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不止「妖魔化」了中國人,還將中國文化踩得稀爛

2020-09-11 開心壹刻

01、「妖魔化」的鞏俐

不得不說,《花木蘭》這部電影的人物,真的是一言難盡,此前歪叔吐槽過主演劉亦菲的「額黃妝」,還有鄭佩佩的「媒婆妝」,以及李連杰的「滿洲皇帝袍」等等

但是,以上元素僅僅是來自於海報,如果真的看過電影之後,才知道,這部戲,最大的「槽點」應該是在「千變鞏皇」鞏俐的身上!

鞏俐在電影之中,飾演的角色是「女巫仙娘」!首先這個角色的「槽點」就在於,在東方的故事之中,是沒有女巫這個角色的。所以.....在我看來,鞏俐這個「女巫」,就真是單純為了「妖魔化」而設計的!

首先第一個「妖魔化」的東方在於角色本身,一個會「黑魔法」的女巫,而且用她是挑起柔然部落與中原戰爭的罪魁禍首

一路上用她的「黑魔法」,傷害了無數的士兵與平民!而這樣的角色,竟然是因為皇帝將其逼的不得不反的那種!

因為天朝皇帝不容忍這樣擁有「黑魔法」的女巫存在於世,於是將這些女巫趕盡殺絕,而柔然部落大首領的兒子,卻發現了他,並且救了她,於是兩人達成了合作:摧毀天朝,建立一個女巫與世人同存的世界

另外,還有一點,李連杰這個皇帝的角色,竟然是一個殘暴不仁的角色!簡直呵呵了

分明是一段女子從軍抗擊外敵的「英雄事跡」,而這部花木蘭呈現的,竟然是......柔然為復仇而來,女巫想建立「共存世界」,皇帝只會顧及自己人!

如果中國的歷史真的如此「獨立霸行」,那今時今日,何來「五十六朵花」呢?

02、「弱小」的天朝皇帝與將軍

講真,這部中華女英雄電影,在我看來,真的就是一部徹頭徹尾打著「中國英雄」旗號,然後大肆抹黑中國的影片!

「獨立專政」的皇帝,對女巫趕盡殺絕,親手斬殺了柔然部落的大首領,當知道柔然捲土重來之後,又一次發動戰爭,要對柔然趕盡殺絕!

甚至影片之中,還有一段隱喻,鞏俐飾演的女巫,本來不想真正與柔然合作的,她以黑魔法附身在一名邊境士兵的身上,然後去到皇宮,問皇帝陛下,對於女巫歸來, 報復王國的事情,保持什麼看法!

結果皇帝的反應就是:我們並不怕黑魔法,這個王國沒有女巫的容身之地

呵呵,換個說法就是:皇帝比殘暴的柔然部落新首領,更加殘暴與不知道愛惜人才。否則......鞏俐應該效忠的就不是柔然部落了

而最後,皇帝居然得知前線大敗之後,傻乎乎的御駕親徵,送著給柔然俘虜他.......所謂千裡送人頭,禮輕情意重?

除了被無限弱化的皇帝之外,天朝的將軍與士兵,也是「弱小」的

開篇,柔然部落首領帶著十餘人,策馬奔騰而來,而鎮守邊關重鎮的士兵,居然愣住了,放了一波箭之後,就看著這些柔然人,跳上十幾米的城牆(我也不知道為啥柔然人可以跳上這麼高的城牆)

然後,一個邊陲防禦重鎮就這樣被十來個柔然士兵給破了!

這......天朝士兵真夠「強壯」的

還有被無限弱化的「大將軍」甄子丹,作為一個統領兵馬數十載的邊境大將軍,居然選擇在平地等著柔然人衝鋒。

好吧!咱們姑且認為,甄子丹是維護天朝尊嚴,所以不屑用兵法,話不多說就是硬鋼!

而甄子丹與前面守城的士兵一樣,放了一次箭之後,就直接硬碰硬了!這....是因為兵營的箭不夠了嗎?

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放完一波箭之後,柔然首領就帶著親衛撤退了,作為大將軍,居然不知道窮寇莫追的道理,直接安排士兵追擊,結果,除了花木蘭,全軍覆沒......

這......中國兵法,窮寇莫追,就這?

03、碎落一地的中國文化

拋開「妖魔化」的中國皇帝與女巫,拋開被無限「弱化」的將軍與士兵,最後再來說一說,這部電影的「中國文化」

畢竟,迪士尼當初可是號稱,請了專門的中國專家指點的!

1.掛著紅燈籠的祠堂

拋開什麼「額黃妝」不談,這祠堂,真靈性。

就問各位看客老爺們:你們有沒有見過掛著紅燈籠的祠堂?

這.......唉

宮門口散步的後宮嬪妃祠堂就不談了,畢竟這種細節,美國不知道就不知道吧!但是,皇宮門口散步的嬪妃們是什麼情況啊!

但凡看過一集《甄嬛傳》,也不至於犯這樣的錯誤啊。「額黃妝」這樣的冷文化都能get到,後宮嬪妃不能出後宮,這樣的「大眾文化」,不知道?

開篇講述古代女子的「三從四德」,以及中國古代的「封建」,女子除了嫁人,就沒有其它出路了,結果到了這兒,後宮女子們,都能如此囂張了

還有花木蘭的家族,竟然是「鳳凰」守護的家族

花木蘭在戰場上,對戰女巫的時候,居然還能喚醒「鳳凰之力」,這不是魔幻不魔幻的事情,而是......地位啊

鳳凰從古至今,都是尊貴的體現,至少,在明朝以前,鳳凰是「皇后」的專屬啊!

唉!只能說,這部《花木蘭》,真的就是看看「童話」,千萬不要抱著任何「中國常識」去看,否則,處處都是「槽點」

更不要帶著「中國文化」知識去看,否則,就是「妖魔化」的中國人,以及被踩的稀碎的中國文化

相關焦點

  • 《花木蘭》不止「妖魔化」了中國人,還將中國文化踩的稀爛
    我又一次回來了,為之前的「言行」道歉:我不應該說這部電影「醜化」了中國人,應該說它「妖魔化」了中國人才對!拋開此前已經吐槽過的「妝面」與海報!簡直呵呵了分明是一段女子從軍抗擊外敵的「英雄事跡」,而這部花木蘭呈現的,竟然是......柔然為復仇而來,女巫想建立「共存世界」,皇帝只會顧及自己人!如果中國的歷史真的如此「獨立霸行」,那今時今日,何來「五十六朵花」呢?
  • 《花木蘭》「妖魔化」了中國人,更加中國文化貶得一無是處
    近日《花木蘭》在電影院上映,卻引起了眾多觀影者的不滿。這部匯集了劉亦菲、李連杰、鞏俐等人的《花木蘭》電影,原本以為是還原了花木蘭替父從軍忠勇孝義的精神。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卻是,縱觀整部電影,完全是「妖魔化」了中國文化。
  • 「妖魔化」版花木蘭,不尊重中國文化,自己不覺得尷尬嗎?
    《花木蘭》終於在萬眾期待下姍姍來遲,這部迪士尼動畫電影因為疫情的原因,在電影業最蕭條的的時候堅持上映了。究竟何為「妖魔化」,為何要如此描述中國文化?這部電影本身就是講中國士兵中女英雄的電影,在突出花木蘭的同時也不應該弱化其他中國士兵,這反而變成了一種抹黑。
  • 《花木蘭》「妖魔化」了劉亦菲,花木蘭到底值不值得看
    而這樣的角色,竟然是因為皇帝將其逼的不得不反的那種!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放完一波箭之後,柔然首領就帶著親衛撤退了,作為大將軍,居然不知道窮寇莫追的道理,直接安排士兵追擊,結果,除了花木蘭,全軍覆沒......這......中國兵法,窮寇莫追,就這?
  • 比豆瓣4.7更扎心的,是《花木蘭》「妖魔化」了中國人
    提起花木蘭,相信許多人都頗為熟悉,作為中國古代的巾幗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勇戰柔然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也因為其女扮男裝的特點,所以花木蘭的事跡被很多藝術形式所表現,像電影,電視劇,歌舞等等。
  • 《花木蘭》可以神話,但不應該「妖魔化」
    提起花木蘭,相信許多人都頗為熟悉,作為中國古代的巾幗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勇戰柔然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也因為其女扮男裝的特點,所以花木蘭的事跡被很多藝術形式所表現,像電影,電視劇,歌舞等等。不過,比4.7分更扎心的,是《花木蘭》「妖魔化」了中國人。
  • 國際友人奉獻純正的文化垃圾——《花木蘭》
    》可不是單純的在影院上映,還在線上上映,觀眾們需要額外付費,就可以看到這部電影。影片中錯亂的中國元素胡亂搭配,絲毫看不出迪斯尼當年製作《獅子王》等影片的嚴謹。朝代、服飾、妝容統統是槽點,不了解中國元素的人看了可能會覺得是那麼股東方風味,但作為中國人一眼就能看出各種錯誤。
  • 《花木蘭》妝容太醜,觀眾不能忍:中國文化不是這樣
    定於9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的《花木蘭》曾讓觀眾滿心期待,但近期電影超前放映之後,豆瓣評分竟一度下滑至4.8分。在豆瓣熱門短評中,網友們的不滿除了指向劇作和表演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指向了這部電影對於中國歷史文化的誤讀
  • 想騙中國人的票房,《花木蘭》還太嫩了
    ,搭中國布景,講中國故事……迪士尼新片《花木蘭》直指中國市場。很多人說迪士尼講不好中國。《花木蘭》是個流傳了1300年的故事,這部電影同樣到在1300年積累的文化、傳說和大眾流量之中。 可1998年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至今還在豆瓣上攥著7.8的高分,怎麼一變真人就撲街了呢?
  • 劉亦菲演技爛,《花木蘭》上線一天口碑暴跌,中國文化面目全非
    觀眾大多數認為這部電影非常稀爛,而影評人卻大力推介,實在是讓不少人搞不清楚。不過有不少留學生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作為一部外國人拍攝的中國文化特別濃重的電影,電影《花木蘭》對很多中國文化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失誤。
  • 「臉譜化」的《花木蘭》折戟沉沙,是缺少對中國文化的敬畏
    佔有天時地利的《花木蘭》為什麼會出現滑鐵盧呢?筆者認為,這是創作團隊缺少對中國文化的敬畏。花木蘭在中國可謂是老幼皆知,也正因為如此,中國觀眾對《花木蘭》的期待也是非常高的。對看慣了古裝戲的中國觀眾來說,這版《花木蘭》電影所反映的中國文化是一種「偽中國文化」,是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文化,真正的中國文化元素缺乏而不真實。有觀眾甚至大呼,他們看了一個「假花木蘭」。
  • 《木蘭詩》:劉亦菲版《花木蘭》根本不是中國人的花木蘭
    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上映了。看完你會發現,它根本不是中國人心中的那個花木蘭。中國人的花木蘭,是「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是因為「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才替父從軍的,是「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的小女人。
  • 走出國門的花木蘭,為何不受待見?
    無論98版亦或真人版,槽點最多的還是「這太不像中國的花木蘭了,人是中國的臉,心卻是美國的自由主義。」 《花木蘭》能在民間流傳上千年,歸根究底是推崇忠孝兩全的儒家思想。忠是「提攜玉龍為君死」,孝是力圖「報得三春暉」,迪斯尼仿佛並不懂。
  • 《花木蘭》投資3個億,製作像網劇,魔改中國文化,打仗10餘人
    出於這種刻板印象,他們在解讀東方文化的時候,更多也是為了獵奇,常將東方這片土地及生長的人描述得神秘、怪誕且誇張。然而《花木蘭》打著弘揚中國文化的旗號,卻不考慮中國古代的實際情況,對其背景進行了魔改。然而老外的獨特審美還不止體現在這一方面,花木蘭的頭髮如同廉價捲髮棒卷出來的小卷,劣質鳳凰不如山雞,咖啡拉花裡的鵝都比這好看
  • 很可惜,《花木蘭》不只是拍給中國人看的
    好萊塢創作者們樂此不疲的改編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故事,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拍出的電影並不只是為了給這些文化故事來源國的影迷們看的。《木乃伊3》當年被批判的一無是處,外國人以救世主的形象來拯救當時處於水深火熱的中國人本就已經讓人噁心,而且他們還打著道德的旗幟將中國人心中帝王秦始皇描寫成了大反派,這有點反中國人的歷史與文化認同了。
  • 誰說《花木蘭》對中國文化不上心?這「五行」不是詮釋得很好嘛
    不過,《花木蘭》這部電影真的對中國不上心嗎?蹭認為,《花木蘭》劇組對中國文化還是下了功夫研究的,尤其是,該劇組對五行文化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這才成就了一部空前絕後的大作。不信?我們一個一個說:金金代表有錢。《花木蘭》顯然是一部大製作電影。首先,從拍攝地點來看,壕!直接橫跨南北半球。
  • 文化侵略|劉亦菲出演《花木蘭》將上院線,迪士尼殺回中國市場
    其實迪士尼將《花木蘭》這部電影引入中國,不過又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侵略——跟美國那些英雄傳奇的電影一樣。首先,迪士尼將這部電影引進中國內地動機不純。迪士尼已經為這部電影投下了巨資,為了回本迪士尼對中國市場覬覦之心並未消退。
  • 《花木蘭》的中國元素與文化輸出
    花木蘭願意回到朝堂,無異於是同意維持封建的父權社會,影片對華人女性的形象塑造的顛覆,僅是流於表面,對這個家喻戶曉的中國傳統故事,詮釋得十分淺顯,像一個粗獷髒臉版紅衣的「中國娃娃」。鞏俐飾演的「仙娘」角色,也是這則神話故事中較為「突兀」的一筆。
  • 迪士尼的《花木蘭》是拍給中國人看的嗎?
    迪士尼拍的《花木蘭》,中國觀眾為什麼不買帳?明天就是周末,想帶著家人去看一場合家歡的電影,從疫情開始至今就沒進過電影院,著實挺憋屈。中國人對花木蘭精神的理解更為透徹,木蘭出生於軍戶家庭。所謂軍戶,世代當兵,「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因「可汗大點兵」本事大家閨秀的木蘭無奈替父從軍。
  • 花木蘭電影中的東方主義情結
    但是從導演不是李安,而改由妮基·卡羅開始就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也確定了這將是中國元素下的歐美牌故事。果不其然,新版花木蘭一經上映,仿佛一口氣得罪了全世界:華人觀眾能看到美國中心的傲慢,非華人觀眾看到了重置電影的劇情混亂,保守派看到了蒼白無力的政治正確,自由派看到了過時的忠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