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蕭邦鋼琴作品的民族性

2021-12-31 每晚一張音樂CD

 


淺析蕭邦鋼琴作品的民族性

一、蕭邦個人簡介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出生於1810年2月22日波蘭華沙。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蕭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

二、蕭邦鋼琴作品的民族性的體現

(一)蕭邦鋼琴作品的音樂內容

 蕭邦作品的民族性首先表現在其作品的音樂內容上,音樂的內容具有兩重性,一種是通常習慣於描述的內容;另一種意義是無需用文字或形象加以說明。對祖國親人的思念,對祖國命運的關注和憂慮,對英雄業績的懷戀,成為蕭邦作品抒發情感的主要內容。

 蕭邦鋼琴曲題材內容的民族性還表現在對英雄業績的追憶與歌頌上。在流亡國外的歲月裡,由於祖國的多災多難,追憶英雄和歌頌英雄成為蕭邦音樂創作的自覺追求,他在音樂作品中創造了許多英雄形象,使這些作品迴蕩著英雄主義的主旋律。

(二)蕭邦鋼琴作品的音樂形式. 

 蕭邦作品與波蘭民族音樂有著深刻而又廣泛的聯繫,這在作品的體裁、節奏、旋律等方面都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節奏型也是來自民間舞曲,這一點在他的瑪祖卡舞曲中表現的最為明顯;他的音樂結構也是在波蘭民間音樂的結構原則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具有民族特點的浪漫主義音樂結構形式;在調式、和聲方面,他從民間音樂中吸取精華,使用了一種具有民間音樂特點的色彩和轉調原則。其中波洛涅茲舞曲、瑪祖卡舞曲最能充分表現出作曲家與波蘭民族民間音樂有著血肉相連的聯繫,最能體現蕭邦的音樂創作風格。

1、民歌的體裁

 我們觀察任何一部蕭邦的作品,都很容易看出它是出自一位與波蘭生活、與波蘭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藝術家之手的作品。波洛涅茲舞曲音樂為四分之三拍,常由強拍開始。如A大調波洛涅茲舞曲以強有力的「管弦樂式」的音響,給人以燦爛奪目的英雄凱旋進行曲的印象。

 瑪祖卡舞曲是波蘭的三種民間舞曲:瑪祖爾舞曲、奧別列克舞曲和庫亞維亞克舞曲,這種舞曲為四分之三拍,以重音落在第一或第二拍為特點。蕭邦的瑪祖卡舞曲還有不少是按庫亞維亞克舞曲的形式創作的。不論蕭邦給他作品採取什麼樣的體裁形式,從中都可以找到獨特的只屬于波蘭民族的感覺方式的表現。

2、如歌的旋律

 蕭邦的作品旋律性格突出,一首作品就是一支歌曲。降D大調夜曲作品27號寬廣優美,降b小調奏鳴曲作品第35號的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哀痛悽婉,升C小調圓舞曲作品第64號之二的主部主題輕快奔放,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作品第40號之一雄壯剛毅。蕭邦音樂的旋律除了歌唱性的特點集中體現了其民族風格之外,裝飾加花這種手法也廣泛引用於民間,作為民間旋律發展的自然手法。如升F大調夜曲作品第15號之二,用加花改變主題旋律,突出了器樂性特點,但絲毫沒有損壞聲樂旋律的輪廓,只是一種「鋼琴花腔」。

3、變換的和聲

 和聲是建立在和諧的法則之上的。裡姆斯基・科薩科夫有一次在與朋友們談話時說到;「真是難以理解,蕭邦一個人怎樣會兼有兩種非凡的才能,最偉大的旋律家的才能和最有天才、最獨特的和聲家的才能。

 蕭邦善於從民間音樂中吸取養料,創造出具有民族特點的色彩和聲與民族調式。如F大調瑪祖卡舞曲作品第68號之三,中部的旋律為利底亞調式,在旋律下配置空五度持續和聲,模仿民間風笛的效果,使蕭邦音樂的和聲風格散發著濃濃的民族風情。

4、靈活的結構

 曲式中所體現的形式美則是非常明顯的,不同的曲式類型代表了不同的形式美的法則。一部曲式是整齊一律,二部曲式是對比,三部曲式是對稱均衡(A-B-A),迴旋曲式富有綜和性,它既有三部曲式的對稱性(呈示―展開―再現),又有二部曲式的對比性(主、副部間的對比),同時也具有調和對比(呈示部與再現部的關係)與多樣統一(展開部的發展)的特點。蕭邦是在曲式結構方面大膽創新的音樂天才,他不依據正規的大型曲式,選擇了適合自己性格表達音樂情感的結構形式,這種形式靈活自由,極少表現出結構感和均衡感。在他的作品中,無論大型的奏鳴曲、協奏曲、敘事曲,還是小型的瑪祖卡、夜曲、練習曲,都體現出一種呈示、發展、回歸的自然旋律。

 蕭邦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創作出洋溢著熱烈的民族感情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鋼琴作品,其作品所體現的民族性是蕭邦音樂雖經歷歲月卻永不退色的根本原因所在。他的心始終向著自己的故國家園,直到臨終時,他還把將心臟運回祖國作為生前唯一的願望。他心中的波蘭,是一個理想的國度,是自由的象徵;是看望已久的幸福之地。安東・魯賓斯坦說的好:「他是波蘭人,並且是主觀寫作樂曲,但他的主觀是代表整個人民。」

新的一年到了

我們會繼續建設好公眾號

以及各類古典音樂微信群

與大家一起生活在古典音樂中

免費申請巴赫音樂欣賞群

讓聆聽巴赫變成美好生活

還可加入古典音樂分享群

群裡每天分享音樂與資料

掃描下方圖片微信二維碼即可申請

助手72小時內會通過申請

如果沒有通過可再次申請

通過微信後務必耐心等待

元旦後開設蕭邦莫扎特群

你為何要申請巴赫音樂微信群?

巴赫創作音樂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了每個人的成為孤獨聆聽者?還是通過音樂讓人們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並不複雜——那就是通過巴赫的音樂,讓古典音樂把人團聚在一起,然後一起慢慢成長,不斷學習古典音樂知識,讓每日聆聽變成一種習慣的美好生活方式。我們的巴赫群正在開設巴赫1000計劃,在未來1000天免費帶大家欣賞巴赫作品、分享相關研究資料!除此以外,申請巴赫群的所有朋友,都有機會加入古典音樂群,以及未來建設的蕭邦、莫扎特等群!

 

古典音樂微信群日常導賞計劃

1、巴赫欣賞計劃(古典音樂群,2月以創意曲為主,同步到巴赫群)

 

2、蕭邦欣賞計劃(古典音樂群,2月以前奏曲為主,同步到蕭邦群)

 

3、紀念日欣賞計劃(每天出生、過世的音樂家)

 

4、唱片推薦計劃(推薦古典音樂唱片,同步唱片群)

 

5、優秀電影推薦計劃(推薦優秀電影,同步到電影群)

 

6、講座視頻推薦計劃(推薦各類有價值的講座)

 

7、每天一副繪畫作品(介紹中外繪畫、建築作品)

 

8、古典音樂圖書導讀(介紹古典音樂圖書,同步到人文講座群)

 

9、音樂名言與術語計劃(推薦音樂名言、術語,同步到名言與與術語群)

 

10、電影配樂欣賞計劃(介紹100位電影配樂大師,同步電影與配樂群)

 

11、文史哲著作導讀計劃(介紹人文思想、圖書,同步到人文講座群)

 

12、古典音樂夜談計劃(與大家分享音樂故事、生活感悟等心靈雞湯)

 

13、陸續增加更多項目,歡迎諸位朋友獻計獻策,也歡迎大家報名擔任不同項目課代表。

 

附則:本分享活動一切免費,解釋權歸屬本公眾號。以上0-3位每天常規項目,4-11,每天選擇4-5條進行分享。


貝多芬音樂欣賞指南

「力量」——貝多芬音樂的象徵!

一個生命浸透貝多芬精神的人

貝多芬晚期作品何以不同凡響?

貝多芬一生最匱乏的是什麼?

《第五鋼琴協奏曲》的雙重幻想

談《克萊默版貝多芬協奏曲》

關於貝多芬你不知道的17件事

傅雷簡評貝多芬《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為何拒絕了海頓的要求?

《致愛麗絲》到底是獻給誰的?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完全賞析

紀念富特文格勒丨談貝多芬交響曲

她彈出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貝多芬

一口氣聽完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

普通樂迷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入門

我們該如何比較莫扎特與貝多芬?

為什麼貝多芬的畫像總是面帶怒容?

「古爾德先生,你確實質疑貝多芬!」

貝多芬《第二鋼琴協奏曲》欣賞指南

讀圖志丨可惜貝多芬長得不像他爺爺

貝多芬是我們必須攀登的珠穆朗瑪峰

立秋時節來聽《「田園」鋼琴奏鳴曲》

彼岸的原光丨《第32號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的1806年丨聆聽「柔美三巨著」

「從來沒有讀過歌德,怎麼彈好貝多芬?」

莫扎特音樂欣賞指南

戀愛中的莫扎特

淚如泉湧的莫扎特

上帝派來的莫扎特

傅雷與傅聰談莫扎特

莫扎特真的很窮嗎?

電影中的莫扎特歌劇

傅雷丨莫扎特的藝術人生

莫扎特一生真正愛過的女人

「你愛我嗎?」莫扎特問父親。

莫扎特書信丨永久恬靜的泉源

《安魂曲》「痛哭之日」的特點

莫扎特《安魂曲》詳細分析

陳丹青丨不強迫孩子聽莫扎特

那些演奏莫扎特的鋼琴大師們

楊燕迪丨六個層面解讀莫扎特

莫扎特、舒伯特都曾為錢發愁

莫扎特唯一談到哲學與死亡的信

解讀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

莫扎特精神與《肖申克的救贖》

「我的舌頭已經嘗到了死的滋味」

莫扎特為何不當面表揚貝多芬?

如何安慰短暫又痛苦的塵世生命

愛因斯坦論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

古典音樂紀錄片丨莫扎特(上、下)

我們該如何比較莫扎特與貝多芬?

他說:「莫扎特就是我們的太陽!」

電影中的莫扎特丨讓子彈飛丨走出非洲

楊燕迪丨莫扎特的兩個深層人文向度

「莫扎特的死與其說太早了不如說太晚」?

哪怕是最複雜的時候, 也顯得那樣簡樸

「我唯一的目的是儘量掙錢,越多越好!」

聽音樂,為何始於莫扎特而止於巴赫?

莫扎特的沉思丨他的奏鳴曲各不相同

欣賞莫扎特音樂的最佳時間和地點吧!

時而陰霾的天空中,一抹明媚可親的光線

為何單簧管要聽莫扎特,雙簧管要聽巴赫?

參觀薩爾茨堡註定要下雨,是因為莫扎特?

莫扎特說:「人心高貴,也可以成為貴族!」

「世上最可貴的是時間,最奢靡的是揮霍時光」

「莫扎特對孩童太容易,對音樂家太困難。」


貝多芬音樂演奏指南

貝多芬與鋼琴踏板

貝多芬與鋼琴藝術

有關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

論貝多芬和聲的主要特徵

郎朗丨貝多芬奏鳴曲的秘密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演奏技巧

從音樂思想角度理解貝多芬

紀念貝多芬丨鋼琴奏鳴曲導論

貝多芬音樂中幽默因素的運用

貝多芬的音樂風格與音樂精神

《告別》奏鳴曲的分析與演奏

論當代貝多芬演奏中踏板的使用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拿坡裡和弦

貝多芬晚期奏鳴曲演奏技巧指南

《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創作成因

什麼是奏鳴曲式丨莫扎特和貝多芬

趙曉生解讀貝多芬奏鳴曲系列(一)

趙曉生解讀貝多芬奏鳴曲系列(二)

貝多芬最後三部鋼琴奏鳴曲導聆(一)

巴赫音樂欣賞指南

論巴赫音樂的精髓

巴赫的理智與柔情

巴赫《馬太受難曲》

大提琴家王健談巴赫

巴赫詮釋與演奏指南

彈好巴赫的七個步驟

為何練巴赫很容易取暖

周海宏沒有聽到朱曉玫

研究巴赫越多就理解越少

如何演奏巴赫《英國組曲》

如何彈好巴赫《創意曲集》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淺談

巴赫的音樂被人演奏的太快

管風琴大師史懷哲《巴赫論》

「誰彈巴赫,誰就是我的哥們兒。」

如何體現巴赫演奏的「中庸」風格

朱曉梅談巴赫與中國思想以及古爾德

單簧管要聽莫扎特,雙簧管要聽巴赫

演奏巴赫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中有感

321巴赫生日快樂丨著名音樂家聊巴赫

走近巴赫時,這種信念突然坍塌了…… 

史懷哲與巴赫丨音樂中的詩人和畫家

從巴赫本身出發,表達作品內在情感;

席夫談巴赫丨我很少選擇偏激的速度

演奏巴赫復調鋼琴作品的八點要求;

《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第一奏鳴曲》詮釋

我為什麼不喜歡朱曉玫的《哥德堡》

聽周海宏、陸倍文談朱曉玫之後談朱曉玫

巴赫平均律最後一首(前奏曲的音樂美)

「巴赫的音樂就像永恆的和諧正與自己對話」

聆聽巴赫音樂所不可缺少的宗教知識背景

巴赫每一段舞曲,都有生動而鮮明的特點

你也是從這兩首小步舞曲開始聽巴赫嗎?

相關焦點

  • 以《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例丨解讀蕭邦鋼琴音樂的浪漫主義創作風格
    這部大型戲劇性作品可以說是蕭邦鋼琴音樂創作上的裡程碑,在這部作品他成功塑造了新的音樂形象,也使得敘事曲這一體裁發展到了新的高度。並使得「音樂詩人」以抒情見長的音樂風格中綻放出愛國情感、英雄氣概。蕭邦成為了一個集抒情、浪漫、戲劇性、愛國於一身的鋼琴作家。他用鋼琴代替筆,用音符代替文字抒發自己、抒發祖國、抒發意境,使人們享受蕭邦音樂的同時體會到音樂中多樣的蕭邦。
  • 解讀拉威爾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
    其作品充分吸收了浪漫主義和印象主義等多重音樂風格的精華,同時又融入了自己個性的特色和理念,使作品呈現出別樣的審美風格。本文對拉威爾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進行了總結,並且就這種藝術風格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初步的分析。 拉威爾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    莫裡斯·拉威爾,1875年出生於法國西部小城西布恩。7歲開始學習鋼琴,並表現出一定的藝術天賦。
  • 鋼琴詩人蕭邦的主要鋼琴作品
    圓舞曲蕭邦的圓舞曲雖有「圓舞曲」之名,但已不適合實際的舞蹈之用。蕭邦的圓舞曲比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更為高雅、優美,蕩漾著沁人的詩情,但卻只是供人欣賞的特性小品,而不是跳舞用的舞曲。蕭邦的圓舞曲共19首,大多是蕭邦生活社交化的寫照,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把實際的舞蹈理想化的作品,如降E大調《華麗的大圓舞曲》Op.18及降A大調《華麗圓舞曲》Op.34 No.1。另一類是借用圓舞曲的形式寫成的抒情詩,例如:升c小調Op.64 No.2及降A大調《離別圓舞曲》Op.69 No.1等。
  • 送給熱愛蕭邦音樂的你——「蕭邦鋼琴作品系列公益直播課」官方第一期
    為了使參賽選手進一步了解蕭邦音樂作品的內涵,更好地演奏作品,組委會特別策劃推出「蕭邦鋼琴作品系列公益直播課」,邀請評委導師幫助參賽選手讀懂蕭邦音樂作品。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組委會還開設「遼寧蕭邦作品鋼琴大賽線上社區」,將有著共同需求的人組織起來,定期分享課程學習資料、微展覽、線上聽音樂會、蕭邦音樂作品鑑賞等內容,方便參賽選手交流學習。     疫情下的2020年,我們更需要音樂的力量!你們對鋼琴藝術的熱忱,對蕭邦音樂文化的喜愛,都令我們深深感動!每一位參賽選手都是傳遞中波友誼的「友好使者」。
  • 解讀電影《鋼琴家》中的蕭邦《夜曲》
    該影片將鋼琴音樂與故事情節進行滲透,使其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波蘭鋼琴家通過演奏蕭邦的作品,帶給廣大觀眾不一樣的視覺與聽覺上的震撼,使得電影本身具有深刻的內涵,以及一種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宣揚。後來,斯皮曼舉辦了鋼琴演奏會,並錄製了個人唱片。 (二)音樂家蕭邦的簡述。蕭邦是歷史上著名的音樂家和鋼琴家,也是當時歐洲浪漫主義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蕭邦最卓越的成就即是對鋼琴藝術的創作與演奏,這些都為鋼琴藝術的發展與人類音樂研究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蕭邦除了在鋼琴藝術上的貢獻外,他還是一位非常具有愛國主義情操的音樂家,在其作品中,國家與民族始終是永不磨滅的主題。
  • 送給熱愛蕭邦音樂的你——「蕭邦鋼琴作品系列公益直播課」官方第二期
    「紀念蕭邦誕辰210周年系列活動——首屆遼寧省青少年蕭邦音樂作品網絡鋼琴大賽」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支持,組委會對大家的積極參與表示感謝!      一次參與,一次成長。為了使參賽選手進一步了解蕭邦音樂作品的內涵,更好地演奏作品,組委會特別策劃推出「蕭邦鋼琴作品系列公益直播課」,邀請評委導師幫助參賽選手讀懂蕭邦音樂作品。
  • 【人人愛樂.鋼琴課堂】蕭邦「黑鍵練習曲」
    蕭邦練習曲的創作從1829- 1839年曆經10年。他的音樂創作與19世紀上半葉波蘭特定的歷史社會境況和社會心理有著深刻聯繫。1829 年,蕭邦從華沙音樂學院畢業,此時波蘭民族鬥爭運動正在走向高潮,如火如荼的民族運動培育了蕭邦的民族感情愛國熱忱。
  • 一個蕭邦對世界已經足夠
    而早年間,他的名字總是和「蕭邦」二字聯繫在一起。2000年,18歲的李雲迪初出茅廬,便一舉拿下有世界鋼琴比賽中的「奧運會」之稱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早在1955年,著名鋼琴家傅聰曾獲得該比賽的第三名。蕭邦作品和中國演奏家似乎有一種天生的契合。如果古典音樂比賽的蕭邦對大多數人來說,還只是一個略顯遙遠的名字,電影則把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切實地展現到我們面前。
  • 帶你了解浪漫樂派鋼琴音樂的情感風格特徵丨以舒伯特、舒曼、蕭邦、李斯特為例
    浪漫樂派鋼琴音樂的體裁和表現手法豐富多樣,風格各異,不勝枚舉。筆者這裡僅以4個關鍵詞引出對浪漫派鋼琴音樂的情感敘述:抒隋性、詩意性、標題陛、民族性。蕭邦的非常器樂化的歌唱性旋律,深受義大利歌劇作曲家貝裡尼的影響,同時又突破了舒伯特的那種聲樂移植式的做法。他徹底從鋼琴本身出發,應用大量的半音、風格化的裝飾音等處理手法,使旋律線條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流暢、舒展、精緻、高貴的抒情氣質。蕭邦在展示自己詩人情懷的同時,其鋼琴音樂的民族性特徵和情感表達,也分外鮮明。蕭邦音樂的情感多半是內省的、內在爆發式地感情流淌。
  • 阿圖爾·魯賓斯坦 | 他是蕭邦鋼琴作品的最佳詮釋者嗎?
    因其長達80年之久的公開場合演出生涯中,演繹了風格多樣作曲家的音樂作品,魯賓斯坦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一致讚譽,《紐約時報》評價他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很多人都認為他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蕭邦作品詮釋者。▲ 蕭邦第二鋼琴協奏曲(安德列·普列文/倫敦交響樂團) 很顯然,只有極少數的音樂家能達到偶像級的地位,他們的名聲常因業外因素而變得模糊不清。
  • 鋼琴詩人——蕭邦夜曲
    尚音愛樂微信帳號:shangyinaiyue 蕭邦一生的創作體現了一位作曲家在吸收歐洲古典音樂精華的同時所走過的突破傳統的、勇於創新的歷程。在鋼琴領域裡達到了浪漫主義的最高成就,他賦予了前奏曲、練習曲、夜曲、諧謔曲、敘事曲、幻想曲等一系列音樂體裁以新的內涵,升華了其藝術表現力;並且深刻挖掘了民族民間音樂體裁波羅乃茲舞曲和瑪祖卡舞曲,再現了它們的神韻,從形式到內涵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鋼琴音樂異常細膩、織體新穎,獨具魅力的旋律和色彩豐富的和聲語言,這些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蕭邦風格」。
  • 演奏蕭邦鋼琴練習曲《離別》應該注意些什麼?
    》的分析與演奏練習曲是蕭邦眾多鋼琴作品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蕭邦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往期蕭邦:1、錢仁康譯文丨蕭邦的敘事曲的詩意解讀丨第一首丨如能熟悉蕭邦靈感的來源,正確地理解和解釋這些作品中任何一首的創作實踐就很容易了;2、傅雷譯丨傅聰老師傑維埃基丨關於表達蕭邦作品的一些感想丨「在蕭邦作品中,沒有一個小節沒有音樂,沒有一個小句只求效果或賣弄技巧。」
  • 「鋼琴詩人」蕭邦
    不過在蕭邦五歲那年,僅僅是聽了一遍媽媽的彈琴,從來沒有接觸過鋼琴的他居然能獨自把這段旋律盲彈出來,著實讓父母驚呆了,當時正好父親的一位叫做茨弗尼朋友在場,身為鋼琴老師的他看出了蕭邦非同一般的潛質,毫不猶豫地勸說孩童的父母,讓他們接受自己來當這個小孩的鋼琴老師。
  • 欣賞電影《鋼琴家》與蕭邦的鋼琴曲
    05 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 G小調第1號敘事曲 作品23號 波蘭鋼琴家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Janusz Olejniczak 鋼琴演奏電影《鋼琴家》片段斯皮爾曼為德*軍*上*尉演奏G小調第一敘事曲  說到《鋼琴師》的電影配樂,蕭邦的鋼琴曲貫穿始終
  • 解讀兒童鋼琴教學的技巧
    一個孩子的演奏具有較強的音樂感,指的是他對旋律、節奏、和聲、力度等有較強的表現力,對於作品的音樂形象產生豐富的想像力,並通過自己的演奏把這些感受的想像力表達出來去感染別人。音樂感的培養是一個從小就應著眼的重要課題,在學習各種基本技術的同時仍要啟發孩子主動表現音樂。    兒童鋼琴音樂作品既有標題音樂,也有非標題音樂。
  • 蕭邦鋼琴練習曲通解
    他一生寫了大量的鋼琴作品,其中包括27首鋼琴練習曲。他對練習曲的開拓和發展,使得鋼琴的技術性與藝術性能夠完美結合,從而推動練習曲這一體裁的作品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1、蕭邦21首夜曲通解;2、免費樂譜丨科爾託校訂蕭邦《練習曲》Op.25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家,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 鋼琴詩人 蕭邦
    ,也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蕭邦創作的練習曲完全突破克萊門蒂、車爾尼、莫謝萊茲以來純技術性練習曲的創作手法,不刻意突出華麗的炫技性,讓音樂傳遞出更深刻的感情。  蕭邦圓舞曲一向以優美、高雅、華麗而著稱,但由於節奏變化複雜,因而並不適於實際的舞蹈。
  • 如何演奏蕭邦《黑鍵練習曲》?
    蕭邦練習曲第五首又稱為《雨滴》,是鋼琴學習及演奏者必彈的曲目之一。它沿襲了蕭邦作品一貫的風格,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獨特的個性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為蕭邦作品中最具風格及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每一代演奏家及學習者在演奏這首作品時,無不為激動人心和起伏連綿的旋律所感動。這首樂曲集優美的旋律與詩意、技巧性與演奏性為一體。如今,在許多國內外音樂大賽中,蕭邦練習曲第五首都是必彈曲目,它要求演奏者的演奏一定要清晰、流暢、層次分明。
  • 【值得珍藏的鋼琴協奏曲】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
    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E小調,OP.11,作於1830年,於1830年10月10日首演。蕭邦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對這首作品有以下說明:「新協奏曲的慢板樂章是E大調,我並不特別要求此部分強勁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靜、略含憂鬱的心情作了這首作品,必須非藉此讓人產生像是在眼望著一個能引起無數快樂的回憶那樣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麗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樣的印象。」這首作品呈獻給鋼琴教師卡爾克布倫納(Kalkbrenner,1788-1849)。
  • 首屆遼寧省青少年蕭邦音樂作品網絡鋼琴大賽即將啟動!
    【華沙皇家瓦津基公園內的蕭邦雕塑 / 圖片來源:波蘭外交部 ◎ 攝影:Mariusz Cieszewski】音樂無國界,作為波蘭的文化名片,蕭邦的音樂作品是增進中波文化交流、加深兩國人民友誼的重要橋梁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