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日日曜日 Sunday 2020.9.27
今日請大家欣賞樂曲《奇蹟再現》
想必很多與我同齡的朋友都有聽過,我小時候是在DVD上看的動畫,收藏的一箱影碟(光碟)有些已經無法再觀看了,但我總覺得好想在感受一次,那一刻屬於我,記憶是個好東西,在時間的流淌中可以隨時回到某一段時光點,好像我們真的又回到了原點,回過頭來,專注於當下。
關於區別性特徵
「音位的區別性特徵也就是可以將音位相互區別開來的發音特徵與音響特徵。就漢語來說,就有塞、擦、鼻、邊、清、送氣、不送氣等區別性特徵。對於英語來說,上述特徵中,送氣不送氣這一對發音特徵沒有了,而加上了發音時的長短,也就是長音與短音。
音位的區別性特徵可以從生理、物理和感知等方面來考察,現代語音學家列出了約三十個區別性特徵,不過就一種具體的語言來說,大約只用到其中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說,一種語言中用來區別音位的區別性特徵是有限的。有些特徵是所有語音都有,如舌位的高低前後、雙唇、塞音等特徵,有些特徵則只屬於某種語音,如英語、法語、俄語有清音和濁音的對立,沒有送氣與不送氣的對立,而漢語有送氣與不送氣的對立。漢語有不同音高的調位的對立,印歐語系的語音普遍沒有這些對立。所以布拉格學派劃分音位時指出:區別性特徵是音位相關的形式要素,具有社會心理性質;而聲學特徵僅僅是音素的物理實體性質。可見,區別性特徵的確立是要充分考慮語音的社會屬性的,不能離開語言的社會性來討論音位的區別性特徵。
五、音位的性質
音位有三個很重要的性質,即別義性、針對性和共時性。別義性是音位的基本性質。在理解音位的別義性時應注意,比音位大的語音單位如音節、詞、句子等等,也都有別義的性質,但音位是語音中最小的別義性單位。
一種語言中,其語音系統往往是由很多的音素構成的,但是並不是每個音素都具有區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不是每個音素都可以區別詞的意義。比如n和l,在普通話中,nan和lan不同,nan(男)不能說成lan(藍),lanhua(蘭花)不能說成nanhua(南花),這裡的n和l就起了區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就是兩個不同的音位。又如英語中有h、k兩個音素,單詞hat(帽子)中的h如果念成k,讀成kēt,意思就變成了「貓」,同樣,單詞cat中的k,如果換成h,讀成hēt,由於語音形式變了,那意思就變成了「帽子」。可見,h和k在英語中也是兩個不同的音位。
相反,如果幾個音素不能區別詞的語音形式,也不能區別意義,那就不能分立為不同的音位,只能劃歸為同一個音位,是一個音位的變體。例如普通話中[a][ē][ɑ][A]幾個音素,在音節[pa](爸)中,如果我們把其中的[a]換成了[ē][ɑ][A]中的任何一個,除了感到在聽覺上彆扭以外,並不會覺得這個音節的意義有任何變化。同學們可以試著體會一下[pa]和[pɑ],這兩個元音音素就沒有起到區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也不能區別意義,因而就不是獨立的音位,它們是一個音位的不同變體。注意,音位的作用是區別意義,而不是表示意義,如po和p『o,分別表示「波」和「坡」,但抽開了元音o,它們無法表示意義,也無法獨立表示詞的語音形式,元音o是構成詞的語音形式之一,有了元音o,詞的語音形式特徵才完整。
針對性是說,音位的歸納,是就某一個語言和方言而言的,不能跨語言和方言進行。比如只能是漢語普通話中的音位、英語標準語中的音位等等。
比如說英語,送氣與不送氣音是不區別意義的。於是送氣音與不送氣就構成了一個語音單位。對於漢語普通話來說,長音與短音沒有區別意義的作用,於是漢語普通話中一個長[A]和一個短[A]並沒有區別意義的作用,也是一個音位。
在英語中,p和p『這兩個音素的作用如何呢?我們可以結合單詞看看。英語在大部分情況下只有p『,沒有p,沒有漢語中那種送氣和不送氣的對立,送氣與否無關緊要。不送氣的雙唇清塞音p只出現在s後面,如speak、spring、space、Spain、specia、speech、speed、spend等等,其他不送氣清塞音t、k的出現條件一樣,像上述單詞中的p,讀成送氣的清塞音p『也可以,除了覺得有點異樣外和不地道外,不至於影響意義,可見,在英語中,p和p『就是一個音位,不能分立為兩個音位。我們今天看到的英語字典,由於使用的是寬式標音法,沒有把p的送氣符號注出來,另外也因為不送氣的p出現的場合少而且只限於s後面,所以即使不標送氣符號,也不會引起誤會。這就像我們漢語拼音中跟在「j、q、x」後面的ü不用標出上面的兩點一樣,因為以u開始的韻母絕對不會和聲母「j、q、x」相拼,所以它們後面出現的u,音質就只能是ü,不會把它讀作u的音質。
同樣,我們說n和l在普通話中是兩個不同的音位,可是在南方方言中,這兩個音卻沒有區別意義的作用,不能區別詞的語音形式,nan、lan不分,nang、lang不分的情況比比皆是。在南方,大部分方言區不能區分舌尖後音和舌尖前音,常常把舌尖後音混讀成舌尖前音,這樣普通話的六個音位在方言中就變成三個音位。可見,語言不同,音位的內涵不一定相同,所以,考察一個音素是不是音位,不能脫離開具體的語言或方言。比如我們前面舉的p和p『,不結合具體的語言,我們只能說它們是音素,不好說它們肯定是音位。因為像n、l這兩個發音差別很大的音素,在我國南方諸方言中都可以混同,所以離開了具體的語言,你很難給一個音素下結論說它就是音位。從這裡我們可以充分地看到語音的社會性質,看到語音與意義聯繫的社會性特點。
共時性是說,音位的歸納不僅必須在同一個語言或方言中進行,還必須在這個語言的同一個時段進行。否則,將是沒有意義的」———韓寶育《語言學概論》
語句賞析:
賈伯斯篇
很多人這樣問:「我想開一家公司,我該做什麼?」而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所熱愛的是什麼?你開的公司想要做什麼?」他們大都笑道:「不知道。」我給他們的建議是,去找份工作讓自己忙碌起來,直到你找到答案為止。你必須對自己的想法充滿熱情,強烈感受到願意為它冒險的心情。 -- 賈伯斯
現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夠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的,應該是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感情,也許是藝術,也許只是一個兒時的夢想。 -- 賈伯斯
你身邊每一樣被稱為生活的事物,其創造者並不比你更聰明,而你可以改變它,影響它,創造出自己的產品,供別人使用。 -- 賈伯斯
「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專注和簡單一直是我的秘訣之一。簡單可能比複雜更難做到:你必須努力釐清思路,從而使其變得簡單。但最終這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創造奇蹟。」 -- 賈伯斯
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時間都很短,我們大概只有機會去做很少幾件真正偉大的事情,同時要做得好。我必須要趁我還年輕的時候完成這些事。 -- 賈伯斯
沒有傳統藝術的科技是沒有靈魂的,沒有現代科技的藝術是沒有未來的。 -- 賈伯斯
向那些瘋狂的傢伙們致敬,他們特立獨行,他們桀驁不馴,他們惹事生非,他們格格不入,他們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們不喜歡墨守成規,他們也不願安於現狀。你可以讚美他們,引用他們,反對他們,質疑他們,頌揚或是詆毀他們,但唯獨不能漠視他們。因為他們改變了事物。他們推動人類向前發展。或許他們是別人眼裡的瘋子,但他們卻是我們眼中的天才。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 賈伯斯
有關挫折
「被蘋果公司炒魷魚是我人生中最好的一件事,追求成功的沉重被創業者的輕鬆感覺所取代,這讓我感覺如此自由,我重新進入人生中一個最有創造力的階段。」 -- 賈伯斯
至繁歸於至簡 -- 賈伯斯
你如果出色地完成了某件事,那你應該再做一些其他的精彩事兒。不要在前一件事上徘徊太久,想想接下來該做什麼。 -- 賈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