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鹽,食真味道

2021-01-1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左壯說:「當我看到高湯也不用親自熬了,雞腿、牛排可以在美國實驗室裡培植了,連沒有任何天然植物成分的全化學食品都出現了——我決定寫一本燒菜只用自然調味料和一把鹽、隨季節調整食材的家庭美食書。」

&nbsp&nbsp&nbsp&nbsp近幾年,有時我們會想:失蹤的兒時味道哪裡去了?怎麼越來越難找了?是我們口味越來越刁?還是食物本身發生了變化?如今的食物來得太容易,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反季水果,可是雪糕再也吃不出兒時記憶裡的味道。多麼希望通過老味道的回歸,讓餐桌上的選擇不再如此拘束。回歸本味是一道難題,不妨來《一把鹽》裡尋找食之真味。

&nbsp&nbsp&nbsp&nbsp每餐都少不了鹽,說到被《一把鹽》吸引,還要從這本書的知名度講起:有趣兒而又讓人浮想聯翩的書名;旅居海外的瀋陽人;2014世界美食家大獎中國最佳食譜獎……《一把鹽》更像是札記,包攬美食、文化、政治、哲學等課題,講述飲食文化,解說各種食材,喚起無數種回憶。不過,正因為分類豐富,每一篇都點到為止,沒有大快朵頤的快感,總感覺講到一半就斷了。

&nbsp&nbsp&nbsp&nbsp總地來說,《一把鹽》是本適合在慢節奏下慢慢品味的美食書,有回想、有反思。為什麼家常菜吃不膩、吃不厭?其實就是因為做菜的人是按自己下意識裡的意願燒的,當天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燒成什麼樣就燒成什麼樣,鹹淡軟硬全由自己掌握,一口下去,正好。多說一句:書中對於「醋」的解釋我不敢苟同,文中把醋當作「不天然」調味劑,但其實,醋在古代又名「苦酒」,酒變質發酸,就可以變成醋,人間有真味,半酣意尤長,它可不僅是調味劑。(閆嘉欣)

相關焦點

  • 辣椒紅了,該做剁椒醬了,1斤辣椒一把鹽,蒸魚頭、蒸排骨少不了
    辣椒紅了,該做剁椒醬了,1斤辣椒一把鹽,蒸魚頭、蒸排骨少不了。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剁椒的原料很簡單,有小米椒、長線椒、大燈籠椒等,只要是紅色的辣椒就可以,但是記住辣椒越小越辣哦,不同的辣椒味道組合不一樣,可以都放一些,也可以專一的放一種。我做剁椒每次做用小米辣,因為辣味很爽,也夠辣。自己做的簡單方便,食用也放心,不像買的那種罐裝剁椒醬,裡面有防腐劑、添加劑什麼的。一斤小米辣一把食鹽,做法特簡單,配方比例都在下面,喜歡的朋友跟琦哥看一看吧。
  • 真正還原堂食味道,食族人做到了!
    方便速食產品,想要真正還原堂食味道,難度可想而知,在味道、口感等方面都面臨著巨大挑戰,但就算如此,食族人還是做到了!還原堂食味道,食族人是怎樣做到的?無論是包裝、原材料選擇還是製作方法上,食族人都很用心!
  • 深夜聊食|我媽媽的味道 餃子
    若你是一名在他鄉求學,又或者在他鄉工作的遊子,這個時間,是否特別想念媽媽和媽媽的味道?《舌尖上的味道•家常》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母親總是用食物給孩子留下最好的味道。想想看,想家,確實首先想念的是媽媽的味道,一碗拉麵,一碗餃子,也許當時覺得並沒有多麼特別,當你遠行,才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
  • [ 湘滬邦推薦 ] 食在不一樣 有圖有真相,老湖南新味道!
    位於上海市楊浦區10號線地鐵,江灣體育場地鐵站3號口直接聯通百聯又一城,電梯直達8樓,有一家獨具特色的湘菜館,老湖南新味道「食在不一樣」,開車的朋友可以直接導航「淞滬路8號(五角場)百聯又一城購物中心」,遠遠望去就看到了湖南衛視
  • 食好醉鵝穩「鵝醉好」,不走尋常路,只做自己味道.周年店慶狂打折再送好嘢,店內仲有強勁空調等你嘆住食!
    ► 配菜種類豐富,夠曬份量,真系大件夾抵食。食完鵝肉之後,D鵝汁更加濃鬱野味,呢個時候食配菜就最正葛啦,吸收濃汁,入口更加美味。► 鵝肉嫩滑甘香,味道濃香,咬落帶汁,又唔會肥膩,清淡酒香味令鵝肉更加醇香,食完一舊多汁美味既鵝肉就會令你忍唔住再食第二舊。
  • 【欣知食】復古港風 | 從時尚界刮到美食圈的《香港味道》
    一場閱讀與美食交織的盛宴:有淵源的菜,有味道的書,有情懷的人,交燴成一則則暖胃又暖心的故事。我覺得,一個人覺得最好吃食物不僅僅在於用料的新鮮,做法的獨特,烹飪的精湛,還是擺盤的優美。重要的,是在於它所擁有的「回憶」。——《香港味道》到過很多個城市,品嘗過很多種味道,回到記憶裡的地方,我們是否還可以大笑著問一句:「食乜野吖?」
  • 老湖南·新味道——食在不一樣格林店空間實拍
    項目名稱:食在不一樣·格林店空間設計:水木言設計機構竣工時間:2014.7
  • 【尋食記】阿sir,聽說鎮江有家茶餐廳味道很正
    無論是談情說愛還是警匪開戰這些劇情總是發生在同一個地方—「茶餐廳」吶~今天我們要尋食的正是一家港式餐廳瑛記 剛聽說這個名字的時候還以為是家連鎖店了解後才知道十一年的瑛記鎮江獨此一家老闆是特意向日本的師傅學藝才開了這家味道正宗的港式茶餐廳
  • 身處福州卻想領略香港的味道,食好運叻.有運相識就是緣~
    媽媽的味道而港味是我成長的味道英俊帥氣的蔡總跟小編自訴~(師徒合影:左邊是香港奶茶大王、中間是食運蔡總)每個人對香港的記憶各有不同90年的香港電影TVB電視劇亦是四大天王~哇麥兜或是購物聖地…最具特色恐怕就是茶餐廳
  • 這家的網紅花膠雞,真系食過返尋味!
    味覺作為另一種感官,更是連接著記憶,對於愛吃的人來說,每每品味起那一道道港式味道,就好像和多年未見的好友,又一次重逢。在上海復興中路鬧中取靜的一隅上有這樣一家店滿園港式海鮮火鍋仿佛帶你回到了90年代香港菜品更是好吃到不禁感嘆「真系食過返尋味!」
  • 「一人食」興起,食族人為什麼值得被選擇
    這是年輕人一餐食最集中、高頻的價格區間,其中較受歡迎的品類主要有:酸辣粉、麵皮、螺螄粉、自熱食品。食族人現有產品線可以分為:食族方便桶裝——酸辣粉、花甲粉、螺螄粉等(10-13元)食族魔盒——自熱火鍋(30-40元)食族便當——自熱便當(15元區間)食族魔袋——乾脆麵等零食產品(10元區間)食族人的產品口味全部自研,並提出辣味作為核心,把辣拆分成前道、中道、後道不同層次,又將辣的種類分成鮮辣、麻辣、香辣、臭辣等強記憶點的各種辣感
  • 消費品研究:食飲企業是如何通過出售味道來佔領用戶心智的?
    忽然發現那些成長得很大的食飲企業,出售的無非三種東西:甜、辣、成癮(刺激),這些都是人類味覺和心智中難以抗拒的東西。 這就是味道分析框架的來源。 味道是人類對於食物最基本的定義,味道分析框架,核心是對產品本質的理解,它可以被理解為從產品視角對品牌力的分析,是從食物的定義到人的定義。 本文如能對您有些許啟發,必然歡欣鼓舞。
  • 獨家爆料︱廣州最好食嘅新派茶餐廳,出品精緻,好食到爆!
    咖喱汁味道香濃,帶D微辣,大廚已經將只蟹「解剖」左,所以D蟹肉都入曬味,最頂佢唔順嘅莫過於蟹鉗,你古少野幾乎大過我手掌,甚為肥美,乖乖地等住我食你!賣相誘人程度趕超十二級颱風嘅三杯雞,雞肉肉質細嫩而且飽滿實在,系臺式三杯雞做法,將傳統做法中嘅豬油改用植物油,而且加左羅勒葉,味道更加清香,食起身更加健康,
  • 好食、抵食!
    好多朋友仔有時都會好麻木,食到唔識分咩為止正。今日阿C就同大家推介一間個人認為最中意噶一間茶餐廳,皆因呢間茶餐廳系用料方面用噶都系最上乘噶,每一樣出品都別具心思,無論賣相定系味道都可以話系一絕。哈哈,唔賣關子啦,一於跟住阿C去穩食啦!一間位於中山一路噶茶餐廳,系泮塘都有分店喔。
  • 人均30,食齊「粵、客、潮」風味菜,最大的特色:好食、好食、好好食!
    雖 然旅行無錢去但飯,還是要食的~想食得特色又好味,不防去試試呢間集客家和潮汕特色菜的餐館平時小編系好唔中意食肥肉嘅,即使有少少肥肉喺度都唔食。但系,真仙味食府嘅呢道燜肉,小編反而好鬼中意!如果大家去到,一定要試下,強烈推薦!
  • 新塘驚現用真魚翅做的碗仔翅!抵食勁多料,好食到你唔願走!!
    曾轟動廣州全城的勁高人氣100%無添加味精食盈碗仔翅「可能是廣州最好食的碗仔翅」▼「食盈碗仔翅」美味推薦隨便撈都有肥厚的北極貝,味道好清甜,帝皇級享受!食盈碗仔翅每一口都能嘗到無比的鮮甜吃完一點也不口渴!秘密在於「 湯 底 」!!
  • 40歲阿姨的一人食午餐,好好吃飯不將就,網友:冬天暖心的味道
    40歲阿姨的一人食午餐,好好吃飯不將就,網友:冬天暖心的味道女人到了40歲,孩子大多都上了高中或者大學,生活獨立了,這個時候女人也算得到了解放,沒有了太大的壓力,也能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還是挺多的,比如孩子與同學聚會,老公出門會友時,很多人可能會叫外賣,或者在家隨便煮個麵條,我的一人食午餐,都是好好吃飯不將就的,既有菜還有湯,當然主食也離不了。曬到網上火了,網友這樣評論:冬天暖心的味道!
  • ...眼見為『食』 ——智利和中國的人文味道」主題影展在滬開幕
    【慧聰廣電網】2020年12月17日,由佳能(中國)有限公司與上海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聯合舉辦的「眼見為『食』——智利和中國的人文味道」主題攝影展在上海開幕。此次影展旨在通過影像交流,為不同國家、不同語言、擁有不同創作理念的人們創造更多文化交流與碰撞機會,鼓勵人們拿起相機,記錄身邊的生活點滴,拍攝出更多有創意的作品。
  • 老廣的味道多少集 老廣的味道劇情介紹
    那你知道《老廣的味道》有多少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老廣的味道》是一檔由廣東衛視製作播出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該片是講述老廣州人記憶深處的廣東粵菜。老廣的味道第一季有5集;第二季有7集;第三季有6集;第四季有7集;第五季有6集。共31集。《老廣的味道》一共分為五季。第一季共有五集,主題為:鮮、偏、時、精、造。第二季共有七集,主題為:一心、兩儀、三餐、四季、五味、六合、七絕。第三季共有六集,主題為:山海、東西、主輔、生熟、古今、雅俗。
  • 【安邸AD 趨勢】一蔬一食中 品味臺灣原創設計味道
    【導語】在臺灣,一蔬一食都帶著這片土壤溫和的經驗值。只需要一口,味蕾仿佛都被連通到中華文化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