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唱的這首歌,其實是葉芝為她寫的詩,求婚3次被拒絕卻沒放棄

2020-09-05 雲上小詩文

談起葉芝,許多人都不太熟悉,但談起《當你老了》,許多人卻可以輕輕柔柔的哼出來幾句。這首由趙照原唱,李健等人翻唱的經典歌曲,正是由葉芝的詩改編而成。平凡深刻的語句,卻最直擊每一個人內心柔軟深處。

葉芝在1865年出生在愛爾蘭,家族獨特的藝術氣息造就了這位註定的浪漫主義偉大詩人。他的父親是畫家,這讓他早早接觸繪畫,而繪畫,是心靈表達的藝術。


獨特的經歷也造就了他骨子裡的浪漫主義。他一生涉獵眾多,詩歌,散文,戲劇,神秘主義學說。早期詩歌華麗,營造夢幻般的氛圍意境。後期詩歌則偏現代主義風格。1923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當你老了》寫於1893年,認識茅德•岡小姐的五年後。最最美麗動人的詩,獻給葉芝心中一生的夢。葉芝與他的詩,從此都繞不開這位美麗的小姐。

1889年,24歲的詩人葉芝,在公園裡遇見了茅德岡小姐。如花一般的少女,從此縈繞在心頭。一見鍾情,那一天後的所有日子裡,靈魂產生了羈絆,煩惱也開始了。

骨子裡的浪漫主義,在這一刻,也越發顯現出來。相執一生的執念,不知不覺中生了根,發了芽,長成了一顆一生的大樹。

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許多事情可以通過努力得到,而愛情,兩個固執的靈魂碰撞,註定有一方得承受求而不得的無奈。而葉芝,就是承受者。

茅徳岡小姐是一名演員,也是一名女權運動家和愛爾蘭獨立分子,積極參與了愛爾蘭獨立運動。這樣的女子,骨子裡透著一股英姿颯爽。而葉芝,卻深深地被吸引。從此,開始了多次的求婚,被拒絕的過程。

茅•德岡小姐,將事業視為自己的重心,她內心強大,想法遠遠超過了當時的葉芝。第一次求婚的時候,茅•德岡小姐拒絕的原因是葉芝太幼稚,太女氣。

1903年茅德岡小姐與戰友約翰·麥克布賴德少校結婚。1916年丈夫在獨立運動中死亡。茅德岡小姐重新恢復了單身。

葉芝被拒絕四次的沉寂內心再次升起希望,他再一次求婚了,而結果依舊。這是1917年,這是第五次求婚,也是最後一次。這是葉芝的52歲,距離遇見,已經過去了28年。一見鍾情,往後纏繞一生。

而後的歲月裡,而葉芝只是守著他的詩,沉寂的走向死亡,期間種種繁華,種種榮譽,不知能否消逝一絲內心的無奈。

在彌留人世間最後的日子裡,葉芝重病。信件一封一封的寄向茅•德岡小姐,想說話的心情,一次一次被回絕。就這樣,葉芝走向了死亡。

而最後的一封信,信中表達了唯一的遺願,就是茅德岡小姐來參加自己的葬禮。葬禮的那一天,茅德岡小姐沒有來。

愛慕了一生的葉芝,終究沒有追求到他的白月光。而作為一個詩人的偉大,寫出了偉大的詩篇,寫出了屬於愛爾蘭的詩,被世人肯定。

正如茅德岡小姐所說:把葉芝,還給了世界。

編輯:張聖平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相關焦點

  • 當你老了——這首歌是一首詩
    當你老了 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 ,回憶青春……《當你老了》這首歌是一首詩。它是是民謠歌手趙照演唱的歌曲。歌詞源自於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1893年獻給友人茅德·岡的愛情詩篇《When you are old》(當你老了)。
  • 愛爾蘭文學代表,葉芝打動全世界的8首詩,讀完讓你心曠神怡!
    1999年有一項民意調查,調查內容是「關於你心目中最偉大的愛爾蘭文學」,排名前十的作品中有七部是葉芝的詩作。1939年1月28日,寫出那首耳熟能詳的名句——「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的葉芝逝世,走完他74歲的一生。
  • 詩人葉芝有多愛女神茅德,他為她做過一件震驚世俗的事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和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那痛苦的皺紋……」這首家喻戶曉的歌實際上就是根據愛爾蘭詩人葉芝的詩《當你老了》進行改編的。而這首詩這是寫給拒絕過他三次的摯愛女神茅德·岡,但茅德始終沒有接受這份真摯的愛,茅德·岡拒絕葉芝的理由是,「他是個女人一樣的男子。」而她一直是一個像男人一樣戰鬥著的女神,茅德甚至還說過:「世人會因為我沒有嫁給他而感謝我的。」
  • 葉芝《當你老了》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2014年在某檔音樂節目中,第一次聽到了《當你老了》這首歌。演唱者試圖用低沉充滿世事滄桑、充滿故事的聲線來詮釋這首歌,再配上舒緩的吉他聲,短短的歌詞之中蘊含了無數的故事,你要是有酒估計能從初一聊到十五。
  • 《當你老了》原作者葉芝|感動了全世界,卻無法感動你
    隨著這首歌的流行,被改編的原詩《When you are old》和其原作者也再次走入人們的視線。詩人葉芝的家這首詩的原文是這樣的: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葉芝和他的女神其實並不是同一類人。葉芝是性格偏於陰柔的男兒身,而茅德·岡卻是性格偏於剛烈的巾幗英雄。這種性格上的分歧是茅德·岡一直拒絕葉芝的愛的根本原因。02葉芝和茅德·岡相識於1898年,那一年葉芝23歲,茅德·岡22歲。葉芝剛剛在詩壇展露頭角,茅德·岡喜歡葉芝的詩歌,從而慕名來結識。
  • 金曲 《當你老了》歌詞竟是從這首詩改編來的
    ,許多人沉醉於柔軟的旋律,更痴醉於美麗的歌詞。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And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在爐罩邊低眉彎腰Murmur,a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 憂戚沉思,喃喃而語And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 給孩子講講詩人的浪漫吧:葉芝,這一世深情,絕不負你
    1889年1月30日,詩人葉芝第一次遇見女演員莫德· 岡妮。葉芝對岡妮一見鍾情, 最初葉芝以為他愛慕的是一顆閃亮星星, 是他崇拜的太陽,更是他靈感的泉源,最終發現這也是他一生為情所苦的深淵。當時葉芝二十三歲,岡妮二十二歲。
  • 最後的浪漫主義者「詩巫」葉芝
    葉芝一次次熱烈的向茅德·岡求婚,一次次被拒,但葉芝對於她的愛慕終身不渝。在愛的煎熬中的數十年,激發了葉芝創作的靈感。葉芝在中國讀者心中非常有名的一首詩是《當你老了》,這是葉芝1893年題獻給茅德·岡的熱烈而真摯的愛情詩篇,全文如下: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 葉芝 | 一生沒有失敗的作品,除了愛情
    甚至說,他除了愛情這首詩,一生沒有失敗的作品。他的詩作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感動了無數的文學愛好者,甚至被改編成歌曲、音樂,唯獨沒能打動他心中的女神。在追隨茅德·岡的日子裡,葉芝為她寫下了《他希望得到天堂中的錦繡》《白鳥》《和解》《反對無價值的稱讚》等大量詩篇,在這些詩裡,「茅德·岡成了玫瑰、特洛伊的海倫、霍裡漢的凱薩琳、帕拉斯·雅典娜、黛爾德……有評論者認為,還不曾有過哪位詩人像葉芝這樣把一個女人讚美到如此程度」,《當你老了》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然而女神欣賞葉芝的才華,卻一直與他保持距離。
  • 《當你老了》這首歌很多人聽過,背後的同名詩歌和故事卻鮮為人知
    《當你老了》這首歌溫暖的旋律打動過很多人,趙照原創、莫文蔚和李健都精心演繹過這首歌。這首歌曲的創作源於趙照對母親的感情。在偶然讀到愛爾蘭詩人葉芝的詩歌《when you are old》時,他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在窗戶下燈光昏黃的模樣,有感而發寫成了這首歌曲。
  • 葉芝 冷眼一瞥,生與死,騎者,且前行!
    那是多事之秋,尤其是對出身於19世紀中晚期愛爾蘭的葉芝而言:民族意識覺醒,爭取獨立成了接下來漫長時間裡愛爾蘭人生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作為一個詩人,作為對自己故土有著特殊摯愛的葉芝來說,愛爾蘭的命運和他幾乎從一開始就聯繫在一起。這樣的印象在之後成為某個鮮明的標誌,葉芝和其精彩動人的詩歌成為愛爾蘭的一部分。
  • 5年前春晚,莫文蔚唱紅《當你老了》,此歌歌詞背後的故事太多太多
    之前一直「北漂」做音樂的趙照,很少唱過給母親的歌,在他偶而讀到愛爾蘭詩人葉芝的這首《when you are old》時,他忽然想到了母親在燈光昏黃的窗下的模樣,因而觸發了對母親的感情,譜寫成了這首歌。2011年,趙照出版 《當你老了》個人ep(迷你專輯),2014年,趙照在參加「中國好歌曲」節目,演唱了這首歌。
  • 葉芝:不愛我的,我依然愛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葉芝《當你老了》世間事總是如此。很慶幸的是,他已不知道毛特·岡到最後堅決拒絕參加他的葬禮,當然也聽不到毛特·岡對自己的評價,「這個男人太女子氣了」。我不知道,一個男人,到最後,如果知道自己終極一生用靈魂去愛著的女人如此注釋自己,是什麼感受。但葉芝肯定認為某天,毛特·岡也會愛上自己,到最後,他們也會結婚,守在一起。如同當年,他愛上她,那麼的簡單,就那一瞬,如同驚鴻一瞥,讓他付出了將近一生的等待。
  • 葉芝:我們是最後的浪漫主義者
    因此他不久便對政治產生了幻滅感,而又回到了他的藝術王國:凡事都能誘使我拋開這詩藝:從前是一張女人的臉,或更次——傻瓜治理的故土貌似的需要。葉芝始終對戲劇有著濃厚興趣。18歲時,他就為初戀的情人蘿拉·阿姆斯特朗寫過一部詩劇《費雯與時光》。詩劇《女伯爵凱薩琳》(1892)則是他特意為茉德·岡寫的。1896年結識格雷戈裡夫人和約翰·辛格後,葉芝開始與他們共同籌建愛爾蘭民族劇院。這標誌著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的開端。
  • 葉芝 | 在他的兩個永恆之間(王家新 譯)
    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葉芝的藝術代表著英語詩從傳統到現代過渡的縮影。因「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葉芝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獲得這一獎項的第一位詩人。今天小雅帶來王家新老師翻譯的幾首葉芝的詩作和一篇關於葉芝的詩評。本文配圖來自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
  • 普希金詩12首
    另外,葉芝沒有試圖通過納入更多的意象而使這首短詩更加豐滿和具有詩意,而是在這種形式所允許的有限空間內,頌歌般地為他生命之泉的「第二次降臨」近乎奢侈地歡呼。而這個極其中心化的「我」確然佔據了詩歌空間的絕大部分,沒有給讀者留下太大的空間。詩人所表現出的確然的主體似乎成為他真正「進入」東方文化的障礙。換而言之,他的這種自我意識和對民族主義和身份問題的執著,使得他無法真正地把握東方哲學。
  • 蔡健雅為他寫了一首歌,被拒絕,現在被他翻唱
    蔡健雅為他寫了一首歌,被拒絕,現在被他翻唱蔡健雅作為一名創作歌手,她創作了許多被大家喜愛的歌曲。她不僅為自己寫歌,還為其他歌手寫歌。她為王菲創作了《等等》,為梁靜茹創作了《四季》.不僅如此,蔡健雅也被林憶蓮稱讚,可以從這裡進一步看到蔡健雅真的在音樂界的地位很高。但是你知道嗎?
  • 艾米莉·狄金森詩8首
    沒人知道這朵小薔薇沒人知道這朵小薔薇——它差點兒朝聖而去若不是我從路上帶回將它呈獻給你。他的第一位妻子叫愛瑪,是他青年所熱戀,中間一度有隔膜,但等她1912年死後,他又思念不已,寫了悼詩多首,總名為《舊焰餘燼》,其一為《呼喚聲》:這詩感情真摯,撫今追昔,低回不已,而寫法樸實,無一個豔詞浮詞,與一般浪漫派所作不同。浪漫派多是年輕人的詩,哈代此詩作於老年,因歷經滄桑而所感更深。
  • 換一種方式理解葉芝詩歌,凝結一首詩依賴多少理性思考?
    通過考察葉芝對意象的安排,我們可以窺見葉芝的思想軌跡。02葉芝的意象在他看來通常是以布萊克的矛盾或對立的形式出現的。它們以赫拉克利特的方式來構建葉芝的作品,它們死於彼此的生命,生於彼此的死亡。但這種矛盾的本質在後來的作品中受到了強烈的質疑。我選擇了經常討論的《在學童中間》,因為這首詩公然由意象構成,也由意象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