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出版人都愛看的 出版人雜誌 收錄於話題#書店故事35個
時下書單滿天飛,選書變得更簡單也更困難,隨處所見到的推薦書目,能直擊內心的選品已越來越少。《出版人》雜誌邀請全國24家知名書店,以薦書人的身份推薦閱讀。
作為思想與文化的聚集地,連接出版社與讀者的中樞,獨立書店的推薦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北京
單向空間
《偏見的本質》
[美]戈登·奧爾波特 著
凌晨 譯
後浪丨九州出版社
薦書人:陳懌
推薦理由: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之間的關係愈加緊張。群際之間暗流湧動的歧視和偏見開始在大量的社會事件和輿論當中頻繁顯露。奧爾波特在《偏見的本質》中提到,科技拉近了我們和陌生人之間的距離,卻沒有教會我們如何調整自身的心智和道德來適應這個進步的社會。而解決各種各樣的「偏見」,幾乎已經是一個全球難題,比如性別歧視或者種族歧視,這些複雜的人類問題需要更專業、更深入的研究。
《偏見的本質》正是這樣一本圍繞「偏見」這個學術概念的百科全書式的權威著作,出版暢銷六十多年卻絲毫無損當下的意義,整本書讀下來能體會到作者嚴謹的學術態度,列舉的案例深入淺出,同時兼具古典式學者的人文關懷。而且這本書是國內中文全本首次引進的新書,在同類題材著作稀缺的當下一定能給予我們正向、豐富的指導,更新我們對許多既定偏見的認識。
三聯韜奮書店
《漫長的謝幕:吉卜林的帝國生涯》
[英]戴維·吉爾摩 著
張寅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薦書人:六象三
推薦理由:
拉迪亞德·吉卜林,英國現代著名作家、詩人,出生於印度。主要著作有《叢林之書》《吉姆》等。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在英國歷史上,吉卜林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既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也是大英帝國的使徒和鼓吹者。他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是自莎士比亞以來對英語語言的豐富性做出最大貢獻的作家之一;他是帝國的遊吟詩人,引領了一個全民閱讀詩歌的時代;晚年的吉卜林敏銳地預測了大英帝國的沒落和希特勒的崛起。關于吉卜林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寫作上,本書首次揭示了吉卜林的公眾角色——他影響了英國人對其自身和他們的國家的看法。
豆瓣書店
《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
[美] 艾瑪·拉金 著
王曉漁 譯
三輝圖書|中央編譯出版社
薦書人:卿松
推薦理由:
喬治·歐威爾與緬甸有極深的淵源,1922年至1927年,他在緬甸殖民當局做過五年警官,後來以這段生活為原型寫成了《緬甸歲月》,一部自傳體小說,裡邊寫了很多英國人的惡行和殖民主義對緬甸的損害。拉金2004年寫的這部優秀的非虛構作品,努力復原了奧威爾鮮為人知的緬甸歲月。
佳作書局
《片云:吳彬的十面靈璧》
[英]馬科斯·弗拉克斯 著
陳曉雯 陳之恩 譯
佳作書局|Sylph Editions
薦書人:張宛彤
推薦理由:
供石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佔據著特殊的位置,不僅因為石頭本身的形貌和姿態,更因為文人認為賞石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對真實山川的遊覽——石頭是微縮的自然。明代畫家吳彬的《十面靈璧圖》在明代繪畫史上如此重要,十景長卷,只繪一石,上月在北京保利拍出5.129億元的驚人價格,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本書的出版可謂恰逢其時,全書採用「鏡面式設計」,中英雙語,從學術與收藏,供石與書畫的多重視角解讀《十面靈璧圖》。此外,本書採用極致精美的印刷工藝,使繪畫部分的細節纖毫畢現,讓讀者能近距離領略作品魅力。
上海
建投書局
《落葉》
[美]威爾·杜蘭特 著
劉勇軍 譯
華章同人|重慶出版集團
薦書人:局君
推薦理由:
在漫長的一生中,當我們遭遇困境、不得不面對各種難題時,總希望從比我們更有智慧的哲人那裡得到忠告、找到答案。而普立茲獎獲得者、知名通俗哲學與歷史學家、《文明的故事》和《歷史的教訓》作者威爾·杜蘭特就是這樣一位哲者。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無政府主義的興起和宗教信仰的式微,以及從維多利亞時代到伍德斯託克音樂節期間美國社會道德的演變,精通各種文化,且一直在用哲學家的敏銳目光審視、深研人類的行為方式。
1967年3月20日,已經82歲高齡的他開始創作一本人生之書:《落葉》。書中描述了他對人生各階段(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社會各領域(關於生命、愛情、戰爭與信仰等)的感悟,表達了他對教育的極端重視、對人性的深刻反思,他力倡和平非暴力、有限度的自由,試圖呼籲秩序回歸……
「將哲學從學術的象牙塔中解放出來,讓它進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杜蘭特雖然離開人世近40年了,但他的思想從未遠離,他之所以選擇「落葉」為題,或許是因為曾經見證繁華而最終凋零的落葉才詮釋了生命的真諦。
思南書局
《水庫13》
[英] 喬恩·麥格雷戈 著
卓雨 譯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薦書人:夏琦
推薦理由:
英國當代備受矚目的天才作家喬恩•麥格雷戈代表作。《水庫13》是一部不斷累積起平凡生活之力的小說,它用13年的時間探索自然世界的節奏和人與人之間的美妙情感,這一切都在一場陌生人所遇悲劇的餘震中展開。該書是Costa文學獎、英國圖書獎獲獎作品,曾入圍布克獎長名單、國際都柏林文學獎短名單,入選《衛報》《科克斯書評》《洛杉磯書評》《金融時報》《泰晤士報文學副刊》等多家媒體的年度好書榜單。
之禾書店
《時間》
[法]馬爾科姆·阿邁爾 著
史燁婷 譯
讀庫|新星出版社
薦書人:246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關於時間概念的通識小書,非常好閱讀。全書削減了在理論和概念部分上的闡釋,把重點轉向了通過觀察人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像是:遺忘、習慣、玩耍、創造等等各個方面,從中提煉出「時間」在這些情形下所產生的多元概念。同時,這是一本和我們的生活,與當下結合的很好的一本哲學入門書,它總結了在不同的時代特徵下,人們因為「時間」所陷入的焦慮和困境。書籍在大量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舉例說明問題,這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去理解觀點和拓展閱讀。書籍本身也非常輕便,很適合通勤閱讀。
廣州
1200bookshop
《動情的理性》
錢永祥 著
三輝圖書|南京大學出版社
薦書人:利強
推薦理由:
《動情的理性》探討了政治哲學領域一些棘手的議題,其中涉及自由主義的道德認定、公共說理、普遍主義,並批判性地考察了中文世界廣為流傳、影響深遠的幾種政治思想,如哈耶克的自發秩序論、施特勞斯對多元主義的批判及其美好人生觀、伯林的歷史觀等。
在對上述議題的探討中,作者均強調道德原則與道德價值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政治哲學是一種理性的活動,唯有靠說理及其內在的普遍主義性格,才能平等地考慮所有相關者的利害。但這種理性又必然源自「情」的鼓動,即人世間的無數歧視、壓迫與苦難令我們感到不忍與不甘,由此動情之後發為關懷與在意,從而激發實踐的介入。
深圳
前簷書店
《故事力》
高琳 林宏博 著
中信出版集團
薦書人:王昕
推薦理由:
一座由夢想建築的城市,一部用思想站立的傳記。獨一無二的深圳,別具一格的解讀。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之際,該書一出版就上了深圳書店的熱銷榜。這多少寄託讀者對深圳的情感,同時,深圳之路,也是未來的中國之路。
作者作為一名資深的城市文化研究者,在深圳居住生活了多年,這本書代表著他多年的思考和積累。縱向講歷史民俗,橫向寫家國人心。在這裡一切奇蹟都可能發生,不同的人可以圓不同的夢,凡人可以獲得尊重,文化可以成為精神內核。
杭州
曉風書屋
《信息傳》
吳軍 著
中信出版集團
推薦人:木頭
推薦理由:
吳軍老師寫科技書真是信手拈來,一部幫助了解商業和科技進化史的好書,講了信息科技發展歷程裡的關鍵人和事,能夠為我們提供有益的借鑑和啟發,讓我們能夠獲得可重複性的成功和可疊加式的進步。全書將信息的發展史分為自發和自覺兩個階段,對信息發展脈絡進行了詳細地梳理,讓人大開眼界,也能自我科普。理解信息不僅有助於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進行有效決策,也有助於我們理解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個人覺得也可給學生看看,未來信息產業還是非常重要的。
蘇州
誠品書店
《雕刻大地》
[美]林瓔 著
陳曉宇 奚雪松 譯
中南博集天卷|湖南文藝出版社
薦書人:誠品選書團隊
推薦理由:
享譽世界的美國華裔建築師與藝術家林瓔,作品遍布全球。本書以超過300幅圖片展示她的50多件作品,包括數量可觀的珍貴草稿和手繪圖。從越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到她的大地藝術作品,到「匯流」系列景觀項目,她關注的不僅是物理空間,還有一地的文化背景如何為該場地注入意義,致力於重建人與歷史、地域、集體記憶和自然本應相互交融的關係。她的建築作品往往與景觀和環境有強烈呼應,也格外重視設計的可持續性。
瀋陽
離河書店
《仙症》
鄭執 著
理想國 | 北京日報出版社
薦書人:孫小迪
推薦理由:
08年到14年,痴迷中國當代文學的我看了很多中短篇小說。都是在《收穫》《人民文學》《當代》這類小說月刊上看的。買了很多,看了很多。
我對中國小說挑剔,可能就是因為這段經歷吧。
後來的所謂80後作家崛起,在類似ONE這樣的平臺發表短篇小說,我沒看到特別好的。總是覺得那裡不對。對於讀者來說,就是單純地覺得一般,沒有我在文學雜誌上看的那些好。
在那些文學雜誌上讀的小說,作家都不火,也不紅,可有一個說一個,基本功都很紮實。他們大多是60後,70後都寥寥,80後只能稱作青年作者。他們成名於還可以通過小說掙錢的年代,也有組織,叫作協。我說不出他們的名字,因為忘記了很多。只是記得那些小說的成熟與深刻。尤其是短篇。每一篇都那麼好。
鄭執的新書《仙症》,比《生吞》更加成熟。尤其是第三篇《他心通》,無論文筆還是技巧,一氣呵成不落窠臼,非常完整。
我個人認為《他心通》超過了《仙症》。很看好鄭執,他是我認為80後作家裡少有的擁有明顯的個人風格(真假敘事)和顯著敘述(只寫東北)的作家。
長沙
止間書店
《水門的洞口》
黃國峻 著
後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薦書人:朱世超
推薦理由:
這本書的厚度原本該是現在的兩倍,由於作者黃國峻於2003年自殺離世,計劃十萬字的小說停在了五萬左右。書中的文字是向內的,進入了主角林建銘和陳怡君狹窄的大腦,還原了他們在一起和分開後的生活現場,他們在別人的眼裡無趣、無明,與人群保持著一些聯繫和更多的疏離,又在各自世界的角落裡惺惺相惜。作者安排在故事裡的戲劇裝置觸碰到了人性的內核,涵蓋了理性、欲望和現實三個向度的光景,這些應該都是作者長時間醞釀和思考的。雖然作者在人間的停留時間不長,但他呈現出來的,是非常有價值的人生體驗。
弘道書店
《新經學講演錄》
姜廣輝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薦書人:丁菊英
推薦理由:
姜廣輝先生是當代經學研究大家,我仰慕已久,這本《新經學講演錄》無論是視角還是論點都能讓人耳目一新。先生說:「中華文化的『根』就是『六經』,『六經』所承載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中華文化的『魂』。『六經』去,則學無根;學無根,則國無魂。」這麼簡單明了的一句話,就講清楚了「六經」的重要意義。另外,《新經學講演錄》這本書和一般的經學著作不同,它不僅邏輯嚴密,而且語言平易、通暢,非常好讀,很適合愛好國學的人作為入門書來讀。
重慶
精典書店
《是我把你蠢哭了嗎》
[英] 迪安·博內特 著
朱機 譯
後浪丨福建教育出版社
薦書人:徐昌
推薦理由:
大腦控制著我們的飲食起居和思想意識。有些人甚至將大腦視為不可褻瀆的妙物。對於將人腦特殊化或崇高化的論調,神經科學家迪安·博內特從專業的角度給出了不同意見。在他看來,人類的大腦實際上就像一塊硬碟,歷經數百萬年的演化後,裡面塞滿了過時的軟體程序和廢棄不用的下載文件,基本進程卻常被打斷。
本書詳細描述了人腦是怎麼給人體最基本的功能添亂的,以及人們因此受到了哪些影響。當大腦因不適應現代社會而越發頻繁地搞出神經「問題」時,書中的內容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本書不僅寫作風格詼諧幽默,而且講的還都是大腦如何經常犯錯的糗事,將神經科學與普通日常生活之間的距離大大拉近,令神秘而引人好奇的大腦走下神壇,幫助讀者快樂地了解關於大腦想知道的一切。
時光裡書店
《民國小學教材選編》(28卷)
《民國小學教材選編》編輯組 主編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薦書人:江林衝
推薦理由:
到今天,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各位父母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陪著孩子完成繁重的學業,還要求琴棋書畫有所特長,在輔導班裡人人爭先恐後。當我翻開這套民國小學教材時,那時候沒有彩色印刷技術,但課本內容精美圖文並茂,蘊含著中華民族質樸、勤勞、傳統文化的要素,教育之道還在於一個潤物細無聲,當「德智體美勞」成為家長們攀比的原則時,那麼孩子的「天真爛漫」卻過早的丟失。
廈門
十點書店
《生老病死的生意》
陳純菁 著
魏海濤 符隆文 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薦書人:子奇
推薦理由:
在中國傳統觀念和文化中,「死亡話題」是禁忌的。而在這種文化下的保險行業,是怎樣形成和生存的呢?
本書通過作者在上海等地進行的深入細緻的民族志訪談,記錄了人壽保險市場在避談死亡的文化禁忌下的發展歷程及其背後的圍觀政治。書中提出的「文化多重互動模型」,對市場起源進行了具體而微的文化解釋,呈現了作為共享價值觀的文化和作為工具箱的文化的精彩交互。
本書不僅僅是學術圈的讀物,如您想要了解這一行業在中國文化下的影響,本書也同樣適合。
福州
鹿森書店
《法國大革命思想史》
[英] 喬納森·伊斯雷爾 著
米蘭 譯
後浪|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薦書人:龔文超
推薦理由:
在人類的思想史上,或許沒有哪段時期比法國大革命時期更加炫目。然而,最近幾十年來,研究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學家認為法國大革命是政治、經濟、文化和各種社會力量激發和塑造的,忽視了自由、平等這些抽象概念。人類思想的交融、碰撞,共同勾勒出了法國大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圖景。
唐山
清涼藝文咖啡書店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
羽田正 著
畢世鴻 李秋豔 譯
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
薦書人:清涼
推薦理由: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是講談社·興亡的世界史叢書的第九冊, 作者是東京大學的副校長羽田正,日本著名的東洋史學者,史學資料詳盡,專業術語和長句子頗多,邏輯清晰,文字生動,富有感染力,閱讀起來一點兒也不枯燥。書中講述了東印度公司的成立、輝煌與敗落,將歐洲資本最原始積累以及建立歐洲世界中心的歷史,鮮活的呈現在讀者的面前,讓人們從中學習和吸取了許多歷史的教訓,以全球化的視野關注我們所處的當下。
南昌
青苑書店
《範用存牘》
艾蕪 巴金 畢朔望 卞之琳 冰心等著
汪家明 編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薦書人:萬國英
推薦理由:
著名的出版家範用(1923—2010)在幾十年的出版生涯中,精心保存了近2000封與作者的來信,這些作者,多是現當代文化大家,如夏衍、巴金、黃洛峰、葉聖陶、趙家璧、聶紺弩、李一氓、卞之琳、汪曾祺、黃裳等。其中涉書事、文事,還有老友間的「任意閒談,無所顧忌」,體現出通信人對學問及社會的真知灼見及其人品風範。
鄭州
松社書店
《現代性的隱憂》
[加] 查爾斯·泰勒 著
程煉 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薦書人:松山
推薦理由:
查爾斯·泰勒在本書中探討了當代文化和社會的重要特點:個人主義、工具理性的統治,以及人們在當代政治生活中的無助感。他指出在這些問題背後有一個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本真性。泰勒認為,在面臨當代社會的窘境時,全盤否定這個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於這個理想的低級實現形式都是錯誤的,人們並非無能為力。
現代性可以用高貴,也可以用可悲來刻畫。只有懷抱本真理想才能給予我們未加歪曲的洞察力,去透視我們需要奮起應付其最偉大的挑戰的時代。
銀川
慢時光書吧
《帝國的暮光:蒙古帝國治下的東北亞》
[美]魯大維 著
李梅花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薦書人:大掌柜
推薦理由:
蒙古帝國的興起構成了全球史的一隅,14世紀中期帝國的衰落同樣在歷史長河中影響深遠。東北亞作為蒙古帝國重要的一部分,理解其發展進程對於我們認識蒙古帝國的性質和14世紀中期新出現的「後帝國」時代大有裨益。全書介紹了東亞大陸上的勢力版圖,如東部的高麗王朝、中南部的南宋、金、西夏、大理國的聯動,特別是蒙古大軍如颶風般橫掃東亞之後,揮師東進朝鮮半島的精彩歷史。
作者重構了14世紀國際秩序中開京、遼東和大都之間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書名中的黃昏,寓意著蒙古帝國時代輝煌與夕陽西下的晚景在東亞文明圈中的折射。
進入14世紀,蒙古帝國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隨著蒙古帝國的式微,出現了大範圍的騷亂。本書對蒙古帝國衰亡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勾勒了14世紀60年代東北亞各方勢力,即帝國皇室、高麗王室、中原地方武裝和叛軍首腦在跌宕起伏、暗潮洶湧的風雲中此消彼長的變遷過程。
昆明
東方書店1926
《人生四書》
王鼎鈞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薦書人:李國豪
推薦理由:
王鼎鈞先生「人生三書」《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我們現代人》在臺灣早已家喻戶曉,出版人隱地在序言中說,臺灣兩千多萬人,每50人中就有一人讀過這套書(甚至不止),影響甚巨。
鮮為人知的是,王鼎鈞先生在出版「三書」時已寫成了《黑暗聖經》,但遲遲未出版,按我的理解是,他會憂心這樣的作品到了讀者手中,是否會「正負得負」。整整遲到了10幾年,《黑暗聖經》才問世,終於與前面「三書」合璧,成為現在的「人生四書」,三聯出版社於2018年引入出版了簡體字版。
讀過《黑暗聖經》後能夠理解王老的隱憂,畢竟魯迅先生說,一部《紅樓夢》或者一部《金瓶梅》,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而一部《黑暗聖經》,野心家看見權謀,流氓看見奸詐,小人看見陰損,蠢貨看見黑暗,而明白人用它識破人性陰暗面的伎倆,卻笑而不言。
璞玉書店
《是或一點也不》
黃國峻 著
後浪丨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薦書人:Rylynn
推薦理由:
談到臺灣「內向世代」的文學,黃錦樹這樣說,「脆弱的、瀕臨分裂的『自我』成為寫作的真正主體,世界和語言都是問題。內向,向內崩塌,甚至對死亡有一種異乎尋常的迷戀。」
黃國峻、袁哲生、童偉格……通過他們——我們離開世界,回歸到個體存在,看到敏感的自己。
「他不是天生喜歡孤獨,他會怕自己不得體,其實他才不想要那麼孤獨呢!」讓我們在這裡,看到他,看到自己。是,或一點也不。
END
原標題:《來自中國最會選書的人|全國獨立書店聯合薦書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