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呢,有兩種
打坐是其一,身體保持不動,是另外一種
打坐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很難堅持的,畢竟它需要每天都要堅持,而且不間斷打坐,只要開始了,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而身體保持不動,所有人都可以每天堅持
所以,我說的靜坐,指的是身體保持不動,同時「向內看」
靜坐練習,最好是飯後進行
因為,飯後本來就需要坐下來消化消化,然後它本身有益健康
向內看,主要兩種,一個是注意力放在體內,感受體內生理狀況,還有一個是觀察思想活動
所以,我們啟動的是「向內感受」和「向內觀察」
請你仔細體會一下
是不是當你的注意力主要在「感受」的時候,思維活動相對來說沒那麼活躍
反過來,當我們的思想或情緒佔據著內在世界的時候,似乎喪失了感受力
所以,「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確實是如此
所以,靜坐的時候,可以「只是在感受」,或者「只是在觀察念頭」,也可以交替進行
而剛剛吃完後坐下來,相信腹腔內的感受力比較明顯,因為,很多血液跑到胃部在消化呢
所以,飯後感受「內感官活動」是非常棒的健康生活習慣
內感官,指的是內部感覺器官,而外感官,指眼睛、鼻子等外部感官
如果是正在站著,進行「糾正站姿」和向內觀察念頭會比較好
要糾正站姿,首先是覺察到姿勢,然後是刻意糾正
而觀察念頭和情緒,只進行幾分鐘就好,不需要很長時間
因為,重要的是養成「靜心生活習慣」,讓靜心乃至定心成為生活方式
靜心,是第一步,很可能也是前提,定心的前提
只有有一定程度的靜心,才有可能後面的定心
換句話說,心靜下來後,心才可能定下來
當然,靜心,或者心靜,它有著深度上的區別,若深,簡直可以深不可測
起初,我們不需要那麼靜,給自己的內心,創造一定程度的靜境,就可以
而向內看,向內觀察念頭或者感受內在身體,對靜心,都會有很大幫助
當然,若有條件的話,經常進行有助於靜心的活動,會更好
比如,閱讀靈性經典或靈性著作,到大自然中散步,聽輕音樂等等
還有,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不做缺德事,提升修養
這一點非常重要!本來,修身與養性,是分不開的,是密切相關的
首先,每天堅持靜坐
向內看,就那麼幾分鐘
過段時間以後,再嘗試、體會、堅持定心練習,也就是之前說的日常中的禪定練習
群裡的朋友們,一定要嘗試、體會、堅持
只是聽了,沒啥用
堅持不難,因為,這裡面會有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