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姜 海
本報特約記者 任 剛
抬頭挺胸、身姿挺拔,是很多家長對孩子外在形象的最佳期盼。但遺憾的是,生活中,由於長時間久坐和看屏幕、不良姿勢等行為,導致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出現了含胸駝背問題,令不少家長深感苦惱。出現這種情況該如何糾正?本期,《生命時報》特邀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姜海,聊聊這個話題。
「想要糾正含胸駝背,得先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這得從人體構造說起。」姜海表示,人的身體結構分三部分:一是骨骼,它形成了人體的骨架;二是韌帶,將骨骼連接並固定在一起;三是肌肉,為骨架各個關節的活動提供動力並維持人體的姿勢。正常情況下,脊柱前後方肌肉組接受的神經刺激是平衡的。如果長期做一些增強脊柱前方肌肉力量的活動,或長期不使用脊柱後方的肌肉,就會造成脊柱前方肌肉纖維由於鍛鍊而增多,後方肌肉纖維由於廢用而變少,引起脊柱前方的肌張力較後方的強,脊柱就會在肌張力的牽拉下向後彎曲,形成明顯的駝背。肌肉被牽拉得越長,產生的拉力就越大,當達到新平衡後,就形成了新姿勢。而脊柱的韌帶,也由於長期的肌肉牽拉,形成了前緊後松狀態,脊柱的後凸更加明顯。從外表上看,駝背也就更加明顯。通俗講,骨骼是架子,韌帶控制各個關節的活動範圍,肌肉的強度確定人體的姿勢。
日常生活中,建議家長可從以下方面入手,幫孩子擺脫不良姿勢:
1.針對駝背的孩子,家長應督促其多做抬頭、挺胸、脊柱向後彎曲的拉伸動作,這樣做可以拉伸脊柱前側過緊的韌帶。由於韌帶需長時間拉伸才能延長,所以,最好讓孩子堅持遊蛙泳、打羽毛球。
2.針對含胸的孩子,要拉伸胸前區的韌帶,增強胸背部的肌肉強度。市面上有很多治療含胸駝背的矯形器,短期效果比較明顯,一旦停用,可能會加重症狀。因此,正確使用的方法是:間斷使用來拉伸韌帶,不使用時要加強鍛鍊相應的肌肉力量。
特別提醒家長,由於孩子的姿勢不是短時間形成的,所以想要糾正錯誤姿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預防含胸駝背往往比矯正容易得多。這裡有三點建議:
一是從小教孩子養成正確的坐、立、行的姿勢,發現不對的苗頭,及時糾正指導。
二是定期測量孩子的身高,及時調整椅子和桌子高度,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使用兒童專用桌椅,讓孩子始終在一個比較舒服的姿勢下學習。學校的桌椅是為大部分孩子的身高設定的,對於比較高的孩子,家長要給孩子更換矮一點的椅子。
三是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減少低頭看電子屏幕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