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土匪王」之稱的東北悍匪杜立三,為什麼會被張作霖擊斃呢?

2021-02-06 一壺紗史

張作霖有東北王之稱,而杜立三則有土匪王之稱,子承父業,最終也成為一代悍匪,但是卻不偏不倚的撞上了張作霖,中等身材的他,卻有著不一樣的忠肝義膽,只不過生錯了時代,註定只能成為一界梟雄,從12歲開始闖蕩天涯,命裡就不帶怕的,正是由於父親的死亡,也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人生。

家族悲劇的發生,讓忍無可忍的杜立三,終究是對自己的叔叔下了手

其實他叔叔之所以這麼招人忌恨,不僅僅是因為告發了自己的父親,而且毫無羞恥之心的他居然對杜立三的母親也有了覬覦之心,打算轉手將其賣掉,換一筆銀子花,如此無恥之舉,才導致了杜立三最終忍無可忍的爆發。

當年正月十三,杜立三為了報復自己的叔叔,於是就率領自己的同夥,直接將叔叔和他的兒子給綁了起來,最終也算是順利報了殺父之仇,也正是基於此一舉成名,而且由於他本來的江湖義氣,更加招人喜歡,但是要想加入杜立三的團隊,也是有一個極其嚴格的要求,那就是當杜立三試槍的活把子,頭頂雞蛋,站在幾十米距離開外,只要足夠的不怕死就可以錄用,但其實杜立三的槍法也絕非百發百中。

隨著勢力範圍的逐漸膨脹,杜立三也開始在自己的家鄉,開闢了自己的一片領地

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保衛周邊居民的安危,但是同樣居民也要付給他們保護費,是這對於土匪世家的杜立三而言,也算是手到擒來,畢竟老爸就是幹這個的,但是他貪婪的內心,對當地百姓一再壓迫,稅收甚至達到了居民無法承受的地步,但是好在沒有喪了良心,最終還是辦了點好事兒的,成功治理了一條多年來無人問津的遼河河道,隨之也獲得了幾十公裡的沃野良田。

儘管杜立三越來越不招人喜歡,但是他時時刻刻都忘不了行俠仗義,有一次在路上看到地痞流氓欺負賣藝的女子與叔叔二人,此時俠肝義膽爆發的他,看到深受重傷的賣藝女子,上去就是給地痞流氓一段教訓,當然故事並未結束,好心的他將這位女子和她的叔叔接回家養傷,傷勢養好之後,還自費花錢送他們回家。

對於杜立三而言,其實是好壞參半的,儘管他有土匪的一面,但也不愧為一個有血性,有家國情懷的漢子

當時我國與沙俄有領土糾紛,事發地正是遼東半島,但在當時洋人卻動了杜立三的利益,這下可好,土匪遇上洋人,最終留下了「包打洋人」的故事,儘管沙俄的軍隊想要將杜立三殲滅,但是杜立三卻與他們打起了遊擊戰,硬生生把沙俄軍隊人給打怕了。

正是由於此前教訓洋人的故事,才讓杜立三再一次成名,但是這一切,其實也有日本人從中作梗的緣故,畢竟當時關於領土的糾紛,主要矛盾還是日本與沙俄之間,吃了虧的日本自然不肯善罷甘休,所以就利用了杜立三,為他提供槍枝彈藥,後續杜立三的發展勢頭越來越猛,貪心也越來越大,畢竟還是土匪出身,所以周邊的鄉紳百姓都不得不為之懼怕。

後來這才有了張作霖,誘殺杜立三一說,張作霖一看就是聰明人

他知道現在的杜立三今非昔比,槍法其中無名,而且有日本人暗中撐腰,明刀明槍幹不過,所以就決定暗中使壞,後來張作霖也是受東北總督徐世昌的命令,才決定除掉杜立三,後續也好邀功請賞賜。

假借和杜立三拜把子的名義,成功取得了杜立三的信任,順便拿上當官為幌子,隨即就讓杜立三放鬆了警惕,但是杜立三也不肯上鉤,還是覺得其中有詐,暫時就擱置了張作霖的請求,好在不死心的張作霖又撬動了杜立三同宗的叔父,好說歹說最終勸杜立三及時改邪歸正。

1907年6月6號當天,張作霖設下層層埋伏,等待杜立三前來,而杜立三為了以備不時之需,同樣也設下層層保障,就是為了出了意外,能夠全身而退

但是還是張作霖技高一籌,不僅大擺鴻門宴,而且一步步誘敵深入,最終借著商量招安事宜的由頭,成功將杜立三騙到了後院中,宴席結束,酒醉正酣,此時放鬆了警惕的杜立三,隨即就被幾個彪形大漢按倒,其中一人一刀結束了杜立三的性命。

相關焦點

  • 東北悍匪杜立三:稱霸一方無人敢惹,為何卻被張作霖輕鬆擊斃了?
    那會兒的東北距中原太遠,因此很多有實力的人都可在那兒當霸主,最有名的人就數張作霖了。不過在他以前,東三省還有杜立三這麼個狠人存在,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覺得這個杜立三才是真正的「東北王」。杜立三出生於1880年,是個東北人。那會兒還是清統治時期,這東北距京城太遠,所以土匪橫行,而杜家就幹這行「買賣」的。
  • 稱霸遼河的悍匪杜立三 雙手使槍 8個妻子 打怕張作霖 結局如何?
    清末之時,也不能例外。以東北地區為例,當時出現了很多匪幫,人眾多寡不已,嘯聚山林,打家劫舍,搞得原本就恐慌不安的老百姓更加驚恐。比如當時的遼河地區,匪幫多達幾十股,不過其中最猛的一支要屬稱霸遼河之地的悍匪杜立三,此人豪爽勇猛,能雙手使槍,有8個漂亮能騎馬打槍的妻子,曾結義張作霖,又打怕張作霖,此外還打敗過沙俄大兵。那麼他如此厲害,其結局如何?說來令人唏噓,因相信義父而被殺。
  • 東北王張作霖為什麼特別喜愛自己的兒媳于鳳至呢?
    民國時期是我國承載文化碎片最多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中,眾生相涇渭分明而又緊密的連接在一起,而連接的紐帶中,就數出身草莽的軍閥們最有看點,這也是許多史學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中東北王張作霖和兒媳婦東北第一夫人于鳳至的感情讓人們不斷關注,為什麼大老粗的張作霖會如此推崇和喜愛于鳳至呢?
  • 曾經叱吒東北三省的「北霸王」張作霖,為什麼會被日本人刺殺?
    但張作霖沒而想到的是,一場針對他的刺殺正在蓄謀之中,而執行這一行動的就是一直扶植利用他的日本人。張作霖可以稱霸東北,背後離不開日本人的支持,他和日本人之間也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在這種關係的背景下,日本人為什麼要殺掉張作霖呢?
  • 張作霖有八子,為什麼在其死後,沒有人與他爭奪大權呢?
    並在短時間內就穩定了大局,稱為了新的東北王。說起來,張作霖有八個兒子,那麼為什麼他死後,是沒有人與他爭奪大權呢?雖然張作霖不是皇帝,但是作為東北王,仍然創下了這麼一番家業,他也不會拱手讓給別人的。張作霖本就是草莽出生,靠一眾兄弟坐穩了自己的江山,一直到後來成為了東北王,實現了逆襲之路。雖然不可能做到世襲,但是這麼一番家業,也可以讓老張家在東北呼風喚雨。張作霖的腦子裡中國的傳統思想有著一定的關係。
  • 「東北王」之傳奇:張作霖帶兵二三事
    甲午戰爭爆發、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及以後各路軍閥混戰,都發生在張作霖出生的1875年以後。因父親早亡,沒讀過幾天書,做過貨郎、木匠、獸醫的張作霖,被生活所迫,拉起十幾人成立了保安隊。此後,經過多年世事的磨鍊,他逐漸成熟,最終成為雄踞東北,在亂世中縱橫捭闔的大帥。雖然當中有許多運氣成分,但其用人帶兵的很多方式方法是有其獨到之處的,下面試舉三例加以說明。
  • 有「東北王」之稱的張作霖,究竟有多少兵力?
    要說起最厲害的軍閥是誰,個人看來東北王張作霖應該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厲害的軍閥了。曾經的三大軍閥孫傳芳、吳佩孚、張作霖只有張存在時間最長。而且,張作霖的實力也是最強的。關鍵是他不同於別的軍閥的是他目光長遠,辦學堂、辦兵工廠。
  • 金一南將軍的新作《為什麼是中國》,揭秘東北王張作霖的死因真相
    1928年6月4日,瀋陽城外皇姑屯方向一聲巨響,黑煙過後,東北王張作霖乘坐的蔚藍色鋼鐵列車被炸成2截。消息傳出,第一個嚎啕大哭的卻是一個日本人。這個日本人,就是當時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可他哭的,真是他和張作霖之間的偉大友誼和兄弟手足情嗎?金一南將軍在他的新作《為什麼是中國》一書裡,做了深刻的分析與闡述。
  • 一代梟雄張作霖,臨死前告誡張學良:謹記,不可讓張宗昌來東北
    如果說幫派中的老大,大家必然會提到杜月笙。杜月笙在上海灘各個幫派間都混得開,並且在當時不論是軍統還是中統有的時候對其也會有著幾分忌憚。當時的中國,不僅有各路幫派,還有很多地方軍閥,而在這些軍閥之中有東北王之稱的張作霖必然可以排得上號,張作霖便是我們今天的主人翁。張作霖雖然說沒啥文化,但是他很會做人。
  • 東北王張作霖他的部隊又是如何一步步擴大的呢?
    大家好我是老李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張作霖傳奇一生。張作霖生在東北一貧窮家庭但是他最後卻成為我國有名軍人而且還掌握著九個省的統治權。他是如何從貧窮人家慢慢變成九省的統治者呢?可是張作霖當土匪還能讓老百姓自願出資請他們當保險隊,可見張作霖平常不為人所知的老百姓是看在眼裡的。起初,張作霖的保安隊規模很小,所以那時候張作霖經常受到其他隊伍的壓制,但後來在張作相、湯玉麟等人加入後,他們的保安隊就成了「綠林軍」。當張作霖日益雄心勃勃時,他便不願當保鏢隊隊長,後來在清政府整頓地方治安時,他便選擇投靠了當時的新安知府曾韞,此後張作霖就開始了自己軍旅生涯。
  • 張作霖臨死前留下遺言,絕不能放他進東北,事實證明其眼光毒辣
    其中我們最為熟知的應該是奉系統領張作霖。他也是北洋軍閥的最後一位領導者。不過最終因為沒有聽從日本人的安排,遭到日軍報復,在皇姑屯被炸傷,臨死前,他將兒子張學良叫到床前,告誡他千萬不能讓張宗昌進入東北。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後來事實也證明了張作霖眼光的毒辣。
  • 張作霖和馮德麟在東北爭霸,為何最終馮德麟失敗,張作霖勝出
    正文1907年,馬龍潭、吳俊升、馮德麟、孫烈臣、張景惠、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八人結拜為盟兄弟。此後的二十多年間,幾乎整個東北都掌控在了八兄弟手裡。兄弟八人之中,勢力最大的當屬老三馮德麟和老七張作霖。為了爭奪「東北王」,馮張兩人曾進行過一段時間的爭霸。而最終的結果,則是張作霖笑到了最後。
  • 為何張作霖一死,張學良就提出東北易幟,換成了青天白日旗
    可見蔣介石對於東北易幟盼望之心切,對於生變之恐懼。然而當時老帥張作霖的很多部下甚至都沒見過青天白日旗長什麼樣子,更是不理解為什麼東北王剛去世少帥就要「投降」?張作霖玩了日本人一輩子但東北寸土未失,但是張學良可沒有這個能耐,張學良很快就明白了。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三條路:1、繼續與日本人對抗,成為第二個張作霖。2、與日本人合作,背上賣國的罵名。3、投靠孫中山建立的國民政府,抱上一條大腿。事實證明,張學良選擇了第三條路,在民族大義上他不糊塗。
  • 如果張作霖沒有被炸死,對於東北百姓來說是福還是禍?
    1931年8月,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當時東北領導人張學良奉行蔣介石不抵抗的政策,命令東北三十萬大軍一槍不放撤回關中,於是乎東北三省淪陷,廣袤領土與無數百姓落入日軍之手,這是東北人心中永遠的痛。很多人認為東北淪陷與張學良消極抵抗有著根本上的聯繫,這與其父親梟雄張作霖形成鮮明對比。
  • 馮德麟本是張作霖的大哥,張作霖是如何趕走馮德麟獨霸東北的
    而且,馮德麟的實力還在張作霖之上。可是為何,最終卻是張作霖統攬東北軍政大權,成為東北土皇帝了呢?(張作霖舊照)一、張、馮二人相識於大車店。張作霖早年曾隨父學習獸醫,特別擅長醫治馬病。後來迫於生計,在一個大車店當雜役,一來二去,認識了當時被遼西老百姓稱為「團總」的綠林頭子馮德麟。
  • 《威震東北張作霖》從出身草莽到「東北王」的傳奇一生
    離家出走張作霖,字雨亭,1873年2月12日生於遼寧海城縣西小窪村,原籍河北大城縣,張家祖輩早在大清道光年間就挑著擔子闖關東來到東北,落籍遼寧(舊稱奉天省)海城,父母替他起了個乳名叫張老疙瘩,發跡後人稱大帥、老將或雨帥。
  • 張作相對張作霖多重要?大帥崛起因他莫屬,對東北功勞堪比諸葛亮
    那麼,張作相對張作霖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呢?一、命中注定不平凡1881年,錦州市凌海市班吉塔鎮雜木林子村中,張作相出世了。他的父親,也就是張永安,這前半輩子過得可是風雨飄搖,當過農民,也當過商人,穩定下來之後才有了張作相。在張作相的小時候,家中並不富裕,可以說是非常貧寒。張作相本可以在村子裡一直生活下去,直至終老,但無奈天命難違。
  • 張作霖被炸,死前一句話,讓東北避免成為第二個山東,不愧是梟雄
    所有人都很好奇,命名張宗昌是張作霖親自招來的,為什麼到後面會如此呢?那是因為,張宗昌在所有的軍閥中,真是造孽,他的稱號很多,每一個都是形容他吃喝嫖賭,樣樣都沾的,「混世魔王」、「狗頭將軍」。看得出來,張宗昌在百姓當中的名聲已經壞透了,他這樣的人丟在糞堆裡,張作霖都看都不想看,可為什麼張宗昌能夠成為大軍閥,還是得益於張作霖的提拔。張宗昌在行為上沒有底線,每天都是揮霍無度,當時張作霖能夠任用他僅僅是因為他會打仗而已,否則,張宗昌這樣的人,張作霖早就解決了。
  • 為什麼張作霖能夠把東北經營得風雨不透,而少帥卻無力守住家業?
    在近代就有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國東北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給中國軍隊,以此為藉口佔領東北三省,而這一切都是發生在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掌管東三省期間,張作霖一死,東北瞬間群龍無首,雖然少帥出來執掌大局,但他仍然顯得有些稚嫩,最終數十萬東北軍在一槍不發的情況下丟失了東三省,少帥也因此被推到風口浪尖,很多人不禁感嘆,張作霖能夠把東北經營的風雨不透,而少帥卻顯得如此懦弱
  • 「東北王」張作霖,發展東北經濟本質是為了軍閥統治
    在張作霖統治東北的二十年時間,他大權在握,注重軍武與發展經濟,為東北地區成為當時中國最富裕的地區,號稱「國中之國」,乃是東北現代化工業與經濟發展的「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