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六祖聽到此偈誦,知道這個方法被錯誤的知見所綁住了還不知道,就做一首偈誦來改正它,就說修行不需要任何的方法,因為大乘佛法是無為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不需要斷除任何的思想意識,因為知妄即離,離妄即覺。一切都是幻化,知道是幻還用斷除嗎,你為什麼要想著去對治呢?
就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該出坡就出坡,該接待客人就接待客人,該用功的時候就用功,該睡覺也要睡覺,你只要能夠開悟,做什麼都不重要,不在於做什麼,在於能不能開悟。
對境心數起,就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叫你幹活你就去幹活,叫你去睡你就去睡,這樣菩提就自然顯現出來,就這麼簡單。
六祖針對臥輪偈而說的四句,相互對比,可知臥輪偈句無一不錯,六祖偈句悉皆正確。
當知思想不可斷的,你說斷怎樣斷?若說斷念就似巨石壓草,硬將思想壓下去怎麼可以呢?那與木石又有什麼差別?
思想就像泉水,晝夜地流淌著,阻礙其流則激蕩,分疏其流可以引去灌溉。若堵塞使之成為死水,則只有腐臭而已。
就像許多學佛者,想修行達到無念、無想、無思、無慮、苦苦的這樣壓制住去尋找佛性,怎麼能夠呢?像臥輪禪師所說『能斷百思想』,不是增加系縛是什麼?不是落於斷滅的邊見是什麼?所以修行人要明白,不要落於其中而不知,非常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