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幫楊老伍賣光小香雞|榕江縣紀委監委韋文廣

2020-12-27 天眼新聞

「小韋,雞賣不出去,吃食又吃得厲害,2千多隻雞每天都要吃掉600多塊錢的糧食,我快承擔不起了,你幫我想想辦法吧!」記得2017年11月底的一天早晨,榕江縣三江鄉腳車村一組的貧困戶楊老伍給我打來了電話,電話那頭他心急如焚。  2017年是我到三江鄉參加工作的第三年,作為鄉扶貧工作站一名年輕幹事的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難題一下子懵了。

35歲的楊老伍,是腳車村2017年小香雞養殖項目的養殖戶。養雞場在離腳車村3公裡的高山上,他9月份進的2000多隻雞苗,經過3個多月的悉心照料,本該到了大量出欄的時候,卻因為重量達不到公司收購標準而滯銷了。多餵養一天,對楊老伍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  得趕緊行動起來,幫助楊老伍儘快將雞賣出去。楊老伍繼續像往常一樣將小香雞一挑20隻挑到平永、塔石等鄉鎮零售。同時,我竭力向身邊的領導和朋友求助,藉助朋友圈的力量擴散信息。  恰逢鄉裡搞農業培訓,食堂正在購買食材,經過爭取,楊老伍收穫了第一筆200隻雞的「大訂單」。  

由於山上不通公路,進村收購當天,楊老伍帶著妻子和年邁的母親,在山路上來回跑了三趟,一挑接一挑地把雞送到村裡裝車,雖然忙活到下午2點才吃上午飯,但楊老伍充滿幹勁,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因為味道好,楊老伍的小香雞在鄉裡獲得了好評,部分鄉幹部紛紛打電話訂購。50隻一單,楊老伍「包郵」給人送到家。「別人好心買我的雞,我就送貨上門。」楊老伍說。  經鄉裡扶貧工作站的同事楊歡介紹,她在縣城做雞鴨生意的姑姑聯繫上了我,在看過我發給她的小香雞圖片後,她毫不猶豫當即決定,要買包括楊老伍在內的三戶貧困戶的養殖的雞,定價18元一斤。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通過極力推廣終於把6千多隻雞全部售完,3戶養殖戶每戶增收近2萬元。  

賣完雞後,楊老伍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養殖基地安裝太陽能燈。「以後晚上亮堂堂的,在山上養雞也不害怕了。」楊老伍高興地對我說。   現如今,我雖然不在三江鄉工作了,2018年9月我來到榕江縣紀委監委工作,對接幫扶的群眾在定威水族鄉。這件事發生在我剛參加工作的第三年,也是我力所能及為群眾辦的一件小事。每當回想起來,楊老伍的笑臉都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意識到,無論工作在任何崗位,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郭芳霞 整理

編輯 徐然

編審 王璐瑤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榕江縣:刀刃向內!強化內部監督,錘鍊幹部作風
    ……榕江縣紀委監委第二內部督查組到寨蒿鎮紀委開展第一輪內部督查。韋文廣 攝今年10月以來,榕江縣紀委監委根據省、州關於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督查工作要求,印發了《榕江縣2020年度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督查的工作方案》,共成立了8個內部督查組,圍繞「十個聚焦」內容對全縣20個鄉鎮(街道)紀(工)委開展督查。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暖心故事丨榕江縣水尾水族鄉林業站...
    我叫潘永光,是榕江縣水尾水族鄉人民政府林業站工作人員。經常有朋友問我:「你們這些幹部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有效果嗎?」對此,我曾也心存疑慮。如今,我可以很肯定、驕傲地回答他們:「我們做了很多實事,成效當然顯著!」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貴州壓實責任護航民生 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今年9月,在貴州省榕江縣定威鄉控乃村地質災害搬遷點群眾家門口,掛起了一幅幅門聯,簡單而樸實的對聯,是搬遷群眾居住環境改善和搬遷新居歡喜之情的真實寫照。不久前,黔東南州榕江縣紀委監委在開展監督檢查中發現,控乃村地質災害安置點項目建設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完工,該村46戶搬遷群眾住房安全得不到保障。
  • 「我的扶貧故事」以村為家 真幫實扶|榕江縣朗洞鎮岑向村的駐村...
    我叫舒均遊,是黔東南州應急管理局派駐榕江縣朗洞鎮岑向村的駐村幹部。在妻子身懷六甲、父母年邁多病、孩子年幼無知的現實家庭困難面前,我毅然服從組織安排,於2019年6月到榕江縣朗洞鎮岑向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我深知在基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狠抓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責任落實。
  • 一路扶貧一路歌——記瀘溪縣紀委監委駐村扶貧幹部鄧小千
    3月31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白羊溪鄉周家寨的公路上,村民唱起山歌、放起鞭炮,送別瀘溪縣紀委監委駐周家寨第一書記鄧小千。這一天的周家寨,滿是幹部與群眾對彼此的不舍。六年扶貧顯初心工作隊逐戶走訪鄧小千系瀘溪縣紀委監委組織部長。2015年3月,他辭別新婚不久的妻子,背起鋪蓋就投入到扶貧一線。
  • 「榕江戰貧記56」全省勞動模範賴翔:搬遷群眾的「當家人」
    ……榕江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富民社區居住有2717人,90%以上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來自全縣19個鄉鎮、165個行政村,涵蓋苗、侗、水、瑤、漢等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不同生活習性,如何融合?如何轉變?如何增強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
  • 「我的扶貧故事」真幫實扶助脫貧|榕江縣八開鎮分懂村第一書記楊文學
    2019年6月,我的駐村工作從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寨蒿鎮高赧村調整到八開鎮分懂村。八開鎮是榕江縣貧困發生程度深的鄉鎮,我對這個鄉鎮是非常陌生的,但憑著多年的駐村工作經驗,我一點都不畏懼。記得第一天去村裡報到時,由於不熟悉,還走了一段不少的回頭路。
  • 亮劍,堅決拆除脫貧「花架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整治扶貧領域...
    就在大家為這樣的成績振奮的時候,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18年初公布的一則通報引起廣泛關注。通報指出,河北省張家口市及蔚縣、康保縣扶貧領域存在突出問題,推動脫貧攻堅工作不力,對扶貧項目實施、扶貧資金使用和管理、脫貧目標任務完成等工作的督促、檢查和監督工作不到位。
  • 漢中市紀委監委:真情關愛讓殘疾群眾脫貧路上不掉隊
    「感謝紀委的領導幹部對我的幫扶,讓我走出了生活的陰影,重拾信心,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鎮巴縣三灣村貧困戶裴章華感動的在村裡的道德講堂上講述著自己的脫貧故事。家庭醫生團隊為殘疾人體檢今年以來,市紀委監委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深挖貧困村的窮根子,直面問題,直指難點,堅持扶貧政策優先覆蓋殘疾人,組織實施貧困殘疾人服務工程,邀請健康扶貧團隊逐戶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做好村子的守夜人|榕江縣八開鎮擺水村駐村幹部李燦
    但就目前來講,要舍小家、為大家,擺水村是我第二個家,我深知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不敢懈怠。擺水村百藥灣寨全景  因為有無人撫養孤兒補助的相關政策,我有一戶原網格內農戶楊秀潔戶,已搬遷到榕江縣富民小區。由於社區人多,秀潔年齡還小奶奶年紀大了,我擔心她們不會辦理,於是便跑到社區去幫他們收集材料幫助辦理。
  • 「我的扶貧故事」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榕江縣塔石瑤族水族鄉黨相村...
    我叫羅紅兵,是榕江縣塔石瑤族水族鄉人民政府工作人員,2016年4月開始到塔石瑤族水族鄉黨相村駐村,成為同步小康的成員以及第八村民小組的網格員。我用了4個月的時間,足跡遍布全村14個自然寨,通過不斷的走訪,快速掌握了村情。
  • 甲谷村就是我的家 記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掛職扶貧幹部宋剛
    圖為宋剛(右一)帶領甲谷村幹部群眾在咩咩山上種竹子。這裡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馬頸子鎮甲谷村,也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掛職扶貧幹部宋剛奮鬥了兩年多的地方。  從首都北京到彝族村落,從機關幹部到駐村第一書記,宋剛一頭扎進大涼山深處的小山村,和當地幹部群眾一道攻堅克難,帶領甲谷村如期高質量脫貧。近日,宋剛被評為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優秀個人。
  • ...扶貧故事」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榕江縣郎洞鎮盤假村網格員歐陽...
    我叫歐陽廣澤,是榕江縣財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9年5月根據縣委、政府和縣財政局的安排,我來到郎洞鎮盤假村擔任網格員。到村裡的第一天,我便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把這裡的群眾當「親人」,為了美好生活共同奮鬥。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阿婆的「親閨女」|都勻市都勻市紀檢監察幹部...
    先不著急煮飯,我幫您把這個棉被鋪好我來做......」在阿婆家,我就像回到自己家,一點都不生疏。「姑媽!你下次來的時候就不要買東西了,上次買的肉都還沒吃完。」阿婆也沒把張穎琦當外人。剛開始,阿婆叫我「姑媽」,我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後來,大家告訴我,在村裡,父母都把嫁出去的女兒稱為「姑媽」。那一瞬間,我明白了,這是阿婆對我我的認可,她幫我當成自己的女兒了。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的笑是對我最好的回報丨榕江縣八開鎮擺奶村...
    我叫楊再高,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八開鎮農業服務中心的一名技術人員,從2017年6月開始駐村,到現在已有4年多時間。從之前的八開鎮格隴村,輾轉至現在的八開鎮擺奶村,兩次駐村經歷,可謂是苦樂共存,痛並快樂著。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做好扶貧路上的每件小事丨榕江縣朗洞鎮高幫...
    我叫黃仁海是榕江縣三江鄉人,現任縣財政局辦公室負責人。2019年我成為朗洞鎮高幫村的幫扶幹部,我的幫扶戶2戶在村裡,4戶是移民搬遷戶。時間過得很快,我和幫扶戶結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誼,這一切與我的真心開展的幫扶工作是分不開的。
  • 「我的扶貧故事」把群眾當家人,情誼不褪色|榕江縣朗洞鎮長壽村...
    我叫楊文杰,是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朗洞鎮長壽村一名幫扶幹部。2019年8月接到組織的安排,開始了我的幫扶工作。我共有7戶幫扶戶,每戶的致貧原因都各自不同,我要做的就是入戶詳細了解每一戶的具體情況,摸清他們的致貧原因,然後制定相應的脫貧計劃。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從小事做起丨榕江縣崇義鄉普安村網格員楊慧
    我叫楊慧,是黔東南州榕江縣崇義鄉人民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2019年4月,根據組織安排,來到崇義鄉普安村擔任網格員。我肩負使命,入村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與群眾打交道,做群眾工作,做實事,辦好事,為群眾解決問題,履行好作為黨員的義務。
  • 「我的扶貧故事」兩滴淚道盡四年扶貧生涯丨都勻市紀委市監委派駐...
    當提筆回憶我的四年扶貧生涯時,我留下了兩滴淚。第一滴淚是辛酸淚,辛酸的是四年的扶貧生涯,我剛滿8歲的兒子,四年來他是如何自己上下學?如何自己料理飯菜?第二滴淚是幸福的淚,四年的駐村生涯,1年第一書記、3年駐村工作隊員,見證了平浪鎮沙拉河村翻天覆地地變化,見證了沙拉河老百姓走向小康的拼搏之路。
  • 「紀委監委」實行「全員接訪」推動幹群「連心」
    「我要反映,我們村裡的黨支部書記有違反群眾紀律的問題……」一大早,興城市紀委監委信訪接待室裡,迎來了第一位「客人」。「大爺您別急,坐下來喝杯熱水,慢慢說…」興城市紀檢監察幹部於淼一邊說一邊迅速拿起來訪登記表準備記錄,接訪程序瞭然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