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恩的家庭系統理論

2021-02-19 邂逅社工

一、自主而相系

這是鮑恩家庭理論的金牌概念,是鮑恩倡導人類人格發展的理想素質。其中包括自我個性發揮自主的向度,以及與他人相處的向度。此理論主張,一個人除了能獨立自主外,能夠與人群、尤其親密的人穩定、自在地聯繫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三角抒張動力

是鮑恩在研究精神病學時的精細觀察,他發現人與人的親密相處有一些普遍性的情緒牽連定律而創出來的概念。三角抒張動力含下述的情緒流動觀察:1、二人關係是最不穩定的系統單元;

2、二人關係內含親近和抽離的矛盾;

3、三角抒張關係源於親近和抽離的矛盾;

4、二角抒張動力,這個由於二人系統不穩定的張力而拉扯第三者介入的動力歷程,稱為二角抒張動力。

三、核心家庭情緒系統

鮑恩認為:當夫妻或家庭成員由於情緒粘纏,內心經驗高度的焦慮,害怕被排斥、被操控、被吞噬,因而產生各種情緒反應及行為糾纏,包括夫婦間長期激烈衝突,將問題轉移給孩子,以及夫婦其中一方罹患身心病或情緒病等。

四、家庭投射歷程

是指父母本人自主相系的成熟程度,會直接或間接投射到下一代身上,影響孩子的成長曆程。比方說,夫婦自主相系的成熟程度弱,自然會在二人交往時出現微妙的糾纏、張力、衝突或拉扯,孩子便直接或間接受到影響。舉一例子,一位女士與原生家庭父母沒有安全的聯繫,造成對配偶過度期望,配偶與原家庭也缺乏安全的聯繫,於是迴避抽離,母親就下意識把全副精神投放在孩子身上,將自身不滿足,恐慌的情緒一併投射到她最著意的孩子身上。通常排行最大或最小的孩子,因情緒張力太大,與母親的關係會出現糾纏或刻意疏離,孩子因而不能發展高度自主相系的成熟程度。相反,有時又會由於過分心理緊張而罹患精神疾病。

五、情緒截斷

鮑恩發現由於家庭關係的情緒張力太大,例如一個母親死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下意識企圖把孩子改造得跟自己一模一樣,否則,便加以追討、責備、懲罰或討好、哀求。當事人無法承受這過重的情緒壓力,採取抽離,以致情緒截斷。在輕微的情況下,當事人會把自己密封,所謂借了「聾耳陳」的耳朵,凡事聽不入耳,萬事不動心。情況嚴重的話,不但尋求心理距離,且尋求身體距離,會搬遷、離家出走、甚至割斷關係。

六、家庭排序

鮑恩觀察到個人在家庭的出生序十分影響他的成長經驗和個性發展,例如,上述家庭投射歷程提到出生序排行最大或最小的,比較容易成為父母特別關注的對象,因而大量吸吶父母過度的情緒焦慮。

七、跨代家庭承傳

人類個體有一個代代相傳的情緒流動歷程,簡稱跨代家庭承傳。

簡單來說,一個人若能發展成熟的自主相系人格,內在焦慮減少,能與人和平共處,不急於改變他人,也善於接納自己。找伴侶時,也傾向找成熟程度相約的伴侶,二人關係也比較和諧自然,合情合理。關係親疏合適,鬆緊自如,撫養的下一代也較少吸收焦慮的情緒投射,在父母示範和安全氣氛下,發展出較理想的自主相系成熟人格。

相反,一個人在父母離異、決裂、爭吵的關係張力下長大,自然欠缺安全感,發展出較低水平的自主相系程度,尋找伴侶時,也自然吸引成熟程度相近的配偶。於是,二人在焦慮、不安全的心理狀態下相處,容易出現衝突、糾纏或用孩子抒解張力,孩子自然吸收較多上一代的焦慮情緒,在緊張氣氛和壓力下,發展出水平較差的自主相系人格。縱然孩子成長後極力抵抗父母的影響,卻又象複印一樣把父母健康及不健康的行為複製出來。如此看來,成熟或不成熟的人格素質便代代相傳。

八、社會性退化

當大部分人不肯或不懂得培養自我覺察能力,亦不能提升自己超越父母自主相系的成熟程度,同時,社會的權勢試探和罪惡勢力都不斷挑戰個人自主相系的成熟程度,都市化、商業化、科技化的社會發展也不斷削弱個人自主相系的成熟程度,於是不難理解社會性退化的現象出現。

相關焦點

  • ​青翼資料庫 家庭系統理論和家庭溝通理論
    家庭系統理論吳就君在《家庭如何塑造人》中指出,家庭是一個自然社會體系,是可以界定為一組具有關係聯結的互動單位
  • 家庭治療線上讀書會 | 《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
    為了讓夥伴兒們在唐老師的課程上收穫滿滿,為了讓更多喜歡家庭治療的朋友們對家庭治療有更深入的了解,佳晗心理特舉辦線上家庭治療讀書會,首期閱讀書目《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Bowen家庭系統理論是個架構完善的家族系統理論,它不僅在乎如何與個案家庭進行諮商,也在乎如何透過觀察來了解存在與人我之間的情緒反應之流動,這也就是何以該學派自稱為家庭系統理論,而非家庭治療理論。
  • 王學富所做的說明:「鮑文(Bowen)家庭系統理論工作坊」
    王學富很快將有一位來自美國的鮑文家庭系統理論專家來直面授課,我在這裡做一點介紹,鼓勵你來參加。家庭系統理論是當今世界四大治療體系之一,對於中國社會、每一個中國人都很重要。心理學很廣泛,心理學派林立,讓人無從著手,不知從何處下口。家庭系統理論既切合實際,又好理解,且具體可行。
  • 我們都是牛欄中的牛|《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導讀
    鮑溫以此來比喻家庭系統,他認為,情緒不只是個人的,而是以核心家庭為單位傳遞的,其中,焦慮最具感染力。原來,我們都是牛欄中的牛!視家庭為一個跨代的關係網絡,鮑溫用八個連鎖概念將其聯結起來。這本薄薄的《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一種思考個人與團體的新方式》對此進行了精闢闡述。作者Dr.
  • 從心理學角度解析,我們該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但是,已故的精神病學家和家庭治療師莫瑞·鮑恩,卻在實戰中發現,很多嚴重的精神疾病的患者,在醫院中明明被他治癒了,或者恢復的很好了,一旦回到家庭或社會中之後,就會再次復發。這讓他感到很困惑。這種觀察導致鮑恩在以後的研究中,將他的關注點從單一的個體患者的治癒,轉變為對他整個家庭和家族的情感單元的關注,並且,他開始發展和建立家庭系統理論,作為他治癒患者的一種方式。鮑恩發現,有問題的人源於有問題的環境,而人不可能脫離環境而存在。
  • ...流浪貓鮑勃|詹姆斯·格雷|羅伯特·德尼羅|詹姆斯·鮑恩|哪吒|...
    而在放棄了安全的美國郊區生活後,他們居住在80年代古英式莊園裡,新環境將對家庭造成巨大威脅,這棟怪異的獨立樓房讓家人之間隔閡越來越深,每個人都進入了一個自我毀滅的循環,不知道自己能否生存下來。電影9月18日在北美上映。
  • 系統科學發展的第一階段 一般系統理論(三)
    正是基於這一點,貝塔朗菲提出了生物學的機體論概念,強調把有機體作為一個整體或系統來考慮,認為生物科學的主要目標就在於發現各個不同層次上的組織原理。貝塔朗菲的機體論裡提到了系統和整體,提到了系統的層次性,以及不同層次上的組織原理是使系統湧現出系統特性的關鍵,這些都是一般系統論的核心觀點,因此機體論是貝塔朗菲一般系統論的萌芽,這一年是1925年。
  • 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伴隨一生?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 相比起以討論未來方向、強調人類獨有的能力為主的正向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理論強調人的過去。 約翰.鮑比的依附理論 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則提出了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指出兒童在小時候和照顧者的關係會影響他以後與他人的關係模式
  • 第51期活動招募:《消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和失控的孩子——家庭功能失調與家庭治療(第2版)》家庭治療讀書會
    一、小燈心理精分組讀書會書目:        1.
  • 【號外】看見家庭的力量:第九屆《FFIT家庭引導力》系統課程
    面對家庭問題、面對衝突、面對關係惡化,我們不清楚是為什麼在家裡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我們不知道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FFIT家庭引導力》是一個關於自我成長、家庭關係、家庭教養的系統課程,透過這個課程你可以認識自己、了解他人、潤澤關係、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 哈貝馬斯 | 論盧曼的系統理論對主體哲學遺產的接受
    系統理論認為,這個過程是自我創造的一個特例。馬克思所說的社會物質再生產,對於自我關涉的系統而言,則具有普遍意義。系統中所使用的每一個因素都必須通過系統自身而產生出來,而不能從其周圍世界中「現成地」拿過來。加工意義的系統在運作過程中具有自我關涉性,這種自我關涉性具有的主要是一種自我創造的實踐意義,而不是自我實現的理論意義。
  • 家庭系統整合走進央視
    家庭系統整合是目前最前沿、最震撼人心、最快速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海靈格將這種方法定義為心靈工作、實用哲學與為生命服務的科學。是過去十幾年在歐洲發展最快的心理治療方法,在歐洲及世界各地的許多領域中被廣泛的運用和傳播,幫助過無數的家庭與心靈。
  • 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
    原標題: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理論上的重大成果和貢獻,就是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這一思想的時代背景、歷史地位、理論品格、科學內涵和指導意義等作了深刻、系統的闡述,標誌著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又一次與時俱進,標誌著21世紀馬克思主義邁出了堅實步伐。
  • 徐浩然:堅持系統觀念的理論邏輯
    從理論上搞清楚堅持系統觀念的內在邏輯,有助於謀劃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錯綜複雜的矛盾,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遵循系統的動力學特性經濟社會系統是一個動態系統,始終處於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那麼,系統演化的動力來自哪兒?任何一個動態系統,都要依賴系統各單元之間廣泛的相互作用、多種元素的聚集以及不斷的結構調整以適應外部環境變化。
  • 家庭卡拉OK系統
    什麼是家庭卡拉OK家庭卡拉OK系統,就是在家組建家庭KTV系統,滿足家庭成員、親朋好友的K歌要求。
  • 《愛與和解》之家庭系統排列公開課
    —海靈格        在研究家庭超過50年後,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發現,發生在人身上的種種問題,例如焦慮、抑鬱、罪疚感、孤獨感、酗酒、吸毒、病態賭博、犯罪、自殺、問題青少年、伴侶關係緊張、親子關係不和、甚至身體疾病等背後--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很多人承接了家庭中上一代或前幾代的"問題模式"、遭遇,或命運。
  • 【關注】老人家庭照顧支持系統
    研究指出緩衝的理論模式中『非正式社會支援』介入將正向影響老人生活滿意度之支持。所以在社會生活關係中,人們的情感、服務等社會支持具有緩衝負面障礙及生活壓力之挫折作用。然而除了家庭結構的變化外,其功能與資源甚至家庭關係的改變都使得老年人口使用家庭系統時,會引發許多的幹擾與障礙。一、家庭結構的轉變根據調查顯示,家戶組成的規模已漸縮小且成簡單化趨勢。
  • 如何與家庭系統共舞!
    家庭系統就是最基本的系統,你會如何與家庭共舞呢? 如果可能的話,去尋找或者製作一張家庭圖表,顯示家庭系統關係和人員變化——人們的記憶不是一直很可靠的,尤其是對於相對久遠的事件,試著給自己的家庭試著畫一張家譜圖。 這一方針看起來簡單,實則不然。除非你能養成這樣做的習慣,否則就會多走很多的彎路。
  • 全市政協系統2020年理論研討會召開:理論研究要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昨日,全市政協系統2020年理論研討會在市政協機關召開。會議圍繞如何突出專門協商機構特色、如何彰顯雙向發力優勢作用、如何夯實政協基層基礎等課題展開理論研討。市政協主席李愛國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8位來自區縣政協、民主黨派、市直部門、鄉鎮基層的代表,分別就推進人民政協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的實踐探討等課題進行了發言。據悉,市政協研究室已將今年質量較高的50篇理論研究論文彙編成冊。
  • 惠之媽媽:家庭是一個系統,孩子的問題要放到系統中看
    上一次,我們分享了《父母拼命學習,為何依然管教不好孩子》,原因出在家庭系統沒有改變。接下來,我們看看婚姻家庭治療為什麼會對整個家庭有幫助。 Bowe的婚姻家庭治療,有一些概念或治療方法,大家會發現對整個家庭治療是根基性的。 比如,他提到一個自我分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