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2020-04-15 知北遊my

當青蔥的詹妮弗·康納利驚鴻一瞥……百年影史第一神作。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賽爾喬·萊昂內的《美國往事》無疑是一部少數的,時間越久,人們對它愛之越深的影片。這部醞釀及創作歷時13年,事實上成了導演萊昂內的巔峰之作。影片以極具魅力的形式呈現了一個歐洲導演眼中的美國景觀,以及一個外來者對美國的想像與幻覺中的記憶。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作為一個歐洲人,美國既吸引我,又令我吃驚。我愈喜歡她,就愈覺得與她距離若干光年之遠。我感興趣的是美國人的朝氣——儘管有許多矛盾——以及他們對某些事情不隨便輕信的態度。正是這種矛盾、朝氣,不斷加劇的痛苦的混合,使她變得迷人和與眾不同。美國仿佛是格裡菲斯加上史匹柏,水門事件加上馬丁·路德·金,詹森加上甘迺迪。這一切都形成鮮明的對比,因為夢幻和現實總是相悖的,義大利只是一個義大利,法國只是一個法國,而美國卻是整個世界。」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這是一個兄弟情的故事,他同時是一個關於背叛與欺騙,男權或父權社會當中的真相:爭奪、侵害和掠奪。

作為影片的雙重主人公:noodles和麥克斯,影片的被述對象之一,則正是男性情誼。但這對被noodles的記憶展現為刎頸之交的摯友,卻互為美國夢的正反面。毋庸置疑,noodles是美國世俗神話中的英雄——一個「好強盜」:他重情重義,可以為兄弟付出一切,有著樸素的正義感與善惡感。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如果noodles構成了英雄的正題,那麼,麥克斯顯然是其反題:為了利益殺害盟友,一生都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愛情,只能用粗暴來展示他對女人的徵服力。然而,正是麥克斯,構成了一個美國式的「奇蹟」,實現了經典的美國夢:一個外籍移民,一個紐約東部貧民窟中的小流氓,能夠成為極為成功的私酒販子,黑幫團夥中的頭目,並終有一天改頭換面,躋身於上流社會,官及部長顯位。麥克斯是現代社會中惟一真正受到推崇與膜拜的「唯物主義半神」——成功者。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成功,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並以與金錢相適應的地位來標誌的成功,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測定價值的絕對標準。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比現代世界更為信奉個人奮鬥、適者生存的殘酷信條。於是,假使是麥克斯成為美國夢中的英雄,那麼noodles只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他曾逞一時之勇,親復血仇,致使身陷囹圄12年,他的全部努力,使他失去了全部財產、心愛的姑娘甚至自己的姓名,最終他甚至失去了他的記憶。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事實上,一旦麥克斯闖入了他的生活,他便立刻成了麥克斯手中的一個傀儡,他的全部弱點,無不暴露在麥克斯犀利、現實的目光之中。利用這一切,麥克斯得以使noodles成了他手中一個心甘情願、得心應手的工具。而除了一個心造幻象:生死與共的朋友,和出色的表演(諸如麥克斯已陷入瘋狂),noodles實際上對麥克斯一無所知。然而,正是noodles、麥克斯所呈現的關於英雄的正題和反題,構成了萊昂內關於美國、「從前在美國」的合題:一種現實與詩意、殘忍與柔情、罪惡與懲罰的混合。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也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歌德)。

《美國往事》是一個關於男性情誼的影片,同時也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黛博拉是noodles一生得不到的幸福因此也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痛,這個痛足以讓他在35年之後重過南樓之時帶著比年輕時更加悽涼的心情重新去一睹戀人的芳容。

故事之初,noodles和黛博拉兩人都是紐約布魯克林貧民區長大的孩子,一對儘管說不上兩小無猜,但畢竟青梅竹馬的夥伴,而且他們顯然深刻地相互吸引。這是一個或優美或悽婉的愛情故事的開端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但noodles與黛博拉之間已然存在著比馬丁和富家女之間更為深刻的鴻溝。它並不顯現在現實之中,而是呈現在未來的設計裡。除了一份赤誠的愛,noodles不能給黛博拉提供她所需要的一切,因而他也難於在這幅未來圖景中擁有一個真正的位置。麥克斯比noodles遠為清醒地意識到,對於黛博拉說來,一份一往情深的愛和一個堅強有力的懷抱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他不能徹底改變他的現實,他永遠不可能真正得到或佔有黛博拉。於是,他並不去著手進行類似「無用功」式的嘗試。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有效地隔離開noodles和黛博拉就足夠了。

在這一微妙的三角關係中,黛博拉的情感無疑是傾向於noodles的。她愛noodles,儘管從一開始就極為無奈而清醒地意識到這愛的無望,一如少女黛博拉的那首情詩。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而對於noodles來說,正像他對黛博拉的傾訴:「我每天晚上都在想你,沒有人能像我一樣愛你。你不能理解我是怎樣地想念你。我想,黛博拉活著,她在外面活著,她給我活下去的意義。」

愛情的自大和自私在於渴望佔有,渴望控制,發出控制的人是出於愛,但卻完全忽略了對方的感受。黛博拉對麵條說:你是我一生唯一在乎的人,但也是那種會把我鎖在屋裡並把鑰匙扔掉的人,對吧?noodles低頭不承認也不否認,這也是二人分離的行為動因。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noodles與黛博拉的重逢是全片謎底揭曉的前奏,也是全片最讓人心碎的戲之一,noodles的一生都毀在了黛博拉和麥克斯的身上。他失去了一切,愛情,友誼,地位,金錢。而他更為了不屬於自己的罪惡背負了35年的愧疚,再沒有人比這更悲慘了。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一個人是以怎麼樣的心情來祭奠這段回憶的,每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背後必有深深傷了的一段情,黛博拉就是這段情的完美代表,從麵條對她的迷戀之上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我們總想擺脫過去,可過去從不曾放過我們」。

電影最後鏡頭切回了青年的noodles,這是他最痛苦的時刻,在大煙館裡抽大煙,在一團幻覺中衝著我們笑,鏡頭定格在這痛苦的幻覺留下的笑容中,他的今後的生命將永遠的被困在這個不大不小的空間裡,在這裡時間趨於靜止,空間不再變幻,痛苦永遠持續。

《美國往事》:時空不變,苦痛永續

《美國往事》電影劇照

相關焦點

  • 《美國往事》與中國導演
    《美國往事》裡的「性」說起電影《美國往事》,你會想到什麼?黑幫、兄弟、背叛,還是貫穿始終、揮之不去的懷舊氛圍?這些是大部分影迷的答案,很少會有人去談論這部電影裡「性」——因為確實不重要。《美國往事》是我讀大學時很愛的一部電影,許多年後重看,才發現當年的所謂「好看」,大概只是一種朦朧的感覺,箇中緣由其實並不明了。我很懷疑,或許電影裡那些對於一個少年來說絕對稱得上瞠目結舌的「性展示」,才是我覺得好看的真實原因。
  • 《美國往事》主題音樂
    義大利導演瑟吉歐·萊昂以美國近百年歷史為背景拍攝的三部著名電影:《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國往事》。被大家稱為往事三部曲。
  • 深度影評 |《美國往事》
    因為導演賽爾喬·萊翁內並不是美國人。他出身於義大利電影世家,早些年給大導演德·西卡打下手,在《偷自行車的人》劇組當副導演,順便跑跑龍套。自然,「往事三部曲」也都並非美國電影,《美國往事》頂多算義大利和美國聯合製片,電影的主要取景地在羅馬。
  • 《美國往事》:對往事的追憶,是對青春不復的惋惜與夢碎的不甘
    《美國往事》是由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執導的電影,1984年在美國上映。影片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麵條從懵懂少年成長為黑幫大佬的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幫史。該片獲第3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配音獎,第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等。
  • 聽蘇牧講述《美國往事》
    今天早晨,有一位聚友說,『課後突然有《美國往事》中毒的反應,腦子裡一直回想著《美國往事》的主題音樂和黛博拉苗條定格的眼神』。轉錄一篇記敘蘇牧先生講述《美國往事》的短文,與微友分享。我的記述,另擇日分享。蘇牧老師說《美國往事》是電影的一座標杆。那麼,這部電影到底厲害在哪裡,乃至讓一個四小時下來懵懵懂懂的我看完後也覺得自己霎時塵滿面鬢如霜?
  • 影評分析《美國往事》
    作為著名電影導演塞爾吉奧·萊昂內的 「往事三部曲」之一, 《美國往事》以特殊的敘事風格及象徵意蘊成為黑色影片的經典之作
  • 《美國往事》跟美國有什麼關係?
    美國往事影評(一)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在美國電影史上,只有一部類型片可以與《教父》相提並論,那就是義大利導演塞爾喬?萊昂內的「往事三部曲」之一,耗資4000萬美元,歷時十三年的《美國往事》。今天看來,《美國往事》無疑是一部人人都希望先睹為快的經典,可事實上它的誕生卻頗費周折,這裡面還有一段小故事。1971年,派拉蒙邀請萊昂內執導《教父》,但萊昂內當時正專注於《美國往事》劇本的修改,因此婉轉地拒絕了邀請。但當他一切籌備完畢,甚至聯繫到由羅伯特?德尼羅來出演主角後,《教父》已經上映並大受好評,製片人因此對類型與其非常相似的《美國往事》是否成功沒了信心。這一拖,就是11年。
  • 幾乎完美的《美國往事》
    一個小人物的視角,呈現了一個美國時代,麵條的一段往事,也是美國的一段往事……導演: 賽爾喬·萊昂內編劇:皮耶羅·德·貝納迪/萊奧納多·本韋努蒂/弗蘭科·奧卡利/恩裡科·梅迪歐力/弗蘭科·費裡尼/賽爾喬·萊昂內主演: 羅伯特·德尼羅/詹姆斯·伍茲/伊莉莎白·麥戈文/喬·佩西/波特·楊/類型: 劇情/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齊放推薦: 電影《美國往事》
    三十五年過去了,幾近垂暮的「麵條」重新回到紐約的傷心地,他遇見了少時的朋友和舊情人,而當年「麥大」他們的死,背後竟然包含著出乎意料的陰謀。影片的命運就如同它的主人公一樣起伏跌宕,影片在美國上映時,不僅遭受了媒體的惡評,而且票房慘敗,這甚至使導演萊翁內抱憾終生,鬱鬱而終。
  • 史詩級電影《美國往事》完整版
    《美國往事》正式海報導演: 賽爾喬·萊昂內編劇:皮耶羅·德·貝納迪
  • 記憶中的《美國往事》(下)
    這樣的加長版對於一般的影片基本就是圈錢的玩意兒了,但對於偉大的《美國往事》就有所不同了,還是值得玩味一番的。本片導演萊昂內拍攝的原始素材是8~10個小時,傳說中的6個小時版本應該只是萊昂內的一個創作藍圖和願景。現如今不是說把那8~10個小時的素材都找出來,洗一洗,修一修就可以是最佳版本了。這樣製作電影,不要說成就偉大,即使是隨便看看都不成啊。
  • 美國往事 | 一部電影,半個人生
    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樣的電影是最好的,我定然無法回答;但如果問我,什麼樣的電影,看一遍就像走完一次人生一樣,我想我的答案很可能就是這一部——《美國往事》。 2 有趣的是,對於《美國往事》,我一開始是被它的聲音所吸引的。
  • 電影 | 《美國往事》(未刪減):回首往事如煙,感傷無處祭奠
    《美國往事》是由導演瑟吉歐·萊昂於1984年執導上映的一部經典黑幫犯罪題材影片。影片雖然聚焦與黑幫的傳奇故事,卻一反傳統黑幫類型片的固話模式,以豐富的鏡頭語言將故事背後的人性與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可以說,《美國往事》是黑幫類型片的又一次開創性突破。
  • 《美國往事》——屬於美國的回憶和美國夢必然的破滅
    上周只看了一部電影《美國往事》。全片大約4小時,然而實際觀影遠遠超過4小時。《燦爛人生》中講了馬裡奧、尼古拉兩兄弟的人生,雖然《美國往事》以黑幫片著稱,但是不同年紀的人有不同的解讀,在我看來,就是noodles和max兩兄弟的人生,儘管,他們並不是血緣意義的兄弟。兩兄弟代表了兩種價值觀,兩種價值取向,兩種人生追求,自然,也是兩種人生,如同,馬裡奧和尼古拉,一個壯懷激烈地死,一個平淡以安老,作為觀者,你真的能二元對立非黑即白地看待這樣的價值觀嗎?
  • 作品賞析 | 電影《豹》&《西部往事》&《美國往事》
    二、奧斯卡提名影片《西部往事》音樂組曲「你的愛」作曲:埃尼奧•莫裡康內(義大利作曲家)該片是義大利西部片宗師塞爾吉奧·萊奧內的傳世經典之作,和接下來要介紹的《美國往事》以及《革命往事》並成為「往事三部曲」。由亨利·方達、查爾斯·布朗森等主演。
  • 《美國往事》:是男人就不能不看的電影
    如果只選一部趨近於完美的電影,以我粗陋的觀影量和品味來說,我選《美國往事》。它是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它的五味雜陳的人生況味,散文詩般的抒情意境,恍如隔世的敘述視角,意味深長的人物設置,讓它在2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散發出歷久彌香的光彩,那是一種淡黃色的光暈,柔軟而鮮亮。
  • 『影視評論』飄零時代的美國殘夢——淺析電影《美國往事》
    》導演:塞爾喬·萊昂內,《美國往事》是他的「往事三部曲」之一,另兩部作品為《西部往事》《革命往事》。標籤:黑幫片;「往事三部曲」;塞爾喬·萊昂內;羅伯特·德尼羅;美國夢電影《美國往事》時長達三個多小時,非線性敘事的方法使電影沒有按照傳統的時間發展順序為線索,時空轉換交叉的結構強化了故事的懸念與張力。
  • 【影展】《美國往事》《好傢夥》:暴力電影的詩意與現實
    而由他參演的《美國往事》和《好傢夥》則代表了黑幫片的兩種風格:詩意和現實。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4k修復單元的片單裡,兩部被封為電影史經典黑幫片的作品赫然在列,對於影迷們來說,能在大銀幕上同時領略兩者的魅力實屬難得。
  • 《愛爾蘭人》四個老人的美國往事
    阿爾·帕西諾,至今你都無法忘記「聞香識女人」中的那一段教科書的般的演講,而在愛爾蘭人裡面,飾演美國工會傳奇人物吉米霍法的他,又一次展現了他激情的演講才能。 羅伯特·德尼羅,看到這個名字,就不由自主想到「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以及「獵鹿人」,「美國往事」。
  • 二十部偉大電影之《美國往事》
    他後來到了美國,拍了一個系列西部片,也是我最喜歡的西部片,鏢客三部曲:《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後來又拍了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國往事》。他是最偉大的導演,沒有之一。他沒有庫布裡克深刻,但卻比他更有詩意;他沒有史匹柏的票房,但卻比他更會講故事;他沒有楊德昌的冷峻,但卻更富有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