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昂57歲時的一幅行書,可惜流落到日本,這字讓當今書法家羞愧

2020-12-24 書法網

顧炎武曾在《日知錄》中表示: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顧炎武指出了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而千百年來朝代多次更迭,漢文化卻一直源遠流長,這少不了無數有志之士在其中的付出和打拼。

趙子昂《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而元朝作為異族統領的朝代,漢文化卻並未因此而斷流,這其中少不了一個人的付出,此人便是赫赫有名的趙子昂。

趙子昂(1254-1322 ),漢族,號松雪道人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趙子昂

而提到趙子昂,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的,稱讚的他,讚譽他為「神仙中人」,讓漢文化在元朝再一次出現繁榮昌盛的場面:

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書法上,他精通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趙子昂《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貶斥他的人,則認為他是宋朝皇室後裔,宋朝滅亡後卻做了元朝官,毫無骨氣,為天下人所不齒,更是「因人廢書」,將趙子昂書法的「圓活遒勁」的特點看作是「媚態」、「賤態」……

孰是孰非,這裡不多做爭辯,但是有一個事實我們要正是,漢文化正是因為趙子昂才沒有異族的統領而斷流,趙子昂的書法對於元朝的書法風向具有導向作用,對於後來的明、清的書法發展也有著深刻的影響。

明朝才子孫承恩曾這麼評價他:前代王孫,異時翰學。粹質令儀,高吟大作。繪事擬聖,墨妙入神。文採風流,照映後人。

趙子昂《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趙子昂被譽為「楷書四大家」,前三位都是唐朝書法家,而趙子昂卻是跨域了整個宋朝,唯一一位元朝的書法家,其楷書造詣可想而知。

其實趙子昂不僅楷書了得,其行書也是超凡脫俗,趙子昂的行書代表作有很多,比如說《洛神賦》、《行書千字文》、《臨蘭亭序及十三跋》、《歸去來兮辭》等等,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妙絕倫,其中《臨蘭亭序及十三跋》寫於趙子昂57歲時,可以說是盡顯王羲之的風採。

趙子昂《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趙子昂筆下的《臨蘭亭序及十三跋》是參照了《宋拓定武蘭亭》和《定武蘭亭》兩本而心生靈感,寫下的書法。

此作下筆流暢、圓潤、瀟灑,用筆含蓄、骨肉均淨,結體嚴謹而雅致,縱觀整體給人一種平靜淡雅、遒麗灑脫、俊彩飛揚之感,得王羲之行書之精髓,久看而不厭,細究而不煩,越看越有味道。

趙子昂《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遺憾的是,此作現在流落到了日本東京,在日本東京問世後可以說是驚豔了海內外,這字也讓當今書法家羞愧。

今天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趙子昂筆下的《臨蘭亭序及十三跋》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其原本的墨彩風姿,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趙子昂《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編輯 芊苑

相關焦點

  • 趙子昂57歲寫的行書作品,這字有晉人風骨,可嘆現在流落日本
    趙子昂本是宋朝趙家皇族,更是秦王趙德芳的嫡系子孫,根紅苗正的皇家天人,只可惜,南宋的滅亡,讓他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個趙家皇族的人,去入仕了元朝,給仇人做官,這使得趙子昂背上了「貳臣賊子」的罵名。他在57歲那年,也就是1310年九月,他奉詔自吳興(今浙江湖州)乘舟北上,前往大都(今北京)。
  • 梁詩正的行書,瀟灑飄逸,試問:這般精緻,當今誰人能寫出?
    梁詩正,雍正年間的探花,「清四大家」之一梁同書的父親,乾隆最欣賞的御用書法家,詩人,書法家,寫了一手錦繡文章。梁詩正書法集梁詩正,也是啟功先生最佩服的書法家之一,啟功體深受梁詩正的行書影響,兩人書風骨骼秀挺,氣息連貫,氣質文雅,錯落有致,疏朗分明,頗有二王與趙子昂的風韻。
  • 高情千古趙孟書法《趙子昂行書閒居賦》濃濃的書卷氣和富貴氣
    今天分享的這幅《趙子昂行書閒居賦》,是趙孟書法中精品,氣閒神定,妙趣橫生,行書與楷書相容,下筆從容優雅,一股濃濃的書卷氣和富貴氣。高情千古,趙孟妍美書風的代表作。與時下盛行的所謂貼牌魏碑的醜書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書法美學是古往今來的書法家推崇的,不是幾個跳梁小丑可以掩飾破壞的。
  • 清朝書法「書法奇才」梁詩正,行書被譽為第一,勝過當今許多書家
    在古代,書法是讀書人一生的追求,就算到了現在,能夠寫得一手好書法,也依然能夠增添個人魅力,為自己多掙得一分臉面。《梁詩正書法集》一般來說,練習書法大多都會從這五種書體中選擇,即是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而在這五種書體中練習楷書、行書者居多,尤其是行書,兼具楷書的實用性與草書的藝術性,
  • 王羲之留給後人的1000個字,專家:學好這些,你能超越9成書法家
    梁武帝命令當時的頂尖書法家,從王羲之存世的法帖當中,選出了1000個極為經典且不重複的漢字,讓當代的大文學家周興嗣寫成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於是就成為了書法史上最有價值的文章,後世的書法家幾乎每個人都寫過。
  • 趙子昂唯美行書《心經》欣賞,字字精美,不容錯過
    2017年,趙子昂的行書《心經》以1.909億元的高價成交,創下了當季中國古代書畫拍賣的最高價記錄。到底是什麼樣的作品,能拍出如此高價呢?今天,我們就來近距離欣賞一下趙子昂的唯美行書《心經》,可以說是遒美華貴,字字精美,不容錯過。
  • 一代奇才,寫了最美行楷,這字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
    書法史上個個成名的書法家幾乎都是全才,對於經史子集皆能通曉,這也是一個書法家最基本的素養,沒有一定的學問基礎,其書法也並不會長遠。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位書法史上的一位全才,也是一個奇才,他寫出了最美的行楷,這字秀美無雙,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令後人望塵莫及!
  • 唐伯虎35歲的行書作品,此作流落於美國,傳承後世500多年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為江南四大才子,還有著「詩畫雙絕」的稱號,在當時可謂是名震江南的存在。不過,他的人生可不是像評書或者影視劇中那樣,娶了好幾個老婆,整日遊山玩水逍遙自在,他這一生可謂是波折離奇。
  • 趙子昂行楷《洛神賦》,原色真跡單字加動圖演示,書法學習之首選
    不少人認為,元代書法家趙子昂的作品的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熟」字!當然「熟」並非就一定是指貶義,精熟、圓熟也未嘗不是其厲害之處。眾所周知,趙子昂的行書可謂一流,尤其是他的書法手札特別放得開,瀟灑俊逸、也更有天然之趣。
  • 他是日本的一流書法家,得到了筆法真傳,這字在中國也少有人及!
    前些年到日本,見到了一些日本的書法家,也目睹了和聽聞了一些他們的學書經歷,跟中國人對比,他們對於經典法帖臨摹的精細程度要遠遠超越了當代的中國書家,儘管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精細顯得有些偏執。有一位日本的書家,喜歡金農的字,並且數十年如一日的臨摹,他先購買了金農的真跡,並且經過多方考證,得知了金農書寫此作所用的毛筆,以及紙張和墨,並且對於金農生平以及寫字的一系列的規矩都做了詳細的探索才開始臨摹,臨摹力求達到「重影」的境界,甚至不惜花幾年的功夫臨摹一幅字。
  • 書法人必練的1000個字,搞懂這些字,在書法上你必能成大器!
    最後這篇文章讓大臣周興嗣「一夜白頭」而完成,這是一篇千古奇文,這篇文章,總計1000個字,只有1個字雷同,所以共有999個不同的中國常用漢字。這篇文章包羅萬象,對中華文化當中的歷史、地理、人文、處事、諸子百家等等都有所涉獵,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千古神品。
  • 啟功行書原來是取法於此,不愧是清朝第一行書,被乾隆視為珍寶
    人生於世,固然講求一個臉面,而書法則被稱為人的第二張臉面,有句話叫做「字如其人」,一個人倘若是寫好一手字,往往能給自己加分,提升個人形象。梁詩正,(1697年-1763年),字養仲,號薌林,又號文濂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時期的官員、書法家。雍正八年時期的探花郎、是乾隆皇帝的老師,書法家梁同書的父親,據說啟功在創建啟功體書法時曾借鑑過梁詩正的字。
  • 這幅字價值2.6億,作者是個「漢奸」,別再相信「字如其人」了!
    趙子昂乃是宋代秦王德芳的後人,但是在宋王朝覆滅之際,他到了元朝為官,並且最後做到了翰林院承旨,官居一品而天下聞名!這成為了他為後人「詬病」的一個汙點,說他為人無節,所以書法也媚俗不堪。許多書法家同樣將王羲之作為書法的最高準則,並且堅定不移地學習,所以才有了晉唐一說。
  • 明代最美的行書,這字滿滿的「書卷氣」,500年來少有人及!
    假如以王羲之的書法最為衡量標準的話,後世的成名書法家幾乎每個人都從王羲之的書法當中,汲取部分營養在加上自己的理解而卓然成家。文徵明行書長卷《滕王閣序》我們今天談談500年來最具「書卷氣」的一個人寫的字,他就是文徵明!
  • 唐伯虎一幅行書,流落於美國,此作傳承500多年
    唐伯虎這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命途多舛,少年時期他是名滿江南的大才子,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15歲就以第一名補蘇州府府學附生,人們在看他的時候,眼中都是羨慕與崇敬,這個時期的唐伯虎可謂是春風得意。
  • 一件流落日本的書法重寶,出自趙孟頫之手,冠絕後世700多年
    這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趙孟頫。  趙孟頫是元朝初期的書法大家,他的書法在當時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用「名動天下」四個字來形容,是再好不過的。    從這段史料可以看出,趙孟頫書法是篆隸楷行草,諸體皆通,而且每一種書體都是冠絕天下,名揚四海。  天竺曾經有一位僧人不遠萬裡來求取他的一幅墨寶,而後返回天竺奉為國寶,可見趙孟頫的書法名氣到底有多大!
  • 最美行書之一,氣質清雅、骨骼秀挺,啟功都借鑑,卻被評為館閣體
    啟功老師的書法,就目前來講是公認的「中國最後一位書法大師」,更有人表示,啟功過後無書法家。的確,啟功老師的書法作品中,不管是楷書還是行書、草書,都流露出一股「清雅」之氣,大字、小字皆是眉目清秀、筆筆分明,不會出現糾纏、含糊之像,不管是懂書法的還是書法門外漢都能欣賞啟功老師的書法。其實啟功老師在創造「啟功體」時,可以說是借鑑了萬千名家,集眾家之所長,成一家之書風。
  • 在書法這方面,他是700多年來少有的奇才
    歷朝歷代的文人,能夠得一「仙」字雅號的人,寥寥無幾,除了大唐詩仙李白、北宋坡仙蘇軾之外,還有一位在忽必烈見他第一面時,就驚呼其為「神仙中人」!此人就是趙子昂。可實際上,趙子昂若是不在元朝做官,也許就看不到他這麼多的精彩書法傳世了。趙子昂雖精通各種書體,但最為擅長的,還要屬行書,而行書之中最典型的代表作,當屬他在47歲那年所寫的行書《洛神賦》。
  • 趙子昂《洛神賦》原色書法真跡,牽絲飛白、纖毫畢現!行書好字帖
    如今,得益於科技的進步,字帖已經從傳統的紙質字帖發展到了電子字帖。但雖然網絡上的各種字帖層出不窮,卻有一個通病。那就是這些字帖人工修飾嚴重,邊緣鋸齒化明顯,字體及背景顏色改的亂七八糟,如此豈能識得筆墨變化及書中真義?與其收藏一大篇醜書字帖,不如選擇一本優質字帖:真跡、高清、代表作!畢竟,取法乎上,方得其中!