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站著,都可以進行靜坐練習

2021-01-09 無上樂養心

靜坐呢,有兩種

打坐是其一,身體保持不動,是另外一種

打坐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很難堅持的,畢竟它需要每天都要堅持,而且不間斷打坐,只要開始了,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而身體保持不動,所有人都可以每天堅持

所以,我說的靜坐,指的是身體保持不動,同時「向內看」

靜坐練習,最好是飯後進行

因為,飯後本來就需要坐下來消化消化,然後它本身有益健康

向內看,主要兩種,一個是注意力放在體內,感受體內生理狀況,還有一個是觀察思想活動

所以,我們啟動的是「向內感受」和「向內觀察」

請你仔細體會一下

是不是當你的注意力主要在「感受」的時候,思維活動相對來說沒那麼活躍

反過來,當我們的思想或情緒佔據著內在世界的時候,似乎喪失了感受力

所以,「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確實是如此

所以,靜坐的時候,可以「只是在感受」,或者「只是在觀察念頭」,也可以交替進行

而剛剛吃完後坐下來,相信腹腔內的感受力比較明顯,因為,很多血液跑到胃部在消化呢

所以,飯後感受「內感官活動」是非常棒的健康生活習慣

內感官,指的是內部感覺器官,而外感官,指眼睛、鼻子等外部感官

如果是正在站著,進行「糾正站姿」和向內觀察念頭會比較好

要糾正站姿,首先是覺察到姿勢,然後是刻意糾正

而觀察念頭和情緒,只進行幾分鐘就好,不需要很長時間

因為,重要的是養成「靜心生活習慣」,讓靜心乃至定心成為生活方式

靜心,是第一步,很可能也是前提,定心的前提

只有有一定程度的靜心,才有可能後面的定心

換句話說,心靜下來後,心才可能定下來

當然,靜心,或者心靜,它有著深度上的區別,若深,簡直可以深不可測

起初,我們不需要那麼靜,給自己的內心,創造一定程度的靜境,就可以

而向內看,向內觀察念頭或者感受內在身體,對靜心,都會有很大幫助

當然,若有條件的話,經常進行有助於靜心的活動,會更好

比如,閱讀靈性經典或靈性著作,到大自然中散步,聽輕音樂等等

還有,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不做缺德事,提升修養

這一點非常重要!本來,修身與養性,是分不開的,是密切相關的

首先,每天堅持靜坐

向內看,就那麼幾分鐘

過段時間以後,再嘗試、體會、堅持定心練習,也就是之前說的日常中的禪定練習

群裡的朋友們,一定要嘗試、體會、堅持

只是聽了,沒啥用

堅持不難,因為,這裡面會有無窮的樂趣!

相關焦點

  • 禪修靜坐的「七支坐法!」
    所以想要安心,在初學者認定禪修靜坐,或打坐對自己有幫助,就安心的修習,開始就不要去追求什麼境界。越是追求,你心中就越有雜念。上一文章我們簡單的說「戒、定、慧」三學的重要性,以「戒」為最初的第一個步驟。從生活習慣飲食規律都把握好後,我們就把專注放在自己的意念上,你的意念是打開你心靈的窗口。下面我們就來分享禪修靜坐時的「七支坐法!」
  • 如何修身養性(一)靜坐篇
    靜坐時分雙盤很單盤(如下圖)雙盤更穩定,但難度挺高,對通經絡更有好處,剛開始單盤就可以,想學雙盤的可以去網上搜一下怎麼坐。     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窩降下,所謂心窩降下,就是使橫膈膜鬆弛。
  • 冥想靜坐———成就沉香般平和
    在教育心理學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修煉瑜伽和冥想靜坐20多年,造詣深厚,曾在美國和泰國教授靜心養心課程10多年,專業的講解和示範,深受白領以及其他專業人士的喜愛。   工作壓力、情感困擾、家庭瑣事……作為芸芸眾生凡夫俗子中的一員,有太多的牽絆讓人心生煩惱,無法靜心。9月9日下午,博雅女子學堂誠邀範淑智博士來指導柔蘭時光女學會所的會員們如何正確進行靜坐冥想。
  • 靜坐,用認真的態度靜,以放鬆的心情坐
    我發現,無論是玉蟾宮、八仙庵、茅山、張家界、八卦頂.每天清晨他都在八部金剛功,每個夜晚,他都在靜坐。一般人,白天去拜訪他,根本看不見他在練功,他這麼用功。關於靜坐,老道長從來沒有跟我講什麼技巧,完全沒有,安安然然坐在那就好。師父,要不要「舌頂上顎」啊?他笑起來,「那頂了做什麼嘛。你就是先坐,等功夫到了, 它就自然搭鵲橋接通了。」
  • 入靜淺解~坐靜、靜坐、觀靜、自觀
    「視香法」,是在暗室點一根香,兩眼注視香火上的一點紅,不要去想別的,如此坐一支香的時間。香有香息,能使人聞香而生恭敬之心,暗室一根香的時間就可以,不要貪求境界,坐功到就可以了03入靜淺解:修道必須先由靜坐而起
  • 趙寶珠內功禪:你需要學習靜坐
    一提靜坐,不了解的人以為我要講一種抗議的行為,其實我所講的靜坐是一種流傳千年調養身心的方法,它自古以來就是儒、道、佛家都十分重視的一項修身功夫。道家求坐化升仙,佛家求禪修入定,而儒家靜坐則如朱熹所言「非如坐禪入定,斷絕思慮,只收斂此心,使毋走於煩思慮而已。
  • 為什麼靜坐冥想在西方那麼火?你也可以將它納入你的人生工具箱中
    最有效的方式即是練習冥想(meditation)。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meditate的拉丁文是medeor,也就是『I cure』自我療愈。簡短來說,冥想就是透過照顧自己的心靈、達到舒壓放鬆的作用,作為瑜伽八支之一。冥想的練習可以細分成許多種型態,比較盛行常見的是呼吸、靜坐。聽起來怎麼有點怪力亂神?冥想、靜坐不都是出家人在做的嗎?
  • 不滿臺北車站大廳禁止席地而坐 島內約400人到場靜坐抗議
    不滿臺北車站大廳禁止席地而坐 島內約400人到場靜坐抗議 2020年05月23日 14:4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網友發起「坐爆臺北車站」活動。(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鐵路部門研擬疫情後繼續禁止民眾在臺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有網友發起「坐爆臺北車站」活動,相約今日(23日)中午12點到臺北車站大廳靜坐抗議,現場估計有400人到場。臺鐵指出,疫情過後會邀集相關單位與學者,討論大廳該如何使用。
  • 蔣維喬對靜坐養生的探索
    近人如饒宗頤說:「自十四歲起,我學『因是子靜坐法』,我早上會沐浴和靜坐,然後散步,晚上九時必寬衣就寢。我的飲食起居都很隨便,中餐西餐,難過北土我都能適應。」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年輕時則直接受蔣維喬指導,回憶道:「我這次在上海很得意的一件事,也是終生受益的事,現在可以直說了,就是我學了氣功。因為跟蔣先生學習氣功,我在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都得到了習練,確實是受用無窮。」以上所提諸人,皆登高齡。
  • 南懷瑾老師演示:最經典打坐教學視頻《如何靜坐》
    西方宗教要禮拜、禱告,並且講究慧思,也要很寧靜的時候才能產生高超的智慧,這些都足以說明靜的重要。打坐貴在長期堅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練習打坐,乃至念佛功夫也都是如此。初學打坐的人覺得熬腿最難,但也可能以一時的勇猛挺過去,更難的是長期堅持打坐。能長期堅持打坐,從不懈怠的人,即使不能「入定」,定力也已經很強了。
  • 5種運動冥想練習,可以使您的身體和頭腦清醒
    靜坐一段時間的想法感覺很艱巨,激動,坦率地說,就像在浪費時間。但是,如果您無需坐下來就能獲得冥想所帶來的好處呢?如果您可以做其他事情,同時又保持安靜,該怎麼辦?通過使用呼吸來連接運動中的身體,可以達到冥想狀態。換句話說,您不必靜心冥想。運動冥想的作品!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如果您是一個容易煩躁不安的人。
  • 靜坐,對身心健康以及生命狀態的改變,都有諸多好處
    經常聽到打坐、靜坐、盤坐、冥想這些不同的名或不同的詞,他們幾乎指向的是一個動作,就是安靜地坐下來,可以是傳統中的靜坐、跽坐,也可以是現在廣為熟悉的打坐、或盤坐。冥想,應該是近年來隨著瑜伽的興起,才被大家所知曉的。
  • 靜坐冥想,需要體位Asana加持,一種移動冥想
    好多的東西都在冥想中完成,比如你正在閱讀的這些文字。我的生活中似乎不能沒有冥想,它可以幫助自己去解決所有的問題和紛擾。很多人都問怎麼冥想,冥想什麼?其實,當你安靜地坐下,放鬆,自然就來了。一種純然的思考,抱著目的去做,反而,可能,一無所獲。
  • 古代朝臣上朝姿態:唐坐、宋站、清跪,這些都是什麼緣由
    在古代,臣子覲見皇帝的時候,都會進行行禮,但是每一個朝代隨著時間以及各種其他的因素,這些臣子所行的禮就不同。在我們的印象中,臣子叫皇帝要行跪拜大禮。可是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在唐朝時期,臣子與皇帝見面,更多的時候是坐著的,在宋朝時期臣子那時變成了站著的,到清朝時期,臣子變成了跪著。實際上這與這三個朝代的情景有很大關係。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巫娜清談 | 靜坐
    在我們練琴之前,我希望大家能有一個靜坐的時間,也有一個靜坐的環境。當你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或是你清晨起來,無論任何時候,你坐到古琴的跟前,給自己一個時間,而不要急於將手放在琴上就開始彈,而是讓自己安安靜靜地完全沉降下來,這樣的一個時間段。一分鐘、三分鐘,或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你願意坐多久都可以。
  • 練瑜伽,靜坐冥想用什麼「口令引導詞」?
    最近,有很多新伽人老師諮詢,在靜坐時候,該說什麼引導詞,其實瑜伽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任何音樂以及引導詞的。不過,瑜伽初學者在剛開始覺知力比較差,無法自我控制進入狀態的時候,音樂以及引導詞可以用來很好的輔助。
  • 禪師教你在禪修靜坐時如何調息念「阿彌陀佛」聖號
    而禪修靜坐中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是收攝萬念,最易下手,且最為穩妥的一種方法。這一法門以深信、切願來執持一句彌陀聖號為綱要,不但下手簡易易學,隨時隨地提起就可以修行,便於任何人的學習,而且即淺即深,能圓攝一切法門。我們念一句彌陀聖號,若能至誠懇切,驀直念去,不管妄想紛飛,一念提起則一念覺,念念提起念念覺,久而久之純熟自然,就能使煩惱妄想潛移默化。
  • 靜坐和冥想,聆聽自己內心最大的聲音
    我們通過靜坐冥想,在規定的時間知道我們自己在做什麼,我們生活的真理在哪,以此最大限度地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從而悟出人生真諦。 安靜的沉思可以讓我們的內心進行反省,從而更深地認識真實的自己,把自己的心靈與智慧相結合,與上帝聯合,與自己的潛意識結合,每個人的身體,情感和精神上都會得到最深層次的滋養
  • 吳長泰老師示範螺旋舞(坐式和站式)
    「我盤著腿,靜坐一段時間,身體就自己跳起來了,」著有《真原醫》、《全部的你》等書、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從靜坐中,體會到螺旋運動,當時他還不到20歲。比印度瑜伽的起源更早,螺旋舞可說是華人最古老的一套養生運動,將人體兩側對稱(兩個眼睛、兩隻手等)作為工具,以中脈為軸心,用身體畫一個橫的∞字,可順或逆時鐘方向進行。
  • 靜坐冥想:讀一首詩,看一幅畫
    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詩不,更像是一幅唯美的畫一幅唯美的冥想的畫卷閉目,經殿,香霧靜穆,祥和,真言攝受眾生的慈顏……曾幾何時,也曾坐在佛前冥想>都可以在冥想中獲得「真言」在經殿,在淨地,被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法、僧所加持,那樣的能量場無比殊妙,並非人人都可以如此閉目,冥想,聆聽……但是,在我們自己的習練中卻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