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泰鬥徐勍病中收下關門弟子 最期盼後繼有人

2021-02-07 華龍網

  徐勍在病床上接受關門弟子王浩安的拜師禮。趙欣 攝

  重慶晨報訊 (記者趙欣)八十高齡的四川評書泰鬥徐勍先生近日正在醫院養病。身體抱恙的他卻在病中做出一個決定,收下九龍坡區曲協副主席、原重慶喜劇團演員王浩安為關門弟子。至此,徐勍門下入室弟子達到15名。昨天,重慶晨報記者在病房見證了王浩安的叩頭拜師大禮。收下新徒後,徐勍語重心長地寄語——徐門一向德行第一,才學第二,希望弟子謹記。

  心系評書

  最期盼後繼有人

  徐勍是山城百姓家喻戶曉的「故事大王」,也是四川評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更是中國曲協牡丹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他與2015年辭世的袁闊成先生並稱「北袁南徐」,同為評書界業內泰鬥。

  病床上的徐勍滿頭銀髮,看起來仍有些虛弱,但一說起心愛的評書事業,老人家頓時眼裡放光。「我說了一輩子四川評書,起初是為吃飽飯,後來是為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時間久了有一些成績。」徐勍說,「我最高興的還是看到四川評書後繼有人,前不久還拿了牡丹獎,我相信這項巴渝本土的傳統曲藝能很好傳承。」

  徐勍70年的藝術生涯裡,除了憑藉精湛的評書才華贏得業內尊重,高潔的品行更是深得曲藝界同輩及晚學景仰,可謂真正的德藝雙馨。

  多年來,正式拜入門下的弟子並不算多,算上王浩安也僅15名。但所謂「名師出高徒」,徐勍門下弟子大多在西南曲藝界享有聲名,牡丹獎得主吳文、凌淋等便是其中代表。

  病中收徒

  寄語弟子坦蕩做人

  對於八十高齡再收關門弟子一事,徐勍說,自己經過了慎重考慮,「按理說現在再收徒弟多少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浩安的人品打動了我。我們相識很久,他來自農村底層,誠實忠厚能吃苦,現在從事群眾文藝推廣工作,希望在評書方面有所作為,那我即使有心無力,也應該予以成全。我接受他作為最後的弟子。」

  徐勍說,自己如今身體欠安,很難親自傳授本領,收下的關門弟子得更多依靠自學,以及請教師兄弟多交流,「我會傳授給浩安自己的書和多年的表演資料,但說書只是一門技藝,做人才是一輩子的修行,我一向更看重徒弟的人品,所謂德是第一位,才是第二位,浩安是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曲藝人,希望他能像我一樣,一輩子坦蕩做人。」

  「我會謹記老師的教誨,學好技藝,更學好做人。」30歲的王浩安難掩激動,他現在渝州路街道從事群眾文藝工作,也是市委宣傳部特聘的「名嘴進百家」宣講團成員,主演的小品還曾在重慶戲劇曲藝大賽中獲二等獎。

相關焦點

  • 袁闊成經典評書高清修復版上線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韓文嘉)評書泰鬥袁闊成評書表演高清修復版系列近日在有聲閱讀平臺懶人聽書獨家上線,27部大師作品包括了《三國演義》《水泊梁山》《封神演義》等17部經典,以及《戲說乾隆》《哪吒鬧海》等10部採集自民間的作品。
  • 京劇名家田有亮弟子收徒,王玥波驚喜現身,退出德雲社後怎樣了?
    ,並配文稱:湖廣會館,田有亮先生的弟子孫世良先生收徒儀式,戲劇泰鬥翁偶虹先生門下添丁進口,可喜可賀歡聚一堂,祝田有亮先生身體健康,帶領翁門弟子,光大門戶,傳承臉譜藝術,喜大普奔。關于田有亮相信很多曲藝愛好者並不陌生,李雲傑也提到,其是戲劇泰鬥翁偶虹弟子
  • 大俠霍元甲:霍元甲做了最明智的一件事,讓精武門能夠後繼有人
    在劇中霍元甲做的最明智的一件事,就是收了陳真為徒弟了。霍元甲這次的忍讓和懷柔,感化了陳真,也讓精武門能夠後繼有人,繼續發光發熱。在電視劇中,陳真本是鷹爪門前輩孫無疾的弟子,因為被鷹九耍心機,陳真跟霍元甲結怨。一心要殺死霍元甲,為師父孫無疾報仇。
  • 評書最牛老母:收徒千年,盡皆女傑,一位唐朝無偶,一位宋朝無雙
    我們聽過的評書裡有許多女將,這些女將的師父也是女的,這些女的大多已經成仙,有的被稱為聖母,有的被稱為老母。在評書中,有一位最牛老母,這位收徒弟千年,全都是女中豪傑,都是硬核,其中就包括我們所熟知的樊梨花、穆桂英,這兩個可不簡單,一位唐朝無偶,一位宋朝無雙。
  • 郭德綱弟子拜訪新師,相聲評書京劇書畫多棲發展,日子過得真瀟灑
    李巍松則回復李雲傑:「雲傑賢弟,相聲、評書、京劇專業之餘又能深入書畫,勇猛精進,難能可貴」。李雲傑1981年生於北京,原名李偉,2004年加入德雲社,2009年正式拜師郭德綱,是郭德綱早期弟子之一,現搭檔孔雲龍在德雲社三隊說相聲。雖說現在是一名職業相聲演員,但李雲傑最開始卻是學京劇的,學相聲是半路起家。
  • 中國名酒大師泰鬥弟子張金修:獨創108釀酒口訣傳四方
    他就是高級工程師、著名釀酒專家、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中國食品發酵研究院特聘專家、酒體設計師培訓實戰專家,他就是白酒泰鬥、國際釀酒大師賴高淮的關門弟子張金修,現任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發酵食品專委會副會長、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名酒文化專委會副秘書長、山東濟南紅高粱酒業總工程師、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黔國酒業技術顧問。
  •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帶走幾代人的回憶
    說評書的人在那個時代是闖蕩江湖,走到哪兒說到哪兒,登不得大雅之堂。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考上了東北工學院。開學剛一個星期,卻生了場大病,再加上家庭遭遇變故,他不得不退學,1955年進鞍山曲藝團,開始說起了評書。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評書大師袁闊成去世 曾完成評書的多次"第一"(圖)
    文/本報記者 崔巍  張偉:這幾年跟我聊得最多的,就是評書以後可怎麼辦  我最佩服袁先生的一點是:從他的腳本裡你看不出什麼東西,但經他一表演,一立起來就是活的,特別神。我曾經問過老爺子:「您這是不是天才啊?」他說:「我不承認自己是天才,因為我真的下過很多功夫。」
  • 悼念丨評書泰鬥袁闊成:醒木驚天,山長水闊
    又中了諸葛村夫的詭計!」每聽醒木聲響,耳邊浮現的便是袁闊成「三氣周瑜」的片段。惟妙惟肖的模仿,沉鬱多變的聲線,勾勒的,是少年心底的江湖情、豪俠夢。今天凌晨,知名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先生在京去世,終年86歲。斯人遠離,《三國演義》、《西楚霸王》、《水泊梁山》、《五女七貞》等代表作雖非時興,卻也不致湮滅,足慰後人。
  • 讓相聲評書之花綻放臺灣
    相聲、評書等說唱藝術來自大陸,經過幾代藝人的努力,這一藝術形式在臺灣紮下根來,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主辦「2019說唱季敘」演出的臺北曲藝團是推動臺灣說唱藝術發展的主力,現任團長葉怡均是臺灣第一位女性說唱藝術家,她不僅擅長評書和相聲,還曾獲得相聲研究博士學位。  上世紀80年代,就讀於銘傳商專的葉怡均在校園裡接觸到了傳統說唱藝術。
  • 讓相聲和評書之花在臺灣盡情綻放
    相聲、評書等說唱藝術來自大陸,經過幾代藝人的努力,這一藝術形式在臺灣紮下根來,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主辦「2019說唱季敘」演出的臺北曲藝團是推動臺灣說唱藝術發展的主力,現任團長葉怡均是臺灣第一位女性說唱藝術家,她不僅擅長評書和相聲,還曾獲得相聲研究博士學位。
  • 相聲界目前唯一的泰鬥不是姜昆,不是郭德綱,不是馬志明
    這三個人可以說是相聲界的領軍人物,但是提到相聲泰鬥,他們的顯然還有一定的差距。其實,現在的相聲真正的泰鬥並不是以上三人,而是他!侯耀華先生是在相聲的薰陶中長大的,可以說身上充滿了相聲的藝術細胞。侯耀華先生可以說是經過了名人的傳授,高人的指點,並通過自身高超的藝術造詣成為常寶華先生的頂門大弟子,力壓牛群,得到了常門弟子的高度肯定。牛群大家都知道,當年和馮鞏的搭檔可以說是火爆一時,影響深遠,但侯耀華先生憑藉不俗的藝術造詣力壓牛群,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侯耀華先生對相聲進行了深刻的改革。
  • 說說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誰才是真正的評書大家?
    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四人並稱評書四大家。袁闊成:泰鬥級的人物,表演說表並重,形神兼備從年齡和輩分來說,袁闊成是另外三人的長輩,另三人要稱袁先生為師叔。袁闊成是評書藝術改革的帶頭人,他首先撤掉書桌,使評書由高臺教化的半身藝術,變為講究氣、音、字、節、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藝術。
  • 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去世!幾代人都是聽他評書長大的……
    11日下午3點30分,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因病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
  • 周侗:水滸傳中最低調的武術大師,是真正的水滸第一人,嶽飛更是他的關門弟子
    因此仕途失意的周侗就全身心地把自己的精力投身到研究武學中。那麼,周侗都培養過哪些叱吒風雲的明星徒弟呢?史料記載,大名鼎鼎的抗金名將嶽飛就是周侗的關門弟子,有關的事跡見諸《宋史·嶽飛列傳》和《說嶽全傳》等傳奇小說。據說,周侗年老之後在大將劉光世幕府做事,在此期間,他於湯陰縣遇見嶽飛一家。
  • 拿燒雞收買高英培,請出泰鬥馬三立,侯寶林為收師勝傑煞費苦心!
    師勝傑先生是侯寶林大師的關門弟子為此,侯寶林專門請來當時任全總文工團說唱團團長的高英培先生,專門給高先生買來了他最愛吃的燒雞,希望高先生作為說客幫忙。於是侯大師就給遠在天津的相聲泰鬥馬三立大師打電話,說明了情況。
  • 評書界的泰鬥,單田芳的一生,這幾張圖說盡他的一生!
    在中國的評書界,單田芳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在單田芳的藝術生涯當中,有錄音記錄的評書就已經超過了一百多部,根據小編了解到每天都會有一億多人的聽眾在聽著單田芳的評書,而這些觀眾大多都是在30後到90後的幾代中國人。
  • 埼玉為何只收傑諾斯為徒而不收吹雪為弟子?
    在一拳超人中,主角埼玉是當之無愧的最強者。他雖然看起來其貌不揚神似雜魚,其實他是手眼通天身懷蓋世神功的地球守護神。他如此強大吸引了不少強者慕名而來與他交手,比如魔鬼改造人傑諾斯、音速的索尼克、怪人波奇、怪人喵喵等。
  • 讓相聲和評書之花在臺灣盡情綻放——訪臺灣說唱藝術家葉怡均
    相聲、評書等說唱藝術來自大陸,經過幾代藝人的努力,這一藝術形式在臺灣紮下根來,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主辦「2019說唱季敘」演出的臺北曲藝團是推動臺灣說唱藝術發展的主力,現任團長葉怡均是臺灣第一位女性說唱藝術家,她不僅擅長評書和相聲,還曾獲得相聲研究博士學位。
  • 評書十代師承關係表
    原為雍正年間北京著名的弦子書藝人,後改說評書,在西直門內新街口醬房夾道說《三國演義》,成為北京評書的創始人。按師承關係推算,評書乃由王鴻興肇始。他一生收弟子八人,即所謂的「三臣」(安良臣、鄧光臣、何良臣),「五亮」(白文亮、黃福亮、佟起亮、翟士亮、刁亮)。「五亮」均以演唱弦子書為業。北京的評書是由「三臣」流傳下來,迄今已傳十餘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