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萬字法典 育法治精神 ——都江堰法院創作《民法典》書法作品

2020-12-28 澎湃新聞

書萬字法典 育法治精神 ——都江堰法院創作《民法典》書法作品

2020-12-21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民法,

歷經數十年,幾代人,孜孜以求,終成法典,

在此即將實施之際,

從初夏到深秋,

日日不懈,手書成卷,

民法之條款躍然紙上,民法之精神已然心中。

為更好的推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宣傳與學習,

培育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

都江堰法院銳意創新,

翰墨寄情,讓傳統書法的神韻和新時代《民法典》的精神碰撞出別樣的火花。

近日,

全文抄錄的十餘萬字《民法典》縈繞著墨香呈現於我們眼前。

《民法典》從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開始,都江堰法院就以多種方式在全院開展學習,本院幹警更是以傳統毛筆書法為載體展開《民法典》書法創作。歷時半年筆耕不輟,終於將一部30多卷氣勢恢宏的《民法典》書法作品書寫成稿,為《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獻禮,也充分表達了都江堰法院人永恆的法治初心和堅定的法治信仰。

提筆揮毫,萬言書成潤人心。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最能打動人心;書法是無言的詩,蘊藉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磅礴氣韻。通過讓傳統藝術的瑰寶與《民法典》開啟時代的對話,釋放出新的文化活力,浸潤人心;擦出信仰的火花,增進幹部隊伍對法治精神的追求和推崇;發揮法治文化作品的傳播力和感染力,營造良好學習氣氛,引領更多人守住初心使命,學習《民法典》,提升法治素養,弘揚法治精神。

《民法典》正式生效之際,

萬言書成,精神彰顯,

讓藝術的瑰寶承載著法院人的初心和法典的光芒在新時代開啟新的篇章,承擔新的使命!

原標題:《書萬字法典 育法治精神 ——都江堰法院創作《民法典》書法作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當書法遇上《民法典》|圍觀江蘇書法大家現場揮毫
    、南京旅遊集團主辦的人民至上——走進新時代的民法典書法展開幕式在這裡的南京鏡見律師博物館舉行。(書法家書寫民法典完整賞析見最後) 本次書法展,江蘇省書法院書法家遴選民法典金句以書法現於紙端,律法之莊嚴,書法之肅穆,藉助法書與法典文翰融合的形式,讓民法典走進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是解讀民法典重大意義,闡釋民法典核心要義的一場生動演繹。
  • 民法典,一部人民至上的法典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完成的重大立法成果,他三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請示匯報、作出重要指示,為編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基本遵循。 民法典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法治建設的重大標誌性成果。
  • 富裕法院掀起學習貫徹民法典的高潮
    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民法典。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
  • 望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雪梅到黑堡鄉政府宣講《民法典》
    望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雪梅到黑堡鄉政府宣講《民法典》 2020-09-28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社評論員:法治建設的裡程碑——寫在民法典通過之際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標誌性立法,對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回顧人類文明史,編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強盛、文明進步的象徵。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
  • 石龍區法院「線上線下」積極學習宣傳《民法典》
    石龍區法院「線上線下」積極學習宣傳《民法典》 2020-11-17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姑:掀起《民法典》學習熱潮
    為在全鄉營造學習法典、宣傳法典、維護法典、運用法典的濃厚社會氛圍,近期,九姑鄉高位部署、精心組織,通過強化法治陣地建設、組織幹部群眾學法、組織民法典特色宣傳等有力措施,線上線下齊發力,在全鄉掀起了《民法典》學習熱潮,全力推進《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開花結果。  強化法治陣地建設保障基礎。
  • 法院動態 | 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民法典,我院院長陳曉君作...
    法院動態 | 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民法典,我院院長陳曉君作專題輔導 2020-08-04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法|張勝松: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九條
    當書法遇上法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2020年7月11日,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法治日報社共同主辦、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千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書·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書·法」活動旨在為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多開一點腦洞、多花一點心思、多出一點力量、多做一點貢獻,引領和推動更多的人拿起筆來學法、寫法,在不斷「書·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養,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書·法」活動以書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條開筆,未來將對準更多的法律。
  • 書·法|曾學斌: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五條
    當書法遇上法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2020年7月11日,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法治日報社共同主辦、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千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書·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書·法」活動旨在為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多開一點腦洞、多花一點心思、多出一點力量、多做一點貢獻,引領和推動更多的人拿起筆來學法、寫法,在不斷「書·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養,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書·法」活動以書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條開筆,未來將對準更多的法律。
  • 一起看「典」 | 《民法典》來了:倒屣欣逢迎
    歷經數十年醞釀、五年編纂,《民法典》終於和大家見面,這也標誌著我國進入了「法典時代」。這部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法典蘊含著豐富的時代特徵、民族特質、中國特色。徜徉在《民法典》深沉的懷抱中,從法律文本中透視著專屬於這一時空大地的價值追求,讓人油然而生「法者,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乎人間,合乎人心而已」的感慨。在學習《民法典》的過程中,我無時無刻不被法典飽滿的精神內涵與煥發的勃勃生機所觸動,暫且從法院人的角度談一些心得體會。
  • 滄州法院「雲端」發力 持續掀起《民法典》學習熱潮(十)
    滄州法院「雲端」發力 持續掀起《民法典》學習熱潮(十) 2020-09-2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十大舉措全面掀起民法典學習宣傳熱潮!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十大舉措一組織開展民法典集中學習宣講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編纂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將民法典學習宣傳重點納入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作為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教育培訓重要內容
  • 學思悟行:加強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對於推動新時代法治宣傳教育聚焦青少年意義重大。  學而思:民法典生成的不凡歷程  編纂法典,是一個國家法律傳統和法治信仰的生動寫照,映射出一個民族不懈奮進的精神氣魄。
  • 法官說 | 民法典 佑護尊嚴生活 定分民商權益
    全黨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 評論丨經國大業《民法典》,人類法治文明的精彩一躍
    這是人類法治史上濃墨重彩的時刻。佔人類總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有了自己的《民法典》。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經國大業,不朽盛事,不如此表達,不足以表徵《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 興隆法院適用《民法典》調解首例離婚案件
    2021年1月7日,興隆法院依法調解一起離婚糾紛案,此案是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以來,興隆法院首件適用《民法典》辦理的案件。 據悉,當事人張某某與劉某兩人2013年登記結婚,婚後無生育子女,且因雙方性格不合等原因,已分居兩年,夫妻關係早已名存實亡。
  • 陳燕萍:走進社區宣講《民法典》 「典」亮百姓生活
    陳燕萍:走進社區宣講《民法典》 「典」亮百姓生活 2020-09-09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法|王大春: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當書法遇上法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2020年7月11日,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法治日報社共同主辦、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千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書·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書·法」活動旨在為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多開一點腦洞、多花一點心思、多出一點力量、多做一點貢獻,引領和推動更多的人拿起筆來學法、寫法,在不斷「書·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養,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書·法」活動以書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條開筆,未來將對準更多的法律。
  • 張文顯:中國民法典的歷史方位和時代精神
    三、以權利為本位   法治的真諦在於對權利的確認和保障,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宗旨在於尊重和保障人權和公民權利。尊重和保障人權和公民權利是現代法治國家的本質特徵,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強大動力,更是編纂21世紀中國民法典的根本遵循。民法典就其性質而言應當是一本權利法典,權利是民法典和民事法律體系的邏輯起點、神經中樞和制度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