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李一一手中的二十面骰子有什麼故事?

2021-01-17 桌遊圈

李一一扮演者張亦馳:

幸,本義指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災難,如倖存、僥倖。說玄了叫命運,說理性了可能是概率吧。小到我們人類的生產生活,大到宇宙的鬥轉星移,都是一個概率事件。概率事件也是科學本質之一。比如蘋果砸頭,蒸汽頂壺。科學就在那,它不是被創造出來的,而是安靜地等待著一個意外的出現,揭開面紗。

在《流浪地球》中,李一一手握的是兩顆D20骰子,也就是有20個面的骰子。骰子上亂序排列著20個數字。

相比20面骰,大多數人在看《瀏覽地球》之前,只接觸過6個面的骰子。

而在桌遊中,6個面的骰子無法更滿足複雜的數學模型,所以設計師選擇了更多面的骰子,比如10面骰(D10),20面骰(D20)。

在最知名的跑團遊戲《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中,最常見的判定骰子就是D20。D20系統(D20 System)因此而生:玩家通過投擲判定骰子得出的數值,對應條件數值,來判斷角色採取的行動有什麼後果。

比如你是一名大學生(學習能力是6),去解決一道小學數學題(難度1),無論你運氣如何(擲出值為1~20)都可以解決。但是如果你想在大學畢業論文中得到優秀(分數≥20)就需要運氣了。比如你正巧分配到學院院長當論文導師(擲出了20),20+6=26≥20,你的論文就可以得優。

在遊戲規則中,每次擲骰子會說明要擲多少枚什麼種類的骰子,部分情況會加修正值。比如「2d20+5」意味著玩家要投2枚20面骰並將各結果相加,最後再加5便得出最終的數值。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在這些情況下投擲D20骰子投出數值1和數值20,此時的數值為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特殊數字,1為大失敗,20為大成攻。

也就是說,不論對於角色多麼簡單的事情,只要投擲出1就必然失敗。比如說劍仙揮劍砍到隊友屁股,遊泳健將淹死在排水溝。

而不論多麼難的事,只要投擲出20就必定成功。比如在一次跑團,騎士的隊友都死了,殘血的騎士跑到巨龍面前,對巨龍說:「我對你一見鍾情了,嫁給我,好嗎?」騎士為「唬騙」投出20點的大成功,視為完美的求婚宣言。主持人為巨龍的「察言觀色」投出1點的大失敗,未能發現宣言的不合理性。於是,騎士和巨龍結婚了!

那麼什麼時候需要2枚D20來做判定呢?常見的2枚D20判定出現在龍與地下城5E規則中,涉及到優勢與劣勢的判定時,需要投擲2枚D20,比如說投擲骰子結果為7和18。當玩家具有優勢,受到積極的影響,取2枚骰子數值中較高的值,即18。當玩家處於劣勢,受到負面的影響,取2枚骰子數值中較低的值,即7。

另外2枚D20判定還是英國Modiphius娛樂公司的標誌性判定方式,據傳《星際迷航大冒險》就採用此判定來判斷行動結果。但是中國大陸地區極少有人知道《星際迷航大冒險》具體規則,感興趣且英語好的玩家可以搜搜看。

回到《流浪地球》,李一一投擲了2枚D20,主要目的還是判斷這次行動的運勢如何,看幸運女神是否眷戀著地球。

上帝不投骰子,但是我投。祝我投個大成功吧!

作者:詩人 編輯:蕭墨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的這個小道具,你一定沒看懂!
    >-《流浪地球》,大家都看過了吧票房已經破20億了活生生把2019年變成了中國科幻元年但其中有一個小道具,你注意到了嗎?沒錯,就是這個小東西理科宅男李一一手上的兩個小道具二十面骰子!這可不是一般的骰子不是打麻將時用的那種六面的妖豔jian貨
  • 你看張亦馳,那個男孩,好像二十面的骰子啊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場地球在流亡過程中遭遇的解體危機,最終在人類眾志成城的努力下與災難擦肩而過,令人振奮,淚目。而事實上,擁有一般多的理性便可知曉的現實是,災難其實早已發生,瓦解或許是遙遠的必然,此時避過了,才是偶然的意外。
  • 張亦馳:「流浪」而來的寶藏男孩
    在這部電影中,全人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短時間內將被太陽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決定用2500年的時間,以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的方式,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奔赴另一個棲息之地。面對這場浩劫,片中每一個角色都在希望與絕望中徘徊,就在救援小分隊萬念俱灰時,一個人的出現讓他們絕處逢生,這個人就是李一一。
  • 你必須知道的50個流浪地球細節與彩蛋
    根據之後發布的流浪地球編年史,故事的準確日期為2075年4月24日。但是根據特輯來看,電影發生的時間應該經過了改動,應該為2075年春節大年初一,所以是2075年2月15日。2、片中人員防護服,紅色為運輸車駕駛員,黑色為軍人,白色為技術人員,土黃(還是軍綠?地下城太暗看不清楚)為平民。當然,以上均為根據劇情的推測。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我作為一個科幻迷十分認可流浪地球這部作品。我印象中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這部作品既有對人性的思考。又有對環境日益惡劣的擔憂。還有對人類生生不息的讚揚。在道具等方面也是堪稱良心。大劉本人就說過:「科幻小說應該在文學和科學幻想上取得某種平衡」而流浪地球就是如此,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僅僅是給地球裝上發動機是否可以「流浪」。
  • 《流浪地球》與《妖星哥拉斯》
    很多年沒去過電影院了,隱約記得最後一次電影大概是在十五二十年前,在大光明電影院,至於什麼片子早就忘了。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流浪地球》
    同名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是同名短篇小說,然而這部電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講述了太陽乾涸和膨脹的故事,地球需要通過木星的引力彈射器逃離太陽系,然而卻偏離了木星的洛希極限,在危機時刻地球被木星的引力撕裂的地方,全世界的人們都在一起努力逃離木星的引力。
  • 《流浪地球》中最大的「漏洞」,研究員:推動地球等於自取滅亡?
    引言:今年春節檔一部不被看好的電影成功逆襲成為了票房冠軍,它就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所呈現的特效可以說十分精良,觀眾們看了之後直呼過癮。然而它畢竟是科幻片,有專家指出了電影暴露出來的最大「漏洞」,推動地球就等於自取滅亡。
  • 《流浪地球》分析,moss為啥要突然說這樣一句話,這有什麼深意呢
    這話說得有點偏激,不過還是有一點道理的。要是過分追逐票房,那電影又會出現怎麼樣的亂象呢?流量明星出現在熒幕就是一個例子。所以,我認為對電影的評價不應該局限於對票房的分析。《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說出了這部電影成功的秘密,「這部電影在客觀上有很多不足,之所以票房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觀眾的寬容」。與此同時,他也指出電影在特效方面也有著不足。
  • 你什麼時候才能從《流浪地球》的罵戰中清醒過來?
    但很快群眾當中混入了 「好戰份子」,評論欄中出現了大量的一星評價,並且畫風演變為:「為了平衡一下評分,還沒看就先打1星……」「對吳京本人有刻板偏見,所以打1星……」「產生了家庭矛盾,生氣打個1星……」這導致《流浪地球》的評分從8+一夜掉至7+分。隨後,一星黨祭出反民粹主義大旗。
  • 《流浪地球》中地球擺脫太陽引力哪些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近大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擺脫太陽引力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小說中有一個設定就是當地球推力到達一個值時就可以擺脫太陽引力,推力達到這個值在現實中可行嗎
  • 《流浪地球》中的天體物理學
    電影(也是同名小說)中最核心的創意是太陽的演化速度突然加快了,短期內就會發生災難性的氦閃,太陽將膨脹成為可怕的紅巨星,把地球吞沒。面對滅頂之災,人類當然不能坐以待斃,於是利用重元素核聚變技術建造了一萬座超巨型行星發動機,相當於把地球改裝成了一艘宇宙飛船,向著比鄰星方向踏上漫漫徵途,故事由此展開。
  • 流浪地球中,若地球沒有成功逃離木星,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
    在影片《流浪地球》裡,地球逃離太陽系的過程中受到了木星的引力捕捉,而最終木星被點燃,地球才成功擺脫了木星的引力捕獲,繼續它的流浪旅途。那麼,如果在結尾處,地球沒有逃離木星,最後的結果又會是什麼呢?答案是地球一定也會不復存在,但在地球與木星相撞的過程中,會發生更多的意想不到事情。
  • 特效會更加震撼:《流浪地球2》正在製作中
    《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在這個行業中,資本不要離開我們,因為我們只是在疫情期間遇到短暫困難,從過去20年看,電影行業發展還是突飛猛進的,依舊是朝陽產業和藍海。對於大家關心的續集,《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表示,《流浪地球》一定會有續集,因為自己已經在籌備中了。至於目前進展到什麼地步,郭帆表示,故事線都沒捋完。 對於續集,郭帆強調,《流浪地球2》會把美術、特效等視覺效果做得更精細,而在影片製作上,他希望新片達到好萊塢2005年至2010年的水平,也是世界同檔的水平。
  • R級版「流浪地球」,人類在宇宙中尋找方向
    關於春節檔的記憶,似乎還停留在那部堪稱開啟國產科幻片元年的,《流浪地球》 關注的亦是人類在宇宙中流浪,尋找新家園的故事。 不過這部帶著濃烈的北歐特色的電影,更文藝,也更悲涼。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並不遙遠的未來。
  • 流浪地球——小說中未被呈現細思極恐的結尾
    《流浪地球》是今年春節上映的電影,即便是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依舊遙遙領先,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就算是小編也去影院刷了兩遍。而它又為何如此成功呢?題材方面,中國在科幻電影的領土上可以說是一篇荒地。面對好萊塢的長期壟斷,此次的《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原作。
  • 導演郭帆:《流浪地球》續集正在籌備中
    作為今年的「現象級」影片,年初公映的《流浪地球》不僅開創了中國國產科幻片新紀元,更以內地總票房46.55億人民幣,暫居中國影史票房第3位。該片獲得本屆金雞獎五項提名: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最佳錄音。導演郭帆現場表示未來將遵循個人愛好,「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去做科幻相關的片子,現在主要在籌備《流浪地球》續集。」
  • 《流浪地球》中的重元素核聚變技術是什麼?現實中能夠實現嗎?
    最近有一部電影《流浪地球》火了,電影描述的是影片中描述的是太陽即將開始死亡倒計時,地球和人類面臨著滅頂之災,繼而啟動了逃離太陽系的計劃。這部電影裡面有著非常多的科技知識點,包括太陽的膨脹向紅巨星轉變,木星的加速效果,點燃木星等,想要讓地球停上自轉,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人類建造了一萬多座行星發動機,這些發動機高達一萬多米,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很多。
  •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運載車有哪些黑科技?
    因為不管是服裝、道具還是布景,《流浪地球》10000件道具中沒有一件是可以隨便從市場上買來的。劇組畫了3000張概念設計圖,這其中包括行星發動機、地下城、運載車等所有場景的細節構思。《流浪地球》中出現的車輛包括大型運載車、8×8裝甲車和10×10裝甲車。作為片中的「主角」載具,大型運載車體積巨大卻十分靈活,同時速度堪比高鐵列車,可謂十分威猛,非常適合影視劇的展現。
  • 《流浪地球2》將拍,後續的故事很有意思
    2019年,郭帆執導、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上映,隨後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斬獲了46.5億的票房,甚至被譽為國內第一部成功的科幻片。目前,《流浪地球》第一部雖然結束,但是它的故事並沒有完結,地球將去往何處、人類的命運將如何走向,成為最大的看點,也備受網友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