀規禮拜稱名方式而集成為單行本,即是《法華三昧懺》。時際末法,如欲速成佛道的經典,當推《法華經》,亦是如來滅後的末法世中為欲達成目的而針對實踐的修持法。
  • 法華經:為什麼說此經難信難解,如何善行菩薩道(58)
    【藥王,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藥王,你應當知道,如來滅後,有能書寫受持、讀誦、為他人宣說《法華經》者,如來則為他以佛衣覆護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
  • 是如來佛大?還是阿彌陀佛大?
    這是不是三個如來藏?再打一個比方:舒拳(無形無相的空如來藏)為掌(有形有相的不空如來藏),掌未生而拳未滅,眼見掌而心見拳,則為見性,即在相見性;收掌為拳,掌未滅而拳亦未生,眼見拳而心見掌,則為明心,即在性見相;此即「明心見性」,即「無生法忍」。
  • 「法華經與譬喻師」之「常不輕菩薩品」
    文/賢護在一處聚落市集中,寶唱法師正唱演法華 經道:「受持法華經功德很大,壽命很長,成 就佛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縱使只受 一句、一偈皆當作佛,修行法師能得六根清淨 功德,這在前功德品中已有所闡明。
  • 梵網經懺悔行法(藕益大師)
    慚懼悔過。諸佛菩薩。亦必現前。知我見我。先起如是深信解已。於十方三寶。如對目前。敷具竦立。口當唱雲。一切恭敬。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  總一禮已。燒香捧華。胡跪唱雲。嚴持香華。如法供養。願此香華雲。徧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菩薩。無邊聲聞眾。緣覺獨覺仙。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普燻諸眾生。皆發菩提心。
  • 《大方等如來藏經探源》智諭老和尚著
    當時選講這部經的著眼點,只是喜圖這部經不太長,講起來費時不太久。同時全經只是九個譬喻,文義明顯。講者不費力,聽者容易懂。說來慚愧,當時只是存著一種取巧心,選講這部經。  事後發覺事實並不如此,這部經的義理甚深。世尊以大悲心方便宣說而已。於是警覺於心,再不敢輕率從事,此經一講而止。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13)時我及眾僧 俱出靈鷲山 我時語眾生 常在此不滅
    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時我及眾僧 俱出靈鷲山 我時語眾生 常在此不滅  以方便力故 現有滅不滅  這時,眾生心誠所至,便有感應道交的境界。我和一切比丘及比丘尼,一起出現於靈山法會中。
  •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PPT版第13講:根本無明無因,五大不相陵滅,背覺合塵,滅塵合覺(視頻、語言、文字)
    此人眼病治好以後,空中華就不存在了。富樓那前面問佛陀說,您已經成佛了,怎麼還出現山河大地、講經堂、恆河等這些有為相?這是富樓那錯誤地認為他看到的外境也是佛看到的外境。事實上,在同一個時空間,不同的眾生所見不同,佛則更是不同。富樓那是有「眼病」的人,而佛陀是「眼病」已經治好了的人。對於眼病治好了的人,保持正常的視覺,空中華就滅了。
  •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佛教的本來面目,決定沒有迷信,給你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諦。 3 佛法裡面有真實說、有方便說。真諦是真實說,俗諦是方便說,佛依二諦說法。 4 真諦就是事實真相,一切大乘經所講的都是實相,大乘經是以實相為體,佛所講的完全是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 5 真諦是如來自己親證的境界,但是這種境界不是我們凡夫常識能夠體會得到的。
  • 聖一長老《地藏經講記·忉利天宮神通品》01朗讀
    若明乎此則全經大旨洞然。「忉利」是六欲第二重天,此雲三十三,在須彌山頂,四埵各有八天,中央善見天,是帝釋所居,帝釋是天王,餘三十二天是天子所居,合稱三十三天。如來出世,佛母七日歿,生此天。佛將滅度,故升天為母說法,以報母恩。佛在忉利天的天宮裡現大神通,召集會眾,故名「天宮神通品」。「神通」二字,在中國易經有云:「陰陽不測之謂神,寂而不動,感而遂通。」
  • 經中之王《大乘妙法蓮華經》
    Sūtra 意為「經」,故此經之全名為《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說一乘圓教,表清淨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密圓融,顯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在五時教判中,屬於法華、涅盤之最後一時。因經中宣講內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華經》也譽為「經中之王」。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示現滅度,拯濟無極」
    附記2:釋迦佛在人間的出生和滅度,那不是真的生滅,他早已證得無生法忍,已無生死,但為了度眾生,無生示生,非滅現滅,所以經中說他「示現滅度」。佛在《大般涅槃經》裡說:「如來法身,久已成佛,久入大涅槃,無有生死。然大涅槃不可思議,能作種種示現,濟度眾生,所謂八相成道,皆為方便示現世間,其實如來是常住法,不變易法。」
  • 201108《金剛經》第五講之五(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自來讀《金剛經》,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作一句讀。妙煦持誦此經四十餘年。他說自己持誦《金剛經》四十餘年,其實也就是觀修《金剛經》四十多年。在十餘年前,偶然悟到應作兩句讀,然尚不敢決。後讀南嶽大師講《法華經》「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有三種斷句法。方敢決定分作二句。
  • 妙法蓮華經第十一品
    爾時有菩薩摩訶薩、名大樂說,知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心之所疑,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寶塔、從地湧出,又於其中發是音聲?』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
  • 《圓覺經》第30講:怎麼能夠圓滿?先要知性從來無作故,證滅.於是你才能敢於擔當,叫回入娑婆、倒駕慈航,這時候才叫修道
    哪一個心念,念念在上面如是的守持、敬奉,那就是尼法。所以將來你開悟時入定處,才有《華嚴經》中講的,「比丘尼身入正定,比丘身中從定出」。讀過《華嚴經》嘛!然後他可以性空無作,根本沒有起滅,但是他可以隨世間的緣起,出盡一切莊嚴、一切作相。將來你就會知道這個性是如此啊!所以世尊旁邊現女子,不要懷疑,那是性德中說。你要不在性上參,你永遠搞不清楚佛門中,尤其是漢傳佛教裡,宗門所有一切的公案,你體會不出來。
  • 不讀此經,枉為人身!受持《法華經》到底有多難?
    若立有頂,為眾演說,無量餘經,亦未為難:「有頂」就是第二十四層天,是色界天的天頂往上面。從二十五層往上是虛空天,有色界天有頂。一個人站在有頂——這是以上臨下,來對無量的人講無量的經,講無量的經「亦未為難」。佛在這裡是不是說,講經不在於多,而在於真,要講了義法。亦未為難,是說不足為奇。這是講的四個「亦未為難」。
  • 夢參老和尚 《楞嚴經》第六講(上)
    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從現在念的以下是正解說《楞嚴經》。咱們前頭所講的叫序分,從阿難見佛以下就為正宗分,最後是流通分。正宗分就是講最主要的修行禪定的目的,這個正宗就是專說楞嚴定的。  阿難遇了難,經過文殊菩薩救了回來,到了法會當中,見了佛,向佛表說。他說:我很悔恨,從無始來我只是多聞,沒有修定力。
  • 成佛的《妙法蓮華經》,這部經究竟「妙」在何處?
    譬如玄奘大師,年僅十一歲便通讀《妙法蓮華經》和《維摩詰所說經》;律宗道宣大師,十六歲即通徹《法華經》;《法華經·方便品》有言,「一稱南無佛,皆以成佛道。」又為淨土念佛法門提供依據;華嚴宗的澄觀大師也曾修《法華經》,並讚譽它為「諸經中王」;三論宗吉藏大師在修習《法華經》後,著有《法華玄論》、《法華玄疏》、《法華遊意》等。可以說,《妙法蓮華經》乃是諸宗共尊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