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蔡藝芃 李誠賢報導 從疫情暴發到被完全控制,武漢現在是一個什麼樣子?這裡的情況怎麼樣了,是否安好?最近,一部由日本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中日兩國引發熱烈反響,讓觀眾看到了一個真實而又令人動容的武漢。
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在南京定居7年。今年3月,他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曾被多家外媒報導。此次聚焦武漢,他帶領團隊實地採訪10位普通武漢市民,記錄了當前武漢市民和城市的現狀,展現了武漢震撼人心的抗疫努力和成果,也傳遞了武漢人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信心。該紀錄片發布24小時內微博閱讀量超過2500萬次。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專訪了竹內亮。
紀錄片重塑了日本觀眾對武漢的認知
《好久不見,武漢》通過實地走訪,以普通人的視角展現了武漢這座城市經歷疫情創傷之後的實景,以及武漢人民堅韌、豁達的精神。圖為導演竹內亮在武漢街頭與路人交流。
問:拍攝《好久不見,武漢》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是什麼?
竹內亮:起因是我們發現外界對武漢的了解並不多,大多還停留在2月份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網上甚至還有一些謠言。其實我之前對武漢狀況的了解也不多,有些人說武漢很安全,也有人說武漢還是很危險。我自己也很好奇,很想親自去看看。而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我希望把真實的武漢拍下來,展現給全世界。這是拍攝《好久不見,武漢》最大的理由。
問:日本的電視臺播出了《好久不見,武漢》後,日本觀眾如何評價這部紀錄片?
竹內亮:日本的各大電視臺、新聞報紙、網絡媒體都在關注這部作品,紀錄片在日本的反響特別好。我們的視頻完全顛覆了日本觀眾對武漢的印象。在此之前,一些日本人腦海中的武漢只有疫情。通過這部紀錄片,他們看到了經歷疫情創傷之後的武漢。他們說得最多的是,「武漢原來是這麼漂亮的一個地方」,「想去武漢看看」。還有我的一位日本朋友留言道:「希望武漢人都能快樂起來。」這些留言表明,他們重塑了對武漢的認知。
說實話,如此廣泛的關注在我的意料之外。一開始我們打算把它做成10集的短片,認為這樣做或許在當下短視頻時代傳播效果會更好,但是後來還是覺得連續一個小時才能體現情緒的變化。目前的結果讓我如釋重負,我沒有辜負武漢。
問:您認為《好久不見,武漢》受到關注的原因是什麼?
竹內亮:真實、客觀是最大的原因。拍攝過程中,我們團隊裡每個人都哭過、笑過,但是我們儘量不把主觀情緒帶進去。我們要把真實、客觀的武漢原原本本地展現給不了解武漢的觀眾。另外,我的身份也是最大的特點,外國人拍武漢,這可能是頭一次。
武漢人正以樂觀的心態勇敢向前走
問:到達武漢之後,您看到現在的武漢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竹內亮:去之前完全不知道武漢的真實情況,所以心裡還是有些害怕的,我們的編導和攝影師甚至都沒有告訴自己的家人要前往武漢拍攝。
但是一到武漢,我們之前的擔心就完全打消了。我問了很多武漢人「你怕嗎」,他們都表示完全不怕。10天採訪結束後,武漢人民用他們的堅韌、豁達深深打動了我,他們現在更關心的是經濟如何復甦。所以通過對他們的採訪就知道,武漢的疫情現在是完全控制住了,沒有問題。
問:紀錄片的受訪者有日料店老闆、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初中英語老師、外賣騎手、護士、口罩厂部門負責人等,讓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位?
竹內亮:我們從5月份開始在微博上招募武漢市民參與拍攝,很快就有100多人報名,團隊花了兩周時間整理出他們每一個人的詳細資料。最終我們挑選了10位與一些關鍵元素相關的拍攝對象,比如在華南海鮮市場、雷神山醫院工作過的人,以及醫護人員和確診感染的患者。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位。一位是外公因為新冠肺炎而去世的醫院前臺莊園。莊園是100多位應徵者中唯一有多位家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她的媽媽和二姨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她的二姨住過雷神山醫院,做了41次核酸檢測才完全康復回到家。她在鏡頭面前說出了許多真心話,所以我特別欣賞她的勇氣。
還有一位是英語老師。她從1月底就開始堅持拍攝武漢的街景,用無人機記錄下了從空無一人的街道到漸漸充滿煙火味的武漢。她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這次疫情,武漢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但我不想世界只通過疫情認識武漢,我想把武漢好玩的、有意思的文化,介紹給全世界。」這樣樂觀的態度令我特別欣賞。疫情給很多人帶來了悲傷,但只有悲傷的話是沒有未來的,還是需要大家往前走。
總之,10位受訪者身份、經歷各不相同,他們讓大家仿佛看到了所有人的武漢,看到了一座英雄城市無法忘卻的過往,以及別無選擇唯有昂起頭勇敢向前走的未來。
這樣的武漢,這樣的中國,是充滿希望的
問:疫情暴發以來,您和團隊已經拍攝了十餘部疫情主題的短片,在您看來,中國的抗疫舉措與其他國家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竹內亮:我談談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今年2月我從日本回到南京,隔離了兩個星期。當時我覺得很奇怪,因為當時在日本新冠病毒感染者很少,所以我不太理解隔離的做法,甚至有一些生氣。但現在看來,從外面回來的必須要隔離兩個星期,不允許任何一個例外,這樣嚴格的措施確實很有必要。
後來,在我們開啟微博募集拍攝對象的前夕,武漢啟動全民核酸檢測。當聽到武漢要進行近990萬人的核酸檢測時,我感到非常意外,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這次到武漢之後,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這說明中國政府的執行力相當強。
總之,我覺得中國的防疫措施非常到位。不僅僅是政府的防疫舉措本身科學管用,特別要說到的是老百姓特別配合。包括紀錄片最後以一群橫渡長江的老人收尾,這是武漢恢復到正常狀態的代表性場景,大家同時一起渡江,也展現了武漢人一起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精氣神。
問:作為一個已經在南京定居了7年的外國人,經歷了這次疫情,您有什麼新的感受?
竹內亮:首先,我感覺中國的老百姓素質都很高,大家都很規矩、很團結,都遵守防疫措施。另外,中國的年輕人很棒,尤其是90後,他們也是這次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他們的創意、對國際社會的了解、天天向上的正能量,我都十分欣賞。這樣的武漢,這樣的中國,是充滿希望的。(視頻編導 李誠賢 蔡藝芃 張東嶽 | 製作 荊培軒 胡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