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該「站」還是該「坐」?你可能一直都做錯了!

2020-12-23 科右中旗廣播電視臺

最新消息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大家每天都做的事,飯後該如何養生,也是很多人都關注的話題。相關養生建議在網上不少,有的說「飯後不能運動,否則會胃下垂」,有的說「飯後喝杯茶,提神助消化」......這些養生小妙招數不勝數,讓人難辨真假。最近,甚至有人提出,飯後「葛優躺」,才是餐後養生的正確姿勢。這個小妙招來自於某短視頻APP,相關視頻稱飯後不要站著或坐著,而應該躺著,因為飯後血液集中在胃部、大腦供血不足,只有平躺才能緩解由缺血帶來的不適。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網上盛傳的其他飯後養生小妙招靠譜嗎?飯後養生的正確姿勢又到底是什麼?小圈這就帶你去詳細了解一下!幫你解開迷惑!

劃重點

01

飯後平臥可緩解腦供血不足?

真相:立即躺下不利於消化

「飯後『葛優躺』不可取。」青海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楊如意在看過相關視頻後解釋道,人們在剛吃過飯後,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此時平躺會影響胃腸蠕動,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另外,楊如意提示道,若飯後立即入睡,在睡眠狀態下,人體的新陳代謝率會逐漸降低,很容易使食物中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從而令人發胖。

劃重點

02

飯後運動會造成胃下垂?

真相:適當鍛鍊可促進胃腸蠕動

「從正常生理角度來講,進食與運動無直接關係,餐後可以運動。」楊如意解釋道,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在飽餐或充分進食後,立即進行劇烈運動,則可能產生如下風險:其一,由於進食後人體胃腸道過分充盈,從而引起胃腸道在腹腔內的「活動空間」變小,若此時劇烈活動,易導致相關器官在腹腔內扭轉、變形,造成腸繫膜供血障礙,易引起腸壞死,此類情況常見於兒童群體;其二,進食或者飽食後,若進行劇烈運動,可能引起腹腔壓力增高,導致嘔吐,甚至引發某些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楊如意建議,飽餐之後,可適當地活動,比如散步,這樣既可以促進胃腸蠕動,也可以減輕胃食管反流的症狀。

不過,雖然飯後可以適當運動,但不要馬上開始。「飯後不要急著散步。」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中醫師毛偉表示,飯後人體胃內充滿食物,馬上進行直立性活動,會增加胃部震動,加重胃負擔。尤其是有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患者,若飯後立即活動,可能會加重病情。

劃重點

03

飯後飲茶提神刮油?

真相:茶會抑制胃、腸液分泌

就「飯後飲茶提神刮油」這一說法,毛偉表示,有人認為,飯後喝一杯濃茶,能幫助排除油脂,減輕油膩感,幫助消食、減肥,但實際上飯後立即喝茶,不僅不能消食、刮油,還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導致便秘。

毛偉解釋道,茶中富含單寧酸,會影響蛋白質吸收,阻礙人體有效攝入營養;茶鹼還會抑制小腸吸收鐵元素,特別是對於一些嚴重缺鐵性貧血的患者而言,更不能過量飲茶或者喝濃茶。

另外,還有很多人特別關心,飯後能否立即飲水的問題。對此,楊如意坦言,飯後立即喝水會降低人體內酶類物質的含量,且飲水會加速食物離開胃的速度,使飢餓感再次出現,不利於減肥。

「此外,飯後大量喝水,還會稀釋胃液,不利於食物消化。」楊如意建議,飯後喝水時間與進餐時間,最好間隔半小時左右,同時還需要注意,要適量飲水,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劃重點

04

飯後馬上喝酸奶助消化?

真相:兩小時後才是最佳飲用時間

飯後喝水、茶都不能助消化,那喝酸奶是否可行呢?「飯後喝酸奶,也達不到助消化的目的。飯後不要立刻喝酸奶,飯後兩個小時喝較為合適。」楊如意表示,只有當人體胃液的pH值較高時,才能讓酸奶中所含乳酸菌充分生長,利於身體健康。而飯後兩小時左右,人體內胃液已被稀釋,pH值會上升到3至5,此時飲用酸奶最佳。「雖然酸奶不宜飯後立即飲用,但它是個營養很全面的食物。酸奶富含蛋白質、胺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而且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楊如意補充道。

不過,楊如意表示,對於減肥人群,喝酸奶還需控制量。資料顯示,100克酸奶熱量為72大卡,即便是脫脂酸奶熱量也不低。對於超重人群而言,在吃早餐或午餐後,輔以酸奶為宜,同時主食量需適當減少。「酸奶本身含有一定熱量,飯後喝酸奶,就等於額外攝入這些熱量,天天如此,脂肪就可能悄悄『上身』。」楊如意提醒道。

劃重點

05

怎麼做才能真正助消化?

楊如意表示,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較大,人們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在飲食調養方面,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還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在服藥方面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同時,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產生。此外,在運動方面,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適度加強鍛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大家要養成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不要吃太多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但不要立刻躺下。」楊如意提示道,少量多餐可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使得胃液逆流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

另外,很多人喜歡飯後吃水果、喝湯,其實順序反了,這些東西最好在飯前吃。飯後吃水果,水果會被先吃下去的食物阻滯於胃中,使人出現脹氣、便秘等症狀,給消化功能帶來不良影響。如果將吃水果的時間提至飯前,對免疫系統有益,而飯後吃水果則沒有這種養生功效。

許多人習慣吃飽飯再喝湯,而飯前喝湯可以給口腔、食管、胃、腸等食物的必經之道加點「潤滑劑」,以減少硬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

END

來 源:科技日報、@視覺中國、CCTV生活圈

策 劃:胡努斯圖

審 核:馬欣欣

編 輯:苑 君 白亮亮

校 對:石北疆虹 霞

相關焦點

  • 吃飽後該躺著、坐著,還是站著?醫生給出了標準答案
    吃飽後該躺著、坐著,還是站著?「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關於飯後習慣的諺語有很多,但這些做法未必正確,照做反而可能有害健康。
  • 飯後站著還是坐著好?這樣做養生不傷身
    比起中午吃什麼這個「世紀」難題,飯後該怎樣做也是一個傷腦筋的事。有一部分人說,飯後應該坐著,煲煲劇,休息休息,但是又有人覺得,飯後就不應該坐著,這樣容易胖。當然,還有人是選擇飯後站一段時間,或者直接去散散步,認為這樣更好。那到底怎樣好?如何做才能養生不傷身?
  • 吃完飯後,到底該坐著、躺著,還是散散步?醫生一文解答清楚
    古人云「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有些人一吃完飯就感覺比較難受,出現脹氣,需要躺下來睡一會才能得到緩解。那人們在吃完飯要做點什麼才能幫助胃腸更好的消化呢?吃完飯後,到底該坐著、躺著,還是散散步?醫生一文解答清楚1、可以坐著嗎?
  • 飯後站著好還是坐著好,躺著好還是散步好?
    我們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是很多人從飯後散步受益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然而也有人覺得飯後應該坐著比較好,更有人覺得飯後站著或躺著才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些說法各有各的道理,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看待呢?
  • 吃完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很多人可能都搞錯了
    很多人不知道吃完飯之後,應該站著還是坐著好。吃完飯吃後,正確的行為對人體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那麼,吃完飯之後,究竟是站著好還是坐著比較好呢?飯後半小時站著好在吃飯之後的半個小時內,最好適當走動或者站著做家務,這種行為對健康是有幫助的。因為吃完飯之後,腸胃需要進行忙碌的消化。
  • 吃飽後該躺著、坐著,還是站著?進來看看標準答案
    宜:小坐一會兒為了確保心、腦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進餐後最好不要突然起身,以免引起心腦血管供血不足。建議吃完飯在原位小坐十幾分鐘,然後再起來走動。宜:10分鐘後慢步緩行如果想散步,可以在飯後休息10分鐘後再進行,若吃得過飽則需適當延長休息時間。飯後散步應該緩步慢行。
  • 飯後坐著好還是走一走好?醫生建議:不注意這幾點,反而傷身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很多人都有飯後走一走的習慣,也有不少人反對,認為飯後走一走不利於消化,還有人直接躺下,認為這樣比較舒服。前幾天DrX家庭聚會,發現大傢伙吃完飯有的坐著,有的站著,有的躺著,還有的迫不及待地出去散步,這也算是一個日常習慣,哪種習慣是對的呢?哪種方式適合你?
  • 高鐵坐過站該怎麼辦?不要著急去買票,教你一個方法免費回去
    這幾年中國的高鐵發展飛速,甚至在國際上都有了很高的地位和知名度。對於人們而言高鐵不僅速度比火車快,而且價格也比較實惠,所以成為了人們的首選。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高鐵唯一讓人有些不滿的就是高高鐵晚上是不運行的,不過這高鐵晚上不運行也是有他的道理,具體原因下次再告訴大家,今天小編主要來跟大家聊一聊高鐵做過站了該怎麼辦,這坐過站可是很多小夥伴經常遇到的事情。
  • 坐著、躺著、散步,哪個是飯後的正確姿勢?飯後做一事,健康養生
    現在很多朋友都把飯後這段時間當作養生的「關鍵時間」,似乎抓住了這個時機,身體健康就有了保障。這也跟大家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有關,也是一大進步。在過去,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當下的享受上,全然不顧身體扛不扛得住。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也開始意識到什麼都比不上身體健康。
  • 鄭爽該不該認錯?為什麼她明明做錯了,卻不肯承認?
    比如鄭爽事件中,我們就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鄭爽該不該認錯?01鄭爽為什麼不認錯?做錯事要勇於承認,幼兒園小朋友都學過這個道理。但在現實世界中,做到的人並不多,鄭爽也沒做到。02鄭爽該不該認錯?上面我們說了,認錯好像很難,因為這不僅僅是面子的事,還是生存的事。所以,很多人犯錯了會想方設法地遮掩,堅決不承認。可這樣做對嗎?放在鄭爽身上,她真不該認錯麼?不是的。首先,上面兩種原因,都是一種錯誤認知。為什麼錯誤?因為是從「做錯事=壞人」這個錯誤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
  • 做辣椒炒雞蛋,該不該放醬油?多數人都做錯了,難怪雞蛋又老又腥
    做辣椒炒雞蛋,該不該放醬油?多數人都做錯了,難怪雞蛋又老又腥!美食遭遇心情的時候,美食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也是一種場合。場合好,吃起來也有味道、人人都想吃上自己喜歡的。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營養物質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
  • 飯後「燒心」折磨人,到底是哪個器官生病了?該怎麼緩解?
    相信很多人在平時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剛吃完飯或者是躺下時,就感覺胸口有一種炙熱感,好像有團火在燒,這種症狀被俗稱為燒心,它是消化科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發生率可達10%,在我國有近1億人都曾經受過此困擾。飯後「燒心」折磨人,到底是哪個器官生病了?該怎麼緩解?如果在生活當中頻繁出現燒心的情況,到底是食管出現了問題還是胃出現了問題?如果每次吃完飯之後症狀加重,躺下之後症狀更厲害的話,可能就和胃食管反流有很大關係,胃食管反流長期不進行幹預治療可能會引起食管黏膜糜爛出血,在炎症反應下反覆糜爛,就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食道癌。
  • 運動受傷後該冷敷還是熱敷?很多人都做錯了!
    幾乎每個運動、健身的人都遇到過不小心受傷的情況。即使你不運動,日常生活中也難免會扭傷腳踝。大家都知道受傷了要冰敷或者熱敷來改善症狀,但很多人對這兩種方法都傻傻分不清,搞不懂什麼情況下該用冰敷,什麼情況下該用熱敷?
  • 耐克、阿迪運動鞋穿髒了,到底該不該洗?原來10多年都做錯了
    鞋子穿髒了自然要洗,這是很多人心裡一個定律,但是對於運動鞋來說,鞋子直接水洗,還真不是啥好主意,泡泡洗洗再刷刷,接著曬一下,沒穿一年鞋子就鞋面爛,或是脫膠等問題就都出來了,建議大家最好不要這麼做。那鞋子髒了該咋辦呢?
  • 到底該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呢?
    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呢? 吃飯前運動會提高全身的血液循環,尤其會讓腸胃內的血液循環水平得到提升,讓大腦收穫到飽腹信號,對緩解飲食慾望和控制飲食量都有顯著的效果,有助於保持身材和減肥瘦身。 因此在吃飯前半小時運動,能夠有效的降低飲食慾望,可以防止飲食過量和暴食狀況的發生。
  • 先洗臉還是先洗頭?先吃飯還是先喝湯?健康生活順序,別做錯了!
    先洗臉還是先洗頭?先吃飯還是先喝湯?健康生活順序,別做錯了!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一些事,可能一直都做錯了!長年累月,病痛就會找上門!快來看看下面的行為你對了嗎?先喝湯還是先吃飯?
  • 剛吃完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多數人搞錯了,現在知道還不算晚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都希望擁有健康的身體,而且在平時,也是非常注重生活的一些細節。但是,也有一些人往往會比較糾結,在平時吃完飯後,究竟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剛吃完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
  • 吃飯後,坐著、躺著、站著,哪個會更好?飯後什麼事不能急著做?
    吃飽喝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有很多人在吃晚飯以後,都會習慣性地躺著,或者是坐著不動。有的人比較注重健康,聽說吃完飯後,站一站會有助於消化,就會吃完飯站起來走動走動。相對於這幾種說法,你認為哪一種是對的。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相同,也不知道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下面我們就來好好地探討探討。
  • 坐著,站著,都可以進行靜坐練習
    靜坐呢,有兩種打坐是其一,身體保持不動,是另外一種打坐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很難堅持的,畢竟它需要每天都要堅持,而且不間斷打坐,只要開始了,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身體保持不動,所有人都可以每天堅持所以,我說的靜坐,指的是身體保持不動,同時
  • 洗澡原來有正確順序,先洗頭還是先洗身?你可能一直做錯
    洗澡的時候究竟是先洗頭還是先洗身體?先洗臉面部的皮膚比較嬌嫩,身體皮膚感覺正合適的水溫對於面部的皮膚來說可能就太熱了,會對面部的皮膚有一定的刺激,經常用過熱的水洗臉可能會造成面部毛細血管擴張形成紅血絲,眼部細胞代謝加速形成眼部幹紋和細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