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臺門防禦衙門
彰武臺門防禦衙門,位于于家窩堡鄉彰武臺門村。彰武臺門是清代柳條邊十六邊門之一,因邊外有養息牧廠(也叫楊檉廠),又叫「楊檉木門」。《清代柳條邊》一文記述:「各邊門均建邊門樓一座,門樓的上方中央則懸掛著書有邊門名稱的匾額……,門樓中央是過道門洞,兩邊有耳房:一邊為囚室,一邊住巡差。門樓內是邊門的防禦衙門。衙門裡有文武兩個章京,下有披甲兵30餘人…」。彰武臺門初創於1672年(康熙十ー年),設置人員各期不等,大致為滿洲防禦員1名、筆貼式1名、領催3~4名、滿漢旗兵39名。此門於1923年(民國12年)撤廢。
巨流河衙門
巨流河衙門,位於鎮郊鄉巨流河村。原有正黃旗佐領衙門1處,鑲黃旗佐領衙門1處,均設於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據民國15年《新民縣誌》記載:「於康熙二十九年,由山海關移設,衙址均在城內,兩旗各設佐領1員、委官2人、領催6名、甲兵92名。正黃旗佐領兼掌路記,亦稱路記衙門。該門於1923年(民國12年)撤廢。」
巨流河古城
白旗堡衙門
白旗堡衙門,在今大紅旗鎮內。原有正紅旗佐領衙門1處,正白旗佐領衙門1處,均設於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亦由山海關移防至此。兩旗各設佐領1員、驍騎校1員、委官2員、領催6名、甲兵92名。正紅旗佐領兼掌路記,亦稱路記衙門。該衙門1923年於(民國12年)撤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