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博士:有毒的原生家庭,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2020-12-25 騰訊網

最近討論得最多的話題,無疑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就是指兒女尚未成婚,與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就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

眾所周知,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會對孩子造成一生的影響,原生家庭就是影響個體成長、發展的關鍵基石。

一個好的家庭,在良好的氛圍和教育下,孩子能在成長過程中受益匪淺,並形成健康完好的人格和心理。

一個壞的家庭,比如不和諧的家庭關係,畸形的家庭角色,無休止的辱罵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教育做得再好,孩子也難以健康成長。

對孩子來說,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將貫穿其一生。

好的影響會是指引他前進的方向盤,不好的影響會成為他桎梏不前的枷鎖。

美國心理學博士、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其著作《原生家庭》中說道:「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這樣的形容可謂是一針見血了。

現實生活中,因為「有毒」的原生家庭,而備受煎熬的人,並不佔少數。

有人說,自己不會把原生家庭的不幸帶到下一代,不會讓自己組建的家成為自己原生家庭的衍生品。

不幸的原生家庭

心理學家弗裡曼認為,原生家庭的不足,將成為一個人後續人生的索求和追逐。

弗裡曼指出了五項原生家庭的重要角色,說明了原生家庭對於夫妻關係的影響。

原生家庭沒能給到的情感需要,都會在擇偶和組建自己家庭時顯現出來。例如,在沒有安全感的家庭裡長大的人,更傾向於在配偶身上尋找安全感;在原生家庭沒得到的滿足,今後只知道所求而難以為伴侶付出。

之前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中,已經把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所造成的影響,帶到了大眾的眼前。

蘇明玉的原生家庭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她也被迫成為一個獨立、勤奮的「好小孩」。在成人之後,她將內心對愛的渴望,轉化為工作的動力,企圖用忙碌逃避內心的孤獨和空虛感。

你說她能自己治癒自己內心的傷痛嗎?

也許可以,畢竟不幸的家庭也教會了她太多太多,但是這樣的治癒能徹底嗎?

現實生活中,蘇大強很多,但是蘇明玉寥寥無幾。

例如,韓國女星秋瓷炫——飾演《回家的誘惑》中林品如一角在中國一炮走紅,其實她就是不幸的原生家庭中最大的犧牲品。

秋瓷炫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奶奶的七個兒子裡,另外六個都有男性後代,自己的母親常常被奶奶辱罵,自己也不受家裡面人待見。

再加上自己唯一的親妹妹因為意外溺水身亡,母親患上精神分裂,而後將所有的情緒和悲痛都發洩在秋瓷炫身上:「為什麼死的不是你,你應該替她去死」。

秋瓷炫的父母經受著上一輩的打罵,而秋瓷炫也經受著自己父母的謾罵和暴力。

一個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秋瓷炫正是如此。

在秋瓷炫的家庭中,自己的父親叔輩都是在奶奶重男輕女的思想下成長的。

對父輩來說,他們的原生家庭一開始就不健康了,更不幸的是,這樣的不健康,竟然還代代相傳,以至於傳到了秋瓷炫的原生家庭。

就像現在尖銳的社會問題一般,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問題,無論是家暴,還是重男輕女的思想,這些問題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太多的負面影響了。

想要從原生家庭的不幸泥潭中掙脫出來,並非易事。但非常值得我們一試。

接受那些傷痛,面對那些黑暗,但是不必活在過去,不必在那些不幸的日子裡掙扎。

雖然可能有人沒有被家庭所愛,這不代表你也沒有愛人的能力。

我還是那句話,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做得稍微差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修修改改就行了。

但願你能溫暖自己,也能學會享受別人給你的溫暖和愛。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Toxic Parents》《Family Therapy with Couples-The Family-of-origin Approach》

相關焦點

  • 如果你正困頓於原生家庭的影響,那麼我推薦你讀這4本書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幸福的家庭會讓我們看到千千萬萬幸福的模樣,而不幸的家庭卻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複雜。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看待原生家庭呢?我們該如何正確處理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呢?我們又該怎樣擺脫有毒的原生家庭對我們的負面影響?我們到底該如何拯救自己的一生?我們改變命運的那一把鑰匙到底在哪個出口?以下這4本書,會給你答案。
  • 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伴隨一生?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原生家庭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是近來大眾甚感興趣的熱門心理學議題。曾經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同事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的回憶或陰影總是讓我們一生難以抹去的印記。那麼心理學是如何解釋原生家庭的影響呢?
  • 打破原生家庭的強迫性重複和情緒習慣,別讓心理創傷「代代相傳」
    然而,有些受到過原生家庭嚴重心理創傷的人,很少或者幾乎沒能得到過父母的愛。以上這段話摘自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督導師金尚老師的《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一書,本書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尤其是書中列舉的代際創傷療法,實用性和操作性很強,是受創傷者可以直接使用的方法。
  •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性格的缺陷》讀書筆記一
    《原生家庭》這本書是蘇珊.福沃德博士所寫的家庭心理療傷的經典之作,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通過呈現她工作中接觸到的大量真實案例和素材,分析各類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產生的傷害,並如何持續影響子女成年後的生活。第二部分「擁抱你的內在小孩」,給出一些具體的做法和行為策略,以減少父母對我們的影響,重新界定自己,重建自我價值。
  • 《原生家庭》:接受不完美,我們依然有愛與被愛的能力
    本書的作者有兩個,一個是蘇珊·福沃德,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經常出現在媒體訪談節目中,她的作品常常成為美國的暢銷書,《情感勒索》就是她的最著名的心理學作品之一。另一個是克雷格·巴克,影視編劇兼製片人,經常與蘇珊·福沃德一起出書,兩人默契十足,是工作上合作無間的好搭檔。
  • 3招擺脫原生家庭背後的傷害
    童年時期一旦形成自卑的性格,其影響將會延伸到方方面面,在未來的生活、工作和家庭中埋下隱患。在《原生家庭》書中,福沃德博士通過案例、問卷等多種方式剖析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並根據不同情況,提供解決思路。通過重新梳理和父母的關係,修復自己的性格問題,讓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一些束縛,多一些掌控,做一個身心自由的人。如何梳理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在尋找問題的根源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不稱職的父母。
  • 電影《囧媽》:揭示了哪些有毒的原生家庭運行模式?
    原本抱著試試看,快進模式的心理打開了徐崢導演的《囧媽》,但是看著看著,我屏住了呼吸,原生家庭這個詞繃緊了我的神經,影片中的情景總讓人能產生共鳴,我想很多人在影片中也總能彷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這是一部關於當代原生家庭情感碰撞的問題,徐崢導演把它刻畫得深刻,淋漓盡致,原生家庭這些有毒模式或許還在很多人身上正在上演著
  • 測原生家庭,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直到後來在工作上接觸到一個心理學的教授,有次飯後茶餘時間說起這個話題,教授一語點破讓我困擾的成因:在心理學上,我並沒有真正脫離原生家庭「長大」。我的原生家庭裡,媽媽是個生活很懶散的人,又喜歡多管閒事。美國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提到:我們所有人都是被家庭這個大熔爐鍛造出來的,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深刻地,而且往往是以隱蔽的方式影響著他人。
  • 《都挺好》原生家庭影響太真實!線上家庭教育課程引關注
    其中最引起網友們熱議的應該就是關於原生家庭的討論,原生家庭在無形中行成和塑造了一個人的世界觀、家庭觀、婚姻觀。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會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提到「原生家庭」這四個字,很多人都會有一些不太好的聯想,搜索關鍵詞「原生家庭」,出來的幾乎全是反面案例。
  • 家庭教育一不小心就中毒,讓《原生家庭》教你別踩坑
    如果你不從根本上了解哪些是有毒的教育,哪些來自於原生家庭的有毒行為,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就可能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那麼如何避免成為有毒的父母呢?蘇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中,用大量生動的案例,分析輕視、忽略、操控、酗酒、毆打、辱罵、性虐待這七種「有毒父母」的行為,為我們一一揭示這些行為如何傷害子女並持續影響子女成年後的生活,讓我們切身體會到有毒的父母,會給孩子留下多麼嚴重的心理陰影。 著名的心理學家、作家武志紅在推薦序中說:「出版這樣的書,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 《都挺好》:原生家庭造成的傷害,會代代相傳
    蘇明玉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母親是強勢且重男輕女的一家之主,父親是毫無主見還有些自私小氣,遇事只會逃避的妻管嚴。父母願意為供大哥蘇明哲去美國讀書而賣房,願意拿出半輩子的積蓄給二哥蘇明成買房,卻連個補習班的錢都不會為蘇明玉花。
  • 從心理學角度解析,我們該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所以,當你認為自己有原生家庭創傷時,就需要涉及很多方面,比如你怎麼判斷是原生家庭帶來的,而不是人性或人格特質裡人人都有的問題?比如,這單一是你和你的家庭的問題,還是整個時代性的問題?比如,創傷表現在哪裡,創傷的程度怎麼判斷,你解決和治癒路上會遇到的障礙是什麼?困難在哪裡?
  • 心理學:原生家庭是抑鬱的根源
    家長會為自己抱不平,自己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最後結果讓孩子恨自己,到底抑鬱症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今天老K和大家聊聊這個。孩子人格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要說父母為何對孩子影響之大,我想大家經常看我的文章,有個詞叫「原生家庭」。
  • 關於原生家庭,父母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知道這幾點教好孩子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未來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用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但原生家庭的影響仍然在董卿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一直生活在父親嚴格的教育環境中,董卿談到會出現很多自卑感,當看到自己完成的沒有別人的好,就會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就要因此而花費比別人多更多的努力,把事情做好,這樣心裡才踏實。
  • 「三十而已」毛曉彤:原生家庭不為懦弱「背鍋」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句經典的名言,經常被用來質疑、否定「原生家庭」,導致子女成年後的任何問題和不良,都用「原生家庭」四個字來背鍋,但是,當看到一個被扔在垃圾桶,有一個吃喝嫖賭的父親,生活在單親家庭的毛曉彤,一步又一步地「驚豔」時,才驚呼:「原生家庭」不能成為懦弱的「背鍋俠」。
  • 中國式原生家庭背後隱藏的矛盾|你誤解了原生家庭
    ,聯想到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傷害。原生家庭的影響足以摧毀孩子的人生嘛?在西方,其概念是子女尚未婚配成家且同父母住在一起的家庭形式。,原生家庭這個詞彙也被引入進來,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心理學詞彙之一,並廣泛用於家庭心理諮詢或分析當中。
  • 《金鎖記》長安VS《都挺好》蘇明玉:原生家庭的毒,要20年來解?
    原生家庭的毒太難擺脫了。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指的是我們與父母所在的這個家庭,也是人成長過程中的家庭。父母在我們心裡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會隨我們一同成長。越來越多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許多欲望追求都來自於童年時期情感的需要,我們在家庭中缺失的那些東西,將來會渴盼在伴侶身上尋找。
  • 從川普不靠譜的言行,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但是當你看了川普的原生家庭以後,你就對川普的所作所為不會感到奇怪。爺爺為逃服兵役移民美國川普的原生家庭還要從川普的爺爺說起。我們所說的原生家庭,就是孩子從小生長成長的家庭,子女成人後性格及人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川普一些言行在我們看來是很羞恥沒有道德底線的事情,但是對他來說這是很平常的事情,因為他整個家族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可羞恥的,可以為了利益說謊,出爾反爾,改變國籍等。
  • 《囧媽》:淺析原生家庭對婚姻家庭的影響,及如何成為健康的父母
    徐伊萬一邊不滿母親的控制和安排,一邊又無法自拔地試圖去控制自己的妻子,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不論好壞,原原本本的融入到了自己的婚姻生活中。這就應證了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裡說的那句話:&34;不健康的家庭體系,都源於&34;徐伊萬的原生家庭是不幸福的。
  • 《精英律師》:「原生家庭」≠「原罪家庭」,2招劈開成長的雲翳
    從心理學角度上講,我們每個人都帶著原生家庭深深的烙印。正如臺灣著名心理諮詢師林紫博士所說:「看著『原生家庭』被泛濫使用,背後有各種隱含的令人心痛的情緒,我很希望,每一次探討,都能讓我們汲取更多向上生長的力量,而不是詛咒、討伐和消耗;也希望大家能夠回到自己身上、找到自己的力量,意識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固然很大,但只有我們自己,才是自我發展任務的最終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