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商業電影的導演挺多的,拍出電影質感的導演不多,陳可辛算是其中...

2020-12-23 騰訊網

拍商業電影的導演挺多的,拍出電影質感的導演不多,陳可辛算是其中之一。

俗話說:「傲為兇德,惰為衰氣」。其中的含義大家也都明白,走到最後的導演一定靠的是堅持和默默付出,太看重票房的導演註定拍不出有質量的電影片子。

陳可辛執導的《奪冠》電影花費了7個多月的拍攝,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陳可辛不算一名商業價值的導演,更傾向於表達內心的想法。在如今的時代尤其不易,過多導演看重票房忽略電影的本質,守住本心不容易。

巜奪冠》這部電影講述的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發生的故事,故事裡面的酸甜苦辣只要當事人知道。中國女排從0到到1的突破,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女排也是個狠角色呢。中國女排精神讓我們大家明白了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也是存在的,只要肯努力。中國女排真是好樣的姑娘們。

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成績,前期一定要默默付出努力。

女排精神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的堅持付出,讓全世界人民為這些年輕姑娘們點讚,運動員是不分國界的。

女排以前的成績單差強人意,經歷女排姑娘們的努力讓更多人知道女排的魅力四射。成功的道路上能困住自己的不是別人的言語,而是自己的想法。

《奪冠》定檔9月30日微博官宣後,知名導演陳可辛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發微博,講述了這部電影付出所有的辛苦和困難,最終歷經磨難成功拍攝完。

《奪冠》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有很多,但是更想表達的主題是只要我們大家付出努力,我們一樣可以取得勝利。

能讓知名演員鞏俐傾心劇本不多,鞏俐看重這部電影的大製作傾情加盟,相信《奪冠》這部電影一定會大賣。

中國女排好樣的希望今後的道路上越挫越勇,取得更好的成績,加油。

好多網友評論一定要在9月30號看《奪冠》這部電影,支持中國女排的人挺多的。陳可辛這部電影相信一定會大賣,畢竟付出那麼多的精力成就這部電影。與其說陳可辛成就奪冠這部電影,不如說奪冠這部電影同樣成就陳可辛。

圖文原創

相關焦點

  • 陳可辛發文,為中國首個女排電影《奪冠》聲援,苦辣酸甜都在裡面
    導語拍商業電影的導演挺多的,拍出電影質感的導演不多,陳可辛算是其中之一。俗話說:「傲為兇德,惰為衰氣」。其中的含義大家也都明白,走到最後的導演一定靠的是堅持和默默付出,太看重票房的導演註定拍不出有質量的電影片子。
  • 商業文藝兩生輝:全能大導陳可辛電影排行榜
    陳可辛導演是典型的精益求精型的導演,至今導演的電影也就十幾部,但幾乎部部都是精品,這在經典與爛片齊飛的香港導演圈裡幾乎就是一股清流。在香港商業電影黃金時代,那個粗製濫造的電影年代,陳可辛導演始終保證了他電影的高品質。這尤其難得。
  • 陳可辛導演:《奪冠》是我拍過那麼多電影裡最難的一場戲
    電影之內,女排精神功不可沒;電影之外,女排精神也同樣不可或缺。電影重新定檔那天,陳可辛導演特意發了微博,字裡行間都是難掩的激動,「一月十九號,首映前,經歷了人生最煎熬的一個月。沒想到首映後再經歷了更煎熬的七個月。拍了三十年電影,以前歷盡的所有酸甜苦辣,在這都不算什麼。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國女排四個字。」
  • 《奪冠》導演陳可辛:很幸運拍這部電影,沒留下任何遺憾
    陳可辛---------------每次有人跟導演陳可辛說「我看你電影又哭了「情感,確實是我的電影很自然、很本能的表達。我自己也喜歡看電影,很容易被情感打動,所以我拍電影會自然往那個方向拍。喜歡哭的人就會覺得好,也可能有些觀眾覺得是不是太煽情了」。「每個導演的戲就代表了他的人,我覺得我也改變不了。」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陳可辛說。在這個「國慶檔」,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奪冠》上映。
  • 導演陳可辛:《奪冠》拍中國女排,拍郎平,但更是講人性的故事
    ,頭髮有些長,文藝範兒十足,怎麼拍出的電影,就那麼接地氣呢?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陳可辛的爺爺、外公那代人,就從潮州去了泰國謀生。隨後,紮根在泰國,算是泰國一代。本想學電影,可老爸建議他,選擇更為實際的酒店管理專業。畢竟,拍電影不實際啊。
  • 《奪冠》導演陳可辛:很幸運去拍這部電影,沒留下任何遺憾
    每次有人跟導演陳可辛說「我看你電影又哭了」,陳可辛都不知道這個評價的意思是褒還是貶。「情感,確實是我的電影很多時候很自然的、很本能的表達。我自己也喜歡看電影,很容易被情感打動,所以我拍電影會自然往那個方向拍很多情感的東西。喜歡哭的人就會覺得好,也可能有些觀眾覺得是不是太煽情了。」「每個導演的戲就代表了他的人,我覺得我也改變不了。」
  • 《奪冠》導演陳可辛:我特別想拍的是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
    作為一個香港導演,你怎麼去找到這種感覺?陳可辛:不是說是我的集體記憶,我就能拍得好,也不是說我沒有經歷過那個記憶,我就拍得不好。拍每一部我的電影,都是一個學習與了解的過程,我都要做很多功課。電影是一個群體工作,你的團隊會提供很多很多的選擇,導演其實在最後會給出他的判斷跟方向。
  • 香港導演陳可辛談《親愛的》
    電影《親愛的》題材來源於央視法治欄目《大家看法》2011年第54期,「千裡尋子」。公司裡的內地同事推薦給了陳可辛這個香港導演,一波三折的故事立刻抓住了他。在深圳開店的湖北人彭高峰丟了3歲的兒子,他開尋子博客,在天涯論壇連載「苦澀無助的尋子日記」。他收到許多人提供的線索,無數次出發,無數次失望,也多次被騙甚至遇險;他同多名失子父母組成尋子團體,彼此支持鼓勵。
  • 陳可辛:一輩子就幹了拍電影和看女兒兩件事
    原標題:陳可辛:一輩子就幹了拍電影和看女兒兩件事 影片剛放映了三五分鐘,當大家正被美食和帥哥金城武吸引時,銀幕突然黑掉——原來,是陳可辛認為音軌出了問題,他覺得影廳中對白聲音比較大,低音過重,兩邊喇叭音響聲音偏小,於是要求調整重放。陳可辛對影片的挑剔可見一斑。影片放映結束亮燈時,北青報記者發現,原來陳可辛一直坐在倒數第二排的位置——看影片,更看大家看電影的效果。
  • 鞏俐、黃渤主演的電影《奪冠》:陳可辛導演的又一部成功之作
    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等人主演的《奪冠》是陳可辛導演繼《中國合伙人》、《親愛的》之後的一部成功力作。這部原定為賀歲檔的電影,同樣也因疫情而延期到國慶檔上映,也正因為如此,部分劇情才得以進行合理刪減。陳可辛算是很早就來內地拍片的一位導演,已經熟悉了內地的拍攝情況,並拍出了符合自己的一套風格。比如之前,他攜手趙薇、黃渤、佟大為等人拍的《親愛的》甚至成了當年最佳電影之一。
  • 陳可辛iphoneX拍短片刷屏 手機拍電影沒那麼簡單
    原標題:手機拍電影 沒那麼簡單   導演陳可辛用iphoneX拍了部廣告短片《三分鐘》,片長只有7分零6秒,卻成了這兩天的刷屏爆款。在電影界,用手機拍電影早就不是稀奇事了,早在2015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一部名為《橘色》的88分鐘長片就是全程用手機拍攝。
  • 《喜歡你》導演許宏宇,我是陳可辛導演「親生的」
    由陳可辛、許月珍監製,許宏宇執導,金城武、周冬雨、孫藝洲、奚夢瑤等聯袂主演的愛情喜劇電影《喜歡你》將於4月27日18:00全國公映。昨天(4月10日),監製陳可辛與導演許宏宇驚喜亮相廣州高校,開啟全國路演。
  • 對話《奪冠》導演陳可辛:從選角到實拍比賽 跨越三十年如何拍出真實感?
    27日晚,總臺央廣記者對話了導演陳可辛,請他講講影片《奪冠》背後的故事。陳可辛說:「1000個人心裏面有1000個已經很激動人心的中國女排。所以我只能說,現在出來,無論褒貶,這樣的題材給了陳可辛拍,他肯定會跟別的導演不一樣。」陳可辛說,《奪冠》是他有史以來拍過難度最大的電影。表面上拍的是女排,實際展現的是整個中國改革開放接近40年歷史進程的縮影。
  • 連王家衛都拍起了電視劇,電影導演「降維」拍劇的背後
    內地影院還在有條不紊地復工中,但市場上的優質電影作品卻面臨供給不足的情況,這其中除了與片方檔期制定策略有關外,另一個原因或許在於——電影導演都去拍電視劇了。導演的得力助手,在2017年,許宏宇受到陳可辛的支持,邀來金城武、周冬雨兩大實力派演員拍攝了自己的長片處女作《喜歡你》,影片最終斬獲了2.1億的票房,成為同期電影中的一匹小黑馬。
  • #香港電影#眾說紛紜香港電影之「我喜歡的導演篇」
    一、王晶(商業電影)香港電影導演,我第一個想寫的就是王晶。王晶喜歡文藝片,拍商業片是為了賺錢,投資文藝片是因為自己喜歡。斬獲多個金像獎獎項的《天水圍的日與夜》,王晶明知要賠還投了七百萬。導演許鞍華對王晶的評價是「貨真價實的監製和出品人」,非常專業和敬業的電影人,懂劇本懂演戲,能導演能監製。
  • 叔採訪了陳可辛導演,和他聊了聊老婆吳君如的新片
    因為一部電影就給一個名導判刑,未免太武斷,叔從來不會輕易下判斷,更何況還是拍出過《甜蜜蜜》的陳可辛。 2013年,陳可辛做了一次更大的轉型,拍攝《中國合伙人》。自《親愛的》之後,可以說,陳可辛是那麼多北上發展的香港導演裡本土化最成功的一位。
  • 李連杰拿走三分之一投資片酬,導演陳可辛卻稱:這算是「友情價」
    在07年的時候,陳可辛因為決心要拍一部巨製,為了得到巨額投資,就以一億元的天價片酬請來了李連杰,而這部電影就是《投名狀》。天價請李連杰的事在娛樂圈傳開了,陳可辛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三億多的巨額投資。作為一直以拍攝愛情為主題的陳可辛,這一次的投資都夠他以前拍很多電影了,但對於這次電影,除了大腕李連杰的來到,他也相中了金城武和劉德華兩位大佬,因此這些投資對於此次拍攝並不算是多麼充足。
  • 為什麼拍電視劇的導演拍不了電影?
    老導演的愛情觀不約而同的,60歲的趙寶剛和52歲的高希希,都為自己的銀幕處女作選擇了愛情題材。不過趙寶剛並沒有拍自己一貫擅長的現代青春故事,而是拍了一部年代戲,他對此給出的解釋是,「和電視劇相比,電影還是應該拍得再厚重些,真正優秀的電影還是要講國家利益和人性情懷,現在的電影表現得還是少了些。
  • 拍劇嗎?電影導演跨界的那種
    實際上,不管是電影還是劇集,雖然都是影像內容的範疇,卻是截然不同的形態。面對大銀幕和小螢屏兩種不同媒介的轉化,創作者在打造思路和節奏上也要相應地做出調整。而與過去行業潛存的創作鄙視鏈相對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電影質感」誇讚一部劇集的高質量,不同形式之間的內容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
  • 相比王晶、周星馳,陳可辛才是香港電影最靠譜的導演!
    在華語賣座電影中,合拍片佔據大半邊天,可見香港導演在華語電影中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與口口聲聲「逃離北上廣」不同的是,越來越多的香港導演選擇了進軍北上。曾經的賭片開山鼻祖王晶,黑幫槍火裡的杜琪峯,刀劍江湖中的徐老怪,細膩極致的墨鏡王,這些撐起香港電影一片天地的中流砥柱,無一例外的選擇以自己的方式「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