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讓導演&編劇文牧野本人,憑著這部處女作長片,一舉拿下"金雞"、"金像"、"金馬",躋身"三金導演"的行列。並收穫了票房31億,豆瓣154萬人打出9分的好成績。
不少人誇讚導演文牧野天賦過人,還有網友發出了靈魂拷問"文牧野水瓶座的吧?這個星座是不是量產天才導演啊?
是的,在影史上,水瓶座的導演可謂是如群星閃爍一般的耀眼。
費德裡科·費裡尼,影史最偉大導演之一。與伯格曼、塔可夫斯基並稱"聖三位一體"。曾四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美國非主流電影代表人物大衛·林奇,《橡皮頭》《穆赫蘭道》《藍絲絨》《象人》《雙峰》等電影都是他的作品。
日本青春系導演巖井俊二,電影《情書》的導演。
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導演徐克,他是香港新浪潮重要旗手之一《青蛇》《黃飛鴻》《倩女幽魂》....你小時候看過的這些電影,都出自"徐老怪"的手筆。
當然,還有本文的主角—文牧野,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水瓶男。
在《我不是藥神》之前,普通觀眾鮮少有人知道"文牧野"這個名字。然而不少資深影迷,卻早就對他的作品、風格有所了解。他並不是"橫空出世",在藥神之前,這位青年導演就憑藉著過人的天賦,和每年拍攝一部精品短片的努力,拿下過不少國內外獎項。
2010年,學生作品短片《石頭》獲得當年剛剛升級的「FIRST青年電影展」學生競賽單最佳劇情短片。
2012年短片《Battle》,獲得了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學生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別獎,還入圍了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單元。
畢業作品叫《安魂曲》入圍了FIRST、洛伽諾電影節最佳國際短片單元。並獲得第12屆亞洲國際短片電影節(AISFF)國際短片大獎,它是韓國首個也是最大的國際競賽性質短片電影節,這也是文牧野獲得的第一個國際獎項。
文牧野被不少業內前輩評委"天生就是拍電影的人",骨子裡就自帶做導演的天賦基因。但是他卻不驕不躁,在2012年有前輩因為欣賞他的才華,建議他去拍長片的時候,還是決定踏踏實實地打磨自己,一年一部短片,地磨出了自己的風格。
有人稱文牧野為"中青年導演的標杆",還有網友認為,他能成為下一個記錄時代的電影"大師"。這無疑代表了觀眾對他極高的認可,而文牧野也用自己的天賦與努力,用一部部優秀的作品向大家證明了,他值得這樣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