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成侯鄒忌惡田忌,使人操十金,卜於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為將三戰三勝,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執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臨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人物背景〗
鄒忌,時任齊國相國,以善於進諫成仕。田忌與龐涓馬陵之戰前,他先反對,後贊同,支持齊威王助韓伐魏。但是,他和田忌積怨頗深,眼見田忌得勝,他開始設下圈套,推田忌入坑。
〖譯文解析〗
這段材料記載了鄒忌和田忌爭權的故事。鄒忌是齊國相國,還是個帥哥,《鄒忌諷齊王納諫》應該都背過。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用了81個字,說明鄒忌陷害田忌,逼田忌逃亡楚國。但是,當時的情況遠不止於此。
以下記述,引自《戰國策·卷八·齊策一》。
1、鄒忌害田忌前,發生了什麼?
成侯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兩人感情不睦。鄒忌一直想扳倒田忌。晝思夜想,只是苦等找不到機會。這時,上天給他送來了個機會:韓國使臣來到齊國求救。
原來,魏國的龐涓率領魏軍進攻韓國,韓國實力不行,眼看扛不住了,只得向自己的鄰居齊威王求救。齊威王很猶豫(詳見:馬陵之戰,孫臏打死龐涓前,發生了什麼?),大臣間意見也不一致。
本來,鄒忌是反對的。原因很簡單,兩人一文一武,鄒忌相國,田忌大將,基本上是齊威王以下最大的兩個官員了。上一次圍魏救趙的戰役中,田忌出了風頭,害得鄒忌少了不少利益,齊威王瞅田忌的眼神,明顯柔和多了,讚許也是一樣。這次再出兵,明顯沒自己的好處,怎麼能不著急呢?
不過,一個救星出現了。公孫閈(hàn,鄒忌門客,後為靖郭君田嬰、孟嘗君田文父子二代的重要門客)來拜見鄒忌:「閣下何不策動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戰敗,田忌假如不死在戰場,也必定枉死在軍法之下。」
讀到這段,我不由地感嘆,古人真是聰明至極,直到現在,這種借刀殺人的計策,無論是政壇還是職場,都如出一轍。
自然,憂心忡忡的鄒忌認為他說得有理,於是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
2、一計不成,新的陷阱出爐。
不料,老天不給力,田忌指揮得力,三戰皆勝。消息傳到齊國宮殿,大臣們一片歡呼雀躍,很明顯,公孫閈的計策出意外了:這樣明顯田忌得到的更多!鄒忌趕緊找公孫閈商量對策。
於是,公孫閈就找了一個人:估計這人長得也有特色,勝強體壯,放到人堆裡,一眼就能看出來那種。因為,他要帶著十斤黃金招搖過市,如果長得平凡普通,大家記不住。身子太弱了,十斤黃金不是小數目,被人搶了去就虧了。只見,這個人大搖大擺來到當時最熱鬧的商業街,專門找了個顯眼的算命攤(這個東西聽說有些地方還很流行)。
見到算命先生,這人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麻煩你佔卜一下,看看吉兇如何?」
看到這,我差點笑出來:大哥,你這也太明顯了吧?不過,歷史就是這麼寫的。卜卦的這個人剛走,公孫閈就派人逮捕賣卜的人(故意不抓求卦的,死無對證),到齊王面前驗證這番話。於是,田忌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掉坑裡了。
3、田忌的反應太反常!齊威王的態度
田忌無法洗刷清楚,氣的臉都綠了。不得不說,田忌可能帶兵打仗,衝鋒陷陣沒有問題,但是,碰到這事,沒經驗啊。結果頭一暈,昏招出來了:一氣之下田忌率親丁(貌似人有點少)攻打國都臨淄,想抓住鄒忌,結果,城池堅固,田忌不能取勝,只好出逃楚國。
鄒忌用這種漏洞百出的套路,去陷害一個為齊國立下赫赫戰功的宗室大將。如果田忌智商在線,難道不是應該和西晉時的石苞一樣入宮解釋嗎? 為什麼田忌要發私兵攻皇城?要知道沒有正規軍,想拿下皇城簡直是痴人說夢。
這事吧,其實是看齊威王的態度,如果他信任田忌,一切都好說。很可惜,田忌以前還賽馬贏了齊威王,估計沒把領導當幹部。而且,田忌有齊國貴族支持,掌握軍權,估計兩人關係一般,齊威王也怕他真的反了,所以趁鄒忌誣告,警示下田忌也無妨。
其實,這時候,田忌回去,多疏通關係,拍胸脯保證,給齊威王寫個血書啥的,應該能大事化小。但是,田忌既沒有聽從孫臏的勸告,也沒回去辯白,居然帶著家丁攻打城池堅固的都城。估計他進宮解釋又不敢,怕齊威王扣留他,所以只好帶領私家軍隊進攻臨淄,要求齊威王交出鄒忌。田忌在解釋不清楚後,就意識到了,可能是齊威王在幕後指使鄒忌,於是打算逃亡楚國了。但不能這麼空手去,最少也要謀個反表個態。表示自己跟田氏齊國徹底決裂了,而不是去楚國當黃蓋的,算是交給楚王的投名狀。
4、孫臏哪裡去了?
按理說,田忌有孫臏協助,孫臏應該能幫他的。我一直疑問司馬光為什麼沒有提孫臏的事。後來,在戰國策裡,我發現了答案,原來孫臏就沒出好主意:
馬陵之戰後,孫臏對田忌說:「將軍有意做一番大事嗎?」田忌不知所以。孫臏說:「將軍最好不要解除武裝返回齊國,而是讓那些疲憊老弱的士兵來把守住主地(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南)。主地的道路狹窄,車輛只能依次通行,碰撞摩擦而過。
如果讓那些疲憊老弱的士兵把守住主地,定能以一當十,以十當百,以百當千。然後將軍背靠泰山,左有濟水,右有高唐,輜重可直達高宛(今山東省桓臺縣境內),只需輕車戰馬就可以直衝齊國首都臨淄的雍門。如此,齊國的大權就可以由將軍掌握決定了,那時候鄒忌必定出逃,否則將軍有可能不能安全的返回齊國。」
簡單講,就是孫臏讓田忌造反,攻打國都,然後抓住鄒忌,就沒事了。孫臏,你可以啊,看來你當齊威王信佛,吃素了。
這一做,算是撕破臉了!
5、田忌逃亡魏國,鄒忌說客鎖定戰局
鄒忌擔心田忌憑藉楚國的勢力再返回齊國。說客杜赫對鄒忌說:「我願為您把田忌留在楚國。」
杜赫便去對楚王說:「鄒忌之所以和楚國不友好,是因為他擔心田忌憑藉楚國的勢力再返回齊國。大王不如把楚地江南封賞給田忌,以表明田忌不打算返回齊國。鄒忌便一定會和楚國很友好。田忌是個逃亡在外的人,他得到了封地,一定會感激大王,如果將來他能返回齊國,也一定會使齊國和楚國很友好。這就是利用田忌、鄒忌二人的矛盾,有利於楚國的辦法。」楚王聽了杜赫的話,果然把江南封給了田忌。
但是,就當我們以為故事完了的時候,詭異的事情發生了。之後,田忌沒死,齊威王死了,齊宣王繼位,知道田忌是被冤枉的,於是把他接回了齊國。奇怪的是,田忌回國後,鄒忌並沒有得到處罰,兩人還是同朝為官。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看來,田忌作為宗室權臣,威脅了齊王的安全。鄒忌恰好這時送來了菜刀,正好借著鄒忌當槍使。齊威王,你的鬼點子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