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表示,他上臺後要通過在國內樹立西方價值觀榜樣的方式來重塑美國的道義領導力,打造一個"民主國家聯盟"應對中國的挑戰。準國務卿布林肯則強調構建"民主國家聯盟",在"強勢的地位"上與中國展開合作。所謂構建"民主國家聯盟"在"強勢的地位"上與中國展開合作,說白了就是拉幫結夥對付中國。
陸遊在"釵頭鳳·紅酥手"一詞中有"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如今,拜登上臺後,想高舉"民主"大旗,打造一個所謂的"民主國家聯盟"對付中國,或將是"一廂情願,幾年折騰。難難難。"
一、美國已經難以把自己打造成全球榜樣了
美國曾經是全球榜樣,在歷次抗疫中,美國都起到了領導作用。但此次疫情,美國卻成為全球的笑柄。美國醫療費用是中國GDP的總和,擁有一流的科研與臨床資源。結果,美國感染和死亡人數卻屢屢破記錄,保持全球第一。
而中國僅僅用了2個月,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中國率先走出疫情,經濟與生活基本恢復正常,成為G20中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國家。
中美抗疫表現天差地別,美國能否在疫苗上找補回來呢?很可惜,美國雖然擁有比中國先進疫苗研發能力,但在疫苗研發上也沒有搶到中國前面。目前中國5條技術路線共15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5個進入III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如今,儘管我國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衝刺階段,我們處於全球第一方陣,但不會為第一而搶跑。
美國輝瑞公司的疫苗也不錯,但進度不如中國的快,如今卻為了提前使用搶跑獲批。美國公共衛生部門16日表示,一名醫護工作者15日接種該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系美國首例。該醫護工作者已入院治療,目前情況穩定。這個消息給本來就已經在跌了260億美元的輝瑞更是雪上加霜。
美國輝瑞公司疫苗最嚴重的缺陷,還不在於出現個別不良反應,而是使用非常不方便。輝瑞疫苗保存狀態下需要零下70度的環境,對於儲存條件要求相當之高,而中國科興疫苗保存條件僅需2~8℃,而且保持穩定長達三年之久。
目前,已經有多個發展中國家購買了中國疫苗,而美國的疫苗僅可以供少數具有專用冷凍設備的發達國家使用。
抗疫表現一塌糊塗,疫苗還落後於中國,美國怎麼能成為全球榜樣?
此外,在疫情期間美國白人警察跪死黑人引發"黑命貴"運動,凸顯了美國的黑白矛盾和貧富矛盾,將美國的撕裂展現在世人面前。拜登政府能將美國的抗疫和種族撕裂能夠抓好就不錯了,況且他還面臨美國經濟趨於崩潰的問題。
二、美式民主越來越缺乏吸引力了
美國號稱是民主燈塔國,但燈塔的燈光卻越來越黯淡了。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經歷了金融危機、社會危機、政治危機以至於制度危機。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深了美國的系統性危機,貧富差距、社會不公、階層固化等弊端更加凸顯。
在疫情防控中,美國政府治理能力嚴重不足弊病開始凸顯,以至於美國謊言謠言四起,反智主義盛行,30多萬生命因此逝去,並引發世人對自由人權、民主政治等西方價值觀核心理念的質疑。
抗疫失敗,暴露出"美式民主"並不能保證政府治理效率,也不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反而可能成為派系鬥爭、"甩鍋"卸責、推諉扯皮的工具與藉口。美國的民主已蛻化為身份政治、權力政治以及相互傾軋、勾心鬥角的"否決政治"。
針對以上質疑,2020年8月23日—9月1日,美國多家民調機構展開調查。結果顯示,65.8%的受訪者認為美國走上了錯誤方向,僅28.2%的受訪者認同美國的"正確"。自己人都認為走錯了方向,拜登政府還想為全球指引方向?
三、"民主國家聯盟"只能將少數西方國家集合在一起
由於美國不再具有榜樣的力量和民主制度弊病的暴露,所謂"民主國家聯盟"只能將少數西方國家集合在一起。而廣大的非西方國家,則鮮有國家會加入這個虛偽的聯盟之中。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最近一次專訪中表示,他希望下任美國領導人處理好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李顯龍對拜登想要建立"民主國家聯盟"表示拒絕,並稱其為冷戰式聯盟,沒多少國家願意加入。實際上,不僅是亞洲國家,歐洲一些想和中國合作的國家,也不願意加入一個排斥中國的聯盟。既然新加坡都不願意選邊站,就更不要說"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展中國家了。
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事務教授史蒂芬·沃爾特12月10日撰文"拜登眼中的一流團隊,不過是一群腐朽的外交建制派"。他指出:"歐巴馬沒有預見到阿拉伯之春的到來,但它最終消耗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生命和政治資本,也沒有為他處理外交事務帶來信譽,拜登卻承諾在他執政的第一年召集其他領導人到華盛頓'重振自由世界各國的精神和共同目標',這有點太冒昧了。"
美國煞有介事地將民主價值觀的推廣,視為實現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必要之舉。然而事實恰恰相反,美國的民主輸出的地區多成為政治動蕩、經濟蕭條、人道主義災難頻發的地區,如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正因如此,美國民主價值觀的推廣也受到了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烈的質疑與抵制。
曾任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國家安全顧問、現為史丹福大學教授的科林·卡爾坦稱,當今世界正在發生三大重要變化,其中之一就是"民主在世界範圍內步履維艱"。2020年慕尼黑安全會議,更將主題確定為"去西方化"。報告指出,世界正在遠離西方自由主義、民主、自由、法治、普遍人權等價值觀,而西方國家內部也游離於這些價值觀念,"西方自身可能也日益不那麼西方化了"。
結束語
拜登上臺後高舉"民主"大旗,打造"民主國家聯盟"只能將少數西方國家集合在一起。這些西方國家不僅是為捍衛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更多是為了捍衛西方世界的主導地位。中國雖然仍將會面臨來自西方的壓力,但支持中國的國家將會越來越多。
無論誰上臺,所謂"民主國家聯盟"的圈子會越來越小,而中國的朋友圈卻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