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事釋世]:和而不同的前提

2021-02-17 一個坑一個蘿蔔

     分歧是普遍存在的,但分歧不一定表現出來,要看實力。實力相當的雙方一旦出現分歧,就容易表現,比如兩頭爭奪領地的老虎,再比如兩隻爭奪配偶的公羚羊,必經歷一番比武較量,最終一方取勝另一方敗退。如果實力不對等,就不會出現這種畫面,比如貓要抓老鼠,賈政要打賈寶玉,你們見過對打的場面嗎?即使是Jerry一般不會也與Tom正面對抗,都是按照國際慣例,奪路而逃。

     但真正嚴重的分歧還是會以某種特定的方式表達出來。建國之後,林副主席可曾公開表達過對毛主席的不同意見?完全沒有,但沒有表達並不代表沒有分歧。1971年的五一,在天安門城樓上林的表現已經說明他對自己的結局有深深的預感。實力太不對等啊,所以即使有不同意見也沒有表現出來,我猜測九一三那天林副主席倉促登上256號「三叉戟」飛機奪路而逃時,腦海中閃過的是高副主席、彭總、劉主席等等。不光是林副主席,當時又有幾個人公開表現出不同意見呢?高華說過,毛主席是那個時代的主宰。

     為什麼明明有分歧但不肯表達,大概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追求表面和諧,二是為了守護既得利益。很多情境下,我們似乎沒有習慣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尤其是一大群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特別害怕形成張力,特別害怕自己被孤立,害怕撕破臉,這個在傳播學上叫做「沉默的螺旋」。那我們為什麼沒有習慣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那是文化使然,就像我們開會討論問題時,都是總經理先發言表態,發完言後下屬就沒辦法再發言了。如果考慮到基層的人更了解實際情況,那么正確的會應該是,總經理和副總先閉嘴,讓科員最先發言然後退下;然後科長發言然後退下;然後處長發言然後退下;最終總經理和幾個副總留下來針對剛才的發言進行研討。

     從外部看一團和氣,其實從內部看就是不和諧了,弄到最後,大家都表示同意卻各懷心事,就是同而不和了。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大概意思就是,君子雖然有很多分歧,但是內心深處還是有很多善意能夠容納對方,依然能夠和睦相處。

     我們不要怕分歧,分歧太普遍,我們不要追求處處一致,因為那不可能。你長在山東,愛吃饅頭;他長在浙江,愛吃米飯,這輩子都改不了,所以別想著處處一致。更別想著說服別人,莊子說: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杜牧遞進道:這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本來,實力懸殊的雙方應該不會展現出分歧,但是饒毅是怎麼回事?大意了啊!這段時間饒毅的舉報塵埃落定了,偌大一個中國生命科學界,除了饒毅還有誰站出來繼續表達不同意見?有常識的人都是心知肚明,那些實驗能重複早就重複了。誰願意出來得罪人啊,新聞上說:「這次確定覆核工作組先後聯繫了幾位專家包括海外歸來的專家,但相關專家均予以婉拒。」將心比心,要理解科學家首先是人,追求科學和堅持真理並不總是科學家們最高的行動指南。

圖片誤用

     今年同學們都學會一個新成語:「圖片誤用」,講真,我的那些博士同學要是早一點掌握這個成語就不用念那麼多年了。其實我對於教育學那些所謂實證研究和那些稀裡糊塗的準實驗早就不以為然了,然後今天你們告訴我,科學實驗竟然也無法重複,哦,大自然真的好神秘啊。我真的想請教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同學們,你的實驗結果應該是一個可以不斷被重複出來的客觀現象,而不應該是某次實驗中得到的偶然結果吧?如果一個現象是偶然出現的,那麼到底怎麼再次使用它呢?

     在有分歧的地方爭一爭,儘管實力懸殊,但饒毅還是爭了。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要我說,饒毅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也沒有考慮自己的實力,真是個君子啊!君子和而不同,如果大家都是君子就好了,和而不同是個結果,前提條件是大家都是君子。可惜現實中,嶽不群往往能夠欺騙利用令狐衝,朱九真往往能夠欺騙利用張無忌,你又有啥辦法?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我來胡亂翻譯一下:君子沒有要爭的。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那樣。相互作揖謙讓著上場,射完後,下場來幹一杯。君子爭起來也是君子。我又想,為什麼孔子說是比射箭呢?我又想到孟子說的:「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我再來胡亂翻譯一下:仁者就像比射箭的人一樣,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身體然後放箭;如果沒射中,不埋怨那些勝過自己的人,看看自己身子正不正吧。饒毅敢於舉報,大概至少說明自己身子正吧!

     君子和而不同,反過來想也成立,和而不同的前提條件是雙方都是君子,和而不同檢驗著君子。因為君子從來不以權勢壓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以理服人。

相關焦點

  • 和而不同,相溶於水
    02理解世間不同與包容第二部分就是講關於同性戀的事,列舉了幾個認識的人,翼飛,張北川等身為同性戀的言與行。在對待同性戀這件事上,跟我對待演員的看法是一樣的,我從不追星,也不過多關註明星的私生活,在我看來演戲就是看演技,我覺得演得好我讚揚,我覺得私生活不行我也會批判,但這兩者是不衝突的。所以,同性戀而言,在兩性關係中我能理解,但我自己是接受不了的,大家理念不一尊重差異,但我能接受作為工作中的好搭檔和生活中的朋友。
  • 高考模考作文|成都一診:君子和而不同
    參考立意切題立意:1.和而不同,君子之風。2.思想可以不同,為人必須高尚。3.君子和而不同。4.君子有爭,為人需坦蕩。5.君子之交,赤誠相見。……偏題立意:1.對手的重要性。(不符合題旨)2.正確評價對手。
  • [視事釋世]:最最漫長的一天
  • 重釋「新亭對泣」:《世說新語》最被人誤解的故事
    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言語31)  北方的權貴渡江,他們本來熟悉京師洛陽的山水風物,來到南方後,每每在吉日良辰,大家相約,一起到建康西南方的新亭觀賞山光水色,鋪好草墊,坐在江邊,邊飲宴,邊聊天。周顗坐在眾人之間,忽發感嘆道:「這裡也有山有水,山山水水就是山山水水,似無區別;可眼前的山河,哪裡是北方的山、北方的河啊!」
  • 交往有度,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與人交往,會保持和諧融洽的氛圍,但不會如膠似漆,並且保持自己獨立的見解,不去人云亦云,盲目隨從;小人之間看上去穿一條褲子都嫌肥,但實際內心卻是勾心鬥角,他們往往為一己之私利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不擇手段,他們講的都是假「和」。
  • 三叉戟中的「和而不同」
    劇中三個主要人物以及頻頻露臉的「毛鋪紫蕎酒」,更是體現了「和而不同」的內涵。角色各異,和而不同劇中陳建斌、董勇、郝平三位實力派演員,分別演繹了「大背頭」崔鐵軍、「大棍子」徐國柱、「大噴子」潘江海三個人生經歷完全不同,性格特點迥異的人物,卻成為了刑偵破案的「鐵三角」。
  • 【文史】李宗剛:魯迅與胡適的「和而不同」
    這是他們彼此「和」的一面;然而,他們的認同又異於常人的認同,而是既有認同也有批評,更多的是一種「和而不同」。尤其是文學革命之後,他們在如何建構新文學的見解方面更呈現出了某些「不同」的認知,但這並未影響兩人在彼此心目中對中國新文學發展的無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的認同感。
  •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理性看事,用心做事就好。以上是對文章留言的一些個人觀點。以下是我對文章留言評論當中的一些反思和感悟。如今網際網路信息泛濫,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都希望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但前提是這個信息至少是真實的。那麼,如何甄別網際網路信息的真偽,就顯得尤為重要。我之前寫的一些內容,觀點是自己的,但引用的論據和存在的問題都是真實且有據可查的。有的來自官方媒體報導,有的是領導講話報告,有的是央視調查記者的新聞報導。總之,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是我寫文章的基礎。
  • 包俊傑:@年輕幹部工作中多點「和而不同」
    重讀《在正定》思緒萬千,初識本書於大學,學生時代最直觀的感受只是欽佩,如今邁入基層,再次研讀,不禁多了幾分感慨,也對辦公室中「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的人生格言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正定的三年多裡,每每遇到困難時,同志始終堅持「和而不同」的處事觀,善於聆聽多元聲音、肯接納不同意見,憑自己務實肯幹的作風,獲得了正定人民的交口稱讚。 「和」字打頭,面對群眾,年輕幹部要不忘同源共流,在和衷共濟中保持好血肉聯繫。
  • 六爻卦象定吉兇,用神為核心,世爻為基石六爻預測第十四章
    佔問與自身相關的事情,必須同時分析世爻與用神兩個爻,因為問自身事,用神旺衰將代表事情成敗的趨勢,而世爻之旺衰則意味著事情對自己的利弊。卦象判斷為吉兆的總前提條件用神必須旺相不管世爻旺衰與否,只要是用神不旺,就已經是不吉利的兆頭,也不用在看世爻如何,測事,事衰已經就是兇兆了,還有什麼吉可談?例如;測手機能否找回?
  •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涓涓雋語作文如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生活中一些分道揚鑣的夫妻、朋友最常用的藉口和理由就是性格不合。何為合?其實在我看來,君子和而不同,存同求異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最好模式。世上萬物正是因為有所不同,才能相互調和互補,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功效作用。拿水和鹽舉例,水單獨用只能起到補充水分的作用;鹽單獨用能起到殺菌消炎,刺激味覺,補充人體氯化鈉的作用。把二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製成鹽水,就同時發揮了水和鹽的作用。
  • 什麼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北宋有兩個有名的宰相,一個叫司馬光,保守派的代表;一個叫王安石,改革派的代表。二人的政治主張自然天差地別。兩人雖然是政敵,互相打壓,但是,從兩人的私德來講,卻是光明正大的。兩人對自己要求都很嚴格,比如:兩人都不喜歡飲酒,誰都不納妾,都不喜歡奢華等等。
  • 釋延魯舉報釋永信,這事還沒完(圖)
    如此德高望重的少林方丈竟做出如此之事,豈不令人震驚。 這只是金庸老先生的虛構,可現實似乎比小說更加精彩。 最近,本應為佛門清淨之地的少林寺卻捲入輿論漩渦,掀起一股血雨腥風。略有不同的是,逼玄慈說出真相的是蕭遠山,而最近的少林風波,舉報方丈釋永信的卻正是他的弟子——釋延魯。更加狗血的是,就在釋延魯實名舉報師父不久,自己也遭弟子舉報有兩妻,好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
  • 跟住矛盾去旅行君子和而不同
    這兩位擁有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其中一個相視一笑,轉頭齊齊黑臉的鏡頭也算是本季最佳了跟內地很多真人秀很不同的一點是它像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君子和而不同。對於那些為了收視率刻意製造矛盾炒話題的節目,中間的段位大概差了100條街那麼多吧。
  • 修行 | 縱貫儒、釋、道三家智慧!
    慧悟禪語:在這個二元混沌的世界,讓每個人覺醒自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生,人生再無其它事,歷代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作用,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道家:追求自然無為、返璞歸真,滌除玄鑑,瀟灑曠達,體現了機敏做人的學問。
  • 《高僧傳》釋慧遠
    高僧傳卷第六(義解三)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 撰釋慧遠一 釋慧持二 釋慧永三 釋僧濟四 釋法安五 釋曇邕六
  • 「最帥和尚」釋明心:為一首歌遁入空門,卻因長相清秀被富婆苦追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之事,人生十有八九難有其全。在摸爬滾打的人生中,我們為生活拼搏,我們為夢想努力,但我們內心深處,終究有一片淨土,為我們駐留。世事無常,我們不求四大皆空,看淡生死,我們只希望在人生中,莫要選錯了路。釋明心在自己的道路上,一直有著自己的看法。在體悟到世事無常之後,毅然決絕的選擇出家。
  • 釋延潔涉釋永信「私生女」問題:不能讓佛家蒙羞
    在一系列的舉報之中,由於涉及釋永信「私生女」的問題,河南省佛協副會長、少林寺慈幼院院長釋延潔也被卷進了這場輿論混戰之中。126天以來,釋延潔一直對外界保持沉默,直到昨天調查組公布的初步調查結果還她以清白。  自從被舉報「私生女」以來,釋延潔本人以及少林寺方面的沉默被一些人解讀為佛家的「與世無爭」。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釋延潔坦承自己的內心並非如外界猜想的那般冷靜。
  • 司馬光與王安石,為你揭秘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我和你的關係很好,很敬重你的人品,但是,這不代表我就一定要同意你的政治主張。我反對你執政的理念,方法和手段,並不意味著對你個人道德品質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則有分寸有底線,這才是君子。年輕時,邱吉爾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英國下議院做議員,他有一位叫瑪格麗特的長相幾乎可以稱得上醜陋的女同事,兩人的政治主張大相逕庭。
  • 網易《毛鋪 和文化》沙龍落地長沙,暢談中華文化之「和而不同」
    「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的處事哲學,與「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堅毅不拔,在湖湘大地上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和而不同」。  10月23日,網易新聞攜手毛鋪共同打造的《毛鋪·和文化》沙龍首站落地長沙,當代著名學者、哲學家周國平於本期沙龍上深入剖析了中華傳統「和」文化背後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