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久沒有給大家奉上咖啡設備使用測評了,當然此次要感謝同事的設備「贊助」,可以讓我小用一下,感受到了惠家Niche Zero這臺家用磨豆機,在我使用的一些細節感受上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這臺磨豆機。
惠家的這款磨豆機主設計師是Martin Nicholson,擁有超過30年的行業和設計經驗。他曾與眾多跨國公司合作,包括Kenwood、Phillips、Braun、Tefal、Sanyo和Sunbeam等等知名企業。其實就他個人而言設計覆蓋行業範圍之廣,同時也創下很多設計專利,但他最喜歡的還是咖啡,也是帶著個人興趣一致都比較關注這個行業設備的設計演變與發展,他發現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磨豆機的基本設計沒有改變,他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去一些磨豆機設計樣式上的突破並能通過設計來提升磨豆機的專業水準,當然這也並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關於這臺惠家經典的磨豆機,也經歷了4 年的技術工程、細化和開發,擁有 30 多種原型,最終才得以讓我看到現在所呈現的樣子。
我們先通過一個視頻來了解一下這款磨豆機以及它核心的設計與功能亮點吧:
惠家不管是咖啡機還是磨豆機,我覺得都是家用升級版的「不二法寶」,如若你問我家用想做升級,選擇怎樣的咖啡機性價比更高,我還是會首推惠家,例如爆款的KD-310,簡直承載了無數玩意式的咖啡愛好者的回憶。我身邊也有很多惠家粉絲,甚至有些朋友自己的愛機都已經用了五六年了,也是一種生活伴侶的感覺了,哈哈。
人們都說磨豆機比咖啡機更重要,確實不假,咖啡出品的風味表現力上,在研磨階段確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關於如何選擇磨豆機也成為很多人心頭上的大事,覺得一勞永逸總歸是所希望的,惠家這臺磨豆機,我個人覺得定位還是家用為主,不是很適合商業,因為無法承載多大的出杯量,且本身也無豆倉設計,所以談不上儲豆,那麼單位時間的效率上這是無法跟上商業化節奏的,所以我接下來的評估角度也是基於愛好者家用範疇來看待這臺機器。
首先價格一定是大家比較關心的指標,對於一款家用磨豆機,我個人覺得這個價格確實是中高端的,但是就其功能確實是按照準商用的模式來進行設計與研發的,所以整體就性價比來看,這是一款非常適合家用升級款。
如若你問我磨豆機你最在意的幾個指標和功能是什麼?我會拋出來一些關鍵詞,那就是殘粉情況、是否結塊有靜電、研磨量程尺度的覆蓋範圍、刀盤形態、重量與收納、研磨均勻程度……
基於這些關鍵性信息背後的驗證結論就是你評估一臺磨豆機是否可以成為你日常咖啡研磨夥伴的關鍵了。首先這臺磨豆機的機身是非常小巧的,總重10斤都不到,所以妹子們單手提拎也不會覺得費力,佔地空間小,不管你是放在廚房還是辦公室,任何一個小角落就可以足夠它施展了。
金屬機身和堅固的橡木底座,不管是黑色款還是白色款,顏值真心超級贊耶,而且很百搭,適合於絕大多數的空間環境,也比較耐看。
這臺磨豆機整體的外包裝也很小巧簡單,所以也比較便於手提和搬運,佔地面積又小,所以一臺精度很高的磨豆機還能如此的「便攜」,哈哈,也是一件比較難得的事情了。
打開包裝後,裡面的泡沫隔層,將每個部件都妥善放置,而且部件之間也很容易就組合起來了,沒有多餘的零部件。
打開包裝,部件都組合好後,有一個特別貼心的小設計,那就是電子產品我們有時最懊惱的就是電源線收納的問題,經常是一堆線就盤在桌面上,顯得非常亂,而且時間久也會堆積一些灰塵,而惠家這款磨豆機是在底盤有一個收納暗盒,電源線可以伸縮其中,這樣就會讓整體桌面空間變得很整潔啦。
惠家這款磨豆機的設計很大一個特點,是一個垂直化的立式磨豆機,這種設計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那就是研磨後的咖啡粉直接送出,減少了過程中殘留在粉道中的殘粉,如此這樣的好處嘛……很直接的就是節省你的豆子,稱量多少豆子,出粉就是多少克,為此我也特別多次研磨進行測試,而且切換不同刻度,最後研磨基本上都是零殘粉的(偶爾幾次的殘粉量也絕對控制在了0.2克左右)
所以最開始因為這個核心的設計,也是讓我個人先入的好感度倍增了,另外一個最重要的那就是刀盤,惠家這款磨豆機的刀盤63mm的MAZZER刀盤,可以說配置的已經是非常商用化的刀盤了,高硬度鋼錐形磨芯可快速研磨咖啡豆。
同時優化的研磨線讓你完全控制你的研磨,50檔無極調節滿足多種咖啡製作且無縫切換。研磨錶盤也會標註根據不同衝煮場景和器具,變成一切傻瓜式的可視化操作,讓你從濃縮咖啡到法壓壺的全部研磨範圍都可以自主調節讓你所有的咖啡衝煮成為真正定製和個人體驗。
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我們都知道研磨過程中是會釋放熱量的,所以咖啡粉的溫度變化也會影響後續衝煮,尤其當你製作濃縮咖啡的時候,但是惠家這款磨豆機的轉速基本上可以控制咖啡粉研磨後的熱量問題,不會讓咖啡粉升溫,同時確實已經在磨豆機當中算安靜的了。
惠家這款磨豆機為了控制整體的高度,所以其實不存在所謂的豆倉的,單獨一次投入大概上限也就是50克咖啡豆,所以一方面是為了高度可以讓其安置在更多場景和空間之中,同時本身定位家庭使用,也是為了提倡一種現磨咖啡的概念,不做儲豆。
惠家的磨豆機上方是有一個保護蓋,由於研磨過程中肯定是存在跳豆的,透明蓋子可視化,你還能輕鬆看到裡面豆子研磨的過程。而有一點比較貼心的設計,是這款磨豆機如若你不小心忘記扣上蓋子,就打開開關進行研磨,那麼磨豆機是不會工作的,如此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個人保護作用,就好比「兒童鎖」的概念。
惠家這款磨豆機是有單獨配置一隻接粉杯,當然我發現其實你可以用自己的小型接粉杯,重點是研磨出的咖啡粉不結塊也沒有靜電,很贊!
另外就是研磨後肯定還是會有一些少量的粉從粉倉或粉道中震蕩掉落,為了不影響你的桌面,所以剛好磨豆機是有配置一款橡木的小接殘粉的木墊,一來可以放置接粉杯,同時落下的殘粉只需要用小刷子把這個木墊接下的粉清掃乾淨就好了,時刻可以保持你的臺面整潔。
這款磨豆機雖然整體的出粉速度肯定不及上萬的商用磨豆機,但是響應速度非常快,打開開關就立即開始研磨出粉。不過因為豆倉小,跳豆的時候尤其在研磨進行到尾聲,豆子就剩下一兩顆的時候,需要稍微等待一下,確認豆子都落入磨豆機中,所以可能存在一兩秒的空轉情況。
我還用篩粉器針對手衝咖啡的研磨度進行了篩粉,15克的豆子首先研磨出來基本上還是15克的粉,殘粉這件事多次檢驗都非常棒。接著就分別襯入800μm和400μm兩個篩網,將研磨好的咖啡粉進行篩。
根據篩選後的結果,再次進行稱量,大約減少了1.8克的細粉,所以整體研磨的均勻度表現也是很不錯的。
關於惠家磨豆機其實此次也只是一個初步體驗所帶來的一些比較印象深刻的個人使用體感,我一直對惠家的產品也充滿著信任,希望這些初淺的測評結論可以幫助你做出一些選擇,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入手都自己心愛的咖啡設備,一起玩起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