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青島繁華的地下商街去哪了

2021-01-13 騰訊網

分化

新商圈崛起 新業態「上線」

單獨一個地下商業項目的衰落或許是經營問題,但幾乎所有地下商業項目的整體低迷則與外部環境密不可分。

在操盤過多個地下商業項目的胡先生看來,中山路、東部商圈等多個地下商業項目難以為繼最直接的原因在於青島城市發展中心的北進和東擴,帶動了商業中心的遷移,直接分走了中山路和東部商圈的客流量。

近年來,以新都心和嶗山為代表的商業聚集區發展迅速。 2016年6月,新都心首家一站式購物中心凱德MALL正式開業,開啟了新都心片區的「商業時代」,此後,保利廣場、萬科1907等綜合性購物中心相繼入駐新都心,短短五年時間,新都心商圈已在青島商業版圖上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嶗山商圈也以令人驚嘆的速度發展起來。 2016年6月,金獅廣場正式開業,同年,與金獅一街之隔的金鼎廣場也接踵開業,嶗山商圈已經聚集了金獅、金鼎、麗達、星光裡等多處綜合性購物中心。

無論是新都心還是嶗山商圈,區域內所有的商業綜合體都沒有走傳統商業的老路,而是打造了集吃喝玩樂購等多種業態為一體的綜合性購物中心,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相比之下,中山路商圈與東部商圈內的商場轉型較慢,在與嶗山、新都心片區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電商的衝擊也是地下商業日漸式微的重要原因。地下商業業態較為單一,主要以服裝鞋帽等商品為主,例如中山商城八成以上的商家主業為服裝銷售。然而,服裝已成為傳統商業被電商衝擊最大的領域,傳統商業幾乎淪為電商的「試衣間」。

但也並非所有的地下商業都難以為繼,在香港中路地下商城和麗人街內,一些小型的服裝店憑藉多年積累下來的客戶資源已經擁有了穩定的客戶群體,這些小店通過開淘寶店、建微信群等方式,拓寬了銷售渠道,迎來了新的發展。

麗人街一家辦公用品商店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把店面設在地下,但通過送貨上門服務,他們早已把業務拓展至嶗山、李滄等區域。這種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模式如今已成為這些地下商業街裡小店的 「標配」。

地鐵

被視為地下商業「救命稻草」

就在青島眾多地下商業項目走向衰落之時,地鐵曾經被眾多地下商業項目寄予厚望。這樣的期待並非虛幻,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地鐵為眾多地下商業引入了龐大的客流,成為推動地下商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5年,為了迎接地鐵時代的到來,李村商業巨頭維客雄心勃勃地計劃打造集休閒、商業、樞紐於一體的大型地鐵商業項目,地下分為四層,負一層、負二層為大型地鐵體驗式購物中心,設有1200多個商鋪。

自2015年12月16日青島地鐵3號線北段開通以來,今年已經是青島進入地鐵時代的第五個年頭,目前已經開通2號線、3號線、11號線和13號線。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由於無法直接導入這些地下商業項目內,地鐵對這些老的地下商業項目拉動作用有限,並未給它們的經營帶來太大起色。

儘管如此,地鐵對青島新型購物中心的發展和商業格局的重塑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凱德MALL、萬象城、利群金鼎廣場、樂客城等一大批新型購物中心,藉助地鐵直通商場的優勢條件,實現了快速發展,在競爭激烈的青島商業「戰場」脫穎而出。在新都心商圈和嶗山商圈這兩大新型商業聚集區的快速發展中,離不開地鐵的推波助瀾。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李沛

■專家觀點

地下商業振興需多方努力

在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劉文儉看來,青島地下商業的振興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快地鐵的發展,地下商業的衰落根本原因是缺乏客流量,而地鐵的建設恰恰為地下帶來了客流,伴隨著青島地鐵網絡的建成,將為青島地下商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可能。其次,地下商業還需要從自身找原因,商業的發展日新月異,融合了線上線下元素的「新零售」已成為商業發展的主流,地下商業同樣需要與時俱進,順應商業發展的潮流,從商業業態、商場環境等方面進行調整。最後,地下商業的振興還與區域發展有關,例如中山路片區整體商業氛圍已經大不如前,地下商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有大的發展。

今年以來,以中山路片區為核心的青島老城區復興再次步入快車道。啟動市南區寧陽路片區、劈柴院北片區、黃島路片區保護修繕;已完成市北區四方路、館陶路等街區3.2萬平方米的修繕工程;啟動四方路等6個片區10萬平方米的保護修繕,廣興裡正式開園……通過對老城區的保護性改造,推動這一片區再現百年輝煌。隨著老城區的復興,地鐵網絡的完善,以及商業模式的調整,那些「沉睡」的地下商業項目或將出現新的轉機,青島商業發展格局也將迎來新的光景。

■他山之石

從上海「現代服務業」看青島

●在世紀匯的老上海風情街,也叫「1192弄」。這裡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負一層及以上是現代明亮的商場,負二層僅僅一步之遙,你就來到了民國老街,復興號輪船、讓人懷舊的鐵軌、一個個倚牆而靠的老麻袋等等,讓你不自覺地感受民國風情。老街裡面,人山人海,商鋪裡人頭攢動,參觀的人、就餐的人、購物的人、攝影的人,都能在這裡滿足自己的好奇。商鋪雖多,但不重樣,每家都有自己的特點,都能讓你的味蕾為之一爽,創意加上結構的巧妙布局,引人入勝。地下商場雖不見陽光,卻充滿陽光,讓你的心情美不勝收,每邁一步都有收穫,而拐角處的歷史時光更讓你流連忘返,找不到出口!反觀青島的特點,不管地上地上,不管哪個展會,不管何月何節,都逃不過羊肉串、臭豆腐的魔咒,這點對比和差距讓我們慚愧。

青島市赴上海專業實訓幹部 李合生

●上海商業的一個特點是對審美的追求。很多商鋪的裝飾,櫥窗都非常有設計感,抓人眼球。網點布局密集,消費吸引力強,代表了體驗經濟的發展潮流。

青島市赴上海專業實訓幹部 王靜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當一個又一個曾經佔據C位的地下商業項目黯然退出青島商業舞臺,我們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青島的地下商業真的無路可走了嗎?恐怕也不盡然。地下商業的式微固然有客觀原因,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仍然有項目在激烈的競爭中頑強地站穩了腳跟。究其原因,它們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順應了消費者的需求。對於那些已經處在「關門」邊緣的地下商業項目來說,它們不是沒有機會。

當前,青島正在推進國際時尚城建設,打響了時尚與文化、時尚與旅遊、時尚與體育、時尚與會展四大戰役。對於佔據黃金地角的地下商業項目來說,應該更加積極地與文化、旅遊、體育、會展等領域結合,走出一條青島特色的地下商業振興之路。站在高質量發展的起點上,現代服務業是促進大循環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生力軍,青島地下商業形態只有知變、應變、求變,才能早日化繭成蝶、涅槃重生。 李 沛

來源:青島晚報

相關焦點

  • 地下青島,蝶變之道|從地下街到地下城:青島重塑城市深度與厚度
    創意突破,匯聚時尚元素「為了做商業而做商業行不通,把場景體驗、文化、旅遊元素匯聚在一起,去更新、創新地下商業模式,這樣才能做得好,做得吸引人。」青島地鐵商業空間開發公司負責人逄玉寶說。走出地鐵雙山站A出口就可直達凱德Mall的負二層商街,乘客可從地下二層便捷地來往於商場與車站,同樣情況的還有萬象城和利群金鼎等商超。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劉文儉分析,青島地下商業的振興需要多方面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快地鐵發展,地下商業的衰落根本原因是缺乏客流量,而地鐵建設恰恰為地下帶來了客流,伴隨著青島地鐵網絡的建成,將為青島地下商業發展帶來新的可能。
  • 從地下街到地下城:青島重塑城市深度與厚度
    地鐵賦能地下商業空間已有先例。青島地鐵已催生「雙山新都心」崛起。走出地鐵雙山站A出口就可直達凱德Mall的負二層商街,乘客可從地下二層便捷地來往於商場與車站,同樣情況的還有萬象城和利群金鼎等商超。
  • 首爾五大繁華地下商街,淘特色、撿便宜的來!
    高速巴士客運站地下商街2012年重新重建後的Goto Mall(高速巴士站고터的諧音)可變成了女生們的購物天堂。這裡佔地廣,全長880米,共匯聚了600多個商家,是首爾最知名也最具規模的地下商街。除了集結流行又便宜的韓國的中低價服飾與配件,從化妝保養到家居擺飾應有盡有(包括江南花卉批發市場),在地下街的盡頭還有餐廳可以休息覓食。
  • 百年商街邁向「國家級」青島臺東迎來迭代升級新機遇
    臺東三路步行街夜景千米商街延續百年青島記憶1902年,從沿路修起45度角的房屋開始,被稱為「棋盤街」的臺東鎮就成為了中國近代商業街區的樣板間。臺東代表著青島人的市井情懷,那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環境,見證了一代青島人的童年和青春。
  • 南京竟藏著一條「地下民國街」,銀行郵局火車站皆有,格外繁華
    眾所周知,南京是民國的首都,至今保存了大量具有民國風情的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是1912年的酒吧街和怡和路,因其濃鬱的民國風情而深受遊客喜愛和歡迎,另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南京有一條獨特的「地下民族街」,就藏在南京博物館裡,今天我要說的是南京竟藏著一條「地下民國街」,銀行郵局火車站皆有,格外繁華
  • 四新點亮百年商街高光時刻!青島臺東步行街入選「國字號」試點
    臺東步行街夜景一百多年前,青島從大港發端,臺東鎮商業街應運而生,成為了城市的最早的商業中心。無論風風雨雨,這條街從未停歇,見證著島城最初的商貿起源。其中,青島臺東步行街成為山東省唯一入選!臺東步行街共有300餘商家,每天人流量最高可達30萬人次,是青島最繁華的商圈之一。在這裡,你不僅可以看到唐衣宋裳穿梭在現代街頭,還可以看到動感的嘻哈街頭舞蹈;在這裡,無論是火辣辣的陝西涼皮,還是醇厚的臺式奶茶,五湖四海的味蕾都可以被取悅。
  • 青島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周日開工 提供1.3公裡地下...
    半島記者 陳源喜歡「逛臺東」的市民「有福」了——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將於7月26日正式開工。記者採訪獲悉,該工程是青島第一個配備1.3公裡雙向四車道的四層地下綜合體,建成後將為臺東提供1.3公裡的地下車道、810個停車位以及600多個中高端新商戶。
  • 瀋陽美食逛吃全攻略:最繁華商圈地下暗藏一條美食街
    瀋陽最繁華的商圈太原街地下居然藏有一條美食街,以前怎麼都不知道啊,姐姐說要帶我去吃好吃的,一臉幸福的我們直奔傳說的美食一條街,可要仔細逛吃一下啦!從中興星巴克的地下通道直達太原街時尚地下的二層,這裡面有十幾家美食店,人均十元錢就可以吃上一頓正宗的特色美味。本期攻略內容有點長,而且圖片還有點多,大概需要八分鐘閱讀。
  • 臺東與青島人的故事:那些年,逛東鎮成時尚
    ——《青島素描》王統照多次擴建,老樓留蹤1934年,作家王統照和友人遊覽青島時,記錄下了一路的所見所聞,相較於歐人區的繁華,東鎮給王統照的印象是貧困雜亂的。1900年,臺東鎮商業街初見端倪,臺東商圈以臺東三路為主線向四周輻射。德國人把上下青島村和大鮑島被拆遷的那些村民、小商販、勞工全部遷居此處。
  • 首爾四大地下購物街了解一下(最終篇)
    文/ HARU-Q國慶假期已經結束一個星期了,2018年所有的假期都過完了,是不是突然很空虛。離下一個假期還有2個多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現在做出遊攻略剛剛好哦。假期前介紹了韓國旅遊購物的好去處,今天介紹最後一個地方,就是永登浦。
  • 青島臺東商業步行街,全長1000餘米,商業街很繁華
    青島臺東商業步行街東海岸三路,西至威海路,全長1000餘米,特色街區中心街,現為青島市商業一街,被青島市政府正式命名為「青島市臺東商業步行街」,街上有國內外著名的沃爾瑪、萬達廣場、疫苗鞋業、利郡集團、蘇寧電器、三聯家電、亞太電器、新華書店、醫療保險城等各種形式的企業245家,個體戶
  • 11萬平方米地下商業綜合體維客星城開街!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7日訊 新都心第一家大型商業體麥凱樂悄然離場後僅一年多,保利廣場就高調接盤;與臺東利群貼身肉搏十餘年的沃爾瑪黯然離場,利群接手彌補自家地盤面積不足的短板……從一條中山路獨自支撐,到如今商圈林立,百餘年來,青島商業從來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大海,而非一潭死水。
  • 青島特色街排名來了!臺東步行街位列第三,中山路推薦值為負數……
    本次特色街NPS口碑調查圍繞十條特色街的環境、服務質量、消費價格、入駐品牌、營銷活動和增值服務六個方面展開。 調查數據顯示,青島市特色街(商圈)NPS口碑淨推薦值平均分為3.80,淨推薦值在5以上的特色街為西海岸新區瑞源繁花裡、嶗山區麗達小街、市北區臺東三路步行街、膠州市恆源·時尚三裡河地下商街、即墨區即墨古城步行街、城陽區魯邦國際風情街。
  • 青島臺東:沉澱百年繁華 再迎蝶變新生
    其中臺東鎮首先修起了通向市中心的大道(威海路),於1902 年建立了大量45度角的房屋——作為中國近代商業街區的樣板間,「棋盤街」的名字由此叫響。如今,「棋盤街」這個稱呼逐漸隨著老一輩臺東人的消逝而慢慢隱去。到了解放前,青島城市商業GDP的50%都是由臺東貢獻的,可以說臺東商圈見證了青島商業的起源發展,也由此成為青島最知名、人氣最旺的商圈之一。
  • 青島地鐵商業:步入繁華「軌道」
    青島地鐵商業:步入繁華「軌道」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4.08 星期三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周建亮    在城市商業版圖的重塑與優化中,致力於打造引領新生活城市運營商的青島地鐵
  • 南京一條民國風情街,竟藏在博物館地下,繁華熱鬧成為網紅景點
    文/城市周末去哪玩(原創文章,歡迎轉載)總有一天,我會丟下我所有的疲倦和理想,帶著我的相機和電腦,遠離繁華,走向空曠。南京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保留了很多的文物古蹟,而且在旅遊業的發展下還打造了很多的商業化景點。
  • 全臺灣最大百貨公司和最威的酒吧街都曾在這:鹽埕,繁華的代名詞
    在這些商場之中,以 1936 年落成的高雄銀座最為特殊。高雄銀座為高雄商工會商業部員主導,向商工銀行租借土地所建[2],是以前少見由民間進行整體街廓設計的大型商業開發。商店街分為外廓店鋪及內廓賣店兩部份,設有十字通道聯通裡外,神似西方拱廊街的型態,當時全臺灣只有這裡看得到。
  • 青島最有名的這個步行街,或將迎來大發展!
    青島的步行街,最出名的當屬臺東步行街,但臺東步行街又以破、堵、亂著稱。青島臺東步行街,周圍有利群、萬達兩處商場,有世界知名的青島啤酒元素,也有營口路的美食誘惑。對於老青島人來說,吃喝玩樂去臺東,曾經是第一選擇。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卻不願意去了。
  • 越南「地下城」被發現,入口僅僅1米,地下卻是個繁華的城市
    按照人們的一般觀念,人類的聚集都是在地面以上的,而越南卻發現了一個「地下城」,這裡的入口僅僅有1米,只能讓一個人通過,但是地下卻有一座城市。 原來這條隧道的入口只有一米,人們很難發現它的存在,該隧道全長達到了250公裡,還設有會議室、參謀室、廚房、臥室、醫院一應俱全,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繁華的地下城市,可因為隧道內部皆為泥土構造,所以在歲月的流失中,一部分隧道出現了坍塌的情況,並沒有完整保留下來。
  • 青島:那些年一起追過的老字號
    「身穿謙祥益、頭戴盛錫福、吃飯春和樓、看戲去中和、看病宏仁堂」,這是上世紀30年代,老青島人之間流傳的民謠。五句話五個老字號,而每個老字號又不僅僅是這個行業的代表。簡單的幾句話,把在街裡的老字號根據功能進行歸類,足以說明這裡商業之繁華,可謂吃喝玩樂,幾天都不重樣。      不久前一大早趕到老城區,居民和街區一樣,剛剛睡醒,生活節奏緩慢,年輕人打著哈欠走向公交車站,手裡提著在四方路購買的早餐,老人三三兩兩來到市場買菜。如果時間充足,大可以到德縣路餡餅粥吃頓早餐,餡餅、家常餅、荷葉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