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蕭邦鋼琴作品的民族性
一、蕭邦個人簡介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出生於1810年2月22日波蘭華沙。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蕭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
二、蕭邦鋼琴作品的民族性的體現
(一)蕭邦鋼琴作品的音樂內容
蕭邦作品的民族性首先表現在其作品的音樂內容上,音樂的內容具有兩重性,一種是通常習慣於描述的內容;另一種意義是無需用文字或形象加以說明。對祖國親人的思念,對祖國命運的關注和憂慮,對英雄業績的懷戀,成為蕭邦作品抒發情感的主要內容。
蕭邦鋼琴曲題材內容的民族性還表現在對英雄業績的追憶與歌頌上。在流亡國外的歲月裡,由於祖國的多災多難,追憶英雄和歌頌英雄成為蕭邦音樂創作的自覺追求,他在音樂作品中創造了許多英雄形象,使這些作品迴蕩著英雄主義的主旋律。
(二)蕭邦鋼琴作品的音樂形式.
蕭邦作品與波蘭民族音樂有著深刻而又廣泛的聯繫,這在作品的體裁、節奏、旋律等方面都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節奏型也是來自民間舞曲,這一點在他的瑪祖卡舞曲中表現的最為明顯;他的音樂結構也是在波蘭民間音樂的結構原則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具有民族特點的浪漫主義音樂結構形式;在調式、和聲方面,他從民間音樂中吸取精華,使用了一種具有民間音樂特點的色彩和轉調原則。其中波洛涅茲舞曲、瑪祖卡舞曲最能充分表現出作曲家與波蘭民族民間音樂有著血肉相連的聯繫,最能體現蕭邦的音樂創作風格。
1、民歌的體裁
我們觀察任何一部蕭邦的作品,都很容易看出它是出自一位與波蘭生活、與波蘭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藝術家之手的作品。波洛涅茲舞曲音樂為四分之三拍,常由強拍開始。如A大調波洛涅茲舞曲以強有力的「管弦樂式」的音響,給人以燦爛奪目的英雄凱旋進行曲的印象。
瑪祖卡舞曲是波蘭的三種民間舞曲:瑪祖爾舞曲、奧別列克舞曲和庫亞維亞克舞曲,這種舞曲為四分之三拍,以重音落在第一或第二拍為特點。蕭邦的瑪祖卡舞曲還有不少是按庫亞維亞克舞曲的形式創作的。不論蕭邦給他作品採取什麼樣的體裁形式,從中都可以找到獨特的只屬于波蘭民族的感覺方式的表現。
2、如歌的旋律
蕭邦的作品旋律性格突出,一首作品就是一支歌曲。降D大調夜曲作品27號寬廣優美,降b小調奏鳴曲作品第35號的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哀痛悽婉,升C小調圓舞曲作品第64號之二的主部主題輕快奔放,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作品第40號之一雄壯剛毅。蕭邦音樂的旋律除了歌唱性的特點集中體現了其民族風格之外,裝飾加花這種手法也廣泛引用於民間,作為民間旋律發展的自然手法。如升F大調夜曲作品第15號之二,用加花改變主題旋律,突出了器樂性特點,但絲毫沒有損壞聲樂旋律的輪廓,只是一種「鋼琴花腔」。
3、變換的和聲
和聲是建立在和諧的法則之上的。裡姆斯基・科薩科夫有一次在與朋友們談話時說到;「真是難以理解,蕭邦一個人怎樣會兼有兩種非凡的才能,最偉大的旋律家的才能和最有天才、最獨特的和聲家的才能。
蕭邦善於從民間音樂中吸取養料,創造出具有民族特點的色彩和聲與民族調式。如F大調瑪祖卡舞曲作品第68號之三,中部的旋律為利底亞調式,在旋律下配置空五度持續和聲,模仿民間風笛的效果,使蕭邦音樂的和聲風格散發著濃濃的民族風情。
4、靈活的結構
曲式中所體現的形式美則是非常明顯的,不同的曲式類型代表了不同的形式美的法則。一部曲式是整齊一律,二部曲式是對比,三部曲式是對稱均衡(A-B-A),迴旋曲式富有綜和性,它既有三部曲式的對稱性(呈示―展開―再現),又有二部曲式的對比性(主、副部間的對比),同時也具有調和對比(呈示部與再現部的關係)與多樣統一(展開部的發展)的特點。蕭邦是在曲式結構方面大膽創新的音樂天才,他不依據正規的大型曲式,選擇了適合自己性格表達音樂情感的結構形式,這種形式靈活自由,極少表現出結構感和均衡感。在他的作品中,無論大型的奏鳴曲、協奏曲、敘事曲,還是小型的瑪祖卡、夜曲、練習曲,都體現出一種呈示、發展、回歸的自然旋律。
蕭邦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創作出洋溢著熱烈的民族感情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鋼琴作品,其作品所體現的民族性是蕭邦音樂雖經歷歲月卻永不退色的根本原因所在。他的心始終向著自己的故國家園,直到臨終時,他還把將心臟運回祖國作為生前唯一的願望。他心中的波蘭,是一個理想的國度,是自由的象徵;是看望已久的幸福之地。安東・魯賓斯坦說的好:「他是波蘭人,並且是主觀寫作樂曲,但他的主觀是代表整個人民。」
新的一年到了
我們會繼續建設好公眾號
以及各類古典音樂微信群
與大家一起生活在古典音樂中
免費申請巴赫音樂欣賞群
讓聆聽巴赫變成美好生活
還可加入古典音樂分享群
群裡每天分享音樂與資料
掃描下方圖片微信二維碼即可申請
助手72小時內會通過申請
如果沒有通過可再次申請
通過微信後務必耐心等待
元旦後開設蕭邦莫扎特群
你為何要申請巴赫音樂微信群?
巴赫創作音樂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了每個人的成為孤獨聆聽者?還是通過音樂讓人們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並不複雜——那就是通過巴赫的音樂,讓古典音樂把人團聚在一起,然後一起慢慢成長,不斷學習古典音樂知識,讓每日聆聽變成一種習慣的美好生活方式。我們的巴赫群正在開設巴赫1000計劃,在未來1000天免費帶大家欣賞巴赫作品、分享相關研究資料!除此以外,申請巴赫群的所有朋友,都有機會加入古典音樂群,以及未來建設的蕭邦、莫扎特等群!
古典音樂微信群日常導賞計劃
1、巴赫欣賞計劃(古典音樂群,2月以創意曲為主,同步到巴赫群)
2、蕭邦欣賞計劃(古典音樂群,2月以前奏曲為主,同步到蕭邦群)
3、紀念日欣賞計劃(每天出生、過世的音樂家)
4、唱片推薦計劃(推薦古典音樂唱片,同步唱片群)
5、優秀電影推薦計劃(推薦優秀電影,同步到電影群)
6、講座視頻推薦計劃(推薦各類有價值的講座)
7、每天一副繪畫作品(介紹中外繪畫、建築作品)
8、古典音樂圖書導讀(介紹古典音樂圖書,同步到人文講座群)
9、音樂名言與術語計劃(推薦音樂名言、術語,同步到名言與與術語群)
10、電影配樂欣賞計劃(介紹100位電影配樂大師,同步電影與配樂群)
11、文史哲著作導讀計劃(介紹人文思想、圖書,同步到人文講座群)
12、古典音樂夜談計劃(與大家分享音樂故事、生活感悟等心靈雞湯)
13、陸續增加更多項目,歡迎諸位朋友獻計獻策,也歡迎大家報名擔任不同項目課代表。
附則:本分享活動一切免費,解釋權歸屬本公眾號。以上0-3位每天常規項目,4-11,每天選擇4-5條進行分享。
貝多芬音樂欣賞指南
「力量」——貝多芬音樂的象徵!
一個生命浸透貝多芬精神的人
貝多芬晚期作品何以不同凡響?
貝多芬一生最匱乏的是什麼?
《第五鋼琴協奏曲》的雙重幻想
談《克萊默版貝多芬協奏曲》
關於貝多芬你不知道的17件事
傅雷簡評貝多芬《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為何拒絕了海頓的要求?
《致愛麗絲》到底是獻給誰的?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完全賞析
紀念富特文格勒丨談貝多芬交響曲
她彈出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貝多芬
一口氣聽完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
普通樂迷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入門
我們該如何比較莫扎特與貝多芬?
為什麼貝多芬的畫像總是面帶怒容?
「古爾德先生,你確實質疑貝多芬!」
貝多芬《第二鋼琴協奏曲》欣賞指南
讀圖志丨可惜貝多芬長得不像他爺爺
貝多芬是我們必須攀登的珠穆朗瑪峰
立秋時節來聽《「田園」鋼琴奏鳴曲》
彼岸的原光丨《第32號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的1806年丨聆聽「柔美三巨著」
「從來沒有讀過歌德,怎麼彈好貝多芬?」
莫扎特音樂欣賞指南
戀愛中的莫扎特
淚如泉湧的莫扎特
上帝派來的莫扎特
傅雷與傅聰談莫扎特
莫扎特真的很窮嗎?
電影中的莫扎特歌劇
傅雷丨莫扎特的藝術人生
莫扎特一生真正愛過的女人
「你愛我嗎?」莫扎特問父親。
莫扎特書信丨永久恬靜的泉源
《安魂曲》「痛哭之日」的特點
莫扎特《安魂曲》詳細分析
陳丹青丨不強迫孩子聽莫扎特
那些演奏莫扎特的鋼琴大師們
楊燕迪丨六個層面解讀莫扎特
莫扎特、舒伯特都曾為錢發愁
莫扎特唯一談到哲學與死亡的信
解讀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
莫扎特精神與《肖申克的救贖》
「我的舌頭已經嘗到了死的滋味」
莫扎特為何不當面表揚貝多芬?
如何安慰短暫又痛苦的塵世生命
愛因斯坦論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
古典音樂紀錄片丨莫扎特(上、下)
我們該如何比較莫扎特與貝多芬?
他說:「莫扎特就是我們的太陽!」
電影中的莫扎特丨讓子彈飛丨走出非洲
楊燕迪丨莫扎特的兩個深層人文向度
「莫扎特的死與其說太早了不如說太晚」?
哪怕是最複雜的時候, 也顯得那樣簡樸
「我唯一的目的是儘量掙錢,越多越好!」
聽音樂,為何始於莫扎特而止於巴赫?
莫扎特的沉思丨他的奏鳴曲各不相同
欣賞莫扎特音樂的最佳時間和地點吧!
時而陰霾的天空中,一抹明媚可親的光線
為何單簧管要聽莫扎特,雙簧管要聽巴赫?
參觀薩爾茨堡註定要下雨,是因為莫扎特?
莫扎特說:「人心高貴,也可以成為貴族!」
「世上最可貴的是時間,最奢靡的是揮霍時光」
「莫扎特對孩童太容易,對音樂家太困難。」
貝多芬音樂演奏指南
貝多芬與鋼琴踏板
貝多芬與鋼琴藝術
有關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
論貝多芬和聲的主要特徵
郎朗丨貝多芬奏鳴曲的秘密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演奏技巧
從音樂思想角度理解貝多芬
紀念貝多芬丨鋼琴奏鳴曲導論
貝多芬音樂中幽默因素的運用
貝多芬的音樂風格與音樂精神
《告別》奏鳴曲的分析與演奏
論當代貝多芬演奏中踏板的使用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拿坡裡和弦
貝多芬晚期奏鳴曲演奏技巧指南
《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創作成因
什麼是奏鳴曲式丨莫扎特和貝多芬
趙曉生解讀貝多芬奏鳴曲系列(一)
趙曉生解讀貝多芬奏鳴曲系列(二)
貝多芬最後三部鋼琴奏鳴曲導聆(一)
巴赫音樂欣賞指南
論巴赫音樂的精髓
巴赫的理智與柔情
巴赫《馬太受難曲》
大提琴家王健談巴赫
巴赫詮釋與演奏指南
彈好巴赫的七個步驟
為何練巴赫很容易取暖
周海宏沒有聽到朱曉玫
研究巴赫越多就理解越少
如何演奏巴赫《英國組曲》
如何彈好巴赫《創意曲集》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淺談
巴赫的音樂被人演奏的太快
管風琴大師史懷哲《巴赫論》
「誰彈巴赫,誰就是我的哥們兒。」
如何體現巴赫演奏的「中庸」風格
朱曉梅談巴赫與中國思想以及古爾德
單簧管要聽莫扎特,雙簧管要聽巴赫
演奏巴赫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中有感
321巴赫生日快樂丨著名音樂家聊巴赫
走近巴赫時,這種信念突然坍塌了……
史懷哲與巴赫丨音樂中的詩人和畫家
從巴赫本身出發,表達作品內在情感;
席夫談巴赫丨我很少選擇偏激的速度
演奏巴赫復調鋼琴作品的八點要求;
《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第一奏鳴曲》詮釋
我為什麼不喜歡朱曉玫的《哥德堡》
聽周海宏、陸倍文談朱曉玫之後談朱曉玫
巴赫平均律最後一首(前奏曲的音樂美)
「巴赫的音樂就像永恆的和諧正與自己對話」
聆聽巴赫音樂所不可缺少的宗教知識背景
巴赫每一段舞曲,都有生動而鮮明的特點
你也是從這兩首小步舞曲開始聽巴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