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人 | 好姐妹20年照顧病重母親與小叔一家人

2021-03-01 文明廣東

        

        4月「中國好人榜」,廣東四位好人榜上有名,文明廣東將陸續展播他們的故事,一起來感受善與美的光輝瞬間!

走進「孝老愛親」好人

湛江好姐妹李鍰、李蔚

百行孝為先,二十幾年來姐妹倆所做的這一切雖苦在其中,卻也樂在其中。

因為她們知道,媽媽、小叔過得好、過得開心,她們就開心,

天上的爸爸看到也會開心..

       李鍰,湛江市第十二中學的一名高級中學教師。李蔚,李鍰的妹妹,現任職於湛江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李鍰和李蔚姐妹倆從小生活在一個不平凡的家庭,自妹妹李蔚出生後不久,她們的母親患上了嚴重的產後抑鬱症和強迫症,無奈只能在40歲時從湛江市華威餅乾廠辦理內部退休回家休養。那時,李鍰9歲多,妹妹李蔚則只有6歲。自此後,母親便終日足不出房門,吃喝拉撒均在房間裡。印象中,母親從來沒有抱過姐妹倆,甚至沒有拉過她們的手,因為怕髒。李鍰姐妹倆幾乎是沒有感受過人世間最溫馨最寶貴的母愛,而萬幸的是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父愛,勤勞善良的父親一直毫無怨言地照顧著患病的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著李鍰姐妹倆長大。

  姐姐李鍰(左)與妹妹李蔚悉心照料行動不便的叔叔。 本報記者 殷翊展 攝

       誰知天有不測之風雲,由於操勞過度,父親於1993年,年僅58歲便患癌離世。知道父親患癌的那一刻,李鍰姐妹倆心如刀絞,感覺到了世界末日,無助而絕望。父親的離去,猶如天塌了下來,姐妹倆永遠也忘不了,撕心裂肺的聲聲嘶叫,也喚不回父親的甦醒。父親臨終時,死不瞑目!那是因為放心不下患病的妻子和兩個尚未成家的女兒。

  如山的父愛轟然倒塌,肝腸寸斷的姐妹倆止不住淚長流,料理完父親的後事後,生活還要繼續,姐妹倆只能擦乾眼淚,咬緊牙關,揚起頭,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照顧母親的重擔,自此後的二十多年,不顧工作多苦多累,李鍰姐妹倆必定按時回家照看、侍候母親,為她端飯遞水、噓寒問暖,擦身洗臉、每天為她端屎倒尿.。照顧一個體弱多病兼且有心裡疾患的病人,難度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母親在餅乾廠工作時,由於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加上自己內向的性格,導致形成了強迫症,整天覺得自己的一雙手不乾淨,從早到晚反覆地洗手,抹手,姐妹倆只好遷就她,隨時給她提供需要,拿水、倒水、換水對於母親經常性的使性子,執拗,有時哪怕姐妹倆有時很想發脾氣,也得忍著、更加耐心地勸說,就像哄小孩一樣。姐妹倆經常逗媽媽說她以前小時候在海口生活的經歷,媽媽說她好幾次在海邊因為拾水裡漂浮的木材而差點命喪海南島,這樣就沒有李鍰姐妹倆了,每每這時,母親的臉上都會露出開心、愉快的笑容而此時的姐妹倆心情卻是難過而沉重的,表面卻依然附和著說說笑笑。母親和父親一樣,一生吃了太多的苦,沒享過幾天福,做女兒的怎能不內疚自責啊!而如今能做的,對於媽媽,只能儘可能的讓她滿足,使她開心快樂地過好每一天。這一切的付出即使在李鍰出嫁後,兩姐妹仍堅持日復一日地照顧著母親。

      父親有一個弟弟,二十來歲時便從鄉下來到霞山打零工,跟隨她們一家人生活。自李鍰讀小學二年級起,小叔便睡在了她們家狹窄的小廳房沙發上,儼然成了她們家的一份子。父親過世後的三年小叔仍住在李鍰母親家中,直到三年後,妹妹李蔚成家了,小叔才回到農村獨自生活。小叔50多歲時才找了一個外地女人生下了一個兒子。兒子才剛滿兩歲,女人便離家一去不再復返。從此留下孤苦無依的父子倆艱難度日。小叔又做爹又做媽,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著堂弟,每每回鄉下看到此情景,姐妹倆都暗自流淚。看到小叔如此無依無靠的悽涼處境,姐妹倆在照顧母親的同時又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照顧小叔父子的重任。自此之後,儘管李鍰們姐妹倆收入微薄,但仍經常帶錢帶物回鄉下探望小叔父子倆,給堂弟買書、買筆、買簿等學習用具。堂弟很爭氣,在姐妹倆的引導、鼓勵、支持下,初中畢業後考入了市重點中學一中。堂弟入讀高中後,小叔的家庭支出徒然大增,微薄的低保戶補助費也入不敷出。自此時起,李鍰姐妹倆便開始固定每月每人出300元資助堂弟的學習、生活。

  屋漏偏逢連夜雨,小叔家禍不單行。小叔因年輕時在建築工地做工被大石砸傷右大腿,導致大腿股骨頭壞死,並因此領取了三級殘疾證,現如今又患上了中風。這一年堂弟讀高二,看到相依為命的老父親被病魔無情擊倒,想到自己學業未竟,堂弟忍不住抱頭痛哭,姐妹倆為堂弟擦乾眼淚,不斷地安撫他,囑咐他安心讀好書,其父親就放心交給她們來照顧。自此,姐妹倆在霞山和鋪仔圩兩頭跑成了家常便飯。中風後的小叔經治療後,生活尚能自理,但仍需隔二、三個月到市區醫院住院進行後期治療。每次小叔來住院治療,姐妹倆便輪流著到醫院照顧他,給他餵食、擦洗身體等。有時晚上11點多姐妹倆剛睡下,一個電話打來,她們又不得不往醫院跑。小叔因患病而缺少運動,加上飲食不當,經常嚴重便秘。得知情況後姐妹倆便時常回鄉下,用開塞露幫助小叔排便,有時甚至戴上手套幫他將大便摳出。

  好不容易熬到將堂弟培養成才,堂弟2015年考上了珠海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而70多歲的小叔此時也因年齡漸大,病情愈發嚴重,已幾乎到了行動不便,難以自理的地步。村民及一些親人均提議堂弟放棄讀大學回家照顧病父,李鍰姐妹倆卻堅決不同意,堅持認為不讀書,沒有好出路,更囑咐堂弟一定要安心努力讀好書,以後才有能力照顧、孝順、回報父親。至於老父親就放心交給她們。近三年,由於小叔病情加重,吃藥,住院費用增加,且堂弟考上大學後,各項費用大增,姐妹倆又將每人每月給小叔一家的資助費增加到了500元。

       在種種艱難的關頭,姐妹倆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堅持照顧著母親和小叔,可命運又給她們設了一道大難關。由於長期足不出戶,60多歲的母親因骨質疏鬆不慎跌倒而摔斷了大腿骨,雖努力醫治,終因年事已高加上骨質嚴重疏鬆卻也只能臥床不起。生活的重擔和考驗又一次重重地壓在了姐妹倆的肩上。姐妹倆日常既要工作、又要照顧母親、還要照顧小叔,同時兼顧各自的家庭,艱辛程度可想而知。妹妹李蔚由於單位工作和家庭工作的過度勞累,近兩年患上了嚴重的頸椎、腰椎病,過度的勞累加上病痛的折磨讓她苦不堪言。夜深人靜時,淚水也曾悄然滑過她們的雙頰。每當此時李鍰就會對自己講,最愛的爸爸在天上看著她們呢,爸爸一定在說,寶貝女兒,你們辛苦了,但,無論如何,再苦再累也要照顧好媽媽和小叔啊.

  時間一天天過去,小叔身體每況愈下已經不能自理。讓他一個人留在農村的家中,李鍰姐妹倆心裡總歸是放心不下,無奈家中臥床的母親也需人長期照顧。考慮再三,李鍰姐妹倆作了一個不合情理、不太近人情但又萬般無奈的決定。因母親有退休金,利用母親的退休金將母親送入醫院的老人院請人照顧,然後將小叔從農村接到她們身邊來照顧。從此之後,李鍰姐妹倆便用心照顧起小叔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天三頓,姐妹兩人輪流給小叔餵食新鮮營養可口的飯菜,每天為他端屎倒尿,幫他洗澡抹身,把他當作自己的父親一樣看待,一有空就指導、幫助他做康復運動。一個七十多歲臥床患病老人,心情難免煩躁,有時也會發一下脾氣,拒絕接受不合口味的飯菜,姐妹倆只能給予更多的理解,經常想辦法給他換口味。平時一有時間,李鍰們就用輪椅推小叔出去看看風景,想方設法逗他開心.

這樣的日子,在周而復始地繼續著。姐妹倆時常說:人生就是一場接力賽,千秋萬代,繼往開來,子孫們從長輩手上接下歡樂,也接下了苦難,接下責任,接下擔當。生命旅途上總免不了時常有一些不幸的事情發生招致難以承受的痛苦,但人間自有真情在,何懼蒼天厄運來。只要人人都願獻出一點愛,人間一定會愛心之花處處開;只要人人都願助人為樂,以人為善,尊老愛幼,孝老愛親,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將會代代相傳,世界將會變成美好溫情充滿大愛的家園。 

請搜索微信號

WMGuangDong

感謝您對文明廣東

官方微信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關於第八屆「湛江好人」的公示
    >(20名)一、助人為樂好人(3名)2019年3月21日19時許,龐堪榮和同鄉龐景勝在塘墩村廣益橋附近發現,一輛小轎車將一名婦女撞倒後逃逸。龐堪榮讓龐景勝照顧受傷婦女,便獨自追逃。龐景勝在安置好受傷婦女後跟著追逃;在雷州市紀家鎮龍頭坡村路段,看見從2輛車(含肇事車)上下來的七八名男子持鋼管毆打龐堪榮,連忙報警並回村召人幫忙。20時許,村民在水溝發現了渾身是血、不省人事的龐堪榮,連忙將他送往醫院。
  • 這世上,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劉先生這天的經歷,可謂是詮釋了什麼叫「好人有好報」,更被稱為最快速「好人有好報」。他自己也說,「我覺得做人還是要做好事,好人有好報還是有道理的。」女乘客撿到錢包 視頻截圖錢包失主劉先生 視頻截圖不少網友也表示,你善待別人,同樣也會被人善待。還有網友講述了自己或家人的類似經歷。
  • 《以家人之名》:賀梅賀蘭姐妹相反的人生,道出了中國父母的通病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裡面,賀梅和賀蘭是一對親姐妹,兩人出生於農村,家境不怎麼好,父母不注重女兒的教育,所以兩姐妹學歷都不高。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劇照01賀梅賀蘭姐妹相反的人生,道出了中國父母的通病。,在外打拼二十年,回來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美容院。
  • 我的啞巴小叔
    我把昨晚上發生的事給爸媽一說,我爸就嘆氣,我媽趕緊拉著我和弟弟回後院看奶奶。奶奶還沒有起床,媽媽就坐在奶奶床頭勸慰奶奶,做好飯又讓爸給奶奶端過去,奶奶一口也沒吃,大家輪流勸,奶奶就是不說話,直到傍晚才起床。      過了好幾天,奶奶的精神才好起來。之後我們全家又閉口不提小叔了。小叔多大了?長什麼樣子?為什麼就找不到了?這些問題一直在我腦海裡面轉來轉去。
  • 我們的小叔小嬸
    2018年11月2日晚19:39,我們最崇敬的小叔因病治療無效,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在此之前,小嬸先於小叔38天去世。當我們還沉浸在悲痛之中沒有緩過神來,小叔也腳步匆匆地追隨小嬸而去……兩位恩愛一生的老人,終於在天堂重聚,續寫他們輝煌而壯麗的人生……在我嶽父的兄弟姐妹之中,和我們最熟悉,見面次數最多的是小叔小嬸。
  • 小嬸對小叔的囑咐
    ,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吃點好的……」 爺爺和爺爺一共有5個兒子,小叔是老五,我覺得小叔一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遇見了五嬸。 小叔是個很簡單的人,什麼事也不會想也不多想,家裡裡裡外外的事情都是小嬸一把手操持。以前我常常替小嬸委屈,那麼好那麼能幹的小嬸,小叔啥也不會幹……但是母親總愛講起一段往事,那時候濰坊流行一種叫做239的冷飲,239冰塊又甜又涼,在大夏天裡吃一口239冰塊,那叫一個幸福一個爽啊。
  • 中國好人 | 不諳水性好市民為救落水者不幸犧牲
    李源青是家中最小的兒子,1998年來到佛山南海大瀝讀職校。當時李源青的父母下崗,他的兩位哥哥陪著李源青來佛山,以在佛山打工的方式供他讀書。畢業後,李源青還通過自學,成為了家具設計師。  李源青生前在佛山禪城深村租房子住,房租也就一百來塊。他的房東潘先生說,出租屋中沒有什麼家電,很簡單。為了省錢,李源青還拒絕了房東給他安裝空調。
  • 侄子找小叔幫忙,被小叔用棍子打出去了,結果回家後驚呆了
    因為家庭環境,大壯對自己的弟弟格外的照顧,父親不在了,他就要好好照顧弟弟,真是應了長兄如父這句話。兄弟倆的相處模式被鄰居看在眼裡,平時見到壯壯都會說到:你看你哥哥對你多好,為了你犧牲了太多,以後長大了可要好好對他。通常壯壯只是笑笑,不支聲也就過去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兄弟倆都到了適婚的年齡,因為家境不好,沒有姑娘願意嫁給他倆,好在弟弟壯壯生的好看,也就有姑娘勉強願意,不過雖然結了婚,但是新婚妻子是個遠近出名的母老虎,對壯壯看管很嚴,大事小事都得她做主。
  • 安徽母親精心照顧31年!
    今天是母親節,我們來認識一位樂觀又偉大的母親肖霞,她照顧腦癱的女兒31年,還把她培養成了一名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肖大姐除了照顧女兒,還要照顧年過九旬的公公,繁重的家務之餘,她對生活依然充滿熱情,一有空就侍弄家門口的小花園,現在是花團錦簇,好不熱鬧。1988年1月,肖大姐的女兒劉璟出生了,活潑可愛,但是到了10個月的時候,家人發現她跟別的孩子有很大不同。到醫院去看醫生,說是缺鈣。
  • 父親照顧病重母親7000多天的感人經歷 被青島末那大叔寫進新書...
    半島記者 黃靖斐在出版《我喜歡你,像風走了八千裡》之後,青島網紅、暢銷書作家末那大叔近日推出首部長篇小說,故事根據父親多年照顧病重母親的真實經歷改編,而這段經歷曾登陸央視欄目《謝謝了,我的家》,被稱為「感動全國讀者的愛情奇蹟」,這本書用真情詮釋了愛情最好的模樣
  • 家中三個姑姑和小叔同時參加抗日:「生長在英雄世家,傳承愛國愛家...
    年僅14歲小叔犧牲在了黃楊尖上在童年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翁安娜並不知道抗日小英雄翁世俊和自己的關係。直到學校組織去烈士紀念館參觀,回到家中和父親談起,父親沉默了很久才告訴她,這是她的小叔,自己的弟弟。翁世俊出生於1927年11月17日,普陀展茅翁家岙人,也是舟山著名抗日小英雄。
  • 【身邊好人】請為嵐山區「山東好人」候選人盛波江、唐秀鳳投票!
    唐秀鳳,女,漢族,出生於1949年12月。碑廓鎮下湖村人。50年來,長嫂如母,像對待親生兒子一般給予比自己小21歲患有智力殘疾的小叔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50年來,她心裡一直堅守著「當一個好媳婦、好妻子、好母親」的信念,從嫁進張家那一天,唐秀鳳便把婆婆當做自己的親媽一樣、小叔子當親兒子一樣對待。
  • 【「最美家庭」故事溫情奉獻】狄靜家庭:幾十年如一日照顧老人,以孝立家,以善為本
    狄靜照顧母親狄靜,今年60歲,是寧津縣開發區詹莊的一名退休教師,幾十年來以孝立家,以善為本。狄靜婆家娘家同村,兩家兄妹都六七個,狄靜的丈夫馬金星在家排行老三。結婚第二年,婆婆突發疾病離世,照顧公爹和四小叔子就成了狄靜一家的重責。小叔子和公爹住在一起,走向社會不久,身患不治之症,為了挽救他的生命,狄靜夫妻聯合大哥、二哥四處借錢,求醫拿藥為他治病。
  • 塘下「幸福一家」戴其麗、鄭美香入選中國好人榜候選名單
    這緣於他童年的經歷:3歲時,父親養蜂虧了錢,家庭瀕臨經濟絕境;4歲時,一家人住進了由豬圈改建的石屋;14歲,父親因病去世,他輟學學木工……在親友接濟下長大的虞海河,深刻體會到那些失去父母或家境窘迫的孩子對幸福的渴望。  2006年8月,虞海河和妻子、母親商議成立「幸福一家」。次年8月,「幸福一家」迎來首批「幸福兒童」——來自不同家庭的8個孩子。
  • 母親病重,父親照顧快臨盆的小.三!(20)
    安頓好我以後,宮逸握了一會兒我的手,安撫了我一些話,就又拿著手機出去了,我知道他又去打電話了,最近他的電話比起之前,好像頻繁了很多,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幹什麼,只是微微的感覺,似乎即將要有大事發生了。還有之前他那句無意間的感慨:只要人活著,就有希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在感慨他的母親時日無多?還是,另有別的目的?
  • 母親病重,她奮戰在隔離病區;母親辭世,她在家中...
    她為自己近在咫尺卻不能照顧病重的母親,在母親去世後不能去送行感到愧疚、自責……儘管母親已經走了一周時間,可一提到那段煎熬的日子和一生的遺憾,慕愛琴就痛不欲生,幾度失聲痛哭。慕愛琴是武陟縣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主治醫師,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1月24日,她主動向醫院遞交了志願書,申請到兒科發熱門診和隔離病區工作。
  • 母親,照顧好孩子之前,請照顧好自己
    很多媽媽照顧孩子已經夠忙了,還要應付周遭的負能量。許多母親的身邊,都有不少能量吸血鬼在吸取他們的正能量。媽媽們請幫自己畫定界線,有些事情能簡則簡、能推就推,不要擔下太多重擔。身體壞了,孩子失去依靠,周圍的能量吸血鬼也不會幫你,更可能落井下石。
  • 「好妯娌」王小鳳 吳柳葉:不分彼此 兩家關係比一家人更親
    泉州「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事跡系列報導(二十二)「好妯娌」王小鳳 吳柳葉:不分彼此 兩家關係比一家人更親「好妯娌」王小鳳與吳柳葉王小鳳是一名網商,為人幹練,性格外向雖然她們倆性格不同,但卻和平相處,有喜共樂,有難互幫,從沒有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架,都為彼此分憂著想,待家庭其他同輩成員如同胞兄弟姐妹,做到了尊老愛幼,夫妻平等、寬容,關心兒女成長,遵紀守法。因為王小鳳的孩子稍微大點,自由支配的時間要相對充裕,便主動承擔起倆孩子的撫養教育重擔,對倆的孩子一視同仁,視同己出,有好吃的買雙份,購新衣服也是雙份。
  • 北漂奮鬥的夫妻,為照顧病重老人回鄉,意外過上世外桃源的生活
    後來得知父親病重的消息,才決定打算離開大城市,搬回浙江餘杭老家。妻子是從事軟裝設計的,所以他們決定在老家蓋一座別墅,過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父親病重,決心離開北京回老家Frank之前還一直猶豫要不要離開,可是後來得知父親生病的消息,為了方便照顧家人,Frank帶著妻子回到家鄉,蓋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原來只是想暫時離開北京,但小鎮的慢節奏,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完全區別於大城市的鄉村美景卻讓Frank越來越喜歡這裡的生活。
  • 韓劇《搞笑一家人》:嫂子海美與小叔子民勇「你死我活」的鬥爭
    韓劇《搞笑一家人》又名《無法阻擋的Highkick》,是韓國鬼才導演金秉旭的經典喜劇作品。它自2006年推出以來,收穫了海內外相當一大批粉絲。該劇以韓醫院李順才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為主線,劇中人物的愛情、婚姻、親情、友情層層推進,演員以詼諧搞笑的表演風格貫穿全劇,同時添加了恐怖元素,比如開城嫂殺人,尤美的特工父親等橋段,令人在輕鬆捧腹之餘,更增添了觀影的趣味性。家人之間的矛盾是該劇的一大搞笑點,其中尤其以嫂子海美和小叔子民勇之間鬥智鬥勇鬥狠的故事最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