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怎麼寵孩子?

2021-03-02 童書會啟蒙平臺

大聲說出你的愛,不吝惜愛的表達

面對著一個幼小的生命,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再到歡蹦亂跳以至自己上下學,作為媽媽,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孩子,萬千欣喜索繞心頭。帶著這份欣喜,媽媽們愛孩子的心也越發「膨脹」起來,把孩子當作掌上明珠來對待,冬天怕冷著,夏天怕曬著,恨不得傾其所有來讓孩子快樂開心地成長。

這個世界上愛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有溺愛,寵愛充滿能量的愛等等。而這三種也的確是愛孩子的表現,但未必都是正確的愛孩子的方式,三種孩子的方式存在著天壤之別,前兩種應該適當把握好度,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現如今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有的父母對待孩子一貫的作風就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但我想說的是愛孩子並沒有錯,只是請你操持好愛孩子的愛,總正確的方式愛孩子寵孩子,給孩子的成長送去屬於父母真正的愛。

在溺愛和寵愛中長大的孩子,相對來說比較沒有那麼容易心疼和體會父母的不易,有的甚至會忤逆父母,成為不孝順的孩子,這樣以後結婚生子,也不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請一定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用正確的充滿正能量的方式寵孩子,不要讓自己的溺愛殃及三代。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媽媽們對孩子有很多期待,他們對孩子溺愛、百般遷就,孩子就會認為家長的愛都是理所當然的。這就導致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角色錯位。因此,媽媽要從事情中,引導孩子進入關心父母和家庭的角色中來。只有讓孩子在家庭中學會自立、關心他人,到社會上才能成為受歡迎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到底該不該追星?明星也追星,鹿晗得到偶像貝克漢姆的祝福
    那麼,孩子們到底該不該追星呢?那麼追星到底有什麼好處呢?第一,追星可以讓孩子們有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孩子因為缺乏社會經歷,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模仿性極強,很小的時候會模仿父母,稍微長大點會模仿同伴,上學後又會模仿同齡人和老師。因此,歷史上有孟母三遷的典故,人們習慣把它看作是環境的重要影響作用,但是本質上就是接觸人的問題,特別是偶像問題。
  • 以家人之名:孩子到底該不該認拋棄他的父母
    前兩集主要講了原生家庭都有缺失的三個孩子如何組成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五口之家但是誰又想過子秋也是一個需要被疼愛的孩子,親爸親媽拋棄了他,幸好有李爸把他當親生兒子疼他照顧他,但鄰居,甚至親小姨,每次都要提醒他要知道感恩,要懂事,每次的提醒都是在他心上劃一刀。
  • 81歲謝賢因為踢孩子而火?熊孩子到底該不該被體罰教育?
    81歲謝賢因為踢孩子而火?熊孩子到底該不該被體罰教育?文/陸地上的海蠣子今年已經81歲的謝賢火了。不過這次他可不是因為帶著孫女輩的小女友出來賺眼球的,而是通過臨時一腳突然翻紅了。怎麼回事呢?謝賢為什麼要踢跟他一起錄節目的素人孩子呢?原來是近期節目組到了武漢,一行人一路邊走邊玩邊吃,倒也其樂融融。謝老爺爺對這位新孫子也比較心疼,就不斷地拿當地的美食給孩子吃。沒想到小傢伙今天心情不佳,對美食可能就沒啥興趣,竟然回懟爺爺說:「這一整天就知道吃吃吃,難道你是吃貨嗎?」當時老謝的火爆脾氣就上來了,抬起腳就朝小朋友的屁股上踢了一下。
  • 過年收紅包,孩子樂媽媽愁:孩子眼裡紅包,到底該是什麼樣?
    但是孩子們還小,不會很清晰地認識到這件事情。所以作為家長,可以適當引導孩子認識到這件事情的本質,用委婉的方式表達給孩子。那麼,接下來,又應該怎樣正確處理這筆錢呢?首先,可以把壓歲錢留給孩子,教孩子正確理財。
  • 為什麼孩子這麼愛哭?家長到底該怎麼辦?
    這時候的「哭」是一種真實的情緒宣洩,是孩子出生後學會的第一種「情緒技能」,其實是在表達自己的意願。這就是俗話講的「愛哭是小孩的天性」。假哭是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逐步萌芽,一般到兩歲左右的時候,孩子的「哭」就逐步發展成為與父母互動的一種情緒模式,孩子學會了主動利用「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想要玩具、想要零食,這是孩子自我意識能動性的體現。
  • 孩子到底該不該打?建議家長看看這裡
    一直以來父母該不該打孩子是很多家長爭論的一個矛盾點,隨著現在教育水平的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認為不該打孩子,可是如果面對闖禍不斷,不聽勸說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是好呢?但是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有了自己的教育想法,美國有句諺語是「把你的棍子閒置不用,就會寵壞你的孩子」,就是說,孩子可以打,也應該打,但打孩子應該用合理的方式。
  • 孩子進入大學,該不該鼓勵孩子談戀愛
    近日,有一個名為「大學到底要不要談戀愛」的話題引發網友討論。有人認為,進入大學就應該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否則學生時代的青春會有很大的遺憾。也有人認為,大學就應該努力學習專注於自己的學業,戀愛與否無所謂。那麼,作為孩子的父母,老師以及長輩,到底應該怎樣看待孩子在大學要不要談戀愛。
  • 到底該不該幫孩子選擇玩伴?我的意見是••••••
    ▷玩伴,到底會給你的孩子帶來哪些影響,最值得注意的有3點:1、玩伴會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快樂社會心理學家A.J.Chapman和H.C.Foot曾經有一項實驗:他們召集一些孩子看一部有趣的卡通片,並且按照是否「同伴一起
  • 全智賢身家超5億,卻被財閥丈夫嫌棄:女人在婚姻中到底該如何
    自從出道,她幾乎每天都將自己埋沒在工作中,當她遇見愛情,生下可愛的孩子後,她開始放緩自己的腳步,將更多的時間給予了家庭和孩子。但就是這樣的選擇,總是會讓很多人誤解,認為她開始放棄了自我的管理,不再是大眾眼中那個女神,開始無限靠近「大媽」。
  • 孩子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定了,家長該如何做?
    孩子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定了,家長該如何做?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一個家長及家庭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如何讓孩子上個好學校?如何讓孩子有個好成績?孩子的未來應該怎麼規劃?從孩子一出生,作為家長的我們,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孩子終於上學了,早晨送、中午接,下午半天一半就得等在校門口。
  • 家長經常忍不住「吼孩子」,到底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出現問題,或者做錯事的時候,就會對孩子怒吼,吼完之後真的很想靜下心來給孩子談一談,可是在談的過程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又回到了原始的起點。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我認為:對在管理,錯在方法。
  • 奧數之後,90%的孩子都在做思維訓練,這上萬塊錢到底該不該花
    我周圍的大多數孩子都參加了在線或離線等新的補習班。90%的孩子都在做思維訓練,這上萬塊錢到底該不該花?那麼早期思維訓練對兒童真的重要且必要嗎?答案是肯定的。我認為年齡較大的父母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短語:思維能力較弱的孩子可能是貧困學生。
  • 教師節,到底該不該送給老師鮮花禮物
    昨天本來想著孩子上幼兒園,已經兩個星期了,卻還是哭鬧不止,尋思著該給老師送點東西。但是接孩子的時候看到幼兒園門口貼著不能給老師送禮物的明文規定。就想著給老師親手做個手工,無奈太醜了,雖然做了好久最終還是拿不出手,覺得還是算了。今天早起就給老師發了祝福語,想著老師應該能感受到我真確的祝福吧!
  • 給孩子過生日,到底該按陰曆還是陽曆?很多人不懂,裡面大有門道
    這兩種計時方式大同小異,但因為其一直存在1~2個月的時間差,不少小孩子完全搞不懂到底是怎麼回事。給孩子過生日,到底該按陰曆還是陽曆?現在我們一般都習慣用陽曆來計時,只有在年關將近的時候,才會說:「臘月二十八了!」
  •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家長別逞一時之快,讓孩子承擔後果
    一位爸爸在朋友圈曬出手掌淤青的圖片,配文:到底該不該打孩子,不打他,總鬧騰、闖禍,打了他,又心疼,兩歲半的孩子不聽話,我都打出內傷了!一位職場寶媽發視頻,說自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曾經打過孩子,打過之後很後悔,當詢問孩子被打時他是什麼感覺,孩子沉默良久說出一句話:「我當時真想打人!」孩子的這句話令她印象深刻,每次即將動怒時就會想起這句話。
  • 孩子愛模仿是好還是壞?到底該不該制止?學會正確引導孩子更聰明
    文丨飯飯媽都說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都愛模仿,甚至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模仿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很多家長不希望孩子去模仿別人,而希望孩子可以做自己。但是家長卻忽略了,其實這只是孩子自我發育的一個過程罷了,只要家長能夠正確對待這個過程,並且別隨意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孩子以後就會變得更加聰明。
  • Rain和金泰希的孩子出生之後,Rain多年前的一段話上韓網熱搜!讓人羨慕到變形……
    (圖片來自naver)同時Rain的經紀公司發表官方聲明:「恭喜成為父母,因為女兒的出生十分開心。(圖片來自naver)不過也有網友說:「不管像誰,一生下來發現媽媽是金泰希,爸爸是Rain,她一定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孩子了!」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成績綁架的家庭,到底該何去何從?
    引言最近看了一部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它改編自吳曉樂的同名作品。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可能讀起來有點繞口,第一個「你的」表示關係,就像「你的朋友」、「你的老師」。而第二個你的表示從屬。孩子從來不是你的所有物,而是獨立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