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朝鮮半島局勢「逼近最敏感局面」,美朝面臨戰爭與和平的選擇
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普遍希望朝鮮半島能延續來之不易的對話勢頭,防止半島重新陷入緊張對抗,避免局勢出現嚴重逆轉。人們盼望朝鮮半島太太平平,不要生事,不要出事,不能有亂,但這一和平的願望能否延續,關鍵還取決於半島緊張局勢的主要當事方美國和朝鮮,取決於美朝關係如何演變。
-
朝鮮半島何時迎來終戰?
棄核有望 朝審時度勢雖然文在寅對締結終戰宣言持樂觀態度,但半島和平進程始終與朝鮮無核化進展掛鈎,這也是美韓的一致立場。4月,朝鮮宣布停止核試驗和發射洲際彈道飛彈,並決定關閉豐溪裡核試驗場,從而為韓朝、朝美首腦會晤的舉行開闢了道路。5月,朝鮮棄核再邁新步,公開廢棄此前關停的豐溪裡核試驗場,以實際行動向國際社會傳遞了積極信號。
-
平行世界的朝鮮半島,為了和平需要付出多大代價?
相當於講述平行世界故事的《鐵雨》中,圍繞朝鮮半島的和平進程,現實世界中「六方會談「各方勢力或明或暗的齊登場,上演了一場名義上各方隔空角逐、實際上仍圍繞半島和平統一問題的精彩互動。,中俄兩國的實權人物也忽隱忽現,牌面不可謂不大,卻依然延續著「南北兄弟情」這個脈絡,將朝鮮半島的統一作為創作的最高訴求。
-
金正恩文在寅的和平宣言應該包含這五大內容
與以往兩次首腦會晤並沒有得到美國支持不同,此次會晤是在半島局勢急速轉暖的情況下進行的,5月底6月初金正恩還將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舉行會晤。 伴隨著朝鮮率先暫停核導試驗並廢棄北部核試驗場,朝鮮半島久拖不決的核問題以及備受矚目的停和協議轉換問題都將迎來關鍵進展。作為朝鮮半島的當事雙方,此次首腦會晤能夠達成何種尺度的共識宣言也一定程度上是未來半島局勢的晴雨表。
-
孫衛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古代中國與朝鮮半島關係史研究述要
此外,日本高橋進《李退溪和主敬哲學》一書,被譯為中文出版,該書主要研究朝鮮王朝著名學者李滉的哲學主張。在移民與邊界方面,楊昭全與孫玉梅《朝鮮華僑史》,以翔實的資料,對古代、近代和現代的朝鮮半島華僑情況進行了全面介紹。韋祖輝《明遺民東渡述略》一文,主要探討明朝遺民向朝鮮王朝遷移的問題。
-
專家談大選⑨|金珍鎬:韓國對美國大選態度謹慎 朝鮮半島未來走向還...
朝鮮半島未來的局勢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大象新聞連線亞洲問題專家、韓國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鎬,帶來他的最新觀察。 對於韓國的民間反應,有些人支持川普對朝鮮半島的政策,有一些人對川普也不太滿意。但是總體來說,現在美國正處於大變化時期,美國歷史上,總統沒有成功連任的並不多。所以,美國新總統就任,特別是在兩黨輪流執政的這種體制下,如果有新的外交政策出臺,一定會對朝鮮半島帶來一些不確定的變化。因此,韓國民間、企業、政府都十分關注這個問題。
-
美國進入拜登時代,朝鮮半島將開啟「新局面」
韓國外長康京和等高官也接連推動訪美,了解拜登政府在朝鮮半島無核化和韓美同盟關係方面的態度。從目前各方透露出的信息來看,朝鮮半島局勢將出現較大調整。一方面,美韓同盟將會加強。文在寅對拜登強調韓美同盟的堅固紐帶和共同的價值追求。拜登則強調,將通過同盟合作來恢復美國全球領導力,他在韓聯社的文章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韓美同盟,維持對韓國的防衛承諾,不會以撤軍為由「敲詐勒索」韓國。
-
半島度過「平靜聖誕」,朝鮮對美「聖誕禮物」警報解除了?
韓國《每日經濟》評論說,朝鮮在25日沒有特別動作,可能是對外迂迴表示將繼續維持半島無核化進程的火種,也有可能是朝方想在觀察美國等國際社會的反應後再做決定。該報援引專家的話說,朝鮮在發出「聖誕警告」後又保持克制,實際上是在綜合考慮得失後作出的戰略姿態。韓國《韓民族新聞》則認為,半島「平靜的聖誕」與中俄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放鬆對朝制裁的決議草案,以及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支持解除部分制裁有關。
-
韓戰70周年:韓方呼籲和平,朝方指美敵朝政策愈演愈烈
6月25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出席韓戰70周年紀念活動並發表講話,講話中強調朝韓意識形態競爭早已結束,韓方無意將自己的制度強加給朝方,今後仍將繼續探索朝韓和平共處之路。同日,朝鮮也發表了一份報告,指責美國敵朝政策愈演愈烈,這給朝鮮民族帶來了不幸。
-
美朝高官會談取消凸顯制裁之爭,韓專家:東方模式是解決之道
8日,在盤古智庫和東亞和平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中韓戰略對話」上,當被問及韓國政府是否計劃像中俄一樣在聯合國提出放鬆對朝制裁的建議時,韓國統一外交安保事務總統特別助理文正仁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目前韓國政府和中俄兩國一樣,希望能夠進一步放鬆對朝鮮的制裁。為此,韓國也正在和美國進行緊密的溝通。
-
朝鮮半島光復紀念日不平靜 北南對峙再次升級
北南對峙再次升級 據報導,此次韓美「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為期12天,雙方分別派出5萬多和3萬多名官兵參與軍演,規模與往年相似。雖然韓美方面聲稱軍演只是防禦性的年度演習,但是朝鮮方面顯然並不買帳。 朝鮮《勞動新聞》18日發表評論文章稱,因為此次軍演,朝韓關係實際已經陷入戰爭狀態,「現在的事態已非常嚴重」。
-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戰略關係
因此,在古代東北亞,中國王朝控制的大陸地區、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三個部分常常構成了大陸地帶、海洋地帶及中間地帶三段不同地理區域。在古代,由於大陸地帶的權威更具領導力量,因此維持地區地緣結構平衡的原理首要在於構建中間地帶和大陸地帶的友好關係,一旦發生國際衝突,恢復和平的方式也是如此,而在近代,海上力量突顯,海陸不同力量之間的平衡或和平相處成為維持地緣平衡和地區和平的要素。
-
黃修志《中國研究朝鮮王朝史一百年(1919-2019)》
,蘇聯和美國強勢介入東亞,朝鮮半島分裂為南北兩個國家。另外,臺灣的朝鮮王朝史研究還吸引了其他領域的著名學者「跨界」參與討論,進一步推動了朝鮮王朝史研究的深化:如敦煌學專家潘重規研究朝鮮王朝反清復明思想,指導鄭錫元撰寫博士論文《朝鮮時代對清使行(燕行)與文化東傳之關係研究》;日本學專家朱雲影討論中國文化對朝鮮王朝的影響;明史專家吳緝華探討壬辰倭亂的時代背景和戰爭醞釀;清史專家莊吉發探討朝鮮史籍中的滿文翻譯。
-
小平當年對朝鮮的力度
1980年代中,金日成派高級助手到北京要求軍援,說半島形勢緊張,韓國要北侵。鄧小平看了非常生氣,他說:一個子兒也不給,連來人也不見!鄧小平認為,在和平年代,不能援助軍火,這樣只能助長對方的窮兵黷武和依賴思想,不利於東北亞的穩定和世界和平。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韓關係開始出現解凍與接觸。
-
第八屆「中韓公共外交研究論壇」在吉林大學舉辦
吉林大學副校長蔡立東,韓國外交部公共外交大使張宰福,吉林省對外友好協會文化交流部部長呂大宇,吉林大學社會科學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公共外交學院負責人,來自中韓兩國多位現任與前任外交官、專家學者與青年師生參加本次論壇,圍繞後疫情時代兩國關係和東北亞地區未來安全局勢進行了討論。
-
朝鮮的同志,韓國有電話找
新華社記者龔兵攝韓國總統文在寅19日在青瓦臺與多家媒體代表共進午餐時表示,朝鮮半島應結束停戰機制,發表終戰宣言,向籤署和平協定邁進。文在寅說,朝鮮正向國際社會表明其徹底無核化的意願,向韓國表明其積極的對話意願,朝美也在表現出積極對話意願的同時準備領導人會談。他認為,朝韓和朝美首腦會晤在大框架層面達成無核化、以無核化換和平機制和經濟援助等原則性協議並不是非常困難。
-
鄧小平對朝鮮有多硬?!
鄧小平認為,在和平年代,不能援助軍火,這樣只能助長對方的窮兵黷武和依賴思想,不利於東北亞的穩定和世界和平。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韓關係開始出現解凍與接觸。時任外交部長的錢其琛曾說:「中韓建交問題,對緩和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和維護亞太地區穩定,有著積極的影響。
-
今年韓國天氣極端異常,專家警告,朝鮮半島還將遭遇更為惡劣氣候
中韓通訊社 韓國金禪子 今年韓國天氣氣候極端異常。全國範圍內長達54天的梅雨季和接連而來的5個颱風,直接影響到人們的餐桌,白菜蘋果等日常果蔬價格暴漲。但這僅僅是開始,專家們警告,韓半島還將很快遭遇更為惡劣的極端氣候。
-
朝鮮半島與N個美國總統
扳起手指頭倒數,歐巴馬、小布希、柯林頓、老布希、裡根、卡特、福特、尼克森、詹森、甘迺迪、艾森豪、杜魯門……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那場戰爭爆發已整整60年。上述風雲人物也有多半已經作古,但在心理層面上,半島卻依然處於戰爭狀態,鐵絲網依然在,瞭望哨依然在,戰爭的陰魂依然不散。
-
朝鮮火炮真的能把首爾打成一片火海?原來不過是個傳說!
至少有過兩次突破:一次是1992年鄧小平主導的中韓建交,一次是2014年新的領導人高調訪韓。兩次突破雖未挽回敗局,但其努力值得肯定,更重要的是,它為今後對朝外交突圍指出了方向。什麼方向?就是中韓合作、中韓友好的方向。歷史已經證明,中韓關係是半島局勢的樞紐所在。中韓關係危則半島危,中韓關係安則半島安。要解決半島問題,中韓必須攜手,沒有別的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