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電影賣到全球67國

2021-01-10 中國江蘇網

《中國推銷員》劇照

《中國推銷員》編劇、導演檀冰(左一)和海外發行團隊合影

在不久前閉幕的美國電影市場展(AFM)上,來自中國的「一帶一路」題材商戰動作電影《中國推銷員》,成為國產電影海外發行的「黑馬」,在8天的會議期間,60多個國家的電影發行商籤訂了《中國推銷員》版權售賣及50%分帳發行合同,銷售總額突破600萬美元。影片編劇、導演檀冰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這部原名《中國夢》的電影,被《華爾街日報》稱為「一帶一路」電影,它在海外的銷售成功,令人格外振奮。

在美國電影市場展脫穎而出

《中國推銷員》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位中國通信工程師遠赴非洲開拓市場,最終獲得了商戰成功並阻止了某國內戰爆發的故事。影片於2017年6月16日在中國內地公映,但最終國內總票房為974萬元,網絡評分平平。相對於過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和影片輾轉在法國、瑞士、突尼西亞、中國等地拍攝了9個月的努力,檀冰對影片票房、口碑、收益等各方面都並不滿意。

檀冰坦言,在去美國電影市場展之前,他對影片的國際發行其實並沒有抱太高的希望。美國電影市場展(AFM)和歐洲電影市場展、坎城電影市場展並稱世界三大電影市場展,是一個純粹的世界主流電影自由交易峰會。以往鮮有中國內地影片在這裡引起關注。抵達會場後,檀冰覺得這裡簡樸、實在得像中國的金五星集貿市場,市場的放映廳裡,24小時輪番播映參與銷售的電影,80多個國家的購片商在1000多個公司的攤位間穿梭考察2000多個電影項目,憑藉自己的眼光和市場嗅覺「淘寶」。

令他驚喜的是,《中國推銷員》的海報被張貼在會場醒目的位置,影片被場刊首頁推薦,更得到美國權威娛樂媒體《好萊塢報導》的專版報導,稱該片是「最具AFM特點的經典之作」,而且特別「向《中國推銷員》和導演檀冰致敬」。美國權威財經媒體《華爾街日報》為此專門採訪了檀冰。

《中國推銷員》的海外發行獨家代理商、美國三岸國際電影發行公司負責人表示,在美國電影市場一次能把電影賣到60多個國家,真的算是很多了。「我們公司這次參展的10部影片中大部分是美國本土生產的影片,但《中國推銷員》的銷售成績排名第一。」

成功因取材真實尊重傳統

檀冰說,這部影片的核心主題是倡導和平,倡導分享,倡導正義、友誼、無私,「不能通過金錢和強權制約貧窮地區的人們獲得高科技和現代文明。」

談到影片海外發行成功的原因,檀冰說,影片成功的前提是劇本創作前,自己進行了認真採風,基本故事和很多細節都是中國人在海外真實發生過的,包括男主人公舉起中國國旗穿越非洲戰場的事,都是不止一個中國人在非洲戰亂時曾經採取的做法。影片從劇本創作階段就按照國際題材打造,拍攝過程請有關團隊進行國際化的把關。此外,全片75%的對白為英文,大部分演員來自國外,尤其是美國觀眾比較認可的好萊塢動作明星史蒂文·西格爾與泰森的對戰,著實為電影增色不少。電影中還有跨國商戰、政治博弈以及坦克、飛機、重機槍等超大型作戰武器輪番登場。《好萊塢報導》稱,看膩了高概念科幻電影的美國人,對這樣傳統的、好萊塢經典模式影片感到「驚喜」。

當然,美國三岸國際電影發行公司功不可沒,從拍攝到剪輯給了影片許多建議,從各方面進行了重新包裝。影片為海外市場剪輯的預告片,在YouTube上線後的點擊量已突破160萬。

新主流電影海外發行範例

《中國推銷員》無疑是既弘揚主流價值觀、充滿正能量,又貼近大眾文化,故事性、戲劇衝突性強的新主流電影之一。影片反映了「一帶一路」倡議,也有著立足中國當代經濟成就和面向國際視野的格局,滲透了中國核心價值觀,並力求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

到目前為止,與《中國推銷員》籤約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達67個,不僅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韓國、印度等電影消費大國,還有土耳其、沙特、利比亞、科威特、伊拉克、埃及和南非等國以及許多中東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就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影片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上映後,中國片方還將獲得50%的票房分帳以及電視、音像、網絡等渠道的分帳。檀冰透露,已經收到版權費600多萬美元超過20%的預付款。業內人士測算,最終影片的全部收益應該會突破千萬美元。根據記者的粗略了解,近年來,國產電影海外票房超過千萬美元的只有《長城》《功夫瑜伽》《葉問3》等數部。

作品在海外市場創下如此佳績,檀冰始料未及:「這不是合拍片,沒有用國外一分錢,是真正的國產片。但應該算是中美電影合作的一個範例。」更令他自豪的是,《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把影片歸類為「一帶一路」電影,竟然獲得歐美人的喜愛,他們還對影片實現中國文化「真正走出去」進行了肯定和喝彩,「這事挺難得的。」

據悉,4月20日,《中國推銷員》將在美國、加拿大等地公映,還將在紐約、洛杉磯和拉斯維加斯舉辦3場首映式。今年,影片還將前往柏林、坎城以及中國香港的電影市場銷售。檀冰的目標是將影片賣到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他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影片中的一幕:勇敢、智慧的中國工程師歷盡艱險,駕車穿過漫漫黃沙塵土和滾滾炮火硝煙,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終於迎著明媚的陽光,獵獵招展……

相關焦點

  • 《中國推銷員》成黑馬 "一帶一路"電影賣到全球67國
    影片編劇、導演檀冰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這部原名《中國夢》的電影,被《華爾街日報》稱為「一帶一路」電影,它在海外的銷售成功,令人格外振奮。  在美國電影市場展脫穎而出  《中國推銷員》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位中國通信工程師遠赴非洲開拓市場,最終獲得了商戰成功並阻止了某國內戰爆發的故事。
  • 深度|從西班牙布局看阿里巴巴「一帶一路」全球化戰略
    來源:《財經》新媒體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中國同「一帶一路」參與國大力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不斷改善營商環境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時表示,一帶一路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推動全球化的責任。中國第一次推動全球化是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是當今中國對未來的承諾。
  • 小片之魅:「一帶一路」電影的國家敘事
    這是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在《羅馬》中的鏡頭語言,也是「一帶一路」國家影像表達的一個特點。從黎巴嫩的《何以為家》到新加坡的《熱帶雨》、從蒙古的《再別天堂》到伊朗的《夢中的城堡》等等,這些享譽上影節的小製作,來自不同地域,但創作美學的核心是根植自己所在的鄉土,緊扣時代衝突的命題,充滿對現實生活的觀照,飽含對人物命運的悲憫。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2020年12月22日 10:2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跟著電影去旅行」!「一帶一路」電影周啟動,露天展映等你看
    這個夏天,廣大市民可能無法親身到國外旅行,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則讓大家可以跟著電影,讓目光飛向歐洲、美洲、亞洲、非洲,放自己的心靈去旅行。昨夜的陸家嘴中心下沉式廣場比以往更熱鬧,疫情期間參與過志願服務的陸家嘴環衛工人、金融白領等眾多行業的觀眾,和周邊市民一道觀賞了電影《孟加拉製造》。
  • 聽十國青年講述「一帶一路」創業故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袁野)回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人類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新生機。12月20日,「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年度會議在北京舉辦。
  • 「一帶一路」電影聯盟:23國電影人齊聚!多元化電影市場路在何方?
    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邀請到了23個「一帶一路」國家的電影人,也促使國內外的資深電影人進行了文化交流。在「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上,華誼兄弟電影的總經理葉寧認為,中國電影市場現在越來越傾向於多元化市場。 他提出,多元化內容近些年來受到中國電影觀眾的歡迎,發行第三國家影片也令企業嘗到了甜頭。
  • 國際時評:「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題:「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新華社記者李蓉  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發展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
  • 李太宇:推進「一帶一路」國家參與全球衛生治理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在這一背景下,加速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勢在必行。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城市化、全球化的加速發展以及國家間相互依賴的加深,傳染病的暴發及傳播速度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
  • 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鋼鐵駝隊」連接起「一帶一路」兩端。走出去的不僅僅是中國物資,還有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2020年12月15日,印尼歷史上第一條高速鐵路——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的雅萬高鐵1號隧道順利貫通。目前,中國已經同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開展了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中國已經是「一帶一路」倡議25個參與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 沿著「一帶一路」 探訪那些獨樹一幟的電影文化
    沿著「一帶一路」,探訪那些獨樹一幟的電影文化陳思航從201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將 「一帶一路」作為國際展映板塊的常設單元,它便以國際化的視野,帶領觀眾遍覽了多國的風土地貌與人間故事。今年的 「一帶一路」電影周單元自國產片《白雲之下》啟程,它將帶領我們前往不同地域的影像世界:哈薩克斯坦的《偷馬賊》、希臘的《如何變成鳥》、印度的《RK還是R KAY》、埃及的《盧克索》……一系列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作品,呈現了該倡議本身具有的文化交流意義。
  • 「中國經濟站穩2020」「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 穩定全球供應鏈
    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本期推出:「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 一帶一路下的電影藍圖:泰國、俄羅斯、斐濟能給中國電影帶來哪些與眾不同?
    這個6月,在上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合作的號召下,這家泰國電影公司開始與中國資本頻繁接觸,而未來,他們極有可能會涉足一些合拍片領域的項目。在此前引進過俄羅斯科幻片《莫斯科陷落》外,目前佳華影業主推的電影《終極鬥士4》便是一部保加利亞電影。佳華影業CEO李忠武認為,在一帶一路的政策背景下,東歐和東南亞國家電影蘊藏著新的市場機會。
  • 普華永道:基礎設施等四大支柱驅動「一帶一路」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崔立勇報導  日前發布的《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報告認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它們將會很大程度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並承載全球貿易高速發展。
  • 電影正成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
    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電影行業交流日漸頻繁,一大批故事片、紀錄片及動畫片在合作中創作完成,電影藝術正成為沿線國家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黃貓》由哈薩克斯坦與法國合拍。同時獲得特別推薦影片的,還有伊朗與挪威合拍的《無光的陰影》、德國與俄羅斯等國合拍的《波斯語課》等16部影片。
  • 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日獻詞《回望烏孫國》
    2020年12月16日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之後的第七個國際日,也是"和平公主"劉細君誕辰兩千多年,以及"世界樂聖"貝多芬誕辰兩百五十周年的日子,這是東西方人民文化互鑑與古今聖賢輪迴重逢的時刻,兩千多年前的"和平公主"劉細君給一帶一路國際日賦予了和平的內涵,兩百多年前的"世界樂聖"貝多芬給一帶一路國際日帶來了美妙的音樂。
  • 面對流言蜚語,「一帶一路」何以理直氣壯?
    從歐洲西端的鹿特丹,到亞洲東端的連雲港,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碧波萬頃的南洋,在新交通與通訊技術革命的大潮拍打下古老的絲綢之路重煥活力,彼此遠隔的港口則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連接而欣欣向榮。朋友多了路好走。「一帶一路」開放不封閉,中國的朋友圈也隨著「一帶一路」的全球性鋪開而拓展。然而,在全球性憧憬與期盼中,不和諧的、質疑的、甚至抹黑造謠的聲音也從來沒有斷絕。
  • 姜峰 藍慶新:數字「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挑戰及路徑研究
    自2017年數字絲綢之路提出以來,中國電信、計算機軟體服務、信息服務等行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的併購金額從2017年的6.22億歐元提高到2019年的10.64億歐元,年均增長率為32.35%,其中新加坡、印度、以色列的年均併購額均突破1億歐元,三個國家併購額佔「一帶一路」併購總額的86.76%;同時,電信、計算機軟體服務、信息服務等行業海外併購金額佔中國在「一帶一路」併購總額的比重同步上升,
  • 新聞聯播:一帶一路的第二條腿
    2013年秋天,我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這是政策溝通不斷深化的4年。
  • RH頭條 國富浩華國際年會暨中國走出去:一帶一路國際峰會在滬舉行(圖文版)
    2014年,上海GDP總量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第二位,是全球第二大期貨交易中心、全球第二大鑽石現貨交易中心、全球三大有色金屬定價中心之一,並連續8年蟬聯全球最大黃金現貨交易市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國富浩華國際選擇在上海舉行年會,不僅體現了對瑞華的重視和支持,也體現了國富浩華國際的眼光與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