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篇 · 弘一法師《心經》

2022-01-17 涵芬樓書店


弘一法師《心經》

心 經,是闡述大乘佛教中空和般若思想的經典,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念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兩種本子。廣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鳩摩羅什與玄奘譯本皆是略本。漢傳佛教中《心經》常見的版本為玄奘譯本,共260個字,其經文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直明「第一義諦」如來藏與其展轉出生的七識妄心,集中展現了般若學的精髓,是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之一。

玄奘譯本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1918年8月19日出家後法名演音,即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弘一大師,晚號晚晴老人。他生於天津,祖籍山西洪洞,民初遷到天津,因其生母本為浙江平湖農家女,故後來李叔同奉母南遷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紀念其先母。精通繪畫、音樂、戲劇、書法、篆刻和詩詞,為現代中國著名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中興佛教南山律宗,為著名的佛教僧侶。1942年10月13日在福建泉州開元寺圓寂。

部分資料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資料整理by企劃君【喜歡就分享到朋友圈吧^_^】



涵芬樓微信二維碼,長按↑二維碼可關注



涵芬樓微博二維碼,長按↑二維碼可關注



相關焦點

  • 弘一法師楷書《心經》欣賞:平淡衝和的境界!
    在書法上,弘一法師開拓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中國書法史上的僧人書法家並不鮮見,比如智永禪師、懷素和尚、高閒和尚、八大山人等等,這些人的書法與佛家禪蘊似乎並無多大關聯,而弘一法師出家前後的書法大有不同,他將佛法當中的清淨圓融的境界注入到了書法當中,形成一種獨特的書學境界。
  • 弘一大師《心經》
    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李叔同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為世人所矚目。他的書法早期脫胎魏碑,筆勢開張,逸宕靈動。後期則自成一體,衝淡樸野,溫婉清拔。特別是出家後的作品,更充滿了超凡的寧靜和雲鶴般的淡遠。
  • 心經書法作品欣賞周京隆
    貴州岑鞏人,現居北京,現從事專業書法培訓,學生及各界勵志等教育工作,長期為各種社會團體作勵志演講培訓,畢業於貴州大學,書香門第,在祖輩的影響下自幼開始接觸毛筆書法,主攻楷行草、篆隸魏也有涉獵、取法顏柳歐趙及二王、兼學眾名家、曾榮獲歐陽詢杯書畫大賽銀獎,中國文人書畫大賽金獎,中國金鼎杯書畫大賽一等獎等等
  • 《心經》書法作品欣賞
    民國 弘一法師《般羅波若蜜多心經》
  • 弘一法師幾幅有趣的書法
    年輕時的弘一法師身材很不錯!  弘一法師是提前預到自己死期的人,他臨終前,與劉質平、夏丏尊等一一道別,安排好後事,一切都從容不迫,涅槃之像,面帶微笑,慈祥安然,如睡著了一般。讀弘一晚年信件,最欽佩的當是,他對衰老死亡的態度超然乎常人,不喜不憂亦不懼,表現的一如往常,給朋友的信中說到晚景,病體,沒有哀傷欲絕之氣,也少未竟事業之嘆,很是平常,人世死,極樂生,勘破生死,方能正確對待,切實享受死亡。弘一法師晚年給朋友的信中多次提到詩句「莫嫌老圃秋容淡,猶有黃花晚節香。」
  • 王羲之的心經怎麼樣?書法大家抄的經書太漂亮了,珍藏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持續分享書法知識和經驗。心經是書法人經常用到的書寫素材,抄經煉心,驅吉避兇。抄寫經書的時候需要聚精會神,忌諱雜亂無章,半途而廢。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歷史上的書法家,他們所抄的心經。
  • 歷代書法名家《心經》小楷書法藝術欣賞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一部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影響深遠的佛經。古往今來,《心經》深受人們喜愛,歷代書法名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以之練習書法或進行書法創作,既能提高書法水平,又能起到修心養性的作用。隋唐以來,有一批書法名家以小楷書寫《心經》,創作出大批異彩紛呈的書法藝術作品,筆者摘錄其中的精品,供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
  •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弘一法師書法藝術初探
    法師後半生雖然看破紅塵,但是他謹嚴持律,一生高風亮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朱光潛贊弘一法師語)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樹立了豐碑。(二)弘一法師是近代書法藝壇的佼佼者。他自幼接受了嚴格的漢學教育,又擅長音樂、美術,精於金石篆刻,這些都為他的書法藝術成就,打下了紮實、深厚的字外工夫。
  • 弘一法師 | 半生繁華,半生空門
    皈依老和尚了悟門下,法名演音,號弘一。從此,那個會作詩填詞、書法作畫、篆刻音樂,會演戲的李叔同走向了紅塵深處,再見時,他是弘一法師。弘一法師曾言:「見我字,如見佛法。」他就是通過書法不遺餘力地弘揚佛法,而書風也由在俗時的絢爛蛻變為平淡、稚拙,這是修行佛法後心靈的跡化。他的書法藏鋒入紙、線條圓渾,字形更是打破稜角,形散神不散,泯滅鋒芒、氣息內斂,有一種超然物外、安然恬靜的禪趣。弘一法師的學生豐子愷提出「人生三層樓」說,對法師由藝術人生升華到宗教人生作出了最為得當、透徹的闡釋。
  • 弘一書法境界:從不卑不亢到淡泊寧靜
    左:弘一法師在俗時留影右:1936年,弘一法師於廈門鼓浪嶼日光巖弘一大師,當代著名高僧,原名李叔同。出家後,更名演音,號弘一,諸藝俱疏,唯書法不廢。南無阿彌陀佛 上海龍華寺藏於時後二十六禩歲首,居古浪習南山律,芳遠仁者屬書,為明。一日印光大法師看了弘一書作後說道:「寫經不同寫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傳統文化「書法」與「佛教」的完美結合
    經常地念誦、抄寫《心經》可以積集非常大的功德,歷代書法大家書寫心經墨跡傳世頗多,楷行隸篆草,洋洋灑灑,一人一風,一家一貌,美輪美奐,嘆為觀止。書法乃中華文化藝術的魁寶。我們祖先依據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魚蟲鳥跡,創立象形文字,經歷代傳承,以漢子為載體,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表裡,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形成「意、音、形」三美書法藝術。他融匯著中華民族之血液,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之基因。
  • 弘一法師進退兩難的童年處境
    然而儘管妻妾眾多,李府卻男丁稀弘一法師《清涼歌條屏》少。叔同出生前,李家曾有二男。《史漢精華錄》、《左傳》之弘一法師《智慧音聲五言聯》外,他喜歡讀唐五代詩詞,愛安適自得的王摩詰詩。弘一法師在俗時臨《楊大眼造像》 少年李叔同由於境遇遭際的特殊,心靈時頗受壓抑乃至創傷的。
  • 弘一法師: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病中,弘一法師曾喚妙蓮法師抵臥室寫遺囑。幾天後,他寫下「悲欣交集」4字交妙蓮法師。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李叔同幼時接受傳統教育,熟習四書五經,習訓詁之學,攻各朝書法,同時學習書法、金石等技藝。18 歲時,李叔同奉母親之命,娶茶商之女俞氏為妻,哥哥文熙從家產中撥出30萬元供李叔同家用。這在當時是一筆巨額財富,他買了一架昂貴的鋼琴,開始學習音樂和作曲。
  • 電影《墨跡》殺青 追尋傳奇高僧弘一法師
    網易娛樂4月24日報導 第一部現代題材關於追尋「弘一法師」足跡的微電影《墨跡》在天津拍攝完成,該片由北京瀞華文化藝術傳播中心出品,講述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導演,因為邂逅一位敬仰弘一法師的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的校花,因受其影響而逐漸了解並最終崇仰「弘一法師」,決定自己籌錢完成弘一法師心路歷程的電影《君子之交》的故事。
  • 弘一法師電影:《一輪明月》在線觀看
    |書法、藝術、家|書法是一種信仰周末推薦一部影片《一輪明月》頂禮弘一大師弘一法師一生曾多次書寫《佛說阿彌陀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佛經經典,此卷是弘一大師為其先父進士公百三十年冥壽而書,工整端嚴,一氣貫通,亦弘一大師生平得意之筆也。
  • 弘一法師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同時,他在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致。
  • 張德林——萬法歸心《心經》書法藝術精品公益展參展書家推介
    刺血心經    68×33cm早聞德林大名。觀其書,見弘一,見八大,見二王,見古賢。又觀,化弘一,化八大,化二王,化古賢。再觀,非弘一,非八大,非二王,非古賢。心經   直徑 32cm弘一法師李叔同之禪意書法一直令我心動而神往,面對其作品,有一種「一切動亂到此為止」的安詳靜謐之感,體現的是一種靜態美。
  • 書法中心經的力量很大,如何抄寫才能發揮其功效?
    賞其內容,修身養心,觀其書法,研究用筆。 今天我們選擇風格獨特並且適合臨習的趙孟頫、集字王羲之、傅山、弘一法師的高清作品,供給大家欣賞,臨習。 傅山·《心經》(局部) 弘一法師的這件《心經》,寫在狀元箋折頁上
  • 大智慧,弘一法師的兩個字,拍出了471.5萬!
    弘一法師的書法,一直是近年拍場上討喜的拍品。「僅有兩個字的《放下》拍出471.5萬元,還是讓人意外。」弘一法師不僅在人生選擇和經歷上充滿了「傳奇矛盾」,更為重要的是他的確向世人呈現了書法以外的、可以留世的「東西」。
  • 弘一法師一生中最大作品 在出家百年之際重回故裡
    4月28日上午10時,在一片祥和與期待中,甬上留香——弘一法師翰墨展開幕式正式開始。今天,通過書法、手札、書籍等形式,讓大家再一次走進弘一法師的精神世界,去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錢文忠教授介紹了弘一法師的墨寶(攝影:妙月)錢文忠教授代表文化界致辭,他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弘一法師書法作品的內涵與神韻,並祝願《甬上留香一一弘一法師翰墨展》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