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聽課筆記

2020-12-28 圖圖俠de語文課

周鵬老師執教的《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這篇課文在人教版叫《伯牙絕弦》。記得有一次,有一個老師喊我去聽個展示課《伯牙鼓琴》,我一聽迷迷糊糊地回答說:「這課我聽過太多次了,不聽了。」是啊,在網絡上確實《伯牙絕弦》的公開課太多了!太多了!其實我這種思想是錯誤的,畢竟我也知道:同一堂課有不同上法,同一堂課不同老師的素養不同呈現效果也不一樣。為了應對進城考的面試,我讓我家樓上的夏老師向她同事借了4、5、6年級上下冊的語文書回來。

今天,我翻開6上的這本語文書,我才幡然知道:部編版教材《伯牙絕弦》不再是《伯牙絕弦》了,《伯牙絕弦》的課題已經改成了《伯牙鼓琴》,類似的改了課題的有《臨死前的嚴監生》改成了《兩莖燈草》等,這些改動其實在2018年7月帥曉梅老師在華天給我們培訓部編版教材的改版中改動原因等有特別提及。《伯牙鼓琴》的課題改了,課文內容也改了,當然,教學目標也改了。今天,再好好讀這一篇小古文,再來聽這一堂課,似乎四處充滿了「新意」。周鵬老師的《伯牙鼓琴》,有一個教學片斷,讓我聽得淚流滿面。音樂讓俞伯牙和鍾子期兩人心意相通,成為了知音,知音已逝,樂曲似乎也失去了意義。

(一)聚焦句子,想像畫面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周老師在這個教學環節讓學生聚焦句子,想像畫面,引導學生像子期一樣,體會伯牙心中所念,感受到樂曲的變化。是啊!不管伯牙的琴聲在表達什麼,子期都能聽出來,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知音」,哪怕俞伯牙那一心為國的志向,也只有鍾子期才能聽得出。伯牙能得到這樣的知音,心情怎樣?正如學生所說,或欣喜若狂,或興高採烈,或興奮不已……一個人彈奏,另一個人聽,一個人彈奏,另一個人懂他心意。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還真是相見恨晚啊!

(二)黯然誦讀,體會情誼。

接著,周鵬老師將挖掘到他們背後的故事,用感人至深的課堂呈現了出來,周老師配樂講述了後來的故事:於是他們倆約定來年相見,伯牙赴約,然而造化弄人,伯牙面對的不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的墓。接著PPT呈現了伯牙在子期墓前的情景,這一刻,仿佛天地之間為伯牙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周老師黯然傷神地一遍又一遍地誦讀著伯牙在子期墓前彈奏的最後一曲:

子期,

子期兮,

你我結金義,

歷盡天涯無是語,

此曲終兮不復彈,

三尺瑤琴為君死……

周老師的誦讀,讓我淚流滿面,知音難覓,造化弄人,課堂情到深處,學生隨著教師一起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濃厚的伯牙悲痛欲絕的內心。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公開課

相關焦點

  • 王振鵬丨《伯牙鼓琴圖》
    《荀子·勸學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的記載。流傳至今的古琴曲「水仙操」和「高山流水」據傳就是他所作。此卷描繪伯牙為知音者鍾子期彈琴的故事,圖中彈琴者為伯牙,對面聆者是鍾子期。畫中伯牙與子期的舉止神情均刻劃惟妙惟肖,衣紋用筆細勁流利、精謹生動。
  • 《伯牙鼓琴》需要了解的內容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伯牙鼓琴一共101個字,需要背誦並且默寫。知音共飲醉當歌。知音世所稀。
  • 予虹:傳統方法記筆記可以嗎,寶媽如何高效記錄聽課筆記?
    嗨大家好,我是予虹;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主題就是,教你怎麼做筆記。也許你一聽,覺得做筆記也需要教嗎?這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嗎?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不全是。因為這種手寫文字記錄筆記的方式,我們其實是很難記住它們的,要不了多久你就會忘的差不多了,而且我敢肯定,你幾乎不會再去複習翻看第二遍。有沒有中招的?那要怎麼做筆記才有用呢?
  • 《十分鐘速成課:心理學 第一季》心理學聽課筆記
    聽課筆記:Intro to PsychologyPsychology, the study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思想的。
  • 【青春語文·淑亞專欄】懂得與值得 ——盧望軍《伯牙鼓琴》賞析
    師:你真會聽課,老師講過一遍,你就記住了。網絡上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前生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那麼,伯牙該是回眸了億萬次才遇到了鍾子期吧?這樣的相遇,這樣的知音,真是非常難得。我們讀——屏顯:知    音: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師:盧老師雖然和大家第一見面,但是已經喜歡你們了。
  • 《伯牙鼓琴》,伯牙破琴絕弦,是在為自己害死鍾子期贖罪
    伯牙和鍾子期之間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感動了無數的人,在部編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21課《文言文二則》中有一篇《伯牙鼓琴》。這篇課文語言精粹,簡潔流暢,適於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感受古文意蘊,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審美樂趣。
  • 01 文言文 《伯牙鼓琴》 六年級上
    課文解析:《伯牙鼓琴》是部編版教材語文六年級上冊的一篇文言文。故事盪氣迴腸、耐人尋味。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鑑賞能力。伯牙把感情溶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於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樣奔騰於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鍾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生了共鳴。
  • 初一學習方法:做筆記
    做筆記是門很少有人研究的學問。會做筆記的同學可能上課時記得並不多,但很有成效。有些同學的筆記只有自己看得懂,但也很有效。相反,有的同學筆記記得很多,上課時幾乎一直在記筆記,不僅效果差,甚至會影響聽課效果。所以學會有效地做筆記對於每一個同學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1.如何記課堂筆記?
  • 六年級第21課《文言文二則》預習筆記,輕鬆玩轉文言文
    四、課文內容導讀一、《伯牙鼓琴》內容導讀1、《伯牙鼓琴》選自《呂氏春秋·本味》【譯文】:伯牙彈琴,鍾子期聽他彈奏。伯牙剛開始彈琴時,心志在高山,鍾子期說:「琴彈得好啊,像大山一樣高峻。」過了一會兒,伯牙的心志又在流水,鍾子期再一次說:「琴彈得好啊,像流水一樣浩蕩。」
  • 記筆記得不償失?這些人告訴你:學霸們也都在記筆記!
    作為學習中一個重要環節,記筆記是不可缺少的,在星火的學霸交流會上,學霸們的筆記深受各位學弟學妹們的喜愛。然而還是有一部分同學認為,上課時記筆記會影響聽課效率,課後還要佔用一些時間,有點得不償失。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且聽小星道來。
  • 怎麼學好數學(一)——怎麼記筆記
    ,記什麼,什麼時候記,如何能夠讓筆記發揮最大效用,困惑了很多人,本文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一、記筆記會錯過聽課嗎?有的學生在老師抄題的時候記,有的記老師的解題步驟,有的記老師對試題的分析與講解,尤其是在老師分析試題,講解思路的時候,很多人記筆記的速度是跟不上老師講解的速度的,再加上人們的注意力很難同時專注於多個內容,比如一邊思考筆記怎麼記,過程是怎麼推導的,同時還要聽老師的講解,這就造成了記筆記耽誤了聽課,以至於記下來了筆記課下看不懂,甚至課堂都看不懂,自己琢磨試題、後面的課就沒法聽了。
  • 伯牙鼓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我們今日學習了《伯牙鼓琴》這篇文言文,知道了「知音」的含義。人們常說:「知音難求」。為此我非常渴望有一個知音,所以今天我寫下了這一封信給你。知音就是兩個人相互理解,一眼就能看出你心思的人,讓人有著安全與默契感。雖然我還沒有遇見你,但我有預感我們一定會在某個.地方遇見你,認識你,了解你。
  • 《遠方花紅》優秀作品欣賞——嶽揚同學之《老爸聽課記》
    老爸聽課記在遠方的課堂,總有一些身影,他們總是坐在教室的最後,拿著筆記本,認認真真的記著筆記。在那群人中有一個幾乎次次不缺勤的家長,他就是我的老爸。我和我爸第一次來聽遠方,是一級的試聽課,內容講的是詩經中的《魏風·碩鼠》。當我看到這節課的內容時,我就認定這一定是一節既無聊又難熬的課。
  • 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分備課、上課、聽課、批閱作業、考試5部分
    8.課堂教學必須做到教案與內容相符、目的明確、講授正確、方法靈活、語言生動準確、課堂組織嚴密、時間利用合理、板書工整美觀、實驗規範安全、過程優質高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切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如預習、筆記、作業、回答問題、討論、思考等)。9.教師不得無禮拒絕學校管理人員的聽課檢查或其他教師的聽課學習。
  • 高三老師經驗:課堂就能把一部分同學刷下去,認真聽課很有必要!
    聽課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中心環節,對於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換句話說,聽課的質量直接就影響了學習的質量。一個學生如果不會聽課或者聽課效率不高,那麼他學起習來可能是事倍功半或者徒勞無獲。聽課效果不好,成績自然也很難令人滿意。要想學會高效率地聽課,必須做到以下四點:提高認識,做好準備,專心聽講,講求方法。
  • 記筆記的正確姿勢,技巧方法都應掌握
    上課鈴響,手眼共用,有的學生有這樣的習慣,把老師的板書一字不落地抄下來,覺得這樣就是好好聽課,認真做筆記,學習不可能差。 上課記筆記確然是聽課中比較重要的部分,但這部分的努力也和別的方面一樣需要用心,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以最低耗能達到效率最大化。 勤藤教育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記筆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在看過之後能學以致用,提升自己的聽課效率。
  • 會不會聽課,直接決定成績好壞!遇到不同風格的老師,怎樣聽課?
    但是,要提高聽課效果,需要學生學會各種不同的教師。一般來說,在聽課過程中,一個學生需要同時面對各學科教師,而不同的教師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教學習慣和教學方法。很多同學在實際聽課的過程中,往往存在這樣的錯誤,就是採用同樣的聽課方法來應對不同的老師,這樣做的話,住往對提高聽課效事沒有多大幫助。
  • 校長推門聽課遭拒挺尷尬
    老師互相聽課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這裡要求老師每周必須至少聽2節課,新進教師每周至少聽4節課,而且與教師績效工資掛鈎。不僅僅是要求老師聽課,而且學校領導們也有聽課任務,要聽新進教師的匯報課,同時一學期至少2至3節隨意推門聽課。
  • 鄉村女教師當「陪讀」 記了9本筆記
    今年2月初,為了保證線上教學的效果,尹紅霞每天在兩種身份中切換,上午當「陪讀」跟學生一起聽課做筆記,下午當「導師」給學生剖析重難點。  上了幾天課後,尹紅霞發現學生曾宇一直未曾露臉。聯繫到其家長,才得知曾宇父母因疫情受阻滯留在廣州,家裡只有曾宇和尚在念高中的哥哥。沒有父母的陪伴,使得曾宇從心理上對父母產生牴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